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价信息 » 江阴大桥房价多少一平

江阴大桥房价多少一平

发布时间: 2023-01-04 07:55:16

㈠ 无锡江阴和苏州昆山综合实力哪个更强

江阴很强,在昆山还是名不见经传时,江阴就名气很大。近十五年,江阴憋屈,昆山一直比江阴好那么一点点(相关机构评定,公平与否不可知)。二地经济组成结构完全不同,但市场一变,无论外资的或内资的,经济都会遭重创。另外,不要以为企业上市多少多少就牛B了。这些上市企业多半是空架子,拿上市圈股民的钱。所以用企业来说谁好谁强没有说服力也没意义。

昆山强在哪!强在地理位置。在上海与苏州中间。传统规划昆山是绕不开的点。昆山一直是第一个尝鲜的。所以地价高房价高。昆山适合做服务业,现在昆山转型服务业。以后制造业不再是昆山GDP主要贡献者(希望也如此)。

昆山还强在每年都有比江阴多一百多亿的财政收入。没钱不能办大事的。看看昆山的公交侯车亭智能显示屏,公共厕所,你就能感觉到钱多就是硬实力。

再看看昆山强在哪!强在十几年一张蓝图规划,不断去做大做优。再过四五年,昆山地铁通车,S1沿线商业行政配套成熟,江阴用什么比呢?

江阴很厉害,也许再过二年江阴接过昆山这面百强第一的旗帜,那昆山呢?不玩了,改区了,真正融入上海苏州了。

江阴与昆山,不是谁厉害,而是谁不厉害都不行。

江阴有29家主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全国县市一级,绝对霸主。经济实力、经济结果和百姓富裕程度甩昆山几条街。而昆山主要是上海漏出来的企业,国企民企在江南市县算末流,昆山主要靠外企,这里面有个问题,看着GDP高,但昆山没多少实惠,老百姓更是关系不大,赚的钱大部分给老外了,外地工人再赚走一大部分,税收也很多减免了,政府分成不多,只是场面很好看,当然比起以前,政府还是富裕了不少,尤其是地价涨了很多![赞]!而老百姓则在拆迁上、房屋出租上、村镇卖地补贴上赚了不少,如果还肯去打工,日子还是很好过的。总的说来江阴是做工厂做生意赚钱,昆山是躺着等掉钱。两相比较实质差太远!表面差不多,实质上差几条街呢!

江阴和昆山的GDP差不多;

只是昆山大部分是外商企业,而江阴较多都是本土企业;

截止2018年底,江阴大约有50家上市企业;说是中国资本第一县市也不为过;

江阴一般公务员,阳光工资年薪在15w左右,大部分短期合同工能有年收入5 6w左右;

江阴老年人福利待遇比较好!(我就赚不过老丈人的退休收入),传说中的"巨人"的东山再起靠的是江阴的老人对"脑白金"的购买能力,这个说法,估计史总也没意见吧?

江阴市的口号和精神: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

再补充一句:谈,可以;打,奉陪;欺,妄想!

原苏州地区就包含昆山、江阴两地,当然还有张家港。那时有个叫常阴沙农场的,就在那里。后撤地归市,把江阴划给无锡管辖。都是兄弟!归根结底,把普通百姓生活提高、环境质量提高、幸福指数提高,才是我们弟兄的共同愿景!加油、江阴,加油、昆山!

当然是江阴的企业啊 江阴很多企业都偏重于内销,出口的企业也不少!不过总的来说江阴作为一个县级市有着这么多本土上市企业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地理上江阴还是比较特别的,有了江阴长江大桥把江阴和整个苏北,苏中地区连接在了一起,江阴的港口建设也不错。昆山的话底子厚,有靠上海,经济上偏重于外企,外贸。在这场金融风暴中受伤不少!作为上海的后花园,希望上海能把昆山整个经济带动起来!上海世博会对昆山还是比较好的机遇。希望整个经济快点复苏。

必须是江阴啊。 江阴才是中国本土民营企业发展的典范!

江阴比昆山强是天大的笑话吧。GDP昆山比江阴高,财政收入江阴是昆山的三分之二,交通昆山方便,收入公务员,事业单位苏州地区最高,教师收入是全国最高的,城建发展造成当地土族房产多,资产多,收益多,年年双十一购买力第一。实际上江阴是落后的经营模式,而昆山通过引进大型内资,外企,台企,来带动先进的经营方式,和优秀的人才。未来更是江阴不可比超的。

江阴强。昆山外资多

江阴民富,昆山面子亮。

综合实力排行榜江阴都是排第二的,一般都会设好多定性、定量指标来综合评价。

帖子里说江阴厉害的好像说来说去就是上市公司多、私营业主多,不能令人信服。

在我看来昆山发展水平及综合规划已经甩开江阴至少半个层级了。

两者各有千秋,但更看好昆山模式的潜力。

㈡ 泰州未来的市中心在哪里

我认为泰州的未来应该是多点开花,综合发展,平衡区域,现如今城南有万象城,新人民医院,金融广场,但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机制还不够成熟,城中有万达坡子街茂业和金鹰,老商业街,虽属于健全的商业体系,但设施过于陈旧,管理过于古板,人流滞后。城北新建居然之家,会宾楼和大公园大大填补的城北的空缺。城西相对落后,没有什么给力的商业街。个人认为泰州的未来应该取长补短,应该继续发展生物制药研究,将制药生物行业做到全国领先,大力发展工业,可以将城西的空缺来多招商引资,以及春兰企业的空地,引进人才,不仅要招人才更要培养人才,打造一所属于泰州的自己的高等院校。在就是要修路,打通于苏南上海的铁路,让泰州真正的走出去,我相信泰州在军哥的领导下能更上一层楼。

泰州未来的市中心应该迁至泰兴,或泰兴与靖江的结合处,这样更有利于泰州的综合发展。

理由如下:

一、在泰州设地级市前,很多年来以来,泰兴经济的发展是泰州大市中,经济发展是最好的,尽管泰兴被泰州划走了一些地域,划去了一些知名企业,泰兴的经济排名在全国县级市中还是居前列。

二、泰兴人的经济理念及奋斗精神,在泰州大市中,也是超前的,始终能紧扣经济发展的脉络,泰兴人敢想、敢干、实干,富有开拓精神。

三、泰州市中心迁至泰兴后,有利于对接长江南边的苏南各市,更容易对接苏南的经济发展理念及模式,对泰州的发展更加有利。

四、泰兴、靖江两市是泰州大市发展最好的县级市,地界连接,经济基础都较好,泰州市中心或者设在泰兴、靖江交界处,便于今后把市区做大留下更大的空间。

综上所述,泰州市把市中心设在泰兴,或泰兴靖江交接处,是最为适宜的选择。

专注旅行乐于分享,我是@爱飞的栗子,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泰州虽然建市不久,属于江苏省最为“年轻”的两个地级市之一,不过近年来发展迅速,在2020年一季度实现1143.05亿元的GDP总量,处于全国第42名,这样的泰州未来势必吃香,那么未来泰州中心是哪里呢?

我觉得是在姜堰区,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就先让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它。姜堰区,地处泰州市中部,面积858.3平方公里,拥有74.35万人口,下辖4个街道、10个镇,政府驻地在三水街道上海路1号,方言为江淮官话泰如片。

姜堰区未来吃香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完善的交通体系,目前已经形成公路、铁路、水运为一体的交通体系,其中,在公路建设方面宁靖盐高速、328国道、江海高速公路等穿境而过,在铁路建设方面,宁启铁路贯穿全境。

同时,姜堰区 历史 底蕴、风景等方面也有所建树,目前已经开发形成了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溱潼古镇、古罗塘文化景区、泰州华侨城等景点,其中,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更是我国5A级景区。

肯定在靖江。

靖江市由江阴长江大桥与全国百强县“榜眼”江阴市相连,江阴经济园区就在靖江市,依托江阴近些年来靖江经济飞速发展。19年GDP为979.57亿元。

靖江市内有新时代造船、新世纪造船、安泰动力、格林动力 粮食交易中心、龙威粮油、互感器厂、华菱锡钢、东华测试等大型企业。

所以说泰州市中心不往靖江发展往那发展,就一条靖江沿长江,这地理优势是泰州其他地方没发比的。

哪里开发面积广土地和房价猛涨,未来市中心就在哪里。

江苏泰州市,挨着扬州。泰州远离扬州的繁华中心,所以泰州一直没有扬州发达。但是现在泰州在建国家级高新区。

泰州还在建奥体中心,所以泰州会越来越好。泰州下面的县级市都很发达。现在泰州到处在修路。

泰州属于江苏的地理中心位置。泰州的中国医药城未来会又发展,以后觉得中国医药城的高港区有未来。

未来的中心应该在金融中心这块。有完全新概念的商务区,有万象城商业区,有天德湖 体育 中心休闲区

泰州位置本来就很尴尬,城区太靠近扬州,放哪都不合适,其实泰兴位置加上高港和靖江,跟江南跨江发展是最好的,泰州应该跟姜堰东台单独成立个地级市

城市中心的迁移一般以10年为一个周期,10年前城市的中心在坡子街商圈,20年城市的中心在万达商圈,10年后城市的中心在万象城商圈,当然并不代表坡子街商圈与万达商圈就不繁华了,同时还会形成更多的以居民聚居区与新商业综合体形成的城市副中心。

以泰州当前三区消费情况,坡子街商圈、姜堰商圈与万达商圈为第一梯队,药城+寺巷商圈、大学城商圈为第二梯队(高港商圈勉强归为二梯队),万象城商圈与易居城+东部市场群商圈为第三梯队,其他商圈为第四梯队!

泰州立市时,一是失败没有达海,局限未来发展,也造成在苏中影响力低下,如果当初与南通用靖江换海安,争取东台,整合 历史 上老属地,就不至于像现在离心离德;二是中心城区和市府过于偏于一角,类似南京在江苏的地理位置,就是举全市之力发展成型也不能辐射拉动市内经济;三是由于以上两点,错失沿海高铁,如果中心城区往东靠,估计就没有海安做大的枢纽。现在的泰州地级市,尽管与扬州分开发展还不错,但是中心城区在市内的凝聚力很难同时提升,也就难怪靖江、泰兴、姜堰和兴化的群众不叫好。

泰州中心城区的位置应该是失败的,泰州要有好的发展,必须尽早破局立新。

㈢ 江阴物价怎么样

江阴的物价还是相当的高吧 比无锡还要高
城区内房价已经飙到8000~10000 一平
周边的镇上的房价么在5000左右
在江阴生活的恩格尔系数还是相当的高 因为吃饭很贵 买菜很贵 衣服很贵 看病更贵
一般2000左右的工资得过得很节俭才行 4000左右还算能过过
如果有点小钱 在江阴过过还是不错的 环境好 出行方便 公共设施也很好
只是没有钱的话 日子还有不好过啊

㈣ 江阴西门新村拆19000一平吗

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显示,不是。江阴西门新村拆补偿方式为货币补偿。迁人与被拆迁人协商补偿金额。按市场评估价为标准。2021年江阴新房房价均价:13481.00元/m_。江阴西门新村拆19000一平高于市场价。具体消息可关注官方网站,获得第一手权威信息。

㈤ 请问上海周边有些什么旅游景点

(上海篇)
十一期间,抽出5天时间与夫人到上海、苏州及杭州自助旅游(济南出发),归来后感怀颇多,不吐不为快,故将自己的收获体会及经验教训与广大驴友分享。由于工作繁忙,所以拖到现在才动笔,也许自以为得意之事,仍属上当或不当之处,希望大家不要笑话,有什么好的意见,尽管批评指正。
总体计划:9月30日出发,10月1日早抵达上海,2日下午到周庄,3日游苏州,晚乘船去杭州,4日游杭州,晚乘车5日晨返回。
一、准备阶段
一到放假,我的游瘾就止不住。待到向领导请下假来,已经是9月29日下午了,而且30日下午才可离开,5日上午就要加班。没办法。此时30日晚济南开往苏州方向的卧铺车票早已售光,立即从网上预定汽车票(济南汽车总站不愧为全国第一汽车站),由于去苏州的没有卧铺汽车,只好先订了30日下午16:20开往上海的豪华卧铺,票价200*2,然后赶往火车站预定4日晚21:40的T32(杭州至北京)的返程票,还是晚了,没有卧铺,只有座号,只好将就吧,票价150*2,外加5*2的手续费。当晚在E龙预定了上海如家酒店的客房(由于是第一次去上海,火车站、人民广场、外滩附近的、可以网上预定的、房价可以接受的客房(220元以下的标准间)已经没有了,只好选择了浦东靠近地铁站的如家),然后收拾行李,购买途中小食品等。
#当日花费:往返车票355*2,其它20。
#体会:
1、早从E龙网上神游,对几天的计划心中有数,临时改变第一站,没有对整个行程造成大的不便,且在网上预定了房间,免去了部分后顾之忧。
2、最好早明确能否出行,避免途中劳累之苦。
二、途中(9月30日)
下午16:20出发,驶上京福高速,车是上海恒丰高速的,看来乘客素质较高,而且一上车就要脱掉鞋子并套上塑料袋,没有闻到我以前上卧铺汽车那种刺鼻的脚臭味。晚上20:00左右在临沂吃了免费自助餐(感觉一般),一路昏昏欲睡。
#体会:汽车卧铺较火车卧铺小一些,我这大块头睡不塌实。
三、上海之行(10月1日-2日)
当天大体安排是上午城隍庙及豫园,下午南京路、外滩、东方明珠电视塔及上海历史博物馆,晚上金茂大厦观夜景。
(一)回家的感觉
1日凌晨1:10左右到达江阴长江大桥,欣赏一番夜景后,继续睡觉。凌晨3:50抵达上海恒丰路汽车站。在车站对面一饭馆早餐(15)休息后,乘早班1线地铁(长程打的我可消费不起)赶在人民广场站走换乘通道乘2线(3*2)至世纪公园,3号出站口走牡丹路右转至浦建路北行,6:00到如家酒店住宿休息。
如家酒店浦东世纪公园店9月28日刚刚开业,外表看来一般,大堂就是一个丁字走廊,但内部设施不错,尤其是卫生间,非常干净,水压特别大。工作人员正在打扫卫生,连电梯门檐、花盆都擦得一尘不染,标准间(168)的床相对较宽,也非常舒适,自我感觉不错。办理入住手续时才发现,旅客几乎全是E龙预定的,1日只有2间空房了。
上海如家快捷酒店(浦东世纪公园店)(经济型)
的预订网址:http://travel.elong.com/hotels/default.aspx?campaign_id=4051378。
#体会:
1、节日期间旅游热点最好网上预定房间。
2、地铁是自动售票,所以出发前准备了一些1元硬币,没想到售票机附近有自动换钞机,换乘时要走较远一段距离。
3、刚出地铁站问路时,碰到的几位晨练的大叔大婶态度非常好,其中一对老夫妇还一个劲地解释自己刚从浦西搬来,情况不熟,实在对不起,让我一开始就对上海有了一个好印象。
4、入住前电话联系时,前台服务员详细介绍了从世纪公园地铁站3号门出来后的走法,说大概700米,但我感觉有1300米左右。实际上,可以从人民广场乘581公交车,站牌在酒店北100米左右;或从地铁站包三轮车3元抵达(太近打的又不值)。
5、途中夫人看到买早点的年轻人几乎都是男的,戏说嫁个上海男人可以享福了,我嗤之以鼻。
(二)旧城故事(城隍庙及豫园)
睡到上午9:00(如果买上当天6点左右抵达的车票多好啊),出门北行乘581A公交车(2*2),9:40抵达城隍庙游览,购买地图(5),11:00参观豫园(30*2),13:00城隍庙午餐(40)。
#体会:
1、上海的公交车站点间隔较远,大概有济南的4站地,南浦大桥塞车严重,乘务员态度一般,大概全国如此,不可强求。
2、城隍庙附近的市场与一些城市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相似,价廉物不美,但观赏街景很有意思,在那里,可以看到旧上海的民居,象鸽子笼式的阁楼,楼梯窄窄的,住得非常拥挤。那些伸出窗外挂在竿子上的胸罩、内裤、袜子之流,就在马路上空、行人头顶迎风飘扬,乃是一景。
3、豫园景致不错,但比苏州的拙政园、狮子林要差一些,票价高达30元。
4、城隍庙大门左侧第一家的上海小笼包味道不错,价格不菲。
(三)新城风貌(南京路、外滩及电视塔)
13:40乘581A公交车(2*2)到人民广场,步行游览南京东路,15:40到外滩黄浦江观光,16:20乘隧道(20*2)过江,登东方明珠电视塔(50*2)观上海市容,17:30参观上海历史博物馆(20*2)
#体会:
1、从581路人民广场站走到南京东路西头距离较远。
2、南京路的衣物给我的感觉一般,买名牌要到淮海路,我感觉商场布局和街道卫生不如天津的和平路、滨江道。
3、节假日外滩游人很多,地下通道更是人满为患,江边的风景不如我想象得好;观光隧道纯粹是骗人的东西,如果不怕多走几步路,还是乘船有味道。
4、登上东方明珠电视塔后可以看到现代都市的风貌,特别是浦东方向。票价分50、70、100三种,50的到观光厅,70的包括上海历史博物馆,100的包括太空舱,作为中国第一高塔,我认为值得一上。
5、到一地旅游,要了解当地历史发展及风土人情,所以我强烈推荐上海历史博物馆,在那里有不少栩栩如生的蜡像,并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你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上海。值得一提的是,俺夫人看蜡像多了,见到一保安说:“这个蜡像不仅形似,而且神似。”没想到保安一动,吓了她一跳,众人哈哈。
(四)都市夜景(金茂大厦)
从电视塔出来后,才发觉天已经黑了,回头观望东方明珠,灯火通明,附近几座高楼巍峨壮观。步行300米左右已经到达金茂大厦脚下,20:00附近晚餐(37)后,20:30登上金茂大厦88层观光上海夜景(50*2),22:00乘地铁2线(3*2)到世纪公园站,乘三轮车(3)返回酒店,途中一超市购买水果等。
#体会:
1、白天上电视塔观光,入夜登金茂大厦赏夜,感觉好极了,在大厦观光层,你可以看到电视塔的夜景(比电视塔的观光层高得多),如果在电视塔上,是不可能看到自身的。也许有人说这是多此一举,但我认为作为中国第一高楼(世界第几啊),还是有必要一登的,游上海,就是游的大都市风范。同时,你还可以感觉高速电梯给你带来的快感(尽管没有感觉)。
2、金茂大厦的游人比白天的电视塔少多了(真不敢想象晚上的电视塔有多少人),你可以尽情地欣赏上海夜景。
(五)时代潮流(上海科技馆、APEC会议展览)
10月2日8:00附近早餐(5)后,退房(168),携行李打的(10)到上海科技馆,寄存行李后,9:00参观APEC会议展览(30*2),10:00—13:30参观科技馆(60*2)。
#体会:
1、酒店的前台小姐会告诉你出酒店大门一拐弯就看到科技馆,由于携带行李,又要体会一下乘上海出租车的感觉(每到一地我至少要打一次的),所以打的来到科技馆大门口,乖乖,2.5公里。大概上海人习惯走路吧。
2、APEC会议展览没有在计划之中,到了科技馆才知道APEC会议是在这里开的,根据国际惯例,会议设施允许保存一年,11月份就要拆除,再加上自己的好奇心,就进去参观了,正好赶上一参与会议筹备全过程的工作人员给来自京城的几位官员讲解,所以了解了不少会议期间鲜为人知的逸事,很有意外收获。
3、在上海科技馆,你会感觉如果自己上初中的时候来,许多难懂的道理就会得到直观的理解。虽然门票很贵,但众多的上海人还是带着孩子来学习,里面有6个展厅,只感觉几个小时的参观时间太短了,以后孩子大了,我还会带着孩子来。上海在科技教育方面,我感觉还是走在了中国的前列。
(六)再见上海
14:00乘2线(还是世纪公园站的另一个入口)到人民广场换乘1线到火车站(3*2),乘轻轨(2*2),在宝山路(1站地)下车,沿着列车前进的方向往左手的出口出站,然后就能看见对马路的粉红色楼房的虬江路汽车站,再向前步行50米就是公兴路汽车站,购买下午最后一班15:30去周庄的汽车票(21*2),附近午餐(11)后乘车前往周庄,结束愉快的上海之行。
#体会:
1、知道公兴路汽车站的详细走法,还得感谢E龙专家QQC先生。去周庄的汽车有8:30、9:30、12:20、13:00、14:30、15:30,车程2小时。
2、上海之行我既游览了老城隍庙,又领略了大都市的风范,自认为不错的景点:上海历史博物馆、金茂大厦(夜景)和科技馆。
#上海花费(双人行):
门票:30*2(豫园)+70*2(电视塔、历史博物馆)+50*2(金茂大厦)+30*2(APEC会议展览)+60*2(科技馆)=480(由于本人身份特殊,实际只花了20元的科技馆优惠票)
住宿:168
餐费:15+40+37+5+11=108
交通:3*2+2*2+2*2+3*2+3+10+3*2+2*2+20*2=83(含隧道)
去周庄车票:21*2=42
其它:50
总计:931

苏杭的由于字数限制,就简单点说了:

杭州
(省府招待所 乘游4或7路-->)灵隐 门票25元+20元 乘游1-->六合塔 门票20元+10元 -->市区(延安路/武林路)-->招待所

杭州
省府招待所 步行-->西湖断桥-->白堤-->平湖秋月-->孤山(中山公园)-->岳庙 门票20元-->(曲院风荷-->)岳庙码头 乘船 船票35元-->湖心亭-->三潭印月-->苏堤 花港观鱼-->雷峰塔 门票40元(好象是)-->武林门码头 乘船(5:30PM) 船票78元/95元-->苏州(第二天7:00AM)

苏州
苏州码头 乘1路-->苏州火车站 买返程票 回上海T715次(5:54PM) 票价17元 乘26路/10路/40路/游1-->拙政园 门票30元 狮子林 门票15元 乘游1/游2-->虎丘 门票30元 乘游1-->留园 门票20元 乘游1-->火车站
注:游玩苏州这几个景点可以买套票,72元,还包括了另一个景点的门票,比较划算

㈥ 长春市宽平大桥附近94年房子现在能卖多少钱

是在长春市昆明大街附近的房子,如果是94年的房子,至今已经有26年的历史了,大概能卖7500元一平米左右。

㈦ 无锡为什么是二线城市离发展成新一线城市还有多久

从实际通勤的角度来说,无锡市区面积并不小,而且建成区密度质量也很高,那是为什么会给人造成无锡是个小城市的感受呢?我觉得恐怕和以下几点有关:

一,交通拥堵程度

无锡是出了名的交通顺畅的城市,虽然近几年因为道路建设的迟滞和私家车数量的迅速增长,类似于早晚高峰时机场高架,金城高架等动辄数公里缓行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在同类城市中还是属于比较畅通的城市,尤其是非高峰时段,基本上是一路畅通。同样十五公里路程我在杭州可能要开四十分钟,苏州三十分钟,在无锡只要二十分钟。通勤时间上的节约给人一种城市不大的感觉。

二,人口构成和分布

无锡是典型的工业城市,虽然目前三产占比已经超过二产,但是就我感官来说二产从业人员应该还是较三产多的,且三产的水平应该也是较中心城市低一些,这意味着商务人士较少,一般上班族在工作时间都在单位待着,在城市中奔波的人口占比较低,是所谓的候鸟城市。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苏州市区人口只比无锡多一百万,也是相似的产业结构,为什么明显感觉苏州人多?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就是苏州和无锡不同的城市组团结构。苏州的城市整体框架是类似于十字型(中间是古城区),古城区以外各独立区域更接近于条状,导致工业园区和新区的工厂区域和商住区域并不是圆形分割,比如大裤衩向南向北不超过两公里就进入工厂区域,而东西向则是拉的很长的商住区域。无锡则是典型的圆形城市,从市中心出发向南西东甚至北(虽然北塘真的破)都是一定距离的商住区,较大的工业区被很明显的分布在市区各个角落,和城市主城区的界限很明显,以至于一走出高楼密布的商住区就一望无垠,有到了市外的感觉。同时很多外来人口聚集的乡镇(比如梅村,硕放,安镇)都被工业区分割在主城区以外,人口分布的离散程度很高。另外,包括主要景区全部分布在市郊,大市范围较小辐射有限等也是重要的原因。

三,主城区地形也是影响的一大因素。

“无锡”地处长江南岸,太湖西北岸,是长三角经济区的中心地带,确实是中国不多得的一块福地;更是区域的战略要地,论区位优势应该比常州、苏州高一点;但它的优势在目前的长三角格局中,并未发挥出来。

无锡的江阴大桥在20年前就建成了,是江苏省的第二座长江大桥,以此可见其在区域战略中的重要性;目前江苏长江上已有十来座大桥(含在建),但无锡依然仅此一桥,可见其战略之短视,错失良机已久!

建国以来,无锡一直是江苏省的政治老二、经济老大,大约在15年前被苏州超越,便一蹶不振;因其错误的规划、和短视,至今也没有更正过来;不仅被苏州超越,还被常州追赶。无锡根本不知自己因何而兴、因何而衰?总想压苏州一头,却又处处向苏州学、和苏州比、还总想着要和苏州靠近。苏城兴衰千年,自然是有道理的。无锡要想重新振兴,机会和优势依然存在的,关键是能否认清形势、明确自身的定位;找准了方向,努力了结果就不会差。

无锡应该做江南的“东北”,而不是太湖边的另一个“苏州”;应向长江发展,而不是把太湖当成未来;应发展现代化的重工业、大型工业、机械行业、 汽车 制造业等,而不是和苏州一样去争电子业、半导体;只有错位发展,才不会恶性竞争;才能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同时应发挥区位优势,把无锡打造成长三角的物流中心;无锡境内至少要造3-4座长江大桥,才能发挥你“交通十字路口”的优势。这些不仅是长三角经济分布的需要,更是你的所长和优势。先不管上海、南京让不让你这样做,但首先自己得明白原因,才能去想办法应对、和自我争取、突破。

在城市布局上,应该和苏州拉开距离、错位发展:无锡向“北”,苏州向“南”,这样才有未来。新的工业区应该设在城市西面,靠近“交通十字路口”,并向江阴靠拢;城市整体应该向“北”扩张,依托长江发展、做大自己,以收编江阴、张家港为长期目标而布局。以《无锡高铁北站》为新的城市中心;以沿江铁路为契机,再造一座新城;并再建一座《无锡长江大桥》,公铁两用,这是形成“十字路口”的重要一环。在无锡、张家港、江阴3点中间:新建一座《无锡国际机场》;并依托长江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区,以“现代重工业”为主: 汽车 制造、私人飞机、直升飞机、太湖边的游艇业等。按这样的布局发展,不出10年无锡的经济又将再次腾飞。

无锡这些年掉队的原因,是把太湖看的太重,当成了城市的未来;因与苏州争夺太湖发展权,而走错了方向。太湖经济,是属于休闲消费经济;而长江经济,是工业航运经济。长江乃是长三角经济区之根本,也是最大的优势;只有立足于当下去、谋划未来才有意义,无锡只有先做大自己、然后再去提升才有意义!

这些年在南边的投入,也不会白费;现在改弦更张还来得及:以北为主、以南为辅,以南养北。将“硕放机场”改成《太湖私人国际机场》,并将无锡滨湖区打造成“华东富人区”,邀请国内前100名富豪入住,建设自己的私人庄园。因华东地区富人聚集、但空域紧张,很多富人买得起飞机,却没法使用,也只有太湖上空这片适合;把“硕放”机场打造成全国第一个私人机场,他们当然愿意来啊。在这可以建造私人庄园,有了家、就会买直升机、买私人飞机、游艇…富豪来了,其它的自然就跟着来了;甚至可能把公司总部都能搬来。

富人区的房价,应该是苏州的2倍,向上海看齐;无锡市区的房价,目前大约是苏州房价的8成。以这些区域的财政,来补贴北面新城的发展,新城的房价应控制在老城区的1/2到2/3;以一个价格洼地来吸引人口聚集、留住各类人力发展壮大自己。“高房价”已经成了各大城市的劣势,新城的“低房价”也成了吸引、留住人口的优势……

两个狗斗的城市:无锡和苏州,城市相近、工业相近,都在争太湖发展权;应该拉开距离、错位发展:无锡向“北”,苏州向“南”。这些年在建机场上的明争暗斗,因靠的太近,所以最终有了个“折中”方案:太湖边的硕放机场。苏州人很不开心,GDP比无锡高一大截,却自己没有机场。

简单说一下苏州!苏州合并“吴江”后,应该整体“向南”发展;应该将吴中区的《苏州湾》分离出来,建立《太湖区》。《机场》会建在吴江区内!吴中区因面积大,没有重点、焦点分散,因此发展非常落后。应将吴中区的延太湖边区域(光福镇、木渎镇、胥口镇、临湖镇、东山镇、金庭镇、和横泾街道),与吴江区的“七都镇”,合并成立一个新的行政区:《太湖区》;以“苏州湾”为中心。将吴江的“松陵大道”以北区域、和同里镇划入《新吴中区》;因位置剧中,与古城相连、遥相呼应,应该将“新吴中区”建设成新的“主城区”!

“苏州国际机场”将建在吴江的《汾湖镇》,贴近上海南部和昆山,可以起到“自用”和替上海“分流”的作用,同时与吴江区的“高铁枢纽站”形成互动,打造成新的物流集散中心。把太湖区打造成 旅游 集散地、吃喝玩乐与一体,苏州整体将以《苏州湾》打造城市新名片,集游艇 旅游 、高端消费, 娱乐 新天堂!

以上海为龙头,这样与无锡互动、错位发展,让富豪们形成:办公在上海、住在无锡、吃喝玩乐在苏州的新格局。对提升“长三角”的国际竞争力都是有益的,而且2个城市都得到了机场、和发展的新机会!

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经济实力和人口数量的相对下滑。解放后到1990年代之前,无锡号称“小上海”,其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称雄江苏省,在全国也具有一席之地。1990年代,苏州协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之威,再加上以首个设立工业园区的县级市昆山为代表的苏州所辖个县级市的崛起,无锡的江苏一哥地位被苏州取代。2010年后又被南京超过。经济实力排位的退步导致流入无锡的外来人口明显减少,退居二线城市在情理之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口和地盘都不占优势的无锡仍然是全国最强的地级市之一,无锡的收入水平也几乎是地级市里最强的,和苏州不分伯仲。

我住在无锡惠山区农村,我表妹嫁到了张家港德绩镇,都说张家港经济实力强大,可去吃喜酒时发现,他们的办酒水档次和我们比相差至少8一10年。为什么?苏州的强市张家港其实工业经济发展可能很强大,但绝大部分老百姓只是赚点死工资,这些工薪阶层其实并不太富余呢,无锡综合实力肯定不输苏州,城乡差距很小,老百姓普遍富余,喜酒最能够反应当地的整体生活水平!所以不要吹什么GDP经济实力多强,这个实力只反应企业大、老板也多,可绝大部分工人也只赚了点死工资,没有什么可吹的,所以奉劝那些苏州人不要自我感觉良好,因为如果是老板不管无锡还是苏州都好佬!要是做个工人全差不多!!!顺便劝声江阴人,阳光、海澜等集团老总是有钱,可绝大部分普通职工待遇同样不会高,同样不要瞎吹!!!

我住在无锡,我是外地人,我来无锡十年了,我的生活不会因为是一线还是二线而改变,无锡有我喜欢的地方,也有我不喜欢的地方,那又怎么样,反正我住的地方就是我的家,对了,最后一句,我是中国人,讨厌地图炮

什么一线二线的,作为无锡人我骄傲,请别用所谓的一线压人,一线城市难道什么都好了,无锡有无锡的好,我看无锡的第一也很多,而且这是其他任何城市都比不了的。无锡自然有上百万上千万的人喜欢她。所以说,讲话要辩证实在。我认为,在那就把那的事情办好,多为那儿作贡献就好,不必无谓的争你高我低。你如果不是无锡人也与你没大关系,我哩无锡人会建设好自己的城市的,用不着他人多操闲心的。

我从小在无锡长大,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工作。从宜居的角度来说,无锡是远超上海的无锡一两万的房子比上海一二十万的房子景观好的多。无锡人也非常有自豪感,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发展的很好,收入比上海只高不低。所以以前无锡人既看不起苏北人也看不起上海人。其实上海本地人大多都是职员,老板多是外地来的。这里边牵涉到外来人口的构成,无锡经济以工业为主,外来人口多是工人,上海三产发达,外来的很多都是成功人士。客观来说,无锡本地人比上海本地人日子过得滋润。

当然,无锡的乡镇企业很多是在市场没有形成充分竞争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到现在市场逐渐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小企业有压力使无锡经济面临一些转型困难。

另一方面,无锡很多人才都跑上海来了,其实上海这座城市也是江浙才俊建起来的,其中无锡人也作了很大贡献,反正在上海人眼里无锡人和本地人差不多。所以长三角是一体的,没必要单独拿无锡说事。我在上海快二十年了,还是希望退休后住无锡,无锡还是宜居。

我觉得天天讨论什么一线二线城市很无聊!很没有意义!就算现在承认某某城市一线又能怎样?普通百姓生活没有本质上大的区别!好不好,不是靠什么不知道谁炒起来的一线二线概念来决定的。没有为什么!无锡好,无锡人民知道,无锡不好,无锡人民也知道!
无锡什么时候成为一线城市?这个提问不太严谨。事实上2018年国家第一 财经 城市研究所的报告中,无锡俨然已经跻身国家新一线城市的行列。

但无锡最近几年在“新一线”的行列中几进几出,无疑让广大无锡市民感到困惑。事实上,无锡的经济发展近两年来确实略显疲态,2017年GDP增速在省内呈中下游水平。总量上又被省会南京超过,后面的南通更是穷追猛赶。2015年省内区划调整过后,无锡错过机遇,市区生产总值甚至被隔壁重组后的常州超过,使得无锡倍感压力。

为何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我感觉有以下两点比较重要的原因。

一,经济中心不明朗

二,区划设置不科学

首先我们谈谈第一点 《经济中心不明朗》 我们知道,一个城市需要快速成长,中心辐射周围是最有效的发展模式。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拥有经济绝对优势的中心发光点,说简单一点就是由发达的市区带动相对落后县域。

我们来看看江苏其他的城市。

再来看看我们的无锡,2017年无锡全域完成GDP总量10511.80亿元,其中市区完成5465.28GDP亿元,占全域比例约52%。另外,下辖江阴市完成GDP3488.27亿元,宜兴市完成GDP1558.25亿元。无锡在只有两个县级市的情况下,虽然总量上已经跻身万亿俱乐部,可是这个数字的组成却非常尴尬,市区占全域比例并不高,勉强过半,这种市区如此低调的情况在省内也是“独树一帜”!(其次是十三妹宿迁)

无锡拥有下辖县级市数量除去省会南京外,排行江苏倒数第二,仅有江阴与宜兴两市。其中江阴GDP将近3500亿元,与市区相差并不太大,简直就是一头怪兽!而宜兴的GDP也超过了1500亿元!二者相加总量超过5000亿,仅仅两市的总值,占据比例却高达全域的48%,几乎与市区相当,而这个比例还在不断扩大!这就出现了一个小马拉大车的尴尬局面。因为县级市过于强大,特别是江阴,完全能够自给自足,经济上并不依赖市区,所以市区不能有效地发挥对下辖县市的虹吸作用。另外,江阴宜兴作为代管县级市,财政收入不直接与无锡挂钩,而是上交省部,再由省部按比例返还地区,所以县级市的发达,市区占不到什么便宜。而以无锡市区现在的体量,也不可能吞并经济体量如此庞大的江阴成为市辖区,导致市区经济一直不温不火,发展缓慢。我预测,随着江阴的高速发展,今后市区的无力感会越发明显!

再说另外一个县级市宜兴,我们就要谈到第二个原因了—— 《区划设置不科学》 ,这个也是无锡的硬伤!

出现这种情况,就要讲到1983年的那次区划大调整了。当年,无锡放弃了位置更好的沙洲县,也就是现在的张家港,而选择了宜兴这块飞地。当然,也是为了争夺太湖的使用权。可事实证明,当时的无锡目光不够长远,“太湖情缘”太重,却低估了长江的价值。我们知道,长江的航运价值极高,为长江三角洲中下游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是承东启西的纽带。而当时的无锡似乎“长江情缘”不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而飞地宜兴,这么多年来,不论是交通上还是文化上都难以融入无锡,相反更愿意接受老府常州,因此也是自顾自地发展。而由于地理的因素,无锡也无法吞并宜兴成为市辖区。

这样一来,无锡够不着南也撩不到北,实际上成为了一个光杆司令。而隔壁同样作为光杆司令的常州发展情况与无锡却正好相反。83年分家后常州不但啥好处也没捞到,还丢了两块地,因此只能埋头发展市区,导致现在中心过于强大,下面却名不见经传。我认为,长远打算,无锡想要继续高速发展,只有与常州合并,恢复当初的八邑名都,中吴要辅。这样一来,常锡与苏州体量相当,下辖县与县之间的联系也可以不受地域影响,更加紧密。市区合并后,强大的左右两翼带动中北部飞速发展。生产总值也可以猛增到超过11000亿元,捍卫绝对的地区经济中心地位,从而更好的对周边县市起到辐射和虹吸作用!对长江和太湖的使用率也能发挥到极致!苏锡常都市圈从此更加紧密,百益而无一害!

无奈,这也只是我的一个臆想,毕竟这么重大的区划调整操作起来实在太难了!但欣慰的是,常锡两市确实正在加速推进一体化进程,2018年,将重点实施常锡城际高架的规划,再加上苏锡常南部高速,南沿江高铁,常锡宜,常宜高速的建设,希望能有效的缓解无锡现在的压力!

无锡要成为一线城市,其实也很简单。

那就是苏锡常合并成一个新的直辖市,可以取名为常苏市,或者东吴市(但绝不能叫无常市),市政府的驻地在无锡。

按照16年的资料,不妨来看看新成立的这个数据:

GDP:15475+9210+5773=30459亿,超过上海的27466亿元,名列第一。

人口:1061+651+459=2171万人,少于重庆、上海,与北京相仿,名列第三。

土地面积:0.85+0.48+0.44=1.77万平方公里,与北京、盐城等城市相仿,也不算“巨无霸”。

果真如此,上海、苏常(东吴)两市互相竞争、互相提升,倒也可能激发更多的活力。而苏锡常人民,也如愿以偿地进入一线城市的行列,继续创造新的奇迹和辉煌。

㈧ 急求!泰州、靖江、海门、溧阳、江都、句容这几个城市哪个相对不错啊请知情人士回答

当然靖江好啦 到南京和上海大都市都是2小时车程 像南过江阴大桥直接苏南3镇 交通好自然不用说 在加上现在大力发展 机遇还是很多的 其他几个城市 相对没有这么左右逢源

㈨ 白沙洲大桥处房价现在多少钱啊

沙洲大桥处房价现在应该是1万块钱一平左右。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885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357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644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724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486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809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1947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592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572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