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德利农场冬季最低气温是多少度
‘壹’ 黑龙江省同江市勤得利农场长年积温多少度
黑龙江省。同江市勤得利农场常年积温是在摄氏21度。
‘贰’ 勤得利农场的介绍
勤得利农场地处同江市境内,隶属于黑龙江农垦建三江分局,北依黑龙江与俄罗斯隔启带江相望,南部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辖缓侍区总面积悄哪芦1485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有耕地44.8万亩,林地30.6万亩,水面24.5万亩,可开垦荒地15万亩。农场辖30个农业生产连队和15个工副业单位。1997年底,全场总人口2.2万人,其中汉族人口占91.1%,其它为满、壮、赫哲,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
‘叁’ 蝗鱼的记载
爵go鱼,又作嶂蝗鱼(《黑龙江外记》),鳍蝗鱼(《三姓志》).随音讹作秦王鱼(《金史地理》),秦皇鱼.鲜蝗鱼,满语称作阿真.鲜蝗鱼又作鳍鱼(《清稗类抄》),或作牛鱼.其中有将鲜鱼作牛鱼者(《柳边纪略》),亦有称鲜鲤鱼或鲜蝗鱼为牛鱼者(《盛京通志》,
《吉林通志》),皆因鳄蝗鱼头略似牛,或因其大如牛,一尾之值与牛同而称牛鱼,不过牛
鱼之称,在辽金时代就已盛行.另外鲜鱼或鲜蝗鱼在黑龙江下游出海口处又被黑斤,济勒弥人通呼为麻勒特,或麻特哈鱼,这在曹廷杰的《西伯力东偏纪要》中有详细的记载.
鲜蝗鱼在历史上主要生长在黑龙江,松花江和黑龙江近海深水处,牡丹江,乌苏里江亦曾生长.对此,有关文献不乏记述.牛鱼出浑同江(周麟之《海陵集》); 1-0蝗鱼出黑龙,混同等江(《清稗类抄》第十二册);牛鱼(鲜鱼)混同,黑龙两江,虎儿哈河皆有之
(《柳边纪略》).这里的混同江系指松花江(亦有指黑龙江者),虎尔哈河即今之牡丹江.
这说明清代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都有鲜蝗鱼生长.民国时期鲜鲤鱼在松花江中也是很
多的.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现在牡丹江已根本没有鳄蝗鱼的踪影了,松花江还偶尔能
见到,但亦属凤毛麟角了.不过有件趣闻,犹能给人们留下一点难忘的记忆.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省内某报载,佳木斯附近松花江段有一头牛在江边饮水,被一条鲜蝗鱼咬住牛角不放,牛退鱼进,最后将鱼拖出水面,被附近农民打住,足有三五百斤(仅凭记忆).
2000年人冬时节在嘉荫县永安,新发两村因黑龙江水浅而捕获的长3米重130公斤的大
蝗鱼和分别是40多公斤和30多公斤的鲜鱼漫话好蝗鱼亦属罕见新闻,但这和以前的大鱼比已属小鱼了.
蝗鱼是定居性的底层,肉性淡水鱼,不作长距离徊游,主要栖息在大江夹心子,江汉等
水流稍缓,砂砾底质的地方,喜欢分散活动.黑龙江中黑河市的小乌斯力,黄旗营子,萝北
县的肇兴江段,同江,抚远间的勤得利农场江段为鲜鲤鱼的丰富水域.鲜蝗鱼冬季在大江
深汀处越冬.达到性成熟的最低年龄为16年,据文献记载蝗鱼寿命可活百年.蝗鱼大
者二三丈,小者二三尺,重二三百,三四百斤,大者千余斤.
1979年勤得利农场曾捕获一条长390厘米,重1002斤的蝗鱼,年龄为54龄.据有关方志记载,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在黑龙江捕过的接近千斤或超过千斤以上的大蝗鱼共有12尾.1961)年在嘉荫曾捕到一尾大蝗鱼重1 200斤;1965至1982年在逊克共捕获3尾千斤左右的大蝗鱼;;1965至1982年在勤得利农场,共捕获4尾千斤左右的大蝗鱼;1986年在漠河捕获一尾蝗鱼重900余斤;
1961至1984年在萝北农场(今名山农场),江滨农场分别捕获一尾重2 100余斤和一尾重1 120斤的大蝗鱼,前者堪称蝗鱼之冠.乌苏里江产蝗鱼不多,仅1951年在饶河蝗鱼窝子岛捕获一尾重1100斤的蝗鱼.1961)年在嘉荫捕获的1200斤的蝗鱼,县政府还专程派人送到北京,制成标本,在北京博物馆展览.
鳄鱼,其生活习性与蝗鱼基本相同,性成熟年龄较蝗鱼早,捕获最大鲜鱼记录的为
204公斤,全长达230厘米,年龄为45年.1957至1985年29年间全省蝗鱼产量最
高的年份是1984年,年产204吨.其中达到和超过100吨的年份为1976年100吨,1981
年141吨,1982年165吨,1985年175吨.
产鲜蝗鱼最多的县份为萝北,抚远等县.其中萝北县每年可捕捞6万斤左右,抚远县捕获鳃蝗鱼最多的年份是1983年,捕获5一3万斤,当然也有一年甚至连续几年一尾未获者.在辽金之际,称为牛鱼的终蝗鱼即受到重视,他不但是皇室的珍品,更是宴请使臣,赏赐群臣的珍俊.据周麟之《海陵集》载:有梁大使者,先朝内侍也.人馆传旨,赐金兰酒二瓶,金鱼,牛鱼二盘.说的就是将牛鱼等与金兰酒并赐使臣.《二老堂杂志》亦载:周枢密麟之充金哀宗谢使,金主爱之,享以所钓牛鱼,非旧例也.枢密糟其首归献于朝,同馆王龄呼为'鱼头公'.闻金人甚贵此品,一尾之值与牛同.这都充分说明了鲜蝗鱼的珍贵.
因此,早在金代鳄鲤鱼就已成为朝廷的贡品,《金史 地理志》载:会宁府岁贡秦王鱼,大定
十二年罢之.到了清代,鲜蝗鱼则作为每年向清政府必进的贡品.岁贡惟9蝗,哲绿,
纽摩顺三种(《黑龙江外记》).但每年黑龙江将军具体贡进多少尾却无详细记载.进贡
鳃蝗鱼主要归吉林将军完成,这是因为鲜蝗鱼的主产地在吉林将军管辖区域.清廷把鲜蝗鱼作为贡品至少始于康熙年间,一般在每年十一,二月进行.具体贡额不一
.据《吉林通志》打牲乌拉册报和《通志》转录道光间姚元之《竹叶亭杂记》记载每年进贡均为3尾,但《吉林通志》又详载每年呈贡鲜鱼为两次,每次各10尾,似为定制.查光
绪《打牲乌拉志典全书》卷二采捕蝗鱼一目所记内容大体与《通志》相同,惟《全书》记有具体进贡时间为道光二十二年.第一次为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一日,奉朱笔改定清
单一件.管理打牲乌拉吉林将军初次进朱笔鳍蝗鱼十尾,不拘尺丈.第二次进朱笔婚蝗
鱼十尾,不拘尺丈.接着又写道:朱笔自明年起,按朱笔改定数目呈进.两次虽然共进
20尾,但似乎这是特例,而不是定制,每年具体进贡数目则要根据朱笔改定而定,盖《通
志》系将特例误为定制.应该说,进贡3尾亦好,20尾亦好,均应视为非定制.《通志 食
货 土贡》中一句话说得十分明确,打牲乌拉总管等应交鲜蝗鱼,妒鱼,杂鱼,无定额,俱据
各该属咨送.不过,另据《通志》记载:鳍(鳃)蝗鱼三尾,伯都呐,三姓等处呈进,三姓,贡
鲜蝗鱼二尾,长八尺.光绪《三姓志 贡品》亦黑龙江史志2001年第2期载:于同治七年奉文,将阿勒楚客应进八尺以上鳍蝗鱼二尾,六斤以上岛鱼二十五尾,改为三姓进送.说明还是有定制的,只不过吉林将军至少不能少于三尾,而朱笔钦定的数不管多少都是必须完成的.虽然阿勒喀副都统的贡额已改归三姓副都统完成,但他并不是已经彻底无事,一直未停止纳贡.到了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六月初旬,因江水暴涨,致使圈养的蝗鱼有多尾被水冲走.至秋,
又因江水甚浅,恐难捕获,不敷贡额,于是使派员驰赴三姓所属各城厅协助分头采捕,勿
致疏虞,以全要贡.(《清代东北阿城汉文档案选编》第195页(《阿勒楚喀副都统街门为
伤属保护采捕蝗鱼全贡事致拉林协领等札文》).
捕打进贡的蝗鱼在每年谷雨或芒种节进
行,出派委官,领催等员弃和打牲丁共00人,前往边外产鱼各河荡网捕打,随时送鱼圈圈
养.蝗鱼圈设于江干佐近与江水相通的水港内,用长1丈余,直径1尺许的圆木围栅而
成.捕得蝗鱼及时放入圈中,既要防止水浅使蝗遭受薰热之灾,又要防止因水大冲倒
栅杆致蝗鱼顺流逃逸.因此,圈内不但要蓄水适度,鱼食亦要充足.松花江岸至今还留
下许多鱼圈之名,
哈尔滨附近的蝗鱼圈即是当年圈养鲤鱼准备进贡的场所.凡圈养的蝗
鱼等到立冬或小雪节之后派遣员弃及打牲丁77人捕捉,往赴伯都呐(扶余),巴延河挂冰,
谓之冰鲜,待江冰冻结实时由总管报明吉林将军勘验.第一次,由将军单衔具奏呈送,第
二次由将军,总管衔具奏呈送.进贡的蝗鱼由晓骑校一员,领催一名,珠轩头目,镇副4
名,携带兵丁由释车送往京城总管内务府.鲜蝗鱼是筵中的上品.
清廷征调鳄蝗鱼,一是满足于宫廷生活之需;一是用于恭祭九祖,佛堂,奉先各殿;另一是用颁赏外藩.
鲜鲤鱼有骨(脆骨)无刺,肉白多脂,至为肥美,肉脂相间,食之味佳,蛋白质含量高.
可以制成许多美味佳肴.因其肉肥美多脂,当地居民食用时,多用冷水下锅清炖,为防腥
而不宜油煎,另外亦可将肉或肚切片溜之,即溜蝗鱼片,溜蝗鱼肚;亦可红烧或做肉段等各
菜肴,肉还可用来包饺子.鱼软骨,鱼筋可加工成名菜.各地吃蝗鱼的方法不尽相同,各
具特色,如抚远的红烧白塔,是将蝗鱼鼻子和蝗鱼筋同时红烧,摆盘造型特异,吃起来,
香脆,别有一番风味(新编《抚远县志》).
依兰在民国以前的蝗鱼干子,亦比较出名,为依
兰人特别食物之一.其作法是将鱼肉切成寸方,尺许之长条,晒干,食用时加油酱,椒,姜,
用锅闷后食之.赫哲人喜食生鱼,也常以鲜鲤鱼为原料,形成独具特的民族风味.至若
名厨经手,则可单以鲤鱼为原料做蝗鱼宴.据蝗鱼宴菜单所列共有6个凉菜,8道热菜,
4道细点.其中8道热菜有酒锅黄蔑全鱼,翡翠鸳鸯鱼翅,玉球金果铜锤,冰雪银耳鱼
腹,极乐斋冬菇,扒鱼唇蹄筋鲍鱼,酒醉金猴蝗鱼,雪衣豆沙香蕉等.看到或听到这些菜
名,不用尝,便是一种美的享受,足可令您垂涎三尺.
鲜蝗鱼最珍贵的是鱼子.如果将玛瑙红色的大马哈鱼子称为红珍珠的话,那么黑
绿色的鳃蝗鱼子则被人们称为绿宝石或黑鱼子.鲜蝗鱼子营养值十分丰富,有七
粒鲜鲤鱼子胜一个鸡蛋营养价值之称.由于产量少于大马哈鱼子,因此,鲜蝗鱼子更为
名贵.目前,每公斤鲜蝗鱼子价值数百美元,日益被国际市场看好.1978年全省出口24
吨,1985年出口23吨.其中生产和出口鳄蝗鱼子较多的县(场)是萝北,抚远两县和勤得
利农场.其中萝北县1985年生产2 500公斤,勤得利农场生产950公斤,抚远县1980-
1985年4年间共出口爵蝗鱼子4300公斤.鳃蝗鱼子(酱)成为这些县(场)的拳头产品.
鲜蝗鱼,
除了鱼肉之外,它的脆骨即鱼头为食中上品,关内重之,以为美于燕窝(《黑
龙江外记》),在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以前,蝗鱼头特别贱,须一车载之的一个大蝗鱼头售
价不过五百,自京中以此骨为贡品,鱼头遂不肯售,竞相晾晒发卖,每一肋亦须八九钱
漫话鳄蝗鱼矣.不过黑龙江,吉林土着最初却不知道爱惜,所以蝗鱼头又多为关内人收购走晒干准备高价销售.《竹叶亭杂记》曾记载一则笑话:说是莫清友先生在宴请客人时曾备设了
蝗鱼脆骨一菜,在座的乡人以为它是凉粉.翌日,见到莫清友便问:前日食君家所制凉
粉特佳,曾令人学制,总不能及,不知何以有此味也 鳃蝗鱼的胃可制造刮缥,用以粘纸补字,
刀刮用之,远胜掇糊.皮肤受伤,特别是因骑马而臀部无肤者,摊布贴之,胜似膏药.但制
造刮缥是需要一定时间一定功艺的,制造刮缥自熬胃至刻缥非三阅月不能成器.不讲方
法,工艺不精或时间不到,也是不能制造成功的.
黑龙江将军那启泰(嘉庆三年至五年,六年至八年任职)曾调黑龙江人来幕府督造刮缥好几个月,始终未能成功,便是因为技艺不精.刮缥一块,大寸许,厚二分,有金钟,蕉叶,书函诸式,一匣尝贮九块,这是寻常馈遗物,后来又增加了新的款式,如尺长如意梓,大拱壁及悬磐等,这些雕镂得非常奇巧的刮缥,得之则较难.制刮缥,一般是不售卖图利的,不过点染土物,备上官送礼而已.
嘉庆年间,由于制造刮缥太多,鳃蝗鱼胃则被渔者居奇,遂须重金采买,渐及于黑龙江以外各
地.由于鲜蝗鱼,特别是蝗鱼个体较大,非钓所能得,最古老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鱼叉叉.
这种方法源于赫哲族渔民.鱼叉,赫哲语称为阿静左布雇,为铁制扁平面三股脱柄叉,
叉裤上带有一个系绳的活铁环,绳的另一端系在长约4尺的木制叉柄上,叉到鱼后,铁制
部分留在鱼体上,而木柄则从裤中脱出,浮于水面,渔民可划船到木柄漂浮地点将鱼捉到.
曹廷杰在《西伯力东偏纪要》中对赫哲渔民用叉捕鱼作了简要介绍.若夫坐快马持叉取
鱼,则以剃发黑斤及喀喇人为最,尝于波平浪静时往江面,认取鱼行水纹,抛叉取之,百无
一失.西清《黑龙江外记》对用鱼叉捕获蝗鱼的方法作了细致的记述:捕之之法:长绳系
叉,叉鱼背,纵去,徐挽绳以从数里外,鱼倦少休,敲其鼻,鼻骨至脆,破则一身力竭,然后戮
其腮使痛,自然一跃登岸,索伦尤擅能.张光藻在《北戍草》中用诗对用鱼叉叉鲤鱼作了形
象的描述.鲜蝗鱼本号秦皇,网署难施力最强.却羡渔师叉法巧,能教跃出水中央.
另外19世纪末赫哲族使用捕蝗鱼的钩具还有蝗鱼钩,克日斯克钩.蝗鱼钩,赫哲语称秋特乐,满语称秋特拉,俗称痒痒钩.民国《依兰县志》对于用该钩捕鲤鱼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记述,但是使用这种渔具捕蝗鱼钩住的少,钩伤跑掉的多,破坏了资源,20世纪50年代禁用,为三层挂网所代替.
民国时期捕蝗鱼的主要钩具是快钩,又名滚钩,由山东传人,是捕捞鲜蝗鱼,大马哈鱼和其它江杂鱼的主要工具,亦因伤鱼,对资源增殖不利,1957年以后逐渐淘汰并停止使
用.打牲乌拉用网荡捕终蝗鱼的方法是每年四,五月,出派晓骑校1员,委晓骑校1员,委
官1员,领催2名,并出派珠轩达,铺副,打牲丁共260人,分为4起,每起65人,共用8块
大眼网,每两块一练,合为一块,顺江横荡,获鱼入圈.
冬季捕蝗鱼,采用的则是坐安口的方法进行.即于大江上用茅草覆作尖形屋,凿成冰窟,置灯窟上,人伺其侧,鱼在水中见灯光则趋赴之,渔人由窟投叉,适中鱼身取而得之.鳃鱼同大马哈鱼一样,也有一些神秘的色彩.这便是曹廷杰在《西伯力东偏纪要》一书中对黑龙江下游的东北海的一种叫做麻特哈或称麻勒特的大鱼,即辽金史本纪所载之牛鱼(终蝗鱼)奉旨送鱼的形象描述.据说这种大鱼长一二丈,大一二围,其头有孔,如江豚,涉波孔中喷水,高一二丈,旬然有声,可闻数里.因为当地的黑斤,济勒弥人皆不知岁月,特以江蛾为捕鱼之候,每于江面花蛾变白蛾时,时值五月,麻勒特送乌互路鱼人江.江面青蛾初起时,时值六月至七月半,送七里黑龙江史志2001年第2期性鱼人江.江面小青蛾再飞时,时值七月半至八月底,送达莫嘎(大马哈)鱼人江,皆至格林河口而返.从中不难看出用麻特哈(牛鱼)可以观候.正好与《演繁露》记载的:契丹主达鲁河钓牛鱼以占岁有关联.正因济勒弥人等原以为麻特哈奉旨送鱼,所以,当初他们不敢捕获,同时也不敢食用,后来逐渐改变了这种认识.
鲜蝗鱼丰富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更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史氏鲜本身就有活化
石之称,黑龙江的史氏鲜是现存的距今一亿五千万年前与恐龙共存的古生物.从丰盛的
蝗鱼宴的菜谱上我们看到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从蝗鱼捕捞,圈养进贡,赏赐等,我们看到
了清代的贡赋文化;从蝗鱼留下的地名,我们也看到了地名文化.现在在黑龙江,松花江以及乌苏里江等地就留下了不少与蝗鱼有关的地名,有的直接命名鱼场,有的直接命为地名,如逊克县逊克渔场雪水温分场的蝗鱼卧子,嘉荫县的蝗鱼卧子鱼场;直接命名乌屿名
的,如同江市八岔乡西11公里黑龙江上的青黄鱼通岛,饶河县乌苏里江南通岛中段之东
的黄鱼窝子岛等都是因为这里盛产蝗鱼而得名.至于松花江岸的一些蝗(黄)鱼圈地名,
则说明了在清代这里曾是为皇室圈养进贡鲤鱼的地方.
在清代一些文人的诗歌中也有好多吟咏蝗鱼类似竹枝词的名篇佳作.如英和《卜魁
集》中的《龙沙物产十六咏》第四就是黄(蝗)鱼.森森三千里,江天一任游.捕防身硕
大,嗜为骨轻柔.作客罢弹铁,烹鲜嗤下钩.要知贵公子,终是钓鳌铸.不仅道出了鲤鱼
的特点,也写出了获得蝗鱼和尝到蝗鱼美味的喜悦.张光藻《北戍草》除有专叉蝗鱼的诗
以外,还有一首打得蝗鱼之后凉晒鱼胚子,蓄以备终岁之用的诗.网得鲜鳞载满车,长绳
穿贯晒庭除.客来不用歌弹铁,餐饭家家有食鱼.黄兆牧的《鸡林杂咏》中的打网松江千里情,大蝗分割小鲍烹描述的则是在松花江上捕获蝗鱼和白鱼分而食之的动人情景.就连干隆皇帝对鲜蝗鱼也是情有独钟的.他在《咏嶂蝗鱼》目中写道:有目鲜而小,无鳞巨且修.鼻如矜翁戟,头似戴兜黎.一雀安能啮,半豚底用投.伯牙鼓琴处,出听集澄流.寥寥八句,鲜蝗鱼的形态跃然纸上.鲜鲤鱼不但丰富了诗歌创作,也丰富了谚语,歇后语语汇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流行在同江,抚远一带鲜蝗鱼盛产区.生活谚语如:鲤鱼缥,粘得牢.大蝗鱼离水活不长,
莫日根(英雄)离群徒有名.捕蝗鱼不怕白头浪,掏熊胆何惧高山挡 气象谚语如臭李子开花,大蝗鱼咬牙.稠李果儿黑又甜,蝗鱼摆尾向前钻.歇后语如蝗鱼皮做的靴子—穿不烂.由于蝗鱼性成熟晚,再生能力差,产量低,生长慢,加之过度地捕捞,江河水位逐年下降和污染日趋严重,鲜蝗数量惊人地锐减,若不采取措施,鲜鲤鱼将会在黑龙江,松花江消逝.为此,新闻媒体已发出了救救鳄蝗鱼的呼唤.
其实,保护鲜蝗鱼早在清代就已提出,光绪二十四年八月二十日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在《为伤属保护采捕蝗鱼全贡事致拉林协领等札文》中就明确指出:对于鲤鱼,仍准本衙门循例采办,勿任私网阻挠.并希望伤队一体保护,以全要贡.解放后,对于鲜蝗鱼资源的管理目趋完善.
1957年,《黑龙江省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暂行条例》首次规定了鳃蝗鱼的禁渔期,规定6月1日至7月1日禁止捕捞鳃蝗鱼,并规定了最低采捕标准,即蝗鱼1.5米,鲜鱼为1米以上.1982年《黑龙江省水产资源繁殖保护系例》规定了采捕鲜蝗鱼长度的最低标准,也规定了重量的最低标准,即蝗鱼2米,或65公斤;鳄鱼1米,或4公斤.但是只有这些还不行,爵蝗鱼的保护,人工繁值已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有的已开始实施.如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的赫哲人投人40万元,建成了4万多平方米的鲜蝗鱼养殖基地,
在祭敖包时,要宰杀牛羊等作为祭品,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的好年成,祈求诸神镇住邪魔,降赐吉样,保佑人畜兴旺,万事如意.每次在敖包会上都要举行赛马,射箭,摔跤比赛等娱乐活动,最后是举行宴饮,人们载歌载舞,尽情欢乐.春节,它包括腊月二十三,农历年(腊月三十,正月初一至初五等数日).腊月二十三举行祭火仪式,这一天是火神回天的日子,火位正面摆放祭品,周围铺上垫子,火架里放上羊骨燃起,并把祭品放进火里,这时主祭人口唤,呼日耶,其余人向火叩头,祈求火神保佑.
农历年期间,在腊月三十摆上羊等供奉之物,供神祭祖,供完之后,大家食用撤下的供羊.在这些日子里,男女老少都停止生产.民族风储办黑龙详省招案馆哈派滨心鄂温克民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兄弟民族之一,世代居住在我国东北边疆,即大兴安岭岭北以西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兴安岭的河谷地带.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鄂温克族自治旗;其次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呐河,甘南县等地,新疆也有少数人.鄂温克民族是讲究礼节,好客的民族,有着本民族的节日和礼仪.鄂温克民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敖包会,春节,米阔勒节和奥米那楞节.敖包会是鄂温克民族的盛大节日.敖包(蒙语音译,也译作鄂博),原指边界和路标的石堆,后来成为祭祀山神,路神和迷信活动的地方,即把敖包当作神灵的住地来祭祀.按传统习惯,平时每经敖斌王美那包,口念吨,嘛,呢,叭,:'-咪,吟六字真言,向上投石三枚,以敬三宝或献钱财,并供以酒肉或剪下马鬃,马尾系在敖包顶蟠杆之上.大型祭祀活动每年于春,秋二季进行,四,五月间及八,九月间各选择一活动,尽情玩乐.三十的晚上,老人们要祝福下一代,象自己一样健康,长寿.大年初一,家与家,屯与屯之间,要互相拜年,先拜佛祖,后晚辈向长辈,兄长叩头,受拜人给东西作为苗的一部分,放到了黑龙江中,另外,还被运抵广州,烟台等地养殖.以后每年将有近30万尾鲜鲤鱼苗放流黑龙江.勤得利农场的史氏鲜鱼试验站,自1988年以来,已累计向黑龙江放流史氏鳄鱼苗450万尾,有效地保护了这一自然资源,水中活化石的史氏鲜还在北京2000年黑龙江绿色食品周上大出风头.更令人欣喜的是作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萝北鳄蝗鱼自然保护区目前正在筹划之中.
‘肆’ 黑龙江省建三江管局勤得利农场的经纬度
北纬N47°59′13.01″好厅 东经E133°15′2.03″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勤得孙态利友凯隐农场
‘伍’ 黑龙江省新的积温带划分明细是什么
第一积温带:
(2700℃以上):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昂昂溪区,景星镇,泰来县,杜尔伯特县;哈尔滨市,宾县,阿城市,双城市,呼兰区;大庆红岗区、大同区,肇源县,肇东市,肇州县;东宁县,三岔口镇。
第二积温带:
(2500-2700℃):龙江县,甘南县,双河农场,富裕县,富路镇,龙安桥镇,林甸县,黎明乡;大庆市;牡丹江市,海林市,宁安市,兰岗镇。
巴彦县,木兰县,五常市,方正县,依兰县; 绥化市,青岗县,望奎县,兰西县;佳木斯市,桦南县,勃利县,汤原县,桦川县;鸡西市,鸡东县,密山市,857农场,850农场,兴凯湖农场,集贤县,富锦市,友谊农场,红兴隆农场,宝清县,291农场。
第三积温带:
(2300-2500℃):讷河市,依安县,克山县,拜泉县,明水县,绥棱县,庆安县,柳河农场;双鸭山市岭西区、岭东区、宝山区、四方台区,853农场,852农场。
七台河市,林口县,穆棱县;延寿县,尚志市,通河县;鹤岗市,宝泉岭农管局;鸡西梨树区;虎林市,庆丰农场;同江市,建三江农管局,大兴农场。
第四积温带:
(2100-2300℃):嫩江县,九三农管局,鹤山农场,凤凰山农场,红五月农场,荣军农场,赵光农场,海伦农场,红光农场;北安市,克东县。
海伦市,铁力市;五大连池市;亚布力林业局,苇河林业局;伊春友好区、翠峦区、美溪区、西林区、大丰区、南岔区、带岭区、乌敏河区。
青龙山农场,前进农场,创业农场,红旗岭农场,胜利农场;黑河市,逊克县,嘉荫县,常胜乡,855农场,东方红镇,云山农场;萝北县,饶河县。
第五积温带:
(1900-2100℃):建边农场,嫩北农场,山河农场,七星泡农场,二龙山农场,沾河林业局,红星农场;呼玛县,孙吴县;勤得利农场,前锋农场,859农场,抚远县;伊春红星区、五营区、新青区、乌伊岭区,马连林场,四方山林场;绥芬河绥阳镇、共和镇。
第六积温带(1900℃):
大岭林场,沾北林场,孙吴辰清镇,龙门农场,长水河农场,大兴安岭地区。
计算。
在其他环境条件基本满足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与生物有机体发育速度之间呈正相关。生物的种类、品种和生育时期不同,其生育起始温度也有差异。
只有当日平均温度高于生育起始温度时,温度因子才对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发育起促进作用。这个生育起始温度称为生物学下限温度(亦称生物学零度),用符号B表示。
计算作物所需要的积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按作物生长发育时期来划分计算时段;②只累加该时段内高于及等于B值各日的平均气温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