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块的温度一般多少
⑴ 冰的温度是多少
因为水在0摄氏度以下凝固成冰,温度过程是水的温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冰的温度,根据甲图看出是从20到30摄氏度从上往下下降,所以是零下的刻度,所以为冰的温度,乙图是从30到40摄氏度向上递增,是零上的温度,是水的温度,故甲图为冰零下22摄氏度,乙图为水零上38摄氏度。
⑵ 冰块的温度是多少
1、首先要知道水的凝固是0摄氏度,也就是说水的温度要降到0摄氏度才开始结冰。
3、水在凝固时一直保持0摄氏度不变,直到水全部变成冰后温度才开始下降。
结论:冰的最高温度为0摄氏度,冰的温度跟环境温度有关,黄精温度高,它就搞,环境温度低它就低。是不确定的。
⑶ 冰块的温度是多少
通常所说的海冰,往往是指海洋中出现的各种类型的冰的总和。一部分海冰是由海水冻结形成的,是咸的;江河冬季封冻,春季到来,破裂的淡水冰凌流入海洋后,也成为了海冰;极地大陆冰川或陆架冰滑入海洋,断裂成巨大的冰块,随着海水流动,这也是海冰,这种海冰有个威严的名字,叫冰山。然而,确切地说,只有海水冻结而成的咸水冰,才是真正的海冰。
海水结冰和淡水结冰的条件不一样。住在海边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初冬冷空气来临时,陆地浅水池塘很快冻结成一层薄冰;深冬时节,江河封冻,而海面却照样波涛汹涌,海浪起伏。只有在寒潮频频爆发,空气较长时间处于低温的情况下,海水才会出现结冰现象。
海水结冰需要三个条件:①气温比水温低,水中的热量大量散失;②相对于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冰点),已有少量的过冷却现象;③水中有悬浮微粒、雪花等杂质凝结核。淡水在4℃左右密度最大,水温降到0℃以下即可结冰。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分,由于盐度比较高,结冰时所需的温度比淡水低,密度最大时的水温也低于4℃。随着盐度的增加,海水的冰点和密度最大时的温度也逐渐降低。
海冰初生时,呈针状或薄片状冰晶;继而形成糊状或海绵状;进一步冻结后,成为漂浮于海面的冰皮或冰饼,也叫莲叶冰;海面布满这种冰后,便向厚度方向延伸,形成覆盖海面的灰冰和白冰。
海冰是淡水冰晶、“卤水”和含有盐分的气泡混合体。按发展阶段,可分为初生冰、尼罗冰、饼冰、初期冰、一年冰和老年冰6大类;按运动状态可分为固定冰和流冰两大类。固定冰与海岸、海底或岛屿冻结在一起,能随海面升降,从海面向外可延伸数米或数百千米。流冰漂浮在海面,随着海面风向和海流向各处移动。
⑷ 冰块温度是不是没有固定值的,可能有一块冰是-1度,有的就是-100度
冰块的温度确实是不固定的。在一个大气压下零度以下的水就会结冰。
冰块的温度和其周围环境的温度一致,比如冰箱冷冻室里冰块的温度有零下十八度。
⑸ 请问一块一立方米的冰块的中心温度是多少
首先应明确,冰是固体,只要温度低于0度,它都是冰,没有变化.
所以,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答案.比如,中心温度是-50或-30都符合题意.但这个温度有个范围:-273.15到0度.
⑹ 冰的温度是多少冰水混合物呢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为0度,所以冰的温度可以是零度以下。
冰水混合物的整体温度是不能准确测量出来的,一般是不均匀的。在实验室中一般测得的冰水混合物温度在4度左右,而不是0度。
⑺ 冰的温度是多少,低于0度还是等于0度
冰温度可以低于零度,也可以等于零
常压环境下,冰的熔点为0℃。0℃水冻结成冰时,体积会增大约1/9(水体积最小时为4℃)。据观测,封闭条件下水冻结时,体积增加所产生的压强可达2500大气压。冰的熔点与压强存在着一种奇妙的关系:在2200大气压以下,冰的熔点随压力的增大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30个大气压降低1摄氏度。
超过2200大气压后,冰的熔点随压力增加而升高:3530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17℃,6380大气压下为 0℃,16500大气压下为 60℃,而20670大气压下冰在76℃时才熔化,称为名副其实的“热冰”。
(7)冰块的温度一般多少扩展阅读:
水的热胀冷缩是反常的,水在低于4度时热缩冷胀,导致密度下降,而大于4度时,则恢复热胀冷缩。这是水最重要也是最奇特的特性之一。
冰分布于冰川、雪山外,北方各省区冬冷见冰雪,秋凉见霜,夏晶天然产的冰可见于低温岩洞中(沿裂隙下渗的地下水冻结成冰),不论南北均属罕见。
⑻ 冰块是多少度
<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