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玉米价格多少
Ⅰ 2022年3月全国玉米走势分析:玉米价格涨得发虚,潮粮有“风险”
北涨南落,南北两地走出各自的行情,都在各自的玩耍。年前很多预测东北的“坑”终究还是没有实现,华北却给实现了,真是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东北产区各个收购主体都在积极地进行涨价,涨幅在20~60元之间,整体表现就是在涨价。而华北地区却在积极地落价,跌幅在6~50元之间,整体表现就是车多就掉,车少就稳,这也是由当地的天气决定了近期近似“疯狂”的落价。
有的地区甚至跌到2600元/吨,但这也只是个别现象,因为这些深加工企业本身就在“粮窝子里”,地理位置好,靠华北当地的玉米就能“吃饱”,根本不需要东北的玉米,同时下款、卸车也特别快,扣称比较稳定,水表低。有的企业报价特别的高,但回款周期、扣量都非常的高,只能说华北深加工企业的“门道”太多,所以大家不要被所谓的价格迷惑了双眼,还是要看真实能到手是多少钱为基准,其它都是烟雾弹。同时山东深加工的落价,只代表了当地区域,当地的时间节点价格,所以我们看市场还是要分开来看,一个要看短期的市场,一个看未来的市场,不能因为当下就判断后期一定要怎样。
整个东北地区的玉米销售进度是6成粮,辽宁地区销售了7成粮,吉林地区销售了6成粮,黑龙江地区销售了7成,内蒙古地区销售了6成粮,这粮在2个月之间就少了这么了?有人问了,这些粮食都去哪里了?一部分在深加工企业,一部分出关和当地饲料用粮,一部分在贸易商和烘干塔手里,一部分在大型收粮主体手里(中粮、中合、中化、中农、北大荒、夏门国贸、夏门象屿、夏门建发),这样一分割,基本就把东北产区这些玉米给刮分了,而最受益的就是黑龙江地区的农民,天气作美给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对于玉米的保管就是一个好消息! 但不好的消息就是,根据中央气象台首席分析师的预测,3月份东北的气温极有可能偏高,虽然冬天没有结束,但东北的气温却在回升,这也给在3、4月份没有卖粮的农民老铁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卖与不卖,您自己掌握。
同时大家对于3、4月份的玉米市场是有分歧的,一部分人认为东北余粮要见底儿,如果想要收粮只能涨价进行收购,否则根本就收不上来粮,后期的价格也不会掉价。另一部分认为这个时间点需求减弱,玉米价格接下来会开启落价的行情。
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没有错误,也没有冲突,一个说的是供给端的行情,一个说的是需求端的行情。现在说东北的余粮见底了,这个表述还不是很准确,但收粮不上量也是真实的状况。但需求端也实实在在地表现出了“清淡”,达不到秋季新粮上市那种购销两旺那种局面的涨价。而东北产区的涨价也涨得“发虚”,属于被迫涨价,无量上涨,特别是黑龙江很多偏远的地区还有很多粮,很多贸易商、烘干塔往港口发粮都在倒挂,根本就不顺价。
那么接下来,东北地区的玉米价格很有可能不会再继续涨价的脚步,停下脚步进行价格的修正的一个行情,因为最后一波地趴粮要上市。在地趴粮行情结束前,一会有人来把这个盘子接住,所以3月份出现价格下滑的概率不是很大,但出现大幅度的上涨也不会在3月份。等地趴粮真正消化以后,我们再来看这个市场就会更清晰。真正涨价的应该是在5月份以后,虽然都说华北、东北是各自玩耍,但等到华北粮卖得差不多的情况下,还是要回归需要东北来进行供应,所以华北地区的玉米价格还得到回归2800左右的价格,才能让东北玉米顺上价。
而当前很多东北的大咖已经在华北地区建立自己的库存,这种操作模式也会让自己更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受到价格的制约,风险也会更小一些。如果是在2600~2700元之间建库存,这样利润也会更大一些。而东北地趴粮的结束以后就是看库存、看贸易商和烘干塔卖粮的节奏,这样相对更理性。
Ⅱ 未来2020年玉米价格预测是多少
从玉米市场形势分析,元旦之前玉米价格很难突破1元/斤,春节之后玉米价格突破1元是没有问题的。
第一,目前是玉米季节性低迷期,一方面由于进入9月下旬以后,南北方玉米大量上市,导致玉米企业门前卖粮车比较多;基层农民出售潮粮价格还要低一些,黑龙江收购30个水玉米价格仅在0.62-0.65元之间。辽宁、吉林等地收购潮粮价格也只有0.65-0.70元左右。预计过了年前这个价格低迷时期,玉米价格会出现行情拐点。
第二,从目前的玉米价格下跌情况看,从9月20日开始,在山东玉米企业的带动下,出现了山东主跌、其他地区联动下跌的走势,目前山东地区主流收购价为0.90-0.95元之间,平均下较9月20日之前下跌了80-100元/吨,东北地区玉米平均价格在0.81-0.90元之间,华北地区0.90-0.95元之间。
总体看,玉米价格目前仍然会维持较低价位运行,春节前年玉米将进入交投清淡期,也很难上涨,预计2020年3月份之后,玉米价格会迎来一波上涨行情,全国玉米均价突破1元一斤是没有问题的。
Ⅲ 未来一个月玉米行情是什么
未来一个月玉米行情是价格会出现明显的阶段性下降。
受去年玉米价格行情的影响,今年种植玉米的农户朋友非常多。任何物体的市场价格变化,其实都是受市场中供需变化所导致的,玉米的价格也是一样,去年玉米价格突然一路走高的原因,就是因为受疫情以及两国贸易关系等影响,国内整体市场供小于求,从而出现价格的持续走高。
价格行情下降原因
收购商方面。我们要知道收购商的收益是从农户手中收购以后,再以收购价高的价格销售,从而从中间赚取差价,而在玉米价格持续生涨的过程中,多数收购商会保持库存少量出售,所以现在很多收购商手中依然还保持有陈玉米库存。
而新玉米又即将大量上市,价格势必会走低,一些小的收购商会及时止损抛售库中积存的陈粮,陈粮加今年的新粮一起涌向市场,造成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更加严重,那么收购商就肯定会进行大肆压价,因此玉米势必会出现阶段性的价格走低,而且主产区价格下降会非常明显。
加工商方面。加工商的盈利是从收购商手中低价买回粮食,然后加工成面粉、饲料等成品,而粮价对他们的影响就是加工成本的多少,粮价越低产品加工成本也就越低,粮价高则产品加工成本就高盈利就低。
随着新粮不断涌入市场,收购商的收购量是有限的,势必要出售的,只有出售出去才能换取更多的资本在粮价低谷期进行收购,所以加工商也了解收购商的心理,在购买收购商存粮的时候会压价,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就会从终端一环一环的降低价格。
Ⅳ 廊坊市,沧州市2019年的新玉米价格是多少
4月份1769.09元/吨。
8月份2006.99元/吨。
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
1.玉米的供给
从历年来的生产情况看,在国际玉米市场中,美国的产量占40%以上,中国的产量占近20%,南美的产量大约占10%,成为世界玉米的主产区,其产量和供应量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美国的玉米产量成为影响国际供给最为重要的因素。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量比重都较低,对国际市场影响较小。
2.玉米的需求
美国和中国既是玉米的主产国,也是主要消费国,对玉米消费较多的国家还有欧盟、日本、巴西、墨西哥等国家,这些国家消费需求的变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较大,特别是近年来,各主要消费国玉米深加工工业发展迅速,大大推动了玉米消费需求的增加。
从国内情况来看,玉米消费主要来自口粮、饲料和工业加工。其中,口粮消费总体变化不大,对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
饲料用玉米所占的比例最高,达70%以上,饲料用玉米需求的变化对市场的影响比较大;工业加工用玉米所占比例虽然只占14%左右,但近年来发展很快,年平均用量增加200多万吨,对市场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3.玉米进出口
玉米进出口对市场的影响非常大。玉米进口会增加国内供给总量,玉米出口会导致需求总量增加。对国际市场而言,要重点关注美国、中国、阿根廷等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国和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玉米的进口情况,这些国家玉米生产、消费的变化对国际玉米进出口贸易都有直接影响。
对国内市场而言,要重点关注国内出口方面的政策,出口对国内玉米市场有较明显的拉动作用。
4.玉米库存
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库存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该商品供需情况的变化,是商品供求格局的内在反映。因此,研究玉米库存变化有助于了解玉米价格的运行趋势。
一般地,在库存水平提高的时候,供给宽松;在库存水平降低的时候,供给紧张。结转库存水平和玉米价格常常呈现负相关关系。
5.玉米的成本收益情况
玉米的成本收益情况是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玉米成本对市场价格有一定的影响力,市场粮价过低,农民会惜售;收益情况会影响农民对下一年度玉米种植安排,收益增加,农民可能会增加种植面积,反之可能会减少种植面积。
6.与其他大宗农产品(12.30,0.000,0.00%)(行情000061,买入)的比价关系。
玉米与其他大宗农产品的比价关系会对玉米的供需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玉米的产销情况,导致玉米未来价格的走势发生变化,因此,研究这种比价关系非常重要,其中,玉米与大豆的种植比价关系、与小麦的消费比价关系最为重要。
7.金融货币因素
利率变化以及汇率波动已成为各国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而这些因素的变化常会引起商品期货行情波动。总的来说,当货币贬值时,玉米期货价格会上涨;当货币升值时,期货价格会下跌。
因此,货币的利率和汇率是除了供给量、需求量和经济周期等决定玉米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8.经济周期
世界经济是在繁荣与衰退周期性交替中不断发展的,经济周期是现代经济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经济波动,是现代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经济周期中,经济活动的波动发生在几乎所有的经济部门。因此,经济周期是总体经济而非局部经济的波动。
衡量总体经济状况的基本指标是国民收入,经济周期也就表现为国民收入的波动,并由此而发生产量、就业、物价水平、利率等的波动。经济周期在经济的运行中周而复始地反复出现,一般由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构成。
受此影响,玉米的价格也会出现相应的波动,从宏观面进行分析,经济周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9.贮存、运输成本
影响运输成本的原油、海洋运输费率、运输紧张等其他因素变化。
Ⅳ 现在玉米价格
2022.07.28:
华北产区:寿光金玉米水分14%新玉米收购价2804元/吨,较昨日上涨10元/吨;天力药业水分14%新玉米收购价2798元/吨,较昨日上涨10元/吨。
东北产区:绥化昊天挂牌收购价格2642元/吨,稳定;吉林燃料乙醇水分15%玉米挂牌收购价格2660元/吨,稳定。
港口价格:北方港口15%水二等散粮平舱价2710-2730元/吨,稳定;广东蛇口港15%水散粮成交价2730-2770元/吨,稳定。
销区价格:江西南昌东北玉米到站价2810-2820元/吨,稳定;四川成都玉米到站价3010-3050元/吨,稳定。
Ⅵ 2022年玉米能涨到一块五吗
2022年玉米涨到一块五可能性不大。
2021年的玉米价格在每斤0.9-1.3元左右,整体都出现了震荡运行的态势。尤其是进入2022年1月中旬以来,随着春节也要来了,种植户的情绪会涨高,订购量也明显增多,所以玉米是有望在涨到1.5元的高价的,且价格的深跌空间不大。
玉米价格变化
玉米市场年前真正的风险期就在未来的半月内,如果运作得当,那么年后很快就能看到一定的利润空间。虽说涨价的周期不会太长,但却有机会“重登”1.5元的高点哦。
2022年第一季度对于国内玉米市场来说,绝对是很有挑战性的,不仅仅是因为目前各种矛盾凸显,单说玉米价格的波动就很像“心电图”了,波动确实很难把握。
但不得不说,随着春节也要来了,种植户的情绪会涨高,订购量也明显增多。所以玉米是有望在涨到1.5元的高价的,且价格的深跌空间不大。而且,随着距离春节越来越近,第一季度的玉米价格走向大局已定。
Ⅶ 未来一个月玉米行情走势如何
一、未来一个月玉米价格行情如何?
据相关数据了解到,未来一个月玉米的价格行情应是震荡偏弱的回调趋势。依据有下面的四点:
1、9月份东北发生的台风灾害对产量影响有限,台风前玉米产量基本形成,玉米仍是丰收年景,后期玉米上市量将集中增加。
2、华北地区小麦与玉米价格出现倒挂,迫使部分饲料企业使用小麦替代玉米。最低收购价小麦成交量明显好转,正是由于饲料企业采购量增加,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玉米价格上涨。
3、前期成交的临储玉米和一次性储备玉米仍在继续出库供应市场。
4、玉米及替代谷物进口数量明显增加,弥补了国内市场的需求缺口。
从上文我们可以知道,未来一个月玉米的供应量会逐渐增加,价格也会有所压制,行情会震荡偏弱,不过预计明年种植玉米还是赚钱的,毕竟种植新的玉米也需要一定时间。
Ⅷ 玉米陷入了涨价的怪圈,未来价格的走势会怎么样
玉米
根据玉米季节性运行规律,加上政府的临储拍卖政策推行,当下工业发展与玉米产量的直接影响,在供应日渐趋紧的情况下,玉米的市场价格将继续保持上涨的走势。与此同时,目前市场上推行的优质玉米产量偏少,而市场对玉米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多重因素将导致玉米价格呈现阶段性震荡走高。随着国内玉米定价逐步市场化,供需变动及库存消化进度将直接影响玉米价格的走势。据有关专业人士推测,我国玉米的市场消费将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而有所提升,加之临储库存的进一步消化,未来市场上的玉米价格仍处于上涨的通道。
Ⅸ 2022玉米价格多少钱一斤未来一个月内玉米行情如何
当前可能更多的粮食种植户朋友的重心关注点都在小麦价格上面,今年新上市的小麦无论是从产量还是质量上来看,都是非常不错的,这也让小麦收购价格一度走高。而目前小麦夏收工作也差不多接近尾声,那么最近玉米价格的走势如何呢?据了解,随着大部分小麦主产区的收割工作结束,基层玉米流通开始好转起来,不过短期内上涨的可能性还是不大,预计基本以整体平稳为主。下面一起来看下玉米现在价格多少钱一斤?2022下半年玉米价格会上涨吗?行情走势预测和分析如何?
2022全国玉米播种时间(附部分地区)
玉米的播种时间一般要根据所在的种植区域和玉米品种特性来定,因为不同的玉米产区气候环境不同,比如有的地区是每年的四月左右播种,有的地区是七月左右播种。要注意的是,过早播种和过晚播种都不适宜。
部分地区玉米播种时间:
安徽:该地区通常在4月份中下旬播种
南方:长江流域春播的玉米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
东北:一般在谷雨(4月20日)之后至5月10日之前
山东:通常在4月初播种春玉米,5月中下旬种植夏玉米
河北:春玉米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秋玉米不迟于7月中旬播种
河南:种植夏玉米较多,夏播时间在5月底6月初,一般在小麦成熟前后
综上来看,小麦收购工作马上就要进行最后的扫尾,目前部分玉米产地的基层余粮告罄,贸易商缺乏出库的积极性,无外力下,短期将以购销博弈为主,上涨和下跌的空间都有限,具体后市走势会如何?还得结合接下来的市场消费情况以及其它因向来看。话说,你们那的玉米价格现在都是多少钱一斤呢?欢迎留言交流!
Ⅹ 玉米价格会大涨吗
玉米的价格随市场行情而波动,市场行情有涨有跌,以市场实际成交价为准。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2-01-2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