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垂直度每层多少米看哪里
1. 砖墙的垂直度和平整度规范要求是多少
墙的平整度允许误差:清水墙表面平整度允许误差为5mm,混水墙平整度允许误差为8mm。
水平垂直允许误差:每层垂直度允许偏差为5mm;全高≤10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0mm;全高>10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0mm。
依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3)规定:砖砌体:清水墙表面平整度允许误差为5mm,混水墙平整度允许误差为8mm。每层垂直度允许偏差为5mm;全高≤10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0mm;全高>10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0mm。
(1)墙面垂直度每层多少米看哪里扩展阅读:
构造处理:
砖墙应根据需要作好保温、洞口、防水防潮、饰面等方面的构造处理。
保温构造 在寒冷地区的外墙体,可采用空气间层墙或复合墙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空气间层墙是在两层实体墙之间留一道密封空气间层(图2a);复合墙是用保温性能好的轻质多孔材料,如保温块或保温板同砖墙组作成夹层墙(图2b)或保温板贴面。
洞口处理 砖墙上开设门洞窗洞后,上口为防塌落应设置过梁。过梁可用木头、型钢、钢筋混凝土或用砖砌成拱券。钢筋混凝土过梁坚固耐久,一般多采用预制的。窗洞的下口为窗台,室外应作好防水处理。
防水防潮处理 外墙同室内外地面接近部位称为勒脚,常遭雨水浸溅,土壤中的水或潮气也会通过毛细管作用,经墙基侵入墙身。为了防止地下潮气及地表积水侵蚀墙体,墙身勒脚应作防潮处理和设置防潮层。防潮层可用防水卷材、加筋混凝土带或防水砂浆作成。
饰面处理 即墙面装修,作法较多。常在墙面抹灰粉刷,砌清水砖墙则用水泥砂浆勾缝。饰面要求较高的房屋可用面砖、天然的或人工的石材等贴面。
2. 一般抹灰平整度:垂直度是多少多层楼室内墙面抹灰
你好,你想问的是这个吗?墙面装修验收标准:1、墙面观感检查墙面有无色差、开裂、脱皮、透底等现象,或者出现锈点等质量问题。2、墙面垂直度和平整度对于墙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森美这样做的:首先用阴阳角尺来检测所有阴阳角的方正度,按照国家要求阴阳角的偏差不能超过3毫米。其次用2米靠尺和塞尺来检查墙面的平整度和水平度,而国家规范要求也是偏差不能超过3毫米。3、天花墙面检查天花检查时,假如存在开裂的现象,梁工的做工标准如下:后期整改必须沿着缝刮开5公分把底面全部铲掉,铲掉以后再贴绷带或者是布进行一些加固的措施。4、空鼓现象检查检查墙面的时候,用伸缩响鼓锤敲一下,听一下声音,看是否有空鼓。如果说有空鼓的话,可能会有整体面层脱落或者说开裂这样的风险。
3. 室内抹灰垂直度一般要求是多少,平整度要求是多少
抹灰标准,垂直度(0-4)、平整度(0-4)、高级抹灰垂直度(0-3)、平整度(0-3)。
墙的平整度允许误差:清水墙表面平整度允许误差为5mm,混水墙平整度允许误差为8mm。
水平垂直允许误差:每层垂直度允许偏差为5mm;全高≤10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0mm;全高>10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0mm。
(3)墙面垂直度每层多少米看哪里扩展阅读:
对于墙面的平整度,墙面普通抹灰应光滑、洁净、平整、分格的缝应要清晰;高级抹灰不仅要光滑、洁净还要颜色均匀,没有抹纹和格缝且清晰美观。检查墙的表面没有色差、开裂等现象。对于墙面的垂直度,可以检查所有阴阳角的方正度,要求偏差不得超过3毫米。
垂直度评价直线之间、平面之间或直线与平面之间的垂直状态。其中一个直线或平面是评价基准,而直线可以是被测样品的直线部分或直线运动轨迹,平面可以是被测样品的平面部分或运动轨迹形成的平面。
4. 墙体的垂直度是多少,墙体的垂直度是多少知识
墙面垂直度最简单的操作方法:
垂直度检测可自制一把检测尺,做法如下:用一根2米长的方整木方5*10cm,或2.5*10cm铝方通,于10CM面用笔画一中线,将小吊线锥用线绑于中线上端,将方通侧紧靠要检测墙面,并使吊线锥能不受方通影响受重力吊垂直,目测与方通中线是否重合。就知该墙是否垂直及误差值了。
5. 抹灰墙面垂直度平整度规范标准是什么
抹灰墙面垂直度平整度规范标准。外墙抹灰的平整度要求:1。墙面检查检查墙面是否有任何色差,裂缝,剥落,背景等,或质量问题,如锈斑。2垂直度和壁的垂直度和壁的平面度的平坦度,森美做到这一点,首先使用阴平方和阳检测正交所有阴阳角度,根据国家的要求,偏差阴阳角不能超过3毫米。其次,2米规则和规格用于验证墙面的平整与水平,标准要求是偏差不能超过3毫米。抹灰墙面垂直度平整度规范标准3.当顶壁对天花的检查被检查,如果龟裂标准劳动亮工的发生有:整流后,将底表面必须沿着5厘米刮掉接缝铲整整个底面,然后取下绷带或织物进行一些加固措施。4,控制空鼓症状检查墙面时,用伸缩锤敲击,听声音,看是不是有空鼓。如果存在空鼓,则可能存在整个表面掉落或开裂的风险。标准建筑和装饰工程装修的标准验收标准对房屋灰泥的允许偏差有严格的规定。普通石膏的允许偏差和试验方法如下:1。立面的垂直度。允许偏差:普通石膏为4毫米,高质量石膏为3毫米。检查方法:用2m的垂直测量规则检查2.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普通石膏为4毫米,高质量石膏为3毫米。检查方法:用2米尺和一个塞尺验证3.阴阳角支架。允许偏差:普通石膏为4毫米,高质量石膏为3毫米。检查方法:使用直角检查规则进行验证4.隔板(凹槽)的直径。允许偏差:普通石膏为4毫米,高质量石膏为3毫米。检查方法:拉动5米线,距牵引线不到5米,用钢尺检查5.壁裙,直脚平直度。允许偏差:普通石膏为4毫米,高质量石膏为3毫米。检查方法:牵引线5米,牵引线小于5米,用钢尺控制。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抹灰墙面垂直度平整度规范标准问题的描述,希望能帮到你!
6. 墙面平整度、垂直度的规范要求
1、墙面观感检查墙面有无色差、开裂、脱皮、透底等现象,或者出现锈点等质量问题。
2、墙面垂直度和平整度对于墙面的垂直度和平整,清水墙表面平整度允许误差为5mm,混水墙平整度允许误差为8mm。每层垂直度允许偏差为5mm;全高≤10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0mm;全高>10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0mm。
混凝墙体平整度的重要性:
混凝墙体的平整度高差大时,墙体找平材料用量也增大,从而增加了施工单位的施工成本,最重要的是即使修补平整后,抹灰层容易产生开裂、空鼓等现象。
再者,对室内的楼层净高也有影响,住宅的质量已涉及千家万户的事,此类投诉也是近年来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因此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建设单位,必须对混凝土板面平整度的控制引起重视。
7. 怎样判断墙体的垂直度
判断墙体的垂直度可用垂直检测尺进行测量。
1. 垂直检测尺(靠尺)检测物体的垂直度,平整度及水平度的偏差。规格:2000*55*25 测量范围,±14/2000 精度,误差0.5 。垂直度检测:检测尺为可展式结构,合拢长1米,展开长2米。
2. 用于1米检测时,推下仪表盖。活动销推键向上推,将检测尺左侧面靠紧被测面,(握尺要垂直,观察红色活动销外露3-5毫米,摆动灵活即可),待指针自行摆动停止时,直读指针所指刻度下行刻度数值,此数值即被测面1米垂直度偏差,每格为1毫米。
3. 2米检测时,将检测尺展开后锁紧连接扣,检测方法同上,直读指针所指上行刻度数值,此数值即被测面2米垂直度偏差,每格为1毫米。如被测面不平整,可用右侧上下靠脚检测。
垂直度的评价
当基准是直线,被评价的是直线时,垂直度是垂直于基准直线且距离最远的两个包含被测直线上的点的平面之间的距离。
当基准是直线,被评价的是平面时,垂直度是垂直于基准直线且距离最远的两个包含被测平面上的点的平面之间的距离。
当基准是平面,被评价的是直线时,垂直度是垂直于基准平面和评价方向,且距离最远的两个包含被测直线上的点的平面之间的距离。
当基准是平面,被评价的是平面时,垂直度是垂直于基准平面且距离最远的两个包含被测平面上的点的平面之间的距离。
8. 外墙垂直度允许偏差是多少
墙面垂直度每层≤5mm且不大于千分之,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3)规定:砖砌体:清水墙表面平整度允许误差为5mm,混水墙平整度允许误差为8mm。每层垂直度允许偏差为5mm;全高≤10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0mm;全高>10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0mm。
外墙一般抹灰层的垂直度误差只能在±4mm之间,而且必须阴阳角方正,偏差也是±4mm以内。而整个外墙的垂直度,在每15米以内是只能有±5mm以内的垂直度偏差。
相关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关于高层建筑施工竖向(垂直度)控制的规定要求。从以上对建筑施工测量有关内容分类可看出,对于建筑物施工过程,其施工过程的竖向(垂直度)控制,也即轴线投测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轴线投测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施工质量及安全性。对于超高层建筑物来讲尤其重要。因此《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对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测量放线作业及其允许误差作了明确的规定。
其中第7.2.3条,规定了测量竖向垂直度时,必须根据建筑平面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若干竖向控制轴线并应由初始控制线向上投测。对于轴线投测的误差,规定了层间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0(H为建筑总高度),且对应于不同高度范围的建筑物,其总高轴线投测偏差有不同的规定。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按这些规定的要求对轴线投测误差进行控制并详细记录。
对于特别重要的超高层建筑来说,为避免由于测量仪器,手段,人为原因或环境原因出现总高度轴线投测误差过大,除了在首层±0.00处测定建筑物基准轴线外,有必要视情况采用专业的,精确的仪器及手段将建筑物总高分为若干轴线投测控制段,分段投测,分段锁定基准轴线,以便于施工又避免出现总高度轴线投测出现较大误差。
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拓展资料
1.相关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2.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测量工作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各个阶段的基础性技术工作。施工测量工作的内容及其完成情况的准确程度,对工程能否顺利施工及其质量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国家颁布了系统的工程测量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以指导和规范工程测量技术工作。应高度的重视施工测量技术,测量管理。
3.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
(1)工程场地施工控制测量,主要包括建立建筑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建筑主轴线测量及定位放线。
(3)主体施工测量,包括轴线投测及高程传递。高层(超高层)建筑物主体施工测量中的主要问题是控制垂直度,即是须将基准轴线准确地向高层引测,要求各层相应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因此,控制轴线投测的竖向偏差,并使其偏差值不超过规范,规程允许的限值,是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4)建筑变形测量。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建筑物实体的沉降观测,倾斜观测,位移观测及裂缝观测等。
(5)施工偏差检测。各种结构构件及建筑设备,其就位,垂直度,标高等状态,难免会因施工及环境等原因出现偏差。因此,施工规范,规程及质量验评标准都规定了要对结构施工偏差情况进行检查,并规定了允许偏差值。
4.关于高层建筑施工竖向(垂直度)控制的规定要求。从以上对建筑施工测量有关内容分类可看出,对于建筑物施工过程,其施工过程的竖向(垂直度)控制,也即轴线投测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轴线投测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施工质量及安全性。对于超高层建筑物来讲尤其重要。因此,《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对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测量放线作业及其允许误差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第7.2.3条,规定了测量竖向垂直度时,必须根据建筑平面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若干竖向控制轴线,并应由初始控制线向上投测。对于轴线投测的误差,规定了层间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0(H为建筑总高度),且对应于不同高度范围的建筑物,其总高轴线投测偏差有不同的规定。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按这些规定的要求对轴线投测误差进行控制,并详细记录。另外,对于特别重要的超高层建筑来说,为避免由于测量仪器,手段,人为原因或环境原因出现总高度轴线投测误差过大,除了在首层±0.00处测定建筑物基准轴线外,有必要视情况采用专业的,精确的仪器及手段将建筑物总高分为若干轴线投测控制段,分段投测,分段锁定基准轴线,以便于施工又避免出现总高度轴线投测出现较大误差。
5.关于对结构构件(实体)施工垂直度偏差,标高的检测规定。
我们知道,在确定了建筑平面轴线及结构构件(如墙,柱)等具体位置之后,由于施工操作及外部环境影响等诸原因,结构墙,柱构件实体在对应轴线位置,垂直度,标高,截面尺寸等方面有可能出现偏差。为此,《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对现浇及预制装配的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允许偏差作了具体的规定。如对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构件的垂直度允许偏差,分为层间与全高两方面同时控制,层高≤5m时及>5m时的层间垂直度偏差分别不能大于8mm及10mm;总高偏差不能大于H/1000及30mm(H为建筑物全高)。对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构件的标高允许偏差,分为层间与全高两方面同时控制,层间标高±10mm;总标高偏差±30mm。这些规定,是对具体工序操作技术及质量的要求,也需进行检测及记录。
9. 清水砖墙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各是多少
清水墙只有水平灰缝平直度和面平整度要求。清水砖墙的水平度和垂直度规范没有明确的单独要求。
墙面垂直度,每层允许偏差5mm;全高≤10m,允许偏差10mm,全高>10m,允许偏差20mm。
清水墙、柱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5mm;清水墙的水平灰缝平直度,允许偏差7mm。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10. 如何检查墙面垂直度和平整度
垂直度与平整度都由靠尺检测。
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3)5.2.3条规定:
砖砌体:清水墙表面平整度允许误差为5mm,混水墙平整度允许误差为8mm。每层垂直度允许偏差为5mm;全高≤10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0mm;全高>10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0mm。
为加强砌体纵横之间的连接,与构造柱相邻的墙体,应以马牙槎相接,并沿高度方向每间隔500mm设置2φ6拉结钢筋,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锚固,锚固长度不宜小于600mm,最后再浇灌混凝土。
(10)墙面垂直度每层多少米看哪里扩展阅读: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 (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
由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和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原《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1章和3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砌筑砂浆、砖砌体工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石砌体工程、配筋砌体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冬期施工、子分部工程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