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瓶烘干要多少温度
Ⅰ 容量瓶正确的干燥方法为
容量瓶,是一种细颈梨形平底的容量器,带有磨口玻塞,颈上有标线,表示在所指温度下液体凹液面与容量瓶颈部的标线相切时,溶液体积恰好与瓶上标注的体积相等。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容量、刻度线。
用 途
配制溶液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介绍
容量瓶用 途:容量瓶是为配制准确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的精确仪器。
形 状:它是一种带有磨口玻璃塞的细长颈、梨形的瓶底玻璃瓶,颈上有刻度。
容积数:当瓶内体积在所指定温度下达到标线处时,其体积即为所标明的容积数。常和移液管配合使用。
规 格:容量瓶有多种规格,小的有5ml、25ml、50ml、100ml,大的有250ml、500ml、1000ml、2000ml等。
主要用于: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和准确稀释溶液以及制备样品溶液。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型号
容量瓶是为配制准确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的精确仪器。常和移液管配合使用。以把某种物质分为若干等份。通常有25,50,100,250,500,1000mL等数种规格,实验中常用的是100mL和250mL的容量瓶。
折叠编辑本段使用方法
在使用容量瓶之前,要先进行以下两项检查:
1)容量瓶容积与所要求的是否一致。容量瓶
2)为检查瓶塞是否严密,不漏水。
具体操作:
打开瓶塞,加入少量水,塞紧瓶塞,左手食指按住瓶塞,右手托住瓶底,倒立,若不漏水,正立。将瓶塞旋转180度,再倒立,若不漏水,则容量瓶密封性好.
这样做两次检查是必要的,因为有时瓶塞与瓶口,不是在任何位置都是密合的。密合用的瓶塞必须妥为保护,最好用绳把它系在瓶颈上,以防跌碎或与其他容量瓶搞混。
折叠编辑本段配制溶液
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的方法是:
(1)使用前检查瓶塞处是否漏水。往瓶中往入2/3容积的水,塞好瓶塞。用手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子倒立过来停留一会儿,反复几次后,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渗出。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
(2)把准确称量好的固体溶质放在烧杯中,用少量溶剂溶解。然后把溶液沿玻璃棒转移到容量瓶里
容量瓶。为保证溶质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要用溶剂多次洗涤烧杯,并把洗涤溶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里(见图a)。
(3)向容量瓶内加入的液体液面离标线1至2厘米左右时,应改用滴管小心滴加,最后使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与标线正好相切。(4)盖紧瓶塞,用倒转和摇动的方法使瓶内的液体混合均匀(见图b)。
(2)(3)详细步骤:
用容量瓶配制标准溶液时,先将精确称重的试样放在小烧杯中,加入少量溶剂,搅拌使其溶解(若难溶,可盖上表面皿,稍加热,但必须放冷后才能转移)。沿搅棒用转移沉淀的操作将溶液定量地移入洗净的容量瓶中,然后用洗瓶吹洗烧杯壁2~3次,按同法转入容量瓶中。当溶液加到瓶中2/3处以后,将容量瓶水平方向摇转几周(勿倒转),使溶液大体混匀。然后,把容量瓶平放在桌子上,慢慢加水到距标线2-3cm左右,等待1~2min,使粘附在瓶颈内壁的溶液流下,用胶头滴管伸入瓶颈接近液面处,眼睛平视标线,加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标线相切。立即盖好瓶塞,用掌心顶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注意不要用手掌握住瓶身,以免体温使液体膨胀,影响容积的准确(对于容积小于100mL的容量瓶,不必托住瓶底)。随后将容量瓶倒转,使气泡上升到顶,此时可将瓶振荡数次。再倒转过来,仍使气泡上升到顶。如此反复10次以上,才能混合均匀。
折叠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使用容量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检验密闭性 将容量瓶倒转后 观察是否漏水 再将瓶塞旋转180度观察是否漏水
(1)不能在容量瓶里进行溶质的溶解,应将溶质在烧杯中溶解后转移到容量瓶里。
(2)用于洗涤烧杯的溶剂总量不能超过容量瓶的标线,一旦超过,必须重新进行配置。
(3)容量瓶不能进行加热。如果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放热,要待溶液冷却后再进行转移,因为温度升高瓶体将膨胀,所量体积就会不准确。
(4)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溶液,不能储存溶液,因为溶液可能会对瓶体进行腐蚀,从而使容量瓶的精度受到影响。
(5)容量瓶用毕应及时洗涤干净,塞上瓶塞,并在塞子与瓶口之间夹一条纸条,防止瓶塞与瓶口粘连。
(6)容量瓶只能配制一定容量的溶液,但是一般保留4位有效数字(如:250.0mL),不能因为溶液超过或者没有达到刻度线而估算改变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只能重新配置,因此书写溶液体积的时候必须是XXX.0mL。
折叠编辑本段容量瓶的校正
1、绝对校正法
将洗净、干燥、带塞的容量瓶准确称量(空瓶质量)。注入蒸馏水至标线,记录水温,用滤纸条吸干瓶颈内壁水滴,盖上瓶塞称量,两次称量之差即为容量瓶容纳的水的质量。根据上述方法算出该容量瓶20℃时的真实容积数值,求出校正值。
2、相对校正法
在很多情况下,容量瓶与移液管是配合使用的,因此,重要的不是要知道所用容量瓶的绝对容积,而是容量瓶与移液管的容积是否正确,例如250mL容量瓶的容积是否为25mL移液管所放出的液体体积的10倍。一般只需要做容量瓶与移液管的相对校正即可。其校正方法如下:
预先将容量瓶洗净空干,用洁净的移液管吸取蒸馏水注入该瓶中。假如容量瓶容积为250mL,移液管为25mL,则共吸10次,观察容量瓶中水的弯月面是否与标线相切,若不相切,表示有误差,一般应将容量瓶空干后再重复校正一次,如果仍不相切,在容量瓶颈上做一新标记,以后配合该支移液管使用时,可以新标记为准。
Ⅱ 多少度烘干
只要温度在50度左右就能烘干了,四五十度的烘干温度是最适合的,温度太高了,会造成烫伤和烫坏衣服等问题。
Ⅲ 容量瓶和移液管放在烘干箱中烘干对不对为什么
一、玻璃仪器的干燥 做实验经常要用到的仪器应在每次实验完毕之后洗净干燥备用。用于不同实验的仪器对干燥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定量分析中的烧杯、锥形瓶等仪器洗净即可使用,而用于有机化学实验或有机分析的仪器很多是要求干燥的,有的要求无水迹,有的要求无水。应根据不同要求来干燥仪器。1、晾干(控干) 不急用的,要求一般干燥,可在纯水涮洗后,在无尘处倒置挖去水分,然后自然干燥。可用安有斜木钉的架子和带有透气孔的玻璃柜放置仪器。2、烘干 洗净的仪器控去水分,放在电烘箱中烘干,烘箱温度为105—120℃烘1h左右。也可放在红外灯干燥箱中烘干。此法适用于一般仪器。称量用的称量瓶等烘干后要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和保存。带实心玻璃塞的及厚壁仪器烘干时要注意慢慢升温并且温度不可过高,以免烘裂,量器不可放于烘箱中烘。硬质试管可用酒精灯烘干,要从底部烘起,把试管口向下,以免水珠倒流把试管炸裂,烘到无水珠时,把试管口向上赶净水汽。3、热(冷)风吹干 对于急于干燥的仪器或不适合放入烘箱的较大的仪器可用吹干的办法,通常用少量乙醇、丙酮(或最后再用乙醚)倒入已控去水分的仪器中摇洗控净溶剂(溶剂要回收),然后用电吹风吹,开始用冷风吹1—2min,当大部分溶剂挥发后吹入热风至完全干燥,再用冷风吹残余的蒸汽,使其不再冷凝在容器内。此法要求通风好,防止中毒,不可接触明火,以防有机溶剂爆炸。二、 玻璃仪器的保管在贮藏室内玻璃仪器要分门别类地存放,以便取用。经常使用的玻璃仪器放在实验柜内,要放置稳妥,高的、大的放在里面,以下提出一些仪器的保管办法。 1. 移液管 洗净后置于防尘的盒中。2. 滴定管 用后,洗去内装的溶液,洗净后装满纯水,上盖玻璃短试管或塑料套管,也可倒置夹于滴定管架上。3. 比色皿 用毕洗净后,在瓷盘或塑料盘中下垫滤纸,倒置晾干后装入比色皿盒或清洁的器皿中。4. 带磨口塞的仪器 容量瓶或比色管最好在洗净前就用橡皮筋或小线绳把塞和管口栓好,以免打破塞子或互相弄混。需长期保存的磨口仪器要在塞间垫一张纸片,以免日久粘住。长期不用的滴定管要除掉凡士林后垫纸,用皮筋栓好活塞保存。5. 成套仪器 如索氏萃取器,气体分析器等用完要立即洗净,放在专门的纸盒里保存。总之我们要本着对工作负责的精神,对所用的一切玻璃仪器用完后要清洗干净,按要求保管,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不要在仪器里遗留油脂、酸液、腐蚀性物质(包括浓碱液)或有毒药品,以免造成后患。
Ⅳ 玻璃器皿一般在多少度烘干,时长最高控制在多长时间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13
Ⅳ 容量瓶使用温度的范围是多少
大概25-100
Ⅵ 容量瓶上的使用温度是多少是不是每个容量瓶都是这个温度
标准是25摄氏度,不过一般都是粗放实验,室温默认为25摄氏度.
Ⅶ 恒温干燥箱烘干塑料和玻璃物品,多少度合适烘干多久合适!
恒温的话
说不准啊
一般枸杞烘干的时间都组要24小时以上
要是恒温的话
还要搭配除湿功能
干得快枸杞烘干房
枸杞烘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