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价信息 » 中江凯悦多少钱一平

中江凯悦多少钱一平

发布时间: 2023-01-13 16:34:24

① 常熟虞山镇大的服装厂都集中在哪里

常熟的大型服装企业分布在:海虞镇(王市、福山)、莫城、辛庄、支塘、大义、古里(白茆)等地,常熟的招商城是全国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之一,服装的产业链在常熟发展的很成熟。常熟电子厂集中在常熟的东南开发区,东南开发区的外企电子厂很多。

虞山镇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苏嘉杭、沿江两条高速公路、204国道等构成了极为便捷的交通网络,僻邻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南通等大中城市,临近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铁路苏州站和国家一级口岸常熟港,中转服务直通世界各地。

近年来,虞山镇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和"发展经济,服务城市,维护稳定,致富百姓"的总要求,突出工业化和城市化 、服务业,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劲态势,保持了政通人和、奋发向上的大好局面。

2004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3.88亿元,工业产品销售收入240.94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39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9亿元,位列全省乡镇首位,注册外资1.36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4621万美元,完成外贸出口24.16亿元。

累计建办私营企业4414家,个体工商户32905户,总注册资本92.88亿元。

虞山镇依托城区服务业发展的有利资源,加快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全镇第三产业保持宽领域进入、多样化发展的态势,商品贸易、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传统三产不断巩固提高,信息贸易、中介服务、房地产业、医疗服务、金融服务和社区服务等新兴行业持续发展壮大。

2004年,全镇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3亿元。

汽车市场、常熟国际汽配城形成了"六区一城"新格局,市场交易额达13.2亿元,绿地常熟老街、中江凯悦大酒店、天铭大酒店、维多利亚度假村、时易初莲花大卖场、琴丰住宅区等总投资60亿元的一大批项目先后动工建设,并积极筹备国际礼品城等专业市场的开发。

"一园一区"是虞山镇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其中,位于虞山脚下的虞山高新技术产业园是常熟市工业经济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也是全镇经济发展的主阵地。

经过几年来的区域扩张和产业升级,现已成为国家级开发区江苏省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组成部分,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国家级乡镇科技园区。

园区已有日本夏普、富士电机、阪神集团、英国怡和、台湾良机、大稳电子、开关制造、机械总厂、中江制衣、忠鑫织造、常建管业、富安娜、苏源热电等250多家企业入驻,项目投资总额突破150亿元,形成了以电子电器、机械制造为特色的产业群体。

一个集"外向型、科技型、规模型、环保型"高新产业园已初具规模,跻身全市三大工业板块之一。

方浜工业集中区是虞山镇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板块和村级经济发展壮大的一个工业舞台,区域内地势平坦,交通便捷。该区以集中建设标准厂房为主,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每幢标准厂房均设有办公用房、生产用房和生活用房,首期开发面积380亩,建设2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

已基本实现了"五通一平",区内道路、绿化、供电、供水、供气、电信、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正抓紧实施,部分已基本到位,为入驻企业提供民必备的条件,崭新的载体形象已初露端倪。

② 常熟虞山镇大的服装厂都集中在哪里

常熟虞山镇没有大型服装厂,虞山镇是常熟市的市中心,常熟市里面没有大型服装企业。常熟的大型服装企业分布在:海虞镇(王市、福山)、莫城、辛庄、支塘、大义、古里等地。常熟大型服装企业主要以羽绒服和男装为主,常熟的招商城是全国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之一,服装的产业链在常熟发展的很成熟。常熟电子厂集中在常熟的东南开发区,东南开发区的外企电子厂很多。

常熟:

常熟市,简称虞,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常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常熟地处江南水乡,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常熟位于江苏省南部,是由苏州市代管的县级市。常熟市东北濒长江,东南邻太仓,南接昆山市、苏州市相城区,西连江阴市、无锡市锡山区,西北与张家港市接壤。

③ 虞山镇的经济

2014年虞山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6.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1亿元,工业开票销售收入512亿元、服务业开票销售收入716亿元。
2013年虞山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2.95亿元,同比增长9.0%;工业总产值1021.92亿元,增长6.7 %;服务业增加值528.35亿元,增长1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82亿元,其中工业投资35.51亿元,增长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72亿元,增长16.0%;注册外资1.57亿美元,到帐外资7569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58亿美元。 虞山镇分城区、郊区两大部分,城区主要从事工商业,郊区则以农业为主,兼营石匠、泥瓦工等建筑性行业。
建国前,虞山镇地区实行的是封建土地制度,绝大部分土地被地主、富农占有,农民缺地少本,并承受高额地租、高利贷和各种苛捐杂税盘剥,更兼生产工具落后,栽培技术因循守旧,农作物产量极低。据1949年调查,当时稻谷亩产仅200公斤左右,三麦亩产50公斤左右,油菜籽亩产40公斤左右,农民终年辛劳,还是入不敷出,只能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极度贫困的生活。建国后,农村经过土地改革运动,提高了农民发展农业、改善生活、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1956年,农业全面实现合作化,变土地私有制为集体所有制,结束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1983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八五”期间,特别是虞山镇和琴南乡、城郊乡合并以后,镇政府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总方针,在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坚持加大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并积极推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和规模经营,促进了农业的丰产丰收。1995年农业总产值1542万元,比1990年增长1.7倍,年递增11.5%。三麦单产293公斤,比1990年增产30公斤,水稻单产585公斤,比1990年增产54公斤。1996年,又一次夺得粮油生产的全面丰收,水稻单产达604.2公斤,三麦单产302公斤,油菜籽亩产153.5公斤,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是年,全镇筹集资金932.93万元,投入劳力561.15万多个工日,建设和改造农田水利,新建、整修、调整排灌站8个,新建水泥沟渠、暗渠3200多米,年末拥有的农机总动力共3272.3千瓦,农业全年用电量10670万千瓦时,化肥施用量(折纯)439吨,农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至年底,镇村二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服务机构有52个,土地规模经营单位3个,各类专业大户42个。全年复耕土地共150亩,改造整治低产田400亩。1997—1999年,全镇又疏浚大小河道73条,筑造圩堤护岸1377米,新建排灌站11座,修筑板沟渠道15741米,平整复垦耕地66亩,修筑中拖路及村级公路11.8公里。
截至2014年,虞山镇已建、在建、拟建示范小区有9个,共203万平方米,可入住近7000户。同时,该镇加大投入,高标准建设省级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省级农业产业化专项工程和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确定了“一主十辅”的农业生产发展思路,在优化稻麦生产的同时,发展果品、花卉、水生蔬菜和菌菇等10个品牌农产品,放大现代都市农业特色。 虞山镇历来是常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口密集,市场繁荣,手工业历史悠久。
早在明代洪武年间,纺织作坊已经遍及全镇。宣统元年(1909年),城区第一家采用机器生产的虞兴布厂在泰安街下塘开业。民国2年(1913年),城区创办电厂,出现了电力工业。民国7年,城区已有工厂33家,手工工场314家。行业有染织、电力、碾米、榨油、制革、织席、缝纫、鞋帽、家具、五金、印刷、刻字、书坊、笔庄、棕藤竹器制作等。沦陷时期,虞山镇棉纺工业、粮食加工业一度兴旺,并刺激了以修配为主的铁工厂的发展。
1949年,城区工厂177家、手工业779家。建国后工业生产得到恢复。至1952年,城区大小工厂175家,手工业916家,工业总产值4889.2万元。1956年,私营工业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个体手工业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是年,城区工业总产值6610.6万元,比1952年增长了35%。1958年,在大练钢铁,大办工业的高潮中,短时间内全部手工业合作社(组)并建上升为18家手工业合作工厂,城区街道办工厂猛增至94个生产单位。是年,工业总产值6320.8万元。1961年,虞山镇工业进行全面调整,至1963年,手工业合作工厂调整为11家,街道工厂压缩为11家,年工业产值1948.45万元(1963年国营、公私合营工厂划归县管,产值不在此数)。“文革”期间,全镇工业出现了波动徘徊的情况。70年代初,手工业合作社(组)先后合并为手工业合作工厂,部分街道企业发展上升为镇办工厂。1971年,全镇工业总产值3211.82万元。其中手工业合作工厂2931.81万元,镇办工厂201.91万元,街道办工厂79.1万元。
1978年,镇属工厂在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积极发展横向联营,引进技术和资金,扩大生产能力。与此同时,所有制结构由单一的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发展。此后虞山镇个体经济、民营企业迅速发展。1986年,常熟市划入沿海对外经济开放区,虞山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率先跨出国门,境外办厂,吸纳外资,创办三资企业。随着改革的深入,原有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工厂体制已越来越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企业效益下降。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镇于1994年9月,成立经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推行企业体制改革工作。1996年8月,虞山镇成立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全面开始企业转制工作。是年,全镇三资企业111家,其中停办或未建成项目27家,民营企业243家,镇办工业26家,村办工业85家,街道办工业52家。全镇工业总产值187291万元(其中个体工业49000万元)。至1999年12月,全镇工业系统转制企业106家,其中镇办工厂15家,村办工厂61家,街道办工厂30家。是年,全镇工业总产值193626万元,其中镇办工业67460万元,村办工业72166万元,私营工业54000万元。
位于虞山脚下的虞山高新技术产业园2010年成为国家级开发区江苏省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组成部分,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国家级乡镇科技园区。截至2013年园区已有日本夏普、富士电机、阪神集团、英国怡和、台湾良机、大稳电子、开关制造、机械总厂、中江制衣、忠鑫织造、常建管业、富安娜、苏源热电等250多家企业入驻,项目投资总额突破150亿元,形成了以电子电器、机械制造为特色的产业群体,跻身常熟市三大工业板块之一。
方浜工业集中区是虞山镇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板块。首期开发面积380亩,建设2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基本实现了“五通一平”。
2013年虞山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021.92亿元。
2014年虞山镇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512亿元。 唐武德七年(642年),常熟县治从南沙(今福山镇)移往海虞(今虞山镇),就有对茶、盐、酒征收商税之例。至宋代,商品交易形成“定点市场”,今青果巷一带即当年商贾交易旧址,县政当局在税务弄开设市易务管理市场,政府年纳税万余贯。元至正二十五年(1288年),朝廷降旨地方,允许在籍秀才从事商业活动。随着本地区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受吴中流通贸易的影响,在明万历、天启、崇祯近70年间,虞城商业已初具规模,且商品多数与本地农产品有关,如粮食加工制品、棉纺织品等,因此市场的旺淡往往受制于农业的丰欠。其间,民间手工艺品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如从明代流传至今的名篇《核舟记》,就是以描述天启年间虞山艺人王叔远所作微雕而名扬天下。时客籍商人纷纷来虞开店经营。在县东街经营直至建国前夕的刘正大铜锡铺,即为徽州人所开,其三百余年的悠远历史几可与苏州的孙春阳南货铺媲美。明末,虞城商业发展迅速,后经战乱,百业凋零。直至干隆登基,政局基本稳定后,地方商业才得以复苏。干隆元年(1736年),城内有牙行1014户,包括典当、绸缎、染坊、杂货等店铺,以后又不断增加。纷至沓来的客籍商人开始倡会馆、建公所,今南门西庄街与北门口尚留残址的徽州会馆和宁绍会馆,分别创立于明代和清代,是镇内较早的会馆。市上销售商品,除地产品外,民间食用的油糖杂货大多来自苏州。康熙二十年,朝廷“大开海禁”,船只往来如织,外贸兴旺。至清代中叶,西方鸦片大量流入常熟,由药用转为日用消费,由私下交易转为公开销售。1840年鸦片战争后,洋货渐来自上海,食盐来自浙江和淮扬。常熟米业历来称盛,清光绪廿九年(1903年),城内有米行105家,米市规模在吴中地区名列前茅,与无锡并称两大米市。光绪三十二年四月,地方设立常昭商务分会,加强了行业管理。
1911年秋,辛亥革命爆发,物价紊乱。一时商团、民团相继成立,以维护商界利益。民国7年(1918年),城内有行业131个,商号和厂商1182家,为数众多的是粮食、酱酒、菜馆、饭店,还有多为分工较细的小本经营,诸如席、帽、纸、笔、鞋袜、花粉、织带、绳索、梳篦、雨伞等专营店铺。次年略有缩减,各种店、行、坊、庄、铺、馆1156户,涉及121个行业。20年代,与传统手工业生产相关联的前店后坊的店铺渐多,各种作铺约占总商户数的四分之一,牙行约占四分之一,饮服行业约占五分之一,其他诸如花粉、珠灯、灯笼、零剪、纸扎、钉靴、烟袋等店,均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民初颁“剪辫令”后,理发店顿时生意兴隆。辛亥革命后,旅馆业悄然兴起。民国21年,城里有公司行号42户,较大商店212户,涉及25个主行业。常熟米业一向称雄沪上,时城区米行达147家,占全县米行总数之62.5%。至民国36年发展到244家,仅南门米市,旺季日成交量达万石以上。
1937年常熟沦陷后,城区横遭日军轰炸劫掠,寺前街、冲天庙一带商业区顿为一片废墟,被杀害的商人有46人。1938年春,战事西移,为谋生计,商贾权且复业,但百业萧条,规模远不如前。因战争而使市场上生活日用品奇缺,一些“胆大者”铤而走险作“跑单帮”“走私”营生,穿越封锁线贩运紧俏商品,以求谋取高额利润,但为此而断送性命者时有发生。受战争打击最大的有花边、电讯、皮货、木行等行业,其他行业也呈下滑趋势。1941年2月,日伪发行“中储券”,物价涨了干余倍。其间,唯客栈、饭店、赌场、烟铺、妓院等场所畸形发展。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城厢内的商店迅速发展到2100余家,摊贩800余户,涉及绸布、百货、酱酒等52个行业,私商就有2049户,其中对市场影响较大的有“四多”,即转手倒卖纱号多(24户),经营土布多(32户),做粮油买卖的行、店多(245户),从事金融牟高利的多(78户)。但是,战后货币贬值和美商洋货倾销给刚要复兴的商业市场带来了灾难性后果。民国35年,米价疯涨,刺激了各业物价的直线上升,造成通货膨胀,,市场一片混乱。常熟地处江南鱼米之乡,城厢商业占有地理和物产的优势,特别是大米、花边、菜肴在民国时期的吴中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城内已形成以寺前街一带为最繁华商业中心,东门、南门并沿市河延伸为主要商业街的商业格局。而分布于城郊地区的主要商业街,还有如兴福街、六店街、顶山街、邹巷街、泄水街、宝岩街、山前街、李桥街等村间商业小街,以茶馆、肉庄、烟杂铺、豆腐店居多,有的还有酒肆饭店、米菜摊头,以及一些与农民生计密切相关的手工作坊,商品和价格素受城内影响,但又具有乡商特色,大多为小本经营的夫妻老婆店,极少租用房屋和雇用他人。
1950年,城区设市,建立工商局,商业隶属其下,下辖9个专业公司。其时,政府大力发展国营商业和扶持供销合作商业,私营商业逐年下降。1952年底,国营商业、合作社、私营商业的批发比重分别为60%、4%和36%。“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商业进行机构调整,对私改造、国合分工和执行统购统销政策。1957年4月,商业局划出部分业务设服务局,下辖4个专业公司。1958年,城区撤市建立虞山镇。是年,“大跃进”“公社化”运动掀起,机构合并,网点减少,商业人员为4535人。1960年,商品紧缺,主要商品实行凭票购买,购物票达78种之多;部分高价供应,全镇有“高级食品”供应点54处。1963年,形势好转,高价品逐步退出市场。1975年,仅粮、油、布仍凭票证供应。1966年以后的十年“文革”运动使商业市场陷入混乱,机构撤并、人员下放,由工人和农民管理商业。国有商业受到抑制,集市贸易被卡死,私营商业几乎绝迹,商品供应紧张,服务质量下降。1976年,全镇商业网点195个,人员1968人,营业额1097.56万元,利润47.65万元。1979年,职工子女被允许顶招(接替父母)进店工作。1981年10月,镇机关设置商业科,管理五个行委。1984年,行委被划归市商业局,镇商业科同时撤销。80年代初,商业部门推行经营承包制,鼓励商业企业兼业经营、横向联合。1982年末,县属部门在虞山镇设有98个零售门市部,41个展销和服务部,镇属5个合作商业中心店下设139个商业网点,镇劳动服务公司和街道居委开设服务点48个,共计326个商店。近郊公社在镇开设商业门市部29个,登记批准的个体商户273家、集贸市场4所。年商品零售和服务收益达亿元。1984年,特色商店接踵而开,山景园、王四酒家等老店新开,可乐餐厅首次把西点推向市场。群众购买食品出现“食品要罐头、水果装篮头、卷烟论条头、啤酒讲箱头、糕点挑盒头,海参、开洋称斤头”的新动向。家用电器从凭券购买到敞开供应。1985年,水仙牌洗衣机在本镇首设特约维修站。彩电紧俏,甚至限购销售,一些商家还推出“有奖销售”。同时,假冒伪劣商品抬头,烟、酒、药、粮票、羊毛衫等假冒案接连不断。1987年,娱乐业开始涉足虞城,文化馆首家营业性舞厅开张,游戏机、桌球房随处可见。商店推行租赁经营并开始形成商业竞争,各业竞相让利、降价销售。
90年代,自选商场相继开张。1992年,镇政府大力发展流通事业,次年专门成立负责三产发展和管理的镇商业科(三产办公室)。1995年镇成立商会,并颁布《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暂行规定》(简称《40条》),当年个体商业户猛增到13776户。1996年,全镇三产成交额创百亿,其中招商城成交额达到90亿元。1997年,现代化商业大厦不断崛起,各业小商店鳞次栉比,市区的商业网点达到3392个,从业人员有18120多人。经营商品五光十色,并且逐步形成了颇具专业特色的商业街道。整个商业市场呈现国有、供销、物资、厂商、私营、个体六分天下的争雄局面。随着公有制商业企业全面推行“转制”,私营经济成分不断增长。1999年,镇、村、街道所办商业部门,有53个分别转为私营、个体、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制经营单位。
2004年,虞山镇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3亿元。汽车市场、常熟国际汽配城形成了“六区一城”新格局,市场交易额达13.2亿元,绿地常熟老街、中江凯悦大酒店、天铭大酒店、维多利亚度假村、时易初莲花大卖场、琴丰住宅区等总投资60亿元的一大批项目先后动工建设,并积极筹备国际礼品城等专业市场的开发。
2014年实现服务业开票销售收入716亿元。
201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72亿元。

④ 常熟市区有什么酒店比较好一点,交通方便点的!

最好的是:常熟中江广场皇冠假日酒店
(常熟市开元大道6号)

交通基本都很方便 就是有的比较不实惠

五星级

1常熟国际饭店 常熟市黄河路288号
2常熟中江广场皇冠假日酒店 江苏省常熟市开元大道1号
3常熟福朋喜来登酒店 江苏常熟珠江路 176 号
4天铭国际大酒店 常熟市海虞北路12号
5虞山锦江饭店 江苏省常熟市北门大街8号

四星级
1常熟大酒店 常熟市金沙江路18号
2常熟凯悦国际酒店 中国江苏省常熟市东南开发区金都路1号
3华联宾馆 江苏省常熟市海虞南路75号
4恒隆东航国际酒店 江苏省常熟市方塔街106号
5常熟森林大酒店 常熟虞山北路79号
6虞城大酒店 常熟市海虞南路64号

三星级
1梅园宾馆 常熟虞山北路137号
2尚湖花园酒店 江苏省常熟市尚湖风景区
3烟雨大酒店 常熟市甸新路
4波司登大酒店 常熟市波司登工业园区

其他较好的
波司登速8酒店 江苏省常熟市报慈北路222号
麒麟 168商务酒店 江苏常熟海虞北路40号
常熟市八号商务酒店 江苏省常熟市环城南路109号(红旗桥旁)
常熟甬江宾馆 常熟市甬江路168号
东风宾馆 南门大街44号(新开元酒店斜对面)
常熟国服大酒店 常熟商城中路77号
赣江之星宾馆 常熟市虞山北路10号
中汇宾馆 常熟市虞山北路258号
常熟中展新开元大酒店 常熟市环城南路50号
富丽达商务宾馆 环城北路29号(川菱桥对面)
金太阳大酒店 海虞北路29号
如家快捷酒店常熟招商城白雪路店 常熟市招商城白雪路30号

前15个都是星级酒店

⑤ 常熟凯悦国际酒店怎么样

0您好,通过网站预订信息,查询到

  • 常熟凯悦国际酒店 挂牌4星

  • 地址:常熟东南开发区金都路1号(与龙吴路交汇处)

  • 开业时间2007年,楼高5层,客房总数160间(套)。

  • 酒店拥有各类湖景房、园景房、豪华商务房、豪华套房,每间客房均配有32寸高清晰液晶数字彩电和干湿分开的卫生间,并导入卫星电视和高速宽带上网设施。酒店配有高档的桑拿会所与健身设施,环境整洁舒适。酒店会议室配有多媒体投影仪及上网设施,可随时进行商务洽谈和远距离网络沟通。餐饮方面提供中西餐厅,正宗的日本料理,高档的棋牌室,时尚高雅的咖啡酒廊。

  • 网站会员入住好评率;90%以上 参考评价:此处在常熟较偏僻地方的一个好的宾馆; 环境安静,服务还好,也可以再加强些, 房间空间不是很大;但早餐丰富。

  • 可登陆艺龙旅行网官网上查询更多酒店具体信息,谢谢;

⑥ 常熟中江凯悦一梯几户

常熟中江凯悦一梯三户。中江凯悦一层有6户,2部电梯。楼栋一共2栋,共计房屋310户。附近交通便利,适合居住。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885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357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644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724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486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809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1947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592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571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