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路幸福小区房价多少
Ⅰ 70后、80后、90后以及00后,哪一代人压力大
我认为压力排行,60后>90后>80后>70后>00后
60后是真苦,我妈就是60后,小时候一家人过年才吃一顿饺子,八口人吃两斤面,有亲戚带来一根火腿肠,还得一片一片切着分,大一点的孩子去生产队挣工分,小一点的孩子就去捡牛粪,架不住牛少人多,干的牛粪很快就没了,一群孩子追着牛跑,牛一拉屎,孩子们就一哄而上。那个年代物质极其匮乏,生存也都很有压力,别说是生活压力了。乡下的孩子不好过,城里的孩子还得上山下乡,没完没了的运动。那一代真的是不容易。
70后已经赶上了改革开放。恢复了高考,万物复兴。到处是机遇,每个人都没想到自己后来能有那么大的成就。他们那一代是机遇遍地有,生逢其时的年代。连白岩松都说,我真没想到,我有一天会站在央视的舞台上。他们那一代是在边工作边学习,虽然他们那个时代的物质条件不如现在,但他们那时候的精神状态应该是比现在要更积极向上。精神压力上没有这么大,因为他们每天都看到明天的自己比今天会更好,有盼头。我有一个舅舅,他是毕业于佳木斯大学,现在一提佳木斯,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哪,但是就是他从这个大学毕业以后,分配到了机械厂,现在已经成了一名机械厂的厂长。那一代人只要是大学毕业,混到现在基本都身居高位。70后的命真的是很好,他们没有想到自己从籍籍无名到出人头地,仅仅用了几十年。70后应该是幸福感最高的一代人。
80后号称是温室里的花朵。有理想有个性,他们这一代是赶上了改革最后的红利。小时候的生活和物质条件都已经不错了,阶层还没有固化。我认识的几个80后,他们都没有什么太好的文凭,但是靠着父母的送礼打点,现在都混进了铁路系统或者一些事业单位,但现在进铁路系统和事业单位,其实还是挺难的。所以我说80后还是比90后要幸运。80后如果幸运的话,早早买了一套房子,现在应该赚了很多了。
我一直认为90后的压力是耗子拉木锨-大头在后面。改革的红利已经渐渐消失,人口红利已经不复存在,再加上老龄化的来临,老一代的退休年龄一再延迟,老的下不去,新的就上不来,再加上高房价,生活成本也在不断上升,要结婚就得有房吧,以现在这个90后的工资水平就买不起房,有了孩子,在教育成本等方方面面都居高不下,说句不好听的话,没有父母的帮衬,90后家庭的生活都成问题。未来90后呢,还要接受更大的挑战,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上有二老,下面如果再有个孩子的话,按最少一个孩子计算,那两个人要养五个人,压力可想而知。现在90后想要一夜暴富也不大现实,像马云那样的成功是不可能再现的啦,一眼望向未来都是迷茫。现在90后的生活压力还不是特别的大,但我觉得以后90后的生活压力会非常非常地大。
00后的压力可能更多是日益增长和的学业负担和想要玩之间的矛盾,谈不上真正的生活压力。
当然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压力,每一代和每一代的生存条件和物质条件都不一样,所面临的压力也不一样。我所讲的压力,它更多的是来自于一种精神上的压力,因为在物质条件这都在温饱之上,我们能看得出60后70后那些人的那种干劲那种不服输的精神,但在80后90后的身上,我们很少能看到这种东西,可能是对未来真的没有动力了。至于00后,最大的才18,人家学还没读完呢,再看看吧。
个人感觉,70后的人压力最大。因为我姐姐是70后,和她相比,我觉得她生活的很沉重,很劳累。
首先,生活的压力无处不在。
姐姐和公公婆婆一起生活,国家放开二胎后,又生了二胎,儿女双全,还有老人帮她带孩子,按理来说是很幸福的。但她和姐夫都是工薪阶层,每个月要还房贷,给女儿交托费,给儿子买奶粉,她的公婆是农村人,没有养老金,只有姐夫一个儿子,姐姐对公婆也很孝顺,老家的人情开支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姐姐现在最庆幸的就是公婆的身体尚好,平时都是一些小毛病,万一有个大病,一是经济上承受不了,二是抽不出人手来照顾,老人孩子都是问题。姐夫工作忙,天天出差,家里全靠姐姐忙前忙后,姐夫也非常内疚,两个70后的家庭,上有老下有小,收入也不是特别高,真的很不容易。
其次,在单位都是中坚力量,正是拼命拉车的时候。
姐姐很能干,在单位负责一个很重要的部门,她又是一个要强的人,什么事都想做的精益求精,再加上是单位的后备干部,很有可能再往上提拔一下,因此她非常努力,加班也是常事。因为姐夫经常出差,姐姐就尽量避免出差,好腾出时间照顾家里,这样不自觉的就影响到了业绩,她也因此苦恼过,但还是尽量以家庭为重。她总是说,再努努力,也许能更上一层楼,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第三,自己的身体状况正在走下坡路。
姐姐常和我说,一过了四十,觉得自己老的特别快。原来她头上有零星的白发,总让姐夫给她拨白发,最近开始染发了,她说太多了,再拨就成秃子了。她晚上要照顾孩子,睡眠不好,除了顶着两个大眼袋,还头晕,总是说自己没精神,虽然没有病症,但也是一种亚 健康 的状态。
第四,没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俩儿一起去办的美容卡,美容师总说她的皮肤状态不好,让她多来做护理,我的卡都快用完了,她的还有一半,因为她没空,上班的时候上班,下了班就是回家陪孩子,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她买东西,能网购的都是网购,因为这样省时间,还送到家里。家里有老人,总是得互相考虑,有时候想和姐夫吵架,想想他父母在,就忍了。虽然她从未嫌弃过公婆,但有时候也会说:我真希望能有一个自己的独立空间,想哭就哭,想闹就闹。但是现在,她不可以。
看了姐姐的生活状态,觉得70后的压力好大。
我反手就是一个赞。
真的,我想说这个问题很久了,也非常荣幸在这里表达一些自己的观点。
70后就是我爸爸那代了,虽说没什么文化水平,但是人家辛苦劳作,再怎么现在也有房子,还有些积蓄。 赡养吧,就拿我们家来讲,我家就还有一个爷爷,妈妈那边有兄弟,我们长大基本上没什么压力,现在除了给爷爷些生活费,其他的就是我们作为孙子的在照顾,下班比我还早,薪资翻我好几倍。
80后我认识的少,但都差不多成家了 ,80后买房的时候房价可以接受吧,想想我们县城在3000-4000,城市也就高一些,与主城有一点距离的小区也就4000-5000;80后那时创业的大部分人都已经步入正轨,及时没有成功的,现在差不多有了稳定工作;
90后就是自身这一代了,大多都是留守儿童 。 且不说我自己是90后,就从目前趋势看,房价、物价、生活水平都涨了,互联网也在大肆覆盖,消费方式多种多样。
事业 ,90后步入 社会 也差不多在20多岁,出 社会 的年轻人,有家业倒好,没家业的你创业吧,互联网时代,各位饱和,你想从市场分一杯羹,谈何容易;你工作吧,你不及70后卖命,不及80后智慧,不及00后有才,我天,会什么?所以大多90后都选择利用互联网平台直播;
房价 ,我之前上大学的时候周边房价5000左右,等我大学还没上完猛的涨到了12000,现在12000还要抢号,就还是离主城较远的地方。就我们重庆的薪资水平,12000真是遥遥无期;
物价 ,有些人说重庆薪资低,那物价也肯定低。错,大错特错,不低,谁说低了,不都差不多嘛!
00后,这一代算上是较为幸福的 。幸福是因为爸妈都会努力去为孩子付出,只要想要的东西,都会尽量去满足。从记事开始,小孩就各种辅导培训班,只管根据自身学习技能,我不要20年经验,我就要一个经验走20年。
作为90年代的我们童年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是独子,可当我们踏出大学校园步入 社会 那一刻开始我们开始察觉苦楚。
很多人这样形容我们这一代人“啃老”。22岁左右大学毕业,大多数人会选择在24-27岁结婚。我生活在一个二线城市,5000的工资算中偏上的收入。我就这么算22岁毕业,工作5年,每月工资5000,不吃不喝不用能攒下30万,现在我们当地房价均在1.5万左右,我想要买一套90平的三房首付都不够更别提还要装修,还要买车。
病,我们可以看到父母辈一般一家都会有几个兄弟子妹,大家可以轮流照顾,经济也可以相互分担。而到我们这一代我们是独子,不工作全身心照顾老我们就没有收入,我们工作又照顾不周全老人别人又说我们不孝。我经历过2次父母重症入院,第一次父亲癌症,第二次母亲摔伤。经济压力和体力支配、精神折磨都是极大了。医院没钱就是等死,工作你没时间自然有有时间的来顶替你。
我们似乎都还没有“断奶”连自己养活自己都还打着问号的时候,国家政策又催着我们生二胎。似乎大家都看到了独子将来的路会步履蹒跚,可我们能生却真的养不起。家庭条件好一点的老人有退休金那还可以帮补一下子女,没有的,全靠2个人来扛,上四下二,赚的钱远远没有花出去的多。就像奋斗里说的那句话一样,每天醒来就是满眼的数字,这要花多少那要花多少。
压力每一个年代都有每一个年代的不容易,我没有经历过的不敢轻易评说。对于将来我也不觉得自己会成为大富大贵的人。我只想要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日子就足够了,对于父母我能给他们一个安详的晚年,对于孩子同等家庭条件别人父母能给予的我也能,这就是我想要去做的。
我干过很多工作,最惨的时候一个月才500块钱吃饭都不够,不敢给家里打电话,不敢回家。我相信有太多和我一样的90后和我一样为着生存而奔波着,我们穷过所以我们精打细算,我们苦过所以更珍惜当下的来之不易,我们曾经也被大众骂过娇生惯养,“啃老”,但现在的我们长大了,直到了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我们该如何去努力奋斗。所以我们从没放弃过因为正是这一路的坎坷让我们更加坚强,我不知道明天会怎样未来会怎样,我只知道如果我今天不加倍努力我就得不到我想要的生活,也给予不了我家人很好的照顾。90后加油吧!为未来的日子打气,为当下的日子拼搏。
我也是70后,我觉得我们也挺苦的,生活也给我好大的压力,我们都农村人,爸爸妈妈都没有养老保险的,他们那代人养老都生了几个儿女,娘家我有哥哥姐姐和我,夫家有个姐姐。以前妈妈在时都是爸爸妈妈什么用一分钱都是三个一人一份,现在就爸爸了虽然在哥哥家里照顾,可我也没有少管一点还时不时听嫂子一顿批,不管怎样都是生我养我的爸爸总不能不管吧?该给的得给该买的得买,再说婆家有一个姐姐(不幸的事姐姐前一年离婚后一年就检查癌症,一年多了也都是我和老公在帮着做事了)现在还在医院,爸妈这个姐姐是什么都不管的,爸妈生病大多都是我管,我们出钱(当然也有管就是来看看也给钱是给爸妈的,那是她孝敬父母的),我和老公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姐姐一起分担,可现在真正的压力来了,娘家爸爸要养婆家现在就三个人养了还有孩子要养,有时候真的是累人累心呀……
我是70后,感觉自己越来越老了,也越来越懒了。只要欲望不强烈,经济上倒还没什么压力,钓钓鱼,每周陪陪孩子玩一玩儿,看看电影。父母都退休了,岳父岳母也退休了。一切都很平淡。就是孩子教育上真的头疼的很。我和老婆的教育理念不同。而且一提到学习,家里的气氛就紧张极了。我只想和孩子玩儿,她总不愿意。
我觉得哪个年龄段的人压力都一样的,人从生到死,都要一样的经历过来,哪段经历都少不了。谁都会生养孩子和养老人。有担当就不惧压力,别让自己压着自己就好,把压力当动力。
我爸妈都八十多岁的人,我爸说我爷爷奶奶过世得早,我小叔和我姑是我爸带大他们到结婚成家的,后来又养我们五姐弟,大集体时靠工分吃饭,小孩多吃饭都青黄不接,我爸说我们队里还饿死过人,下放土地时开始没种良种水稻,开始两年完了公粮也不够吃,我爸去东拉西借的养活一家人,是买了良种水稻种植后才有吃不完的粮食,但粮食也不值钱,以前我家就一间土房和一间灶屋,猪圈屋余外,我爸妈要管一家衣,食,住,行,还积钱修了三间土房和一间猪圈房,人住的有两间搁得有木楼板,后来我们结婚又跟时代潮流办了陪嫁,难道他们没压力吗?
又说我们这一代,我们是70后,我们这一代都是多子女家庭,我们是老小,我们结婚双方老人都已老,我们结婚花的钱是我老公自己挣的,还结婚就供养公婆,养孩子,自己修房子住,还给儿子买房子,又买车子,现在公婆过世了,我们得负担我爸妈自生活,他们都八十多了,老人能有几个八十多岁,这时不孝顺他们,还要等到何时,这不是压力是什么?
再说我儿子这一代,他是九五年的,我们已经买了房,想到我们辛苦经历过来,他也会经历,我们并不想他象我们这辈人这样辛苦,他挣的钱他自己存着,他以后也要养家糊囗,应该也不会轻松,我们不想给他压力,可能他以后也会买房,我们也会有老的时候,趁年轻能挣就挣点吧。还好他跟我们说不用我们钱了,我们挣的钱以后我们自己防老,我想不出意外的话我们老了我们买的社保和独生子女费,我们在农村生活应该就够了,如果我们老了用不完的就留给他,也能缓解下他以后的压力。
每个年代的人都不容易,只要能努力面对,再大的压力也该,也能扛过去的。
我是80后的,要说哪一代的压力大,我觉得还是80后压力更大些。
第一,计划生育,二胎政策 ,80后一家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到今天,我们已经30多岁了,迈入了中年的门槛,因为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所有一家2口要赡养4位老人,还要供养1-2名孩子,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压力都要大。
第二,教育改革 ,原来上大学是给分配工作的,到我们毕业的时候就需要自己去聘,就业难,不是毕业了就有工作了。
第三,物价上涨 ,车贷,房贷,几十年的贷奴,压力大啊。
80后卡在了时代变迁的中间。
相对于80后来说,90后属于刚出校门的,主要就是工作方面的压力,00后是学习方面的,70后马上也快退休了,是享福的时候了。
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压力,每一代都有各自的幸与不幸,无论哪一代有多大的压力,都希望我们可以克服它,拥有幸福的未来。
压力都大,只是随着 社会 的发展变革,各年龄段面对的的压力不同而已。
一、先说70后,这一代人,赶上文革的末班车,国家也处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他们是第一批下岗工人,也是第一批土地承包经营农民,也是高考恢复后受益的知识分子,他们正值青春芳华,国家也在摸索改革开放的道路,因此造就了部分人一夜暴富,一夜下岗失业,他们从传统的金饭碗、铁饭碗、泥饭碗,相互转换,人生沉浮,几番风雨几番辛苦,各种辛酸滋味,内心的挣扎痛苦,不可与外人道也。
二、80后,独生子女的大军,父母都是六七十年代的人,吃了不少苦,80后逐渐步入中年,是目前职场中的中流砥柱,他们目前最大的压力是职场和父母养老问题的双重压力,在单位,是中坚力量,沉甸甸的担子压的他们不敢有丝毫的放松,父母日渐衰老,需要照顾陪伴,下边又有小小少年需要辅导学习,陪伴成长,如果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四个老人,一个孩子,压力可想而知,面临二胎,想生又不敢生。
三、90后,都说90后是个分水岭,与80后的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思想和文化的烙印在90后身上很难寻觅,他们追求个性、自我。但90后的压力来自于就业与住房。人才竞争与高昂的房价让他们不敢懈怠,必须努力、拼搏,打破常规、超越梦想,有人说90后是颓废的一代,但也有人说90后是最富有创造力的一代。
四、00后,这一代人赶上了好时光,处于国家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年代,他们生下来从小接触的就是手机,网购、淘宝、 游戏 ,网上大量的信息,让他们接触到的知识比任何一代人都快速。
但是网上充斥的各种网络诱惑、色情、暴力、观点让他们无所是从,他们整天沉浸在虚拟的世界里,他们的压力是来自于与父母、家人、老师的沟通。
“00后”还有一大压力,是从“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开始”,从胎教、幼儿园到各种兴趣班,几乎剥夺了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光。“00后”小学生平均在校8.1小时,与“90后”相比增加0.6小时;“00后”初中生平均在校11.0小时,与“90后”相比,增加0.4小时。学习日,57.0%的“00后”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休息日,也有34.5%睡眠不足8小时。
所以无论哪个年代,我们都是蜗牛,走到哪都要背上沉重的压力,面对不同的压力,我们只有正面去迎接挑战,无法逃避。因为无处可逃!
四代人中压力最大的应该是90后,当今 社会 正是90后起步一展宏图的时机,但是就业的困难,房价的上涨,给他们的压力相当的大。90后的父母多为60,70年代的人,这个阶段的人,工作比较顺利,但是多数为继承式,父母为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的员工,子女可以接替,正因为如此,事业上无大作为,房子方面有的跟着父母,有的购买老房,经济能力不强,他们的子女正是90后,却需要自己奋斗。前几年各地区房价猛然上涨,明显的例子为重庆,房价涨了数倍,此时正是90后刚步入工作,没有积蓄,思维上也没有经验的积累,眼睁睁看着房价上涨后才想到拼命赚钱,涨上去就几乎降不下来,生活压力很大,房子是建立家庭的基础,所以90后在当今时代算是压力最大的。
Ⅱ 南阳兴达珑府怎么样好不好值不值得买
楼盘名称:南阳兴达珑府
城市:南阳
楼盘位置:伏牛路与黄河路交会处
开发商: 南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产权年限:70年
建筑类型:小高层,高层,
公交线路:常庄(公交站):20路;小陈庄(公交站):20路;幸福小区(公交站):20路;姚庄(公交站):20路;伏牛路长江路口南(公交站):20路;长江路伏牛饹口(公交站):新野王庄-南阳;长江路(公交站):S208路;长江路伏牛路口(公交站):13路;22路/K22路;24路/K24路;36路;40路/K40路;4路/K4路;南阳-武汉;枣林(公交站):13路;22路/K22路;24路/K24路;36路;40路/K40路;4路/K4路;S208路;南阳-信阳;南阳-正阳;新野王庄-南阳;伏牛路长江路口北(公交站):13路;20路;22路/K22路;24路/K24路;36路;40路/K40路;4路/K4路;南阳-信阳;南阳-潢川;
规划信息:其占地面积为0平方米,容积率暂无数据,绿化率0%,共0栋楼,停车位
(所载信息仅供参考,最终以售楼处信息为准。)
全面及时的楼盘信息,点击查看
Ⅲ 我想去湖南长沙旅游
1. 长沙不会是地震、泥石流、龙卷风、海啸等重大自然灾难的中心。
2. 长沙小小的,走到城市英雄打电动,一路碰上三个高中同学,两个初中同学。
3. 岳麓山。不那么高,不那么漂亮,没关系。作为长沙最高的山,毛泽东来过,能看到橘子洲头。 当外地朋友到来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它,还有山下的那座书院。
4. 夏天的湘江像海。花上5块钱在湘江边的靠椅上坐一晚上,聊天,喝茶,看江流。 现在物价上涨,5块涨成10块,没关系,跟老板侃侃价,也能2人15元拿下。
5. 吃的东西辣得很够味,辣得来脾气。尤其是夏天,搞两瓶啤酒,就能交几个朋友。
6. 打的便宜,从城北打车到城南,不超过50元,很划算。
7. 长沙妹子漂亮,可以经常流口水,看大腿;并且性格泼辣,天踏下来也不会哭天叫地。
8. 长沙经常搞选秀,不得不承认,那些搞笑的怪物比美女更有看头。
9. 它的冬天,基本上都会有雪。呃,我们不谈冰灾,那是小概率事件。
10. 汪涵马可黄小鸭。一家老小向前冲。没有他们,我们还留着电视干什么?
11. 着名的解放西路酒吧“艳遇”街。那里的美女很热辣,害羞的男人们有福了。
12. 如果你对洗脚按摩有偏爱的话,恭喜你,来对城市了。
13. 贫富差距不是很大,开辆QQ也不觉得很丢人。
14. 四娭毑的口味虾,五娭毑的臭干子,南门口的糖油粑粑,三牛的生蚝,还有数不清的鸭脖子…… 算了,长沙的小吃太多,走到哪吃到哪吧。记着,“老长沙”是吃出来的。
15. 河西有很多小酒吧,此起彼伏,生生不息,难为他们了。
16. 长沙没有北京压抑和严肃,没有广州杂乱和喧嚣,没有郑州那种阴暗和长久的大风吹得眼睛睁不开。
17. 橘子洲上,有废厂房、旧公馆,属于“城市秘地探险”时间。
18. 很享受到外地,对方听说你来自长沙,马上接口,一脸羡慕地说:湖南媒体很发达哦。
19. 长沙火车站附近的车站,开往湘潭株洲的直达车晚上十点都有开,可以很晚去湘潭株洲拜访朋友。
20. 步行街每天都有打折出售的衣服,不管真的假的,买着高兴。
21. 定王台。免费看书的好地方!一楼有个女老板,可以让你试所有的影碟,虽然已经试烂了三台DVD机了。
22. 下雨天的太平街。夏天的傍晚也不错,脱掉凉鞋,虽然踩着假石板路,吹的却是真的凉风, 顺便进免费开放的画廊里转转。
23. 博物馆的保安伯伯好帅,可惜挤不进去看不到。
24. 通宵饺子店。
25. 有N条不花钱上岳麓山的路。
26. 的哥挺亲切,他会对熬夜的女孩说,“妹砣,昨晚没睡好吧”。
27. 辛追奶奶,只是她越来越干了。
28. 老城区老宿舍区的爹爹娭毑,下雨哒还会喊大家收衣服。
29. 黄兴路一线的mini门,吃凉面猪脚之类的店子,门面宽不到一米,走进去一线天,还有穿堂风。
30. 房租便宜,600元/月就可以在洞井租到一个三房一厅的新房。相比北京上海广州,这里简直是天堂。
31. 地下通道。经常会在那里遇到自顾自唱的年轻男女,跟他们聊天,他们还挺腼腆的。 你抱把吉他去跟他们请教,他们也不拒绝.
32. 天心阁。从正门往城楼上走,一路上风声悠然,可以靠着城墙坐下,让茶老板送菊花茶和零食。 33. 603路公交车。旧是旧了点,但可以打开窗户,吹从湘江来的风,尤其是它的速度一流。
34. 五一广场的平和堂一楼的麦当劳。朋友聚会,在商场一楼的卖当劳门口等。
容易找,容易说,容易记,容易走,附近还什么都有。
35. 堕落街。忘掉工作的好地方,不仅物价便宜,有吃有喝,还能伪装成学生和老板侃价。 它的大名叫“商业文明街”,别告诉我你是冲着“文明”去的。(不过现在拆了)
36.辣椒炒肉。剁椒鱼头。
37. 省图书馆三楼的走廊。很宽敞、很凉快,来来去去的人全都低声细语。
38. 在湘江边,自由自在放风筝,不用担心别人的风筝和你抢地盘,还能练一手放两只风筝的绝活。
39. 下午被叫卖的新鲜河鲜,六点之前,它们就会被抢购一空。
40. 建湘路。暑天在那里散步,西边靠着天心阁,东边是美庐画廊,路窄且短,有一点弧度,树荫很大,你可以悠闲地走Z字。
41. 没有门的大学城。
42. 在公交车上,听到有人说,“左家塘那个捐款什么时候搞?告诉我一下,我要捐点”。
43. 北京人把外地人称为北飘,广州人把北方来的女孩叫北妹,长沙不喜欢给外地人取外号。
44. 湘雅路的窄街小巷。老房子很低矮,人们就坐在屋檐低下,聊天吹牛,实实在在地生活。
45. 师大南院的欧风餐厅。甜品做得一般,饭菜也做得一般,长得像学生可能就是学生的男歌手, 从不跟你对视,流行歌也唱得很缠绵。
46. 遮遮掩掩的涂鸦墙。多去一些墙角旮旯吧,不需要争夺,那些宝贝都老老实实待在那儿,等你很久了。
47. 05公交车的那些女司机。她们咬着槟榔,把公交车飚起来,一辆一辆的超车,oh yeah! 又一个漂亮的超越!
48. 晚上走路,碰到一个男人在用手机拍很圆很亮的月亮,多有希望的城市!
49. 不知道从哪年开始取消门票的烈士公园。好多公园都取消门票了。
50. 夜夜笙歌的KTV。
51. 中山路上的illy咖啡店。焦糖跳舞咖啡只有这儿喝得到,看书或者打瞌睡,这里安静得没人管你。
52. 定王台1楼岳麓书社批发点。那里的侯老板是长沙最靠谱的人文书店老板。
53. 五一广场。坐在那里无所事事,刚好有人在练轮滑鞋、滑板和玩特技车,就当表演看。
54. 解放路附近的“东麻街”。买湘绣小礼品便宜,拿去送老外当国际礼物都挺有意义。
55. 韭菜园公交站。一路过那里就想起《越策越开心》里汪涵说的“Jiucai Garden”的段子, 然后暗笑成内伤。
56. 地下文艺青年。想听另类摇滚演出,就去蔡锷中路的4698或太平街上的Freedom Hous 那是他们的聚会地。
57. 长沙星。六七千年前,长沙人的头顶上就是轸星之中的长沙星。一座因星得名的城市,骨子里就透着浪漫。
58. 下雨天。长沙的雨天大多阴阴柔柔,连连绵绵,一点也不吵,正好读书。
59. 勤奋的报刊亭。跟小区门口的报刊亭打声招呼,老板就会给你短信,“《xx画报》到了,速来”。
60. 广电渔村。架在鱼塘中间、小木屋里的鱼丸火锅,因为修路,店主搬家搬得一般人找不到。 顺便在广电宿舍区后门附近的奶牛棚里,挤点新鲜牛奶回去,也不失望。
61. 樟树。芙蓉中路三段有一棵大樟树,长成了“6胞胎”。 友情提醒,不要去“樟树屋”找樟树,你会伤心死的。
62. 健身俱乐部。跆拳道、拳击、泰拳、马术、击剑、弓箭、游泳馆……毛主席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看来长沙人都是好同志。顺便说一句,这个城市里的羽毛球馆比鸟语林里的鸟的羽毛还多。
63. 长沙麻将没有“东南西北中”,胡大方子还不要“将”。
64. 解放路上的招商银行里那个温柔的大堂助理,是我见过的最娟秀的姑娘。
65. 雅塘村。喜欢屋门口的两棵树,不拉窗帘,就可以不穿衣服在家里乱跑。
66. 奇奇怪怪的宠物,街头一景。
67. 长沙第一师范。毛泽东的位子还在,坐一坐,冷暖自知。
68. 跳舞耍剑的阿姨大叔。早起的话还赶上看她们跳街舞。在长沙,你不会老。
69. 买车后的第一件事,必定是从中南汽车大世界到芙蓉南路暮云段找家土菜馆撮一顿。
70. 《xx周刊》。不读一下这本优质生活指南,简直是跟自己过不去。
71. 初恋在各里,我的一切都发生在这里。
72. 长沙够小,可以和各种店面老板打得滚熟,在北京上海那些地方可不行。
73. 十年来,长沙变化翻天复地,有让人有奋斗的欲望。
74. 特别崇拜毛主席,长沙有很多毛主席年轻时候的纪念地,如一师、爱晚亭等。
75. 喜欢长沙的人文历史,比如中山路那个国货陈列馆(原中山百货大楼)和橘子洲上的洋房公馆。
76. 臭干子,上了北京奥运会的食谱。
77. 穿裙子的姑娘们告诉我,这个城市的夏天提前到了。
78. 九如斋的菌油。菌油是寒菌用油炸了后做成的,装在罐子里,吃起来又香又软。
79. 喜欢长沙伢子会玩会花钱,日子过得快活又潇洒,长沙的GDP增长与他们的豪放不无关系。
80. 比起其他大城市,长沙的房价让我很有幸福感!
81. 湖大的风景。岳麓书院-东方红-湘江这条线最美了,很少有学校有山、有水、有橘子洲,树木鲜花与古建呼应,同时又有东方红广场这种社会性的集会地。
82. 爱长沙人“恰得亏、霸得蛮、耐得烦”的态度。初中时候,有一周曾被班主任喊进办公室24次,汗!
83. 戴家村土菜馆的口味蛇那还不是般般子好恰,每次到那里吃饭, 好不容易订下来的节食计划就要再次宣告破灭了……
84. 长沙辣椒。上次带两瓶灯笼椒到寝室去,被抢了,我劝他们要慎吃,可他们不信, 第二天全跑了一天的厕所。但没有一个后悔的。
85. 长沙春天的雨。在下雨天泡一杯茗茶,买一本周刊闲适的阅读很享受。
86. 夏天南门口四娭毑的老姜紫苏虾就着冰啤好过瘾,那怕排排座地等位子也心甘情愿。
87. 秋天喜欢去湘江边拍照,看闲适的老人和孩子玩耍的天伦之乐,不知不觉也加入了游戏中。
88. 冬天到步行街看热闹的人流,周末邀三五好友恰一顿火锅,掏心掏肺海市聊天一番, 感觉整个冬天都不很漫长了。
89. 在某些城市,姑娘们都端着拿捏着,男人看她一眼眼皮都不抬,觉得被人占了莫大的便宜; 在长沙,姑娘们大方炽热,男人看她一眼就大方地露出雪白的牙齿,扑哧一笑。
90. 在某些城市,只要你稍微显示出自己鲜明的个性来,就要被人用异样的眼光观望; 在长沙,所有新鲜的个性的时尚的统统都轻松自如。
91. 在长沙,小排挡上的食物就足够让我的胃感到满足。
92. 长沙的店子。最贵的香水在百联,最便宜的衣服在金苹果,最适合学生的要算文庙坪, 贵妇想买点什么又不想逛商场的话最好去文艺路口。 我的生活乐趣,就是每天穿梭这样大大小小的店子,然后淘出最实惠的东东推荐给朋友。
93. 长沙夜生活很多,玩法也很时尚,比如拼酒的方式。 还有帅哥美女很多,晚到凌晨四五点出来还有地方宵夜吃。
94. 岳麓山。风景好,文脉深。“岳麓书院”这几个字是宋真宗写的。
95. 天心阁。古长城
96. 坐车过一桥的时候看二桥和三桥。搞不清哪座是哪座,所以每次都喜欢看,然后猜一猜。
97. 步行街的黄兴铜像。因为在那里等人,别人永远都找得到。
98. 金满地。可以淘到一件只要十九块九元但看起来像九十九元的衣服。
99. 喜欢在时政新闻的版面上看记者劝两夫妻不要吵架, 喜欢看《xx周刊》上的文章。
100. 走在中大和湖大之间,很安全,适合单身女子进行快步走减肥运动。
101. 一爱长沙妹子靓;二爱小吃味道香;三爱酒吧名声响;四爱娱乐几好玩;五爱明星来得勤; 六爱粉丝也疯狂;七爱人人调子高;八爱都是豆腐肠;九爱城市变化快;十爱老城巷子长
以上写的非常好 作为长沙人欢迎你来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