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公元房价多少一平
Ⅰ 岳麓书院:四个人与一所千年学府的背影
中国的第一所大学究竟是哪一所?这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
武汉大学的前身自强学堂开办于1893年,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堂始建于1895年,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都有超过120年以上的办学历史。
不过,如果我们不局限于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形式,而是从办学的延续性角度出发,前身是岳麓书院的湖南大学,在办学历史悠久方面,应该是首屈一指的。从北宋的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的976年算起,岳麓书院至今已经有超过1000年的办学历史。
这个时间甚至比欧洲的第一所大学,始建于1088年的博洛尼亚大学还要早上一百多年。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铸就了岳麓书院千年辉煌的四个重要人物。
一千年的历史实在太长,无数叱咤风云的人物、多少曾经鼎盛的王朝,早已随着历史烟消云散,一所书院为何能够一直延续办学,这确实是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和岳麓书院有关的第一个重要人物,是潭州太守朱洞。所谓的潭州,也就是从隋朝到明朝大部分湖南地区和部分湖北地区的称呼。府治在今天的湖南省会长沙。
朱洞这个人在太守任上,建树并不算很多,在正史中关于他的记载也只有寥寥几句。但仅仅办学这一件事,就足以让他在历史中留下极为浓重的一笔。朱洞是个极其热爱办学的人,上任后到处考察适宜办学的地址,终于看上了一块风水宝地,这就是岳麓山。
在南岳衡山的72峰中,岳麓山是最后一座。南朝宋时《南岳记》中有着“南岳周围八百里,回燕为首,岳麓为足”的记载。这个地方东临湘江,和橘子洲只有数里之遥,风光秀美,向来是儒释道三家的胜地,东晋的名将、也是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曾经在这里读过书。唐代的时候,几位僧人在岳麓山脚办了一个居士聚会的学社,有了一些初步的办学基础。作为朝廷官员,朱洞又争取到了一些捐助的资金。办学这件事也就水到渠成了。
场地和资金都有了,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山长。所谓的山长是历代对书院讲学者的称谓,也就类似于今天的校长。正像梅贻琦校长所说: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楼堂馆舍建得再漂亮,校长要是不给力,也是枉然。幸运的是,朱洞找到的首任山长非常称职,他就是以才华和德行着称的周式,也是我们所提到的第二位对岳麓书院至关重要的人物。
周式的家乡在湖南湘阴,离岳麓山不过百里左右,在家乡附近参与一所高规格学校的创建,对于一个学人来说确实是一件相当振奋人心的事情。
而周式也是个实实在在的行动派,走马上任之后,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教学,这一扎就是几十年,学院的声名远播,从入学初的六十多人发展到了几百人,甚至比当时的国子监人数还要多。
一晃四十年过去了,宋朝的皇帝从宋太祖、宋太宗,换成了我们提及多次的宋真宗。此君的政治业绩平平,但劝学和办学的热情还是相当高涨的,周式和他的岳麓书院的繁盛自然也得到了他的关注。
1015年,宋真宗征召山长周式进京,在皇宫的便殿,也就是皇帝休闲的场所,宋真宗接见了周式。据说两个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谈得十分投机。随后,宋真宗下令,让皇宫大臣和王子王孙都轮流恭听周式释经讲道。宋真宗被周式的品德和文章打动,做了一个决定,他说,周式,你就别走了,我封你个国子监主簿,你就留在京城,教导王子王孙们的学业吧。
这在当时,对于很多学者来说,是一条梦寐以求的康庄大道,运气不差的话,将来还可能成为帝师,有无上的荣耀。令人意外的是,宁可冒着抗旨不尊的危险,周式还是拒绝了宋真宗的挽留。在他的心中,和繁华的京都相比,寂静山野中的岳麓书院才是他精神的归依。
宋真宗被周式的办学热情感动了,非但没有找周式的麻烦,反而还赐给他一批宫廷内府藏书和鞍马等礼物,准许周式南归,继续回岳麓书院当他的山长。宋真宗还御笔题赐了“岳麓书院”的匾额,至今还高高地悬挂在岳麓书院的大门上。
如果说周式开启了岳麓书院最初的辉煌,那么一百多年之后,岳麓书院的又一位掌门人,和朱熹、吕祖谦并称为东南三贤的张栻则是延续这一辉煌的重要人物。
张栻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官宦世家。西汉的留候张良,唐代的名相张九龄都是他的先祖。他的父亲是南宋名将张浚。
受家庭影响,张栻最初选择的也是入仕的道路,在和当时的皇帝宋孝宗面谈的过程中,他获得了宋孝宗的高度赞赏。可惜不久之后,他的父亲张浚因为北伐失利被免职,同年因病去世。朝廷中主和派占据了上风,张栻发现没有多少可以施展的空间,此后就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了研究学问上面。
张栻34岁那年,在两宋之交的战火洗劫中遭到破坏的岳麓书院得以重建,张栻受邀主持岳麓书院的工作。
虽然在岳麓书院只有几年的时间,但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和朱熹的一次会面,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次会面,在历史上被称为朱张会讲。
朱熹和张栻相识很久,彼此也有很多书信方面的往来。从传承上来看,朱熹和张栻,继承的都是二程的理学思想。但他们分别身为闽学和湖湘学派的代表,在很多看法上还是存在着一些分歧。
理不辩不明。公元1167年,朱熹就带着若干弟子,从福建出发前往岳麓书院,和张栻当面讨论。
朱熹在长沙停留了两个月,受到了张栻的热情接待。他们讨论理学的过程,有众多学生聆听和提问。在此前的书院中,这种观点有差异的学者同时进行聚会讲学,并留给学生开放式提问空间的做法,还是非常罕见的。
这一年距离朱熹和陆九渊的“鹅湖之会”还有八年,因此说“朱张会讲“开启了一种创新的教学和交流的模式并不为过。后人在湘江岸边建了一个朱张渡,纪念这一事件。“朱张会讲”之后,岳麓书院名声远播得更远,元代吴澄在《重建岳麓书院记》中写道:
“自此之后,岳麓之为岳麓,非前之岳麓矣!”
周式和张栻等人的努力,让岳麓书院成为了中国的顶级书院之一。但让岳麓书院走上巅峰的,则是清代时干隆至嘉庆年间的山长罗典。
罗典本人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学霸,在干隆年间,曾经高中乡试第一名。考中进士后,曾担任多种要职,后来又被提拔为鸿胪寺少卿,多次担任会试和乡试的考官。
此后,罗典因为母亲年迈而辞官还乡,从此脱离了官场,64岁那年,罗典出任岳麓书院的山长。看起来这似乎只是一份发挥余热的工作。好在罗典非但能力超群,而且又非常的长寿,先后五次连任岳麓书院的山长,主持岳麓书院将近27年,把这份退休后的返聘工作做到了极致。
从古到今,很多学校都因为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而被诟病,而罗典的本事就在于,培养的学生既高分,又高能。他既重视学生品格的培育,又擅长指点学生科考的门径,而且没有太多的门户之见,对于各种思想采取一种兼容并包的态度。
更加难得的是,罗典重视学生和大自然的交融,善于陶冶学生的天性。在耄耋之年,罗典就像一个老顽童一样带着学生流连在山水之间,每当教学的时候,罗典性情所致,还会手舞足蹈,学生也跟着如醉如痴。
有一位比较古板的巡抚,觉得看不下去,就把状告到了嘉庆皇帝那里,说罗典的授课方法有辱斯文。好在嘉庆在这一点上还是个明白人,他批驳这位巡抚说,罗典的文章意义悠长,不是你们所能及的,他手舞足蹈,是证实他读书确实有所收获。你又有什么资格妄加批判呢?
在罗典的培养下,岳麓书院的成材率之高,有目共睹。他的直系弟子数千人中,载入史志的就有几百个人。
在清代,有着“中兴将相,十九湖湘”的说法,晚清到民国的诸位湖南籍风云人物曾国藩、左宗棠、魏源、唐才常、杨昌济等人,都是从岳麓书院走出的学子。
当然,为岳麓书院的繁盛作出贡献的,远远不止以上几位。据统计,岳麓书院历代有史可考的山长有58位,他们主持书院的时间长短不一,能力也有所差异,但都以不同的方式在岳麓书院留下了自己的印迹。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近现代中国历史中湖湘文化带来的巨大影响令人叹为观止,岳麓书院千年教育传承所显现的力量在其间功不可没。
Ⅱ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建于哪个朝代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2)岳麓公元房价多少一平扩展阅读
岳麓书院介绍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麓书院历经千年而弦歌不绝,学脉延绵。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岳麓山长周式,御笔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
嗣后,历经南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廿九年(公元1903年),岳麓书院与湖南省城大学堂合并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沿用书院旧址。中华民国15年(公元1926年),湖南高等学堂正式定名湖南大学,仍就书院基址扩建至今。
古代四大书院
“四大书院”指应天府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南湖畔)、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三大书院无争议。
嵩阳书院(今河南郑州登封嵩山)与石鼓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有争议。
1998年4月29日,国家邮政局在商丘举办了“四大书院”邮票首发仪式,邮票所选书院为“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由于石鼓书院毁于日军战火,来石鼓书院实地考察的人只见山石、不见书院,而后改选河南登封嵩阳书院。
2015年12月12日,历史上曾与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四大书院齐名的新洲问津书院百年大修落成。
Ⅲ 岳麓书院兴起于什么朝代
岳麓书院兴起于北宋朝代。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原僧人办学的遗址上,即岳麓山下的抱黄洞附近正式建立起了岳麓书院。
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7)年间,岳麓书院进入了北宋的鼎盛时期。
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亲自召见山长周式,对周式兴学颇为嘉许,亲书“岳麓书院”匾额。至今书院所存明代“岳麓书院”刻石,便是当年宋真宗的手迹。
在周式执掌下,岳麓书院的从学人数和院舍规模都有很大发展,遂成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关于“四大书院”有多种说法,但唯有岳麓为诸家共推,反映了古之学者对岳麓的推崇。
(3)岳麓公元房价多少一平扩展阅读
岳麓书院主体建筑面积有31000多平方米,分为书院主体、附属文庙及新建的中国书院博物馆。岳麓书院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其古建筑在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
主体建筑如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集中于中轴线上,讲堂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央。斋舍、祭祀专祠等排列于两旁。
中轴对称、层层递进的院落,除了营造一种庄严、神妙、幽远的纵深感和视觉效应之外,还体现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
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并先后恢复重建设了延宾馆、文昌阁、崇圣祠、明伦堂及包括供祀孔子、周濂溪、二程、朱熹、张_、王船山、罗典等的六大专祠建筑原貌,清代书院中的园林和书院八景也全部得到恢复。
岳麓书院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书院建筑群。
岳麓书院历史上经历多次战火,曾七毁七建,现存主要建筑是清朝遗构。上世纪以来,经过几次大修,一些毁于战火的建筑得到了重修。岳麓书院古建筑在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
Ⅳ 长沙房价现在均价多少
长沙目前政府公布的六区一县均价是八六左右,但这是平均,具体要看各区情况,岳麓区均价1.1万左右,最高价像梅溪湖有2万多一平的,目前六区一县只,只有望城区和长沙县价格均价在六千多。
Ⅳ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始建于哪个朝代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
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岳麓山长周式,御笔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
嗣后,历经南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廿九年(公元1903年),岳麓书院与湖南省城大学堂合并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沿用书院旧址。
中华民国15年(公元1926年),湖南高等学堂正式定名湖南大学,仍就书院基址扩建至今。
Ⅵ 成都一环的房价大概多少
贵咯。。。不过也要看精装还是简装。。电梯
还是一般的小区
现在就一环路的房价已经直逼w元啦。。
根据成都星彦地产9月新盘研究报告显示,在这一个月期间,在一环范围开盘的楼盘有花样年华·新街坊、碧园公寓、曦城、锦天国际四个楼盘。目前,内环9月新推出项目价格在8000———9900元/平米不等,均价为9050元/平米。
成都知名策划人杨健鹰(杨健鹰博客,杨健鹰新闻,杨健鹰说吧)表示,
“总体上,成都明年房价会维持在7000-8000元/平方米,但局部区域和个别具有特质和优势的楼盘,可能会达到12000元/平方米,甚至出现15000-20000元/平方米的房屋。明年,成都的房屋价格梯度更加明显,产品定位和价格市场细分化更加显着,具有大品牌、特殊地段以及具有卓越产品、配置独特的楼盘价格会上涨更快。也不排除部分区域个别楼盘价格出现下降的现象。总之,明年楼盘的价格、产品定位会更加细分市场,资源整合将是开发商竞争和拼杀市场的
‘撒手锏’,也是保证房屋保值增值的有力武器。”
Ⅶ 成都一环的房价大概多少
成都一环的房价几乎在两万左右一平,成都一环包括的地方有点多,楼盘也比较多。
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楼盘的价格会有所不同。
可以在购房软件上看下成都的一环的房价大致是多少。
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一定房价的波动。
Ⅷ 岳麓书院到底牛在哪里
一
入夜,再一次翻开余秋雨散文集,恰巧翻到《山居笔记》里那篇“千年庭院”,十多年里记不清读了多少遍。
岳麓山下那座古朴的庭院一次次在我的耳边发出遥远的呼唤。
读过它的人都知道,岳麓书院一直被誉为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最牛的教育机构。
为什么牛?难道比北大、清华还要牛?
从几个方面来说一说岳麓书院为什么牛。
首先,北大、清华代表着中国教育的最高水平,建校百余年,在世界的舞台上昂首挺胸,是十几亿国人最向往的神圣殿堂。
但是,北大、清华在岳麓书院面前,望着他那苍然白发,一下子变得拘谨了:
“哦!前辈,我们之间还隔着一部浩瀚的宋元明清史。”
早在公元976年,岳麓书院就已经诞生在了这片幽静之地,网络上说他“历经千年而弦歌不绝、学脉延绵。”
二
其次,岳麓书院牛在老师和学生。
北大、清华能够成为中国高校的楷模,正是因为有鲁迅、胡适等巨咖的加盟,他们任意一个人都能书写中国教育的未来。
岳麓书院如同历史上璀璨的星空,书院的老师就是那一颗颗闪烁的明星。
比如那个从不吃豆腐的白鹿洞“洞主”、“程朱理学”的创派大佬朱熹老师。
北宋着名理学家、作家、《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老师。
还有那个面对竹子格物致知、“龙场悟道”的心学一哥王阳明老师。
这些明星老师们上承学校、下启学生,联结着历史的过去和未来。
三
有优秀的老师就会有优秀的学生,
南宋学生代表吴猎、游九言等站起来向大家挥了挥手。
他们个个才华横溢,担当着南宋理学的未来。
如果你觉得他们的名字陌生,那下面这几个名字你一定听过。
比如清代的哲学家王夫之、军事家左宗棠、政治家曾国藩,还有思想家魏源、外交家郭嵩焘。
用余秋雨老师的话说:
“你看整整一个清代,那些需要费脑子的事情,不就被这个山间庭院吞吐得差不多了?”
岳麓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单单是才华上的牛,关键时刻还体现在民族气节上。
公元1275年,元军攻破长沙城,岳麓书院百余名学生奋起反抗。
然而,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只能杀身成仁、以身殉国,在民族气节上赢回尊严。
但是我觉得最牛的不是书院的老师、也不是书院的学生,而是书院的大当家——山长,就是今天的校长。
四
岳麓书院的第一任校长叫周式,一个敢于拒绝皇帝的牛人。
他本可以在国立大学担任重要职位,然后拿着高薪,住着别墅,舒舒服服安享晚年,但他拒绝了,原因只有一个:
“我有一个梦想,创建一所北宋最牛的私立大学。”
岳麓书院在他的坚持和努力下诞生了,自任第一任校长,皇帝都给他发来贺电。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关键、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师者之师。
校长不仅要负责书院的组织管理和教学工作,关键时刻还要接得住别人的挑战。
随着北宋程颐、程灏兄弟相继离世,朱熹老师坐上了南宋理学的第一把交椅。
位子上坐待久了,就会感到不安和不满。
内心渴望进步的朱老师毅然决然离开了白鹿洞,踏入江湖,用实战检验过去、用高手提升自己。
听说岳麓书院藏龙卧虎,现任校长张栻可为一代宗师,他便连夜从福建奔湖南去了。
全国各大高校的学生闻讯而来,“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
这一场学术界的“华山论剑”持续了两个多月,学术成果颇丰,两个人亦师亦友,湘江之畔的送别,更是难舍难分。
事实证明,张校长很牛,没有让学生们失望,这一场大探讨、大交流、大辩论、让岳麓书院赢得了无上荣誉,还为之后的书院赢得了朱熹这位牛人老师。
到了这里,岳麓书院最牛的地方应该说完了吧?别着急,还有一个地方,不说,岳麓书院的牛气还不能达到满分。
它就像岳麓书院上空飘扬的旗子,看见它才知道什么叫做成功的标志,什么叫文化的积淀。
五
干隆四十七年,六十四岁的副部长罗典接过校长聘任书,开启了属于他的校长生涯。
管理、教学、搞辩论,他都不担心,最担心的是怎么从众多优秀的校长中脱颖而出。
要知道,一千多年里,岳麓书院留下姓名的校长就有五十八位,加上没留下姓名的就更多了。
机会来的很快,那年秋日,罗校长登上岳麓山观赏红叶,忽然听到有人在诵诗: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引起游客的一阵喝彩。
还有人诵道:“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唐代王摩诘的《山中》,意境更妙。
他的心结突然被打开了,准确的说是火红的枫叶燃烧了他的忧虑,心中豁然开朗。
“有酒有诗有红叶,怎么能少了一座观赏红叶的亭子?”
没过几日,罗校长便请来了能工巧匠,在清风峡中因势而建,亭子落成,满山红叶尽收眼底。
醉翁亭下有醉翁,所以叫醉翁,现在红叶亭边有红叶,就叫它红叶亭吧!
六
每年秋日,罗校长都会组织学生登上岳麓山,来到红叶亭下,就差打出一个横幅来,上面写着:
厉害了,我的罗校长,伟大了,我的岳麓书院。
因为有红叶亭,罗校长火了,从众多校长中脱颖而出了,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杰作,更是一个有着深厚积淀的千年庭院的杰作。
如果你觉得“红叶亭”这个名字还不够文艺、不够响亮,没关系,它还有一个名字。
就在罗校长的红叶亭落成后不久,一个叫毕沅的朋友来到这里。
“此亭配此景,真是千古一绝,只可惜这名字太俗,那就让我来成就它吧!”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毕沅提笔写下“爱晚亭”三个大字,自此,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就从一片红叶林中惊艳地向我们走来了。
它和陶然亭一样,名字都源于唐诗,美得让人心醉。
我觉得岳麓书院生的晚了,如果再早个一百年,它的名字定会出现在唐诗里,那又该是另一番境界了。
Ⅸ 岳麓书院是什么时候兴建的
长沙岳麓书院建于公元976年,是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在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岳麓山长周式,御笔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
长沙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在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麓书院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其位置是在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它的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都保存完整,其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
(9)岳麓公元房价多少一平扩展阅读: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有着三湘人才辈出的历史记录,而爱晚亭内那吟唱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又留着一缕长髯的老夫子,那种情景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岳麓书院如今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且闻名于世,例如唐刻“麓山寺碑”,是由着名的书法家李邕在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撰文并书写而来的;江夏黄仙鹤勒石刻篆由于文、书、刻石都很精美,所以向有“三绝”之称。
其碑高为4米,宽为1.35米,碑文共有1400余字,此碑是以其书法着名于世,最为艺林所看重,传拓碑文曾风靡一时,笔法刚劲有力,作为最着名的唐碑之一。
此外,还有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学达性天”、“道南正脉”、清刻朱熹“忠孝廉节碑”、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王文清“岳麓书院学规碑”等等。
Ⅹ 北京二环房价多少钱一平
北京二环目前在北京各区域房价最高,在9-18万之间。之前二环以内称作北京城,目前二环以内分作东城区和西城区。东城区住宅均格:9万-16万;西城区住宅均格:10万-18万。
东西城地块稀缺,现在已经没有新地块在二环内入市了,二环以内比如故宫、后海、钟鼓楼,前门等着名景区很多,文化遗址也很多,所以地块非常稀缺,目前只有一些高端楼盘的尾盘,面积大且总价很高,比如西单上过阙、霞公府、万科北河沿等总价都在5000万以上。除此之外大部分都是二手房,西城区在北京是绝对学区房的存在,所以房价比东城区高一些,例如西城区金融街板块根据小区品质不同价格在10-18万之间,东城区整体二手房在9-16万之间。
目前政府在2016-2030年东西城的整体规划是突出两轴政治、文化功能,加强老城整体保护,打造沿二环路的文化景观环线,推动二环路外多片地区优化发展,重塑首都独有的壮美空间秩序,再现世界古都城市规划建设的无比杰作。
1.继承发展传统城市中轴线和长安街形成的两轴格局,优化完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功能,展现大国首都形象和中华文化魅力。
2.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建设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地区62.5 平方公里的老城范围内,以各类重点文物、文化设施、重要历史场所为带动点,以街道、水系、绿地和文化探访路为纽带,以历史文化街区等成片资源为依托,打造文化魅力场所、文化精品线路、文化精华地区相结合的文化景观网络系统。严守整体保护要求,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使老城成为保有古都风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一流文明风尚的世界级文化典范地区。
3.提高二环路沿线重点区域发展质量,建设文化景观环线调整功能区结构,提升发展效益与城市服务水平。北京站、东直门、西直门、永定门等交通枢纽地区,调整功能定位,提高周边地区业态水平,加强地区环境治理,整顿交通秩序,建设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秩序良好的城市门户。加强沿线区域空间管控,严控建筑规模和高度,保持老城平缓开阔的空间形态。依托德胜门箭楼、古观象台、内城东南角楼、外城东南角楼、明城墙遗址等若干重要节点,开展二环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及景观提升,贯通步行和非机动车系统,完善绿地体系,建设城墙遗址公园环,形成展示历史人文遗迹和现代化首都风貌的文化景观环线。
4.引导二环路以外 8 个片区存量资源优化利用
二环路以外的德胜门外、西直门外、复兴门外、广安门外、永定门外、广渠门外、东直门外和安定门外 8 个片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创造整洁、文明、有序的工作生活环境。严格管控疏解腾退空间,完善公共绿地、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安全设施,提高宜居水平和服务能力。
以上是整体二环内的情况,以后二环内会变为整体中心城区,在没有新房入市的情况下二手房也会不断攀升,当然目前也已经处于高位,二环内的资源是不可复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