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最深处温度多少
① 深海的温度
4°C左右
水的密度在4°C时为最大。海水也同样,当水的温度高于4°C或者低于4°C,密度都比4°C大,这样密度大的海水就在下层,密度小的海水在上层。即使海面已经积冰,深海的温度同样还是4°C,就是这个原因。
② 海洋环境的海水温度
世界海洋的水温变化一般在-2℃—30℃之间,其中年平均水温超过20℃的区域占整个海洋面积的一半以上。海水温度日变化很小,变化水深范围从0—30米处,而年变化可到达水深350米左右处。
在水深350米左右处,有一恒温层。但随深度增加,水温逐渐下降(每深1000米,约下降1°—2℃),在水深3000—4000米处,温度达到2°—-1℃。
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1、纬度:不同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则温度不同。全球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递减。
2、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海水温度较高,寒流流经海水温度较低。
3、季节:夏季海水温度高,冬季海水温度低。
4、深度:表层海水随深度的增加而显着递减,1000米以内变化较明显,1000米——2000米变化较小,2000米以常年保持低温状态。
③ 马里亚纳海沟一万米深,那里的水温度是多少
马里亚纳海沟一万米深,那里的水温度可以达到400度以上。
马里亚纳海沟作为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因为深度的不同,所以相应的水压也会不同。而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的水压达到了1000多个气压,深海因为没有阳光,温度非常低,并且由于海水和海底的摩擦,以及深海水与表层海水的热量交换,从而导致深海水的温度很低,但是却并没有达到零度,而是接近零度。
(3)海水最深处温度多少扩展阅读:
形成原因
一般认为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因海洋板块岩石密度大,位置低,便俯冲插入大陆板块之下,板块进入地幔后逐渐熔化而消失。
在发生碰撞的地方会形成海沟,在靠近大陆一侧常形成岛弧、弧后盆地和海岸山脉。这些地方都是地质活动强烈的区域,常出现火山爆发和地震。
研究结果表明,在马里亚纳海沟2673-10908m底层海水中,微塑料含量为2.06-13.51个/L,比开放大洋表层及次表层水中微塑料含量高出数倍;在马里亚纳海沟5108-10908m表层沉积物中,微塑料含量为200-2200个/L,也明显高于大多数深海沉积物中的含量。
④ 马里亚纳海沟有1万米深,那1万米深处的水温度是多少
1万米深海的水,压力十分大,物质状态处于液态和气态之间,即超临界状态的水,温度可以达到400℃以上。
因此1万米水深的温度是多少,归根于海域和地理位置,低的地方有两度左右,高的地方有几网络,那处于这两者之间的海域,显然温度处于一个中间的水平。
⑤ 海洋最深的温度大概几摄氏度
海水温度变化一般在-2℃—30℃之间,其中年平均水温超过20℃的区域占整个海洋面积的一半以上。海水温度有日、月、年、多年等周期性变化和不规则的变化,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收支状况及其时间变化。经直接观测表明:海水温度日变化很小,变化水深范围从0—30米处,而年变化可到达水深350米左右处。在水深350米左右处,有一恒温层。但随深度增加,水温逐渐下降(每深1000米,约下降1°—2℃),在水深3000—4000米处,温度达到2°—-1℃。海水温度是海洋水文状况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常作为研究水团性质,描述水团运动的基本指标。
⑥ 海水的温度是多少
三大洋表面年平均水温约为17.4℃,其中以太平洋最高,达19.1℃,印度洋次之,达17.0℃,大西洋最低,为16.9℃。水温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深度1000米处的水温约为4~5℃,2000米处为2~3℃,深于300D米处为1~2℃。占大洋总体积75%的海水,温度在0~6℃之间,全球海洋平均温度约为3.5℃。海水温度还有日、月,年、多年等周期性变化和不规则变化。海水温度常作为研究水团性质、鉴别洋流的基本指标。研究海水温度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不仅是海洋地理学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渔业、航海、气象和水声等学科也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