吴县多少人口
⑴ 苏州市区的人口是多少
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72.1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15.39万人。全市户籍人口703.55万人。
苏州,简称“苏”,古称吴、姑苏、平江府,是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扬子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5个区、代管4个县级市,总面积8488.42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461.65平方千米。
(1)吴县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政区沿革
苏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已有4000多年历史。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泰伯、仲雍南来,号勾吴。春秋时,东周寿梦于公元前585年称王,建吴国,吴王阖闾于公元前514年始建苏州城,为吴国都城。
战国时先后属越、楚,秦代建置吴县,为会稽郡治稿陪所。
汉代设吴郡。三国时属孙权吴国。南朝时属梁,设吴郡。
隋开皇9年(589年)始称苏州。宋为平江府。元改平江路为治所。
1356年张士诚改称隆平府。明洪武2年(1369年)称苏州府。
清代续为苏州府。民国元年撤苏州府,设吴县。
1928年建苏州市,1930年撤销,复称吴县。
新中国成立后,苏州分为苏州市和苏州专区两个行政区。1953年1月之前和1958年7月至1962年6月,苏州市曾两次划归苏州专区。
1953年至1957年,无锡、江阴、宜兴和武进4县先后划归苏州专区。1956年初,宜兴划归镇江专区。
1958年初,苏州专区与松江专区合并。是年7月,武进县划归镇江专区,11月原松江专区所属各县划归上海市。
1961年,从常熟、江阴划出部分公社,成立沙洲县。
1983年初,江阴、无锡两县划归无锡市。苏州实行市管县体制,下辖1市(常熟)5县(沙洲、太仓、昆山、吴县、吴江)和平江、沧浪、金阊、郊区4个区。之后,5个县先后撤县建市,其中沙洲县更名为张家港市。
1992年和1994年先后从吴县及郊区划出部分乡镇,分别设立苏州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的市"。
2000年9月郊区更名为虎丘区。
2001年初,吴县市撤销,并入苏州市区,设立吴中、相城两区。
2002年,苏州高新区与虎丘区合并。基链
2012年9月,撤销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以原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行政区域设立为姑苏区,撤销县级吴江市,设立苏州市吴江区。
2018年末,有52个镇,40个街道,1180个居委会,1025个村委会 。键锋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苏州
⑵ 吴县的历史沿革
吴县地区,商末属“勾吴’国。周时,境内先后成为吴、越、楚三诸侯国辖地。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建立吴县(苏州市姑苏锋友区)算起,则有二千多年历史。秦设吴县后,地域、辖属屡有变化。除王莽新朝一度改为泰德县外,县名沿用至今。至东汉末年,吴地属孙权割据地。晋武帝灭孙皓,分天下为十九州,吴属扬州。晋太康四年(283)县境北部析置海虞县(今常熟市)。宋、齐、梁、陈四代吴县均为吴郡,梁代侯景之乱时,吴郡一度还曾被称为吴州,后吴州、吴郡、吴县治所同驻一城。
隋开皇九年(589)改吴州为苏州。十一年(591)吴县县治迁徙至横山(今新郭镇)。唐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析吴县东部地置长洲县,两县分境合城而治。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分县境南部设吴江县。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长洲两县均属浙江西路。清雍正二年(1724),划长洲县东南部建立元和县,与吴县、长洲县合城而治。后又划吴县东山、西山建太湖、靖湖两厅。至1912年,复并三县两厅为吴县。1928年,划吴县城区设苏州市,1930年撤销市建置,辖区复归吴县。
县以下行政区划,乡区自秦至清设乡,城区唐宋建坊,明清改厢。乡以下基层组织,秦为亭、里,唐基枯设里、保、邻,宋改保、甲,元建村、社,明初为里、甲,后又改设都、图、村(镇),清袭明制,保留都、图,增建保、甲、牌制。民国初,县以下改为市、乡,市、乡下沿用清末的都、图;继而改为区、乡(镇)、闾、邻制,旋又改闾、邻为保、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保留区、乡(镇)制,废保、甲,改设行政村、组;1957年撤销区级建制,1958年又改乡、村、组为公社、大队、生产队;1983年起复为乡(镇)、村、组。1987年底,全县辖11镇24乡,共833个行政村,9443个村民小组。2000年底,全市辖29镇,3个区,共610个行政村、7303个村民小组。 魏黄初二年(221)八月,魏封孙权为吴王,吴县所在的吴郡隶属吴国。
吴宝鼎元年(266),析吴郡与丹阳郡之地置吴兴郡,吴县仍为吴郡首县。 晋太康元年、吴天纪四年(280)三月,晋灭吴,吴县随吴郡归属晋。吴县仍为吴郡首县。
晋咸和元年(326),司马岳封为吴王,吴郡改为吴国,吴县隶吴国。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罢吴国,其地复为吴郡,吴县仍为吴郡首县。
南朝宋大明七年(463),吴郡改隶南徐州。次年,吴郡复归扬州。
梁太清三年(549),侯景攻占吴郡郡治所在地吴县城,改吴郡为吴州。梁大宝元年(550)二月,复改吴州为吴郡。 隋开皇七年、陈后主祯明元年(587),析扬州地置吴州,吴郡隶属吴州,州、郡、县三级治所同驻吴县城。
隋初废郡,地方行政建置改为州、县两级。开皇九年、陈后主祯明三年(589),隋灭陈,废吴郡,改吴州为苏州(因吴县姑苏山而命名),吴县隶苏搏基洞州。苏州由此得名。
隋大业元年(605),复改苏州为吴州,吴县隶吴州。大业三年,又改吴州为吴郡,吴县隶吴郡。
大业十年(614),御亭(今望亭)建堰闸。 唐武德元年(618),沈法兴起兵占据江南十余郡,称江南道大总管。翌年自称梁王。武德三年,李子通占据吴郡。武德四年,唐平定江南地。唐废郡设州,改吴郡为苏州,吴县隶苏州。
唐贞观元年(627),全国分为十道(道为监察区),苏州属江南道。
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析吴县地置长洲县,吴、长洲两县(同治今苏州市姑苏区)隶苏州(直至清末)。时吴县31361户,长洲县23700户。
唐开元四年(71.6),吴县升为望县,长洲县次之。开元二十一年,分江南道为东、西两道,苏州隶江南东道,道治设于吴、长洲县城内(今苏州市姑苏区区)。
唐天宝元年(742),苏州又改为吴郡。
唐乾元元年(758),改吴郡为苏州;又置浙江西道,苏州隶浙江西道。翌年,废长洲县,改置长洲军。
唐大历十二年(777),废长洲军,仍置长洲县。十三年,苏州升为雄州,吴县仍为望县,居苏州七县之首,长洲县次之。十四年,合浙江东西二道(后仍时有分合)。
唐元和二年(807),浙江西道都团练观察使升为镇海军节度使,苏州隶镇海军。
元和五年(810)苏州刺史王仲舒令筑城南运河堤为路,并带头捐宝带,于十一至十四年(816—819)建造宝带桥,使松陵镇与治陆路相通。
十年(869)长洲人归仁绍殿试进士第一人:状元及第。由此下至清同治十三年(1874),吴县、长洲、元和县考取文武状元总计34名(含外籍)。 清顺治二年(1645)元月三日清军进占苏州城,吴县、长洲县归清。改南直隶为江南省,是年,清军总兵土国宝屠城,由盘门杀至饮马桥,城区遭受严重破坏。(1644—1661)吴县有63832户,65610人,逃亡在外371375人。
顺治十八年(1661)二月四日,府学生另及众千余人,为反对贪官污吏,托言顺治皇帝驾崩。至文庙哭诉,遭到当局镇压,仉用宾,金圣叹等18人被杀害,是清史上有名的“哭庙案”。
康熙六年(1667)始设江苏省,江苏巡抚,江苏布政使,苏州府治和吴县、长洲县同驻苏州城。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月二十六日,康熙皇帝首次南巡。抵浒墅关,视察河工及江南赋粮重地,游览虎丘、盘门、瑞光寺、拙政园等,驻跸织造公署。康熙二十八年(1689)二月初三,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苏州,到虎丘,登灵岩山,到邓尉山圣恩寺,夜宿四宜堂。康熙三十八年(1699)三月十八日,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抵姑苏,至虎丘、华山、东山、太湖等地巡视,赐“碧螺春”茶名。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第四次南巡,二月十一日抵邑境,第二日至虎丘,随后去浙江。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第五次南巡,三月十七日抵邑境,入虎丘,路遇雨即返,至穹窿山上真观,赐“餐霞挹翠”额。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第六次南巡,二月十六日抵县,驻跸虎丘,题字“虎阜祥寺”。康熙五十五年人口猛增至194144丁,其中吴县78230丁,长洲县115914丁。
清雍正二年(1724),析长洲县地置元和县,吴、长洲、元和三县同城而治,均隶苏州府。雍正八年,设太湖水利同知,驻吴江同里;雍正十三年,太湖水利同知改为抚民厅,移驻吴县洞庭东山,割吴县东山设太湖厅,加督捕衔,专理民事,隶苏州府。干隆十六年(1751),干隆第一次南巡 ,二月二十一日抵县,驻织造府行宫,传谕减免江苏秋欠地丁银228万余两,二十二日至虎丘,黄村人张宗包献吴山十元景画册,干隆于每幅画上题诗一首。干隆二十二年(1757),干隆第二次南巡,二月二十三日临虎丘,为狮子林寺题额。干隆二十七年(1762),干隆第三次南巡,三月十四抵县境,至光福香雪海,雷音寺,上虎丘。干隆三十年(1765),干隆第四次南巡,二月二十六日抵苏,到虎丘。干隆四十五年(1780),干隆第五次南巡,二月抵县上虎丘。干隆四十九年(1784),干隆第六次南巡,二月四日抵县境,初八登灵岩山,宿灵岩山行宫,次日至天平,书“高义园”额,十八日至虎丘禅寺。嘉庆十五年(1810),三县共1655619人(其中吴县1170833人,长洲县266944人,元和385970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吴县、长洲、元和三县合计2975313人。当年人口密度已超过每平方公里千人,居全国之首。城区苏州为世界第一大城市。清咸丰十年四月十三日(1860年6月20日),太平军攻占苏州府城,建苏福省,苏州为省会。省下设郡、县,苏州府改为苏州郡。十一年春,太平军在洞庭东山设东珊县,辖东、西洞庭山,隶苏州郡。清同治二年十月二十四日(1863年12月4日),清军重占苏州城,仍恢复旧制。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洞庭西山置靖湖厅,隶属苏州府。
清宣统二年(1910),三县二厅共200477户,624326人。宣统三年九月十五日(1911年11月5日),在苏州成立中华民国苏军都督府和苏州军政府。同年十月初四(11月24日),裁苏州府及长洲、元和、吴三县,设苏州;立苏州民政长署,辖原长洲、元和、吴三县地区,隶苏军都督府。十月十三日(12月3日),改苏军都督府为中华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府,苏州隶江苏都督府。 民国元年(1912)1月,江苏都督府颁令废府、州,并县、厅。同月,苏州改称吴县。废太湖、靖湖二厅,设太湖县,旋易名为洞庭县。7月,省议会裁撤洞庭县,其地归属吴县。12月14日,江苏省行政公署在南京成立,吴县隶江苏省。全县共1027091人。
民国3年6月,江苏省划分为五道。吴县为特别级县,隶江苏省苏常道,道治驻吴县。
民国16年4月,废苏常道,吴县为一等县,属江苏省。
民国17年12月10日,吴县城区划出建苏州市,市、县分治。民国19年5月16日,撤苏州市,仍并入吴县。
民国22年3月28日,江苏省划分为13个行政督察区,吴县隶第三行政督察区,区行署设在吴县。同年12月26日,原13个行政督察区裁并为9个,吴县隶无锡区。民国24年1月,吴县列为一等县。民国25年5月1日,无锡区改为第二行政区,吴县仍隶属之。
民国26年爆发中日战争。11月15日,国民党吴县政府迁至无锡荡口、甘露附近,仍隶第二行政区,成为流亡政府。11月19日,日军侵占吴县。民国28年初,吴县政府驻宜兴张渚镇,吴县为二等县,隶江南行署第二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2年10月,张渚沦陷,吴县政府又撤离张渚。抗日战争胜利后,县政府仍迁回吴县城区。
民国26年12月3日,伪苏州地方自治委员会成立,吴县归其管辖。民国27年3月,伪吴县政府建立。5月23日,江苏省伪政府在苏州建立,吴县隶属之。民国30年7月1日,汪伪政府在苏州设立第一区清乡督察专员公署,吴县隶第一区。同年12月底,第—区清乡督察专员公署撤销,吴县沦陷区仍隶伪江苏省政府,直至抗日战争胜利。
民国29年9月,苏州县人民抗日自卫会成立,下辖7区l镇,在吴县境内的消陆区(今沺泾乡消泾与湘城乡陆巷一带)隶属之。民国30年2月,苏州县人民抗日自卫会撤销,阳澄湖地区建洋(阳)澄县政府,辖吴县境内的消陆、洋沺(今沺泾乡一带)及常熟县内的辛莫区,隶属江南第一行政区。7月,洋(阳)澄县县、区政府均遭日伪破坏。 民国29年9月,吴县苏西北地区渭黄区人民抗日自卫会成立,隶属无锡县人民抗日自卫会。翌年2月,县、区自卫会撤销,正式成立无锡县政府,先后在吴县苏西北地区成立的漕东区(2月)、漕南区(3月)、东桥区(4月)、黄埭区(6月)等4个区级政府均隶属之,无锡县政府隶属于江南第二行政区。同年9月,因日伪“清乡”,上述4区均撤销。民国34年春,锡东县苏西北(吴县境内)行政办事处成立,下辖漕东、漕南、东桥、黄桥4区。同年7月,撤销苏西北行政办事处,成立苏州县政府,驻黄桥方浜村,隶属苏中第六专员公署;下辖漕湖(后称漕东)、东桥、黄桥、阳澄、黄埭5区。11月,因奉命北撤,苏州县县、区政府均撤销。
民国30年8月,苏西(太湖)行政办事处建立,隶属江南第六行政区,下辖其后成立的阳西(西华)、香山、阳东、西山等4个区的办事处。翌年4月,因日伪“清乡”,上述办事处均撤销。民国32年5月,中共苏西县委设立阳山、彭山、邓尉,西华等4个区级行政办事处。民国33年3月,西华区办事处遭敌破坏。同年1l月,太湖县行政办事处成立,驻马山岛,隶属苏南第二行政专署,下辖苏西(吴县)、锡南(无锡县)、马山(武进县)三地区及苏西地区辖原属苏西县的刚山、彭山、邓尉3个区级行政办事处。次年2月,增设苏西、洞庭行政办事处,作为太湖县办事处的派出机构;分别管辖阳山、彭山、邓尉和东山,西山5个区级行政办事处(或区公所)。同年9月底,因奉命北撤,县、区各级办事处均撤销。
民国34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国民党吴县政府接收伪吴县政府,吴县隶江南行署。9月4日,国民党江苏省政府在吴县接收伪江苏省政府。10月,江南行署撤销,于武进成立江苏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吴县隶属之,为一等县。10月15日,江苏省政府迁至镇江。民国35年,江苏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由武进移驻吴县,吴县仍隶属之。
民国38年2月5日,江苏省政府在吴县设立办事处;至24日,江苏省政府全部迁至吴县。4月25日,国民党江苏省政府、第二区专员公署及吴县政府均逃离县境。 1949年4月27日,吴县解放。市、县分设,析城区和郊区置苏州市,周围乡村为吴县。5月1日,吴县人民政府成立,隶于苏南苏州行政区专员公署。解放后的吴县,没有另建县城,全县的党政机关驻于苏州市区。7月,东山、西山及太湖湖区划建太湖行政办事处。
1950年4月15日,太湖区行政办事处隶属苏州行政区,相当于县级机构,辖原属吴县的东山、西山两区。同月又划吴县横泾区和武进县马山区归其管辖。太湖区共辖东山、西山、横泾、马山四区,包括太湖全部水域及其岛屿。全县共686569人。
1951年,由吴县划出城东、城西两区组成苏州市郊区。同年6月,太湖区行政办事处撤销,东山、西山、横泾3区仍划归吴县(马山区已在2月划归武进)。1952年7月,复建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太湖办事处,隶属苏州区专员公署,辖东山、西山两区和太湖中岛屿及水域。
1953年5月,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太湖办事处改建震泽县,并将吴县横泾区和武进县马山区划归其管辖,与吴县均隶属苏州专员公署。1954年6月,马山区划无锡市。
1959年4月,撤销震泽县,复并入吴县、吴江县,隶属苏州专员公署。
吴县(1958—1978)人民公社:保安公社、望亭公社、东桥公社、黄桥公社、枫桥公社。
1984年开始,吴县在离苏州市中心约3千米的城南开辟总面积为20平方千米的新城区(今属吴中区)。
1989年8月,吴县机关迁入新城区。
1995年6月,撤消吴县,建立吴县市(县级),以原吴县行政区域为吴县市区域,市人民政府驻长桥镇。
2000年,吴县市辖29个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1,128,429人,其中长桥镇 24920人、车坊镇 46709人、郭巷镇 32331人、甪直镇 63068人、越溪镇 19370人、望亭镇 39692人、通安镇 41723人、东桥镇 26379人、黄埭镇 45693人、黄桥镇 27393人、东渚镇 33541人、镇湖镇 20202人、陆慕镇 48758人、蠡口镇 44001人、西山镇 42196人、渭塘镇 34042人、北桥镇 37557人、太平镇 28918人、湘城镇 29267人、阳澄湖镇 21007人、木渎镇 71438人、藏书镇 28673人、光福镇 38999人、胥口镇 22110人、太湖镇 9577人、横泾镇 36764人、浦庄镇 21752人、渡村镇 25252人、东山镇 52492人、月浜街道 25656人、苏苑街道 24997人、龙西街道 24600人、吴县市经济开发区 25185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11266人、江苏省太湖采石公司 2901人。
2000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吴县市,设立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
2001年2月28日,吴中区正式挂牌。行政区划调整后,苏州市辖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吴江5个县级市和平江、沧浪、金阊、虎丘、吴中、相城6个区,市区面积扩大到1730平方千米,人口205.9万。 新设立的苏州市吴中区辖原吴县市的长桥、胥口、木渎、横泾、渡村、东山、西山、藏书、光福、镇湖、东渚、甪直、车坊、郭巷15个镇。区人民政府驻长桥镇。吴中区面积767平方千米,人口56.32万。2001年,吴中区辖15个镇:长桥镇、胥口镇、木渎镇、横泾镇、浦庄镇、渡村镇、东山镇、西山镇、藏书镇、光福镇、镇湖镇、东渚镇、甪直镇、车坊镇、郭巷镇。 新设立的苏州市相城区辖原吴县市的陆慕、蠡口、黄桥、渭塘、太平、湘城、阳澄湖、北桥、黄埭、东桥、望亭、通安12个镇。区人民政府驻陆慕镇,相城区面积490平方千米,人口40.2万。
⑶ 吴县多少人口
吴纤燃县就是吴中区历竖帆,人肢雹囗为112.4万人。
⑷ 江苏吴县现在叫什么
吴县属于江苏苏州市。
吴县地处江苏省东南部,苏州、无锡烂扰之间,东接昆山,南邻吴江,西靠太湖,北部与常熟接壤,全市总面积2963平方公里。全境东西宽92.5公里,南北长68公里。正唯
吴县市自古以来就是经济繁荣的商端口之地,也是沿海经济开发区之一。境内有得天独厚的矿产、物产和旅游资源,传统产业苏绣工艺闻名中外,国有工业门类多多,市属国有企业有80多家。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吴县市无疑是天堂里的天堂。“太湖风光美,精华在吴县。”
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成为一座与苏州饥清旦市紧密相连的美丽的新兴城市。
⑸ 有没有江苏省吴县市是甚么性质的市在哪里
现在已经没这个地方了,被苏州并成区啦,下面是资料!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江苏省南部,太湖东岸。属苏州市。
[编辑本段]基本概况
1990年人口121.1万。面积3175平方千米。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建立吴县算起,则有二千多年历史。秦初,吴县地域广大,包括现在的常熟、吴江、嘉兴等地在内。秦之后,吴县的地域、辖属屡有变化。至东汉末年,吴地属孙权割据地。晋武帝灭孙皓,分天下为十九州,吴属扬州。晋太康四年(283)县境北部析置海虞县(今常熟市)。宋、齐、梁、陈四代吴县均为吴郡。梁代侯景之乱时,吴郡一度还曾被称为吴州,后吴州、吴郡、吴县治所同驻一城。
隋开皇九年(589)改吴州为苏州。十一年(591)吴县县治迁徙至横山(今新郭镇)。唐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析吴县东部地置长洲县,两县分境合城而治。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分县境南宴睁凳部设吴江县。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长洲两县均属浙江西路。清雍正二年(1724),划长洲县东南部建立元和县,与吴县、长洲县合城而治。后又划吴县东山、西山建太湖、靖湖两厅。至1912年,复并三县两厅为吴县。1928年,划吴县城区设苏州市,1930年撤销市建置,辖区复归吴县。
1949年4月27日,吴县解放,市、县分设,析城区和郊区置苏州市,周围乡村为吴县,东山、西山及太湖湖区划建太湖行政办事处。1953年5月,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太湖办事处改建震泽县。1959年撤销早运震泽县,复并入吴县,隶属苏州专员公署(1960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震泽县,并入吴县)。
解放后的吴县,没有另建县城,全县的党政机关驻于苏州市区。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1984年开始,吴县在离苏州市中心约3千米的城南开辟总面积为20平方千米的新城区。1989年8月,吴县机关迁入新城区。
1995年6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吴县,设立吴县市,以原吴县行政区域为吴县市区域,市人民政府驻长桥镇。
2000年,吴县市辖29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1128429人,其中:长桥镇 24920人、车坊镇 46709人、郭巷镇 32331人、角直镇 63068人、越溪镇 19370人、望亭镇 39692人、通安镇 41723人、东桥镇 26379人、黄埭镇 45693人、黄桥镇 27393人、东渚镇 33541人、镇湖镇 20202人、陆慕镇 48758人、蠡口镇 44001人、西山镇 42196人、渭塘镇 34042人、北桥镇 37557人、太平镇 28918人、湘城镇 29267人、阳澄湖镇 21007人、木渎镇 71438人、藏书镇 28673人、光福镇 38999人、胥口镇 22110人、太湖镇 9577人、横泾镇 36764人、浦庄镇 21752人、渡村镇 25252人、东山镇 52492人、月浜街道 25656人、苏苑街道 24997人、龙西街道 24600人、吴县市经济开发区 25185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晌旅区11266人、江苏省太湖采石公司 2901人。
2000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吴县市,设立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
2000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吴县市,设立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吴中区辖原县级吴县市的长桥、胥口、木渎、横泾、浦庄、渡村、东山、西山、藏书、光福、镇湖、东渚、角直、车坊、郭巷15个镇。区人民政府驻长桥镇。
2001年2月28日,吴中区正式挂牌。新设立的苏州市吴中区辖原吴县市的长桥、胥口、木渎、横泾、渡村、东山、西山、藏书、光福、镇湖、东渚、角直、车坊、郭巷15个镇。区人民政府驻长桥镇。吴中区面积767平方千米,人口56.32万。新设立的苏州市相城区辖原吴县市的陆慕、蠡口、黄桥、渭塘、太平、湘城、阳澄湖、北桥、黄埭、东桥、望亭、通安12个镇。区人民政府驻陆慕镇,相城区面积490平方千米,人口40.2万。行政区划调整后,苏州市辖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吴江5个县级市和平江、沧浪、金阊、虎丘、吴中、相城6个区,市区面积扩大到1730平方千米,人口205.9万。
2001年,吴中区辖15个镇:长桥镇、胥口镇、木渎镇、横泾镇、浦庄镇、渡村镇、东山镇、西山镇、藏书镇、光福镇、镇湖镇、东渚镇、角直镇、车坊镇、郭巷镇。
2002年9月,苏州市进行区划调整,将吴中区的东渚镇、镇湖街道划归虎丘区管辖。
⑹ 吴县的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属县,工农业发达县。位于省境东南部,西包太湖,东含阳澄湖,京杭运河流贯南北;沪宁铁路横穿东西,水陆交通便利。面积1577平方公里,水面约占25%,号称“水乡”,人口112.38万。县府驻苏州市。春秋时为吴国地。秦置吴县迄今。县境西部多低山丘陵,海拔300米左右。东部为河网湖荡平原,河道纵横,湖荡罗列。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盛行稻麦轮作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制,主要农产品有稻谷、 麦类、油菜籽、蚕豆、豌豆等。生猪、湖羊饲养业、桑蚕饲养业、淡水捕捞业、早磨竖内塘养殖业均较发达。工业集中于浒墅关、木渎等镇。县第一大镇浒墅关是中国着名蚕桑基地和研究中心。位于苏州西北12公里陆大,地当京杭运河和浒光(福)运河交会处,北靠沪宁铁路。居民2.2万余人。建有钢铁、通用机械、造纸、电瓷、缫丝、航海仪器等工厂。镇内有浒墅关蚕种场、苏州非金属矿山设计院和苏州蚕桑专科学校。传统手工业品有浒墅关草席。县第二大镇木渎镇为吴县西南部交通运输和旅游要地,为苏州市区出入太湖水路要冲。人口近2万。建有动力机械、化肥、水 泥、丝织、印刷、制药等工厂。望亭镇在苏州西北20公里京杭运河畔,北靠沪宁铁路,上海市属望亭电厂设此;其他重要集镇尚有甪直、东山、光福等。名胜古迹有宝带桥、甪直保圣寺和游迅东洞庭山紫金庵。天平山、灵岩山、光福镇、东西洞庭山、甪直等均以风景秀丽着称,为太湖风景区组成部分。县境有距今5000年的龙南村落遗址。
⑺ 求苏州吴县详细资料或简介!
吴县,现在的苏州市吴中区,吴中区只有胥口镇,靠近太湖,(你不会连胥都不认识吧?)还有苏州有个蠡口镇,但蠡口是苏州相城区的,不属于吴中区(吴县).以下为吴中区简介.
吴中区位于苏州南部,北依苏州古城区,东连昆山,南接吴江,西衔太湖; 四周还分别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虎丘区)、相城区接壤;与无锡、宜兴、浙江湖州隔湖相望。全区总面积770平方公里(不含太湖水面),太湖水域面积2425平方公里 ,属吴中区水面约1459平方公里。全境东西宽92.95公里,南北长48.1公里 ,人口54.9万。
吴中区是典型的东部水网地区,地处长江下游,为太湖水网平原的一部分。境内水网稠密,江河湖泊众多。东部以平原为主,由水网平原、低洼圩田平原等构成。西部有低山丘陵,系浙西天目山向东北延伸的余脉,成“岛”状分布在太湖之中和沿岸镇内。境内山脉最高峰为穹窿山,主峰笠帽峰海拔341.7米。
吴中区交通便捷,北有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东有苏嘉杭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纵越全境。区境扼太湖之出口,为长江三角洲重要水利和交通枢纽。境内20多条骨干河道纵横交错,沟通太湖、澄湖、石湖等湖荡。
吴中区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季风气候过度类型。因受海洋和太湖水体的调节作用,常年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故宜农宜林知烂,宜渔宜牧,是名副其实的江南“鱼米之乡”。
吴中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古吴文化的发源地。如果从三山岛哺乳动物化石和旧石器的发现来推断,大概有一万多年历史;如果从商代末年(约公元前12世纪)泰伯、仲雍避奔江南建“勾吴”算起,至少有三千多年历史(此后春秋战国时期先后被称为吴、越、楚);如果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建立吴县算起,则有二千多年历史。 秦初,吴县地域广大,包括现在的常熟、吴江、嘉兴等地在内。秦之后,吴县的地域、辖属屡有变化。至东汉末年,吴地属孙物伍权割据地。晋武帝灭孙皓,分天下为十九州,吴属扬州。晋太康四年(283)县境北部析置海虞县(今常熟市)。宋、齐、梁、陈四代吴县均为吴郡。梁代侯景之乱时,吴郡一度还曾被称为吴州,后吴州、吴郡、吴县治所同驻一城。隋唐时代,吴地平息战乱后区辖有所变化。隋开皇九年(589)改吴州为苏州。十一年(591)吴县县治迁徙至横山(今新郭镇)。唐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析吴县东部地置长洲县,两县分境合城而治。
隋唐时代,吴县的农田水利和漕运事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大业六年(610),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吴县不仅成为江南运河航运的要地,也使大片的农田灌溉得到搭蚂漏了改善。“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这些诗咏真实反映了当时吴县物阜民丰的繁华景象。交通的改善,使吴县的手工业和多种经营也同时得到发展。丝织和刺绣等开始盛誉天下,产品逐渐运销海内外。
洞庭山的橘子、枇杷等花果成为“贡品”。“洞庭橘熟万株金”、“树树烟笼疑带火”即为洞庭山区果林的生动写照。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长洲两县均属浙江西路。
明清两代,吴县的经济文化得到了更大发展,它的富庶繁华在《康熙南巡图》、《姑苏繁华图》中得到真切的描绘。吴县也是中国最早萌芽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地方。这一时期,在手工业得到发展的同时,商业也十分发达,出现了一大批资金丰厚、经营广泛的商人。洞庭东、西山至今保存着不少高大的明清建筑,均系当时商贾富户的第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地区经济高度发达的状态。清雍正二年(1724),划长洲县东南部建立元和县,与吴县、长洲县合城而治。后又划吴县东山、西山建太湖、靖湖两厅。至1912年,复并三县两厅为吴县。1928年,划吴县城区设苏州市,1930年撤消市建置,辖区复归吴县。
1949年4月27日,吴县解放,市、县分设,析城区和郊区置苏州市,周围乡村为吴县,东山、西山及太湖湖区划建太湖行政办事处。1953年5月,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太湖办事处改建震泽县。1959年撤消震泽县,复并人吴县,隶属苏州专员公署。解放后的吴县,没有另建县城,全县的党政机关驻于苏州市区。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1984年开始,吴县在离苏州市中心约3公里的城南开辟总面积为20平方公里的新城区。1989年8月,吴县机关迁入新城区。199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吴县,建立吴县市(县级),以原吴县行政区域为吴县市区域,仍由苏州市管辖。2000年12月31日,国务院批准撤消吴县市,原吴县市辖区分设为 吴中区与相城区,2001年2月28日正式宣布。
吴中区的古镇是游人纷至沓来的好去处,如角直、东山、西山、木渎、光福等地,其中以角直“水乡桥镇”最具特色。角直镇内古有“72顶半桥”,今存各式石桥41座,是我国桥梁最多的市镇,有“古桥博物馆”之称。境内还有依傍京杭大运河的宝带桥,是我国现存最长的连拱桥。1992年,在胥口新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增添了许多新的旅游景点;1994年建成中国内湖第一长桥太湖大桥,更是锦上添花,形成了独特的桥岛胜景。
吴中区自然资源雄厚,物产富饶,名品众多。银鱼、梅鲚鱼和白虾被誉为“太湖三宝”。吴中是枇杷和桂花全国五大产区之一、银杏全国十大产区之一,吴中还是全国三大种蜂基地之一。特产洞庭(山)碧螺春茶被列入全国十大名茶,享誉海内外。东部水乡盛产鲜藕、荸荠、水红菱等蔬果。境内拥有丰富的铜、铁、铅、锌、高岭土(全国开采量最多)、花岗岩、瓷石、太湖石等各类矿产资源。吴中工艺最具特色的有苏绣、缂丝、澄泥砚、金山石雕等等。
撤市设区后,吴中区与古城区、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无缝对接”,找准自己在工业化、城市化中的位置,合理调整产业布局,确立了经济发展的战略转移,形成了新的发展态势。以开发建设苏州城南工业带和环太湖旅游经济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和增长点,计划用5~10年的时间全面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率先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崭新的面貌成为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天堂中的天堂”。
⑻ 这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吴县”!每3个人中就有1个是泰伯的后代!
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人口21万,其中吴姓人口就有7万多人,每3个庆元人中就有1个是泰伯的后代,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吴县”。
庆元县是浙江省最偏远的一个县,地理位置东经118°50′--119°30′,北纬27°25′--27°51′。北面与同市的龙泉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接壤,东西、南面与福建省寿宁县、松溪县、政和县交界。南北弊闹长49公里,东西宽67公里,土地面积1898平方公里。
泰伯第70世孙吴畦、吴祎俩兄弟于乾宁二年(895)为避董昌之乱到括苍(今丽水)芝田白岩村居住,天复三年(903)再迁到庆元之松源定居,此后兴旺发达,人丁兴旺,至今已传到110代,是庆元县的第一胡卜瞎大姓,人口占全县三分之一强,有的乡95%以上人口姓吴,有的村全村姓吴。
庆元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祥地。南宋年间,吴三公(泰伯的第80世孙)发明了香菇人工栽培技术,缔造了灿烂的香菇文化,被后人称为“菇神”。
被1988年于香港召开的第八届国际应用微生物会议,公认为香菇栽培创始人,同时,认定香菇源自中国浙江省龙泉、庆元、景宁三县交界的龙岩村(吴三公出生地)。因此,吴三公是世界香菇栽培始祖。
庆元山清水秀,绿水洄流,风光绮丽,自古就有石龙烟净、百丈龙湫、巾子祥云、双潭石印、梅岙夜月等美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山祖保存着大片原始森林,珍稀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最高峰海拔1856.7米,是江浙第二高峰。举水冰臼群被证实是目前我国裤空发现的面积最大、纬度最低、个体最大、保存最好的火山岩区冰臼群。2004年,国家环境监测总站根据卫星遥感数据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数据,从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退化、污染负荷五个方面,计算出全国各地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QI并进行排序,庆元县在全国2348个县(市、区)中名列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
庆元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庆元方言是研究唐朝语言的活化石;始建于北宋的木拱廊桥,具有数量最多、时间最早、质量最高的特点,现存的如龙桥,是全国木拱廊桥中惟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拥有众多明代古居的大济、月山、龙岩古村落,被史学家们称为奇迹。
⑼ 吴县有多大
位于中国江苏省南部,太湖东岸。属苏州市。1990年人口121.1万。面积3175平方千米。春秋属吴。战国属越、楚。秦置吴县。西晋太康四年(283)谈和析置海虞县。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含颤盯年(696)析置长洲县。五代十国吴越析置吴江县。清干隆元年(1736)设靖湖厅。1912年长洲、元和两县及太湖、靖湖两厅并入吴县。又称吴江。1995年产蚕茧243吨 ,白厂丝2000吨,高档真丝绸3500千米,占全国总产量的1/10,出口的1/6。1995年已基本形成栽桑、养蚕、缫丝、织造、印染和服装一条龙。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13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33亿美元,其中出洞辩口创汇3.5亿美元,连续14年在江苏外贸出口中夺魁。有各种商品市场69家,年交易额达124亿元
现在吴县已经成为苏州的吴中区
⑽ 吴县的位置面积
吴县市位于江苏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太湖之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 度55分—120度54分, 北纬30度56分—31度33分之间。环抱苏州市区和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东唤唯绝临上海,南频杭州,西衔太湖,北依长江。境内拥有国家级苏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苏州光福机场。全市总面积2963平方公里。全境东西宽92.5公里,南北长68公里。
1990年人口121.1万。面积3175平方千米。 吴县地区,商末属“勾吴’国。周时,境内先后成为吴、越、楚三诸侯国辖地。秦设吴县(今苏州市姑苏区)后,除王莽新朝一度改为泰德县外,县名沿用至今,已有2200余年。建县后,县域曾数度分割。山稿晋代北析海虞(今常熟),隋唐时嘉兴、昆山又数度与吴县分合,唐代分置长洲县,五代对吴越分吴县地建吴江县,清代又析吴、长洲两县地建元和县及太湖、靖湖两厅。民国元年,复并三县两厅为吴县。建国初,城区划建为苏州市。50年代,曾一度析东、西山等地建震泽县。吴县长期为郡、府、州和姿首县及治所驻地,清代200余年吴县一直为省督抚衙门所在地,民国时期也一度为省政府所在地。1995年6月撤消吴县,建立吴县市(县级),2001年2月28日撤消吴县市,原吴县市辖区分设为苏州市吴中区与苏州市相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