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打筋间距多少合适
‘壹’ 钢筋之间的间距是多少
柱的纵向钢筋净距(不是间距哈),不得小于50mm;
梁的纵向钢筋净距:上部不得小于30mm、下部不得小于25mm且不得小于钢筋直径、下部的上排净距不得小于下排净距的两倍;上下排的净距不得小于25mm。
见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章。
‘贰’ 浇楼板的钢筋间距是多少该用多粗的
‘叁’ 建筑的钢筋与钢筋之间 的间距 国标规定是多少
如果是梁钢筋的最小间距的话:《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9.2.1 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3 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和1.5d;梁下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当下部钢筋多于2层时,2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2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
(3)钢筋打筋间距多少合适扩展阅读:
一般钢筋混凝土工程常用的钢筋:
(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3)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2010
(4)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2013
(5)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2008
(6)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2000
(7)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2002
(8)预应力混凝土用低合金钢丝YB/T038-93
(9)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10)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ASTMA416-98A
(11)冷轧扭钢筋JG3046-1998
(12)冷拔螺旋钢筋DBJ14-BG3-96
钢筋表面不得允许有裂纹、结疤和折叠。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钢筋表面上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
尺寸、外形、重量和允许偏差:
1)公称直径范围及推荐直径
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6~25mm,标准推荐的钢筋公称直径为6、8、10、12、16、20、25、32、40、50mm。
2)带肋钢盘的表面形状及尺寸允许偏差
带肋钢筋横肋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
横肋与钢盘轴线的夹角β不应小于45度,当该夹角不大于70度时,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的方向应相反;
横肋与间距l不得大于钢筋公称直径的0.7倍;
横肋侧面与钢筋表面的夹角α不得小于45度;
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末端之间的间隙(包括纵肋宽度)总和不应大于钢筋公称周长的20%;
当钢筋公称直径不大于12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55;公称直径为14mm和16mm,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0;公称直径大于16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5。
3)长度及允许偏差
a、长度:钢筋通常按定尺长度交货,具体交货长度应在合同中注明;钢筋以盘卷交货时,每盘应是一条钢筋,允许每批有5%的盘数(不足两盘时可有两盘)由两条钢筋组成。其盘重及盘径由供需双方协商规定。
b、长度允许偏差:钢筋按定尺交货时的长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0mm。
c、弯曲度和端部:直条钢筋的弯曲变应不影响正常使用,总弯曲度不大于钢筋总长度的0.4%;钢筋端部应剪切正直,局部变形应不影响使用。
梁与板
①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1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②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③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及高度。
④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⑤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
⑥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⑦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3)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4)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5)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6)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7)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根据设计要求,板筋采用钢筋马凳纵横@600予以支撑。
‘肆’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分布钢筋间距不宜大于多少
根据《混凝土结构规范》第9章
9.1.7
当按单向板设计时,应在垂直于受力的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宽度上的配筋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的受力钢筋的15%,且配筋率不宜小于0.15%;分布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当集中荷载较大时,分布钢筋的配筋面积尚应增加,且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当有实践经验或可靠措施时,预制单向板的分布钢筋可不受本条的限制。
9.1.8
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应在板的表面双向配置防裂构造钢筋。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0%,间距不宜大于200mm。防裂构造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钢筋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楼板平面的瓶颈部位宜适当增加板厚和配筋。沿板的洞边、凹角部位宜加配防裂构造钢筋,并采取可靠的锚固措施。
‘伍’ 楼顶浇筑钢筋间距是多少
楼板钢筋之间的间距不能够小于70毫米,当楼板的厚度小于150毫米的时候,间距最好不要大于200毫米,当楼板的厚度大于150毫米的时候,间距最好不要大于250毫米。所以在设置间距的时候,也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的。
市场上出售的楼板类型也是比较多的,不同的楼板厚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设置钢筋间距的时候也有一定的要求。
简介
1、常规使用的钢筋都是三级钢,钢筋的直径为8毫米,同时在设置钢筋间距的时候一般不会大于200毫米。
2、同时在选择板筋的时候,也是需要选择梁筋的。如果使用的是300毫米×300毫米的常规量,那么可以选择直径为12毫米的三级钢,并且在进行制作的时候,需要选择4根主筋,钢筋固定的间距最好不要超过200毫米。
‘陆’ 现浇楼板钢筋用多大,钢筋间距多少
现浇楼板钢筋和钢筋间距分析如下:
(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00mm时为6~8mmm;h=100~150mm时为8~12mm;h>150mm时为12~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
(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h>150mm时不宜大于于1.5h或250mm。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
(6)钢筋打筋间距多少合适扩展阅读:
(1)板式楼板:(1) 单向板: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2,板内受力钢筋沿短边方向布置,板的长边承担板的荷载(2) 双向板: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大于2,荷载沿双向传递,短边方向内力较大,长边方向内力较小,受力主筋平行于短边并摆在下面 (3) 板式楼板的厚度一般不超过120mm,经济跨度在 3000mm之内(4) 适用于小跨度房间,如走廊、厕所和厨房等。
(2)肋形楼板:楼板内设置梁,梁有主梁和次梁,主梁沿房间布置,次梁与主梁一般垂直相交,板搁置在次梁上,次梁搁置在主梁上,主梁搁置在墙或柱上,所以板内荷载通过梁传至墙或者柱子上适用于厂房等大开间房间。
(3)井字楼板:(1)纵梁和横梁同时承担着由板传下来的荷载(2) 一般为6~10m,板厚为70~80mm井格边长一般在2.5m之内(3) 常用于跨度为10m左右、长短边之比小于1.5的公共建筑的门厅、大厅。
(4)无梁楼板:柱网一般布置为正方形或矩形,柱距以6m左右较为经济。为减少板跨,改善板的受力条件和加强柱对板的支承作用,一般在柱的顶部设柱帽或托板。由于其板跨较大,板厚不宜小于120mm,一般为160~200mm。适宜于活荷载较大的商店、仓库、展览馆等建筑。
(5)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压型钢板起到现浇混凝土的永久模板作用;同时板上的肋条能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可以简化施工程序,加快施工速度;并且具有刚度大、整体性好的优点;同时还可以利用压型钢板肋间空间敷设电力或通讯管线适用于需有较大的空间的高、多层民用建筑及大跨度工业厂房中。
‘柒’ 钢筋绑扎的方法和钢筋绑扎之间的间距多少
给你一点关于钢筋分项的施工方法,慢慢看,肯定有用。有些钢筋工同行新手应用《平法》时常发懵,晕头转向,不得要领。本人从另一视角提取分类内容加以浅释,以帮助大家深入理解使用《平法》。 因水平所限,必然有不当之处,希望同道加以补充或指正。 钢筋的锚固长度 为此构件中的纵筋伸入彼构件内的长度,以彼构件的完整边线起算。 如:梁伸入柱中;柱伸入梁中;次梁伸入主梁中;柱伸入基础中;墙或板伸入梁中;等等。 “锚固长度”应成为钢筋工的第一概念。 锚固长度是图集中的固定值。在《平法》各本图集中均有列表。 锚固长度在101-1.3.4图集中总分两种:非抗震与抗震,内容是不同的。 选择锚固长度的前提条件是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抗震等级,然后参照钢筋种类...
钢筋绑扎检验批质量检验,受力钢筋的间距允许偏差为20mm
‘捌’ 混凝土楼板的钢筋直径和间距分别是多少
钢筋直径
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00mm时为6~8mmm;h=100~150mm时为8~12mm;h>150mm时为12~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
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h>150mm时不宜大于1.5h或250mm。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
间距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一:
负筋长度1,面层负筋二级钢直径10毫米,间距200毫米,板厚度100毫米.5米,直径10毫米,间距300毫米。分布筋一级钢直径8毫米,底层钢筋双向二级钢直径8,或直径10毫米,间距200毫米,间距150毫米c20混凝土。
解决方案二:
分布筋一级钢8厘。负筋长度1M,间距200MM,板厚厚度100MM---120MM,底层钢筋双向一级钢8厘,面层负筋二级钢10厘间距200MM,间距200MM这个是双向板。
解决方案三:
得看设计的荷载。如果是自建多层住宅,这么大跨度,板厚不应小于120,板筋最好双向10个的三级钢,间距150左右;扣筋8个或10个的三级钢间距150左右,长度最好1.2米 。分布筋6个的一级钢就好。
解决方案四:
直径6MM的一级钢,间距150-200MM之间,双层双向,板厚一般为100-120MM,应该没问题。
解决方案五:
楼板厚度10~12cm 钢筋3级钢 直径8 毫米 钢筋间距。楼板厚度10~12cm 钢筋3级钢 直径8 毫米 钢筋间距10~15cm 保守点的话钢筋双层双向好了。
(8)钢筋打筋间距多少合适扩展阅读
混凝土楼板楼面养护
1、跨度在8米以上的混凝土强度为≥100%,8米及8米以下≥75%方可拆模;砼强度≥1.2MPa时楼面方可上人及施工。(一般在浇灌后24小时强度可达≥1.2MPa,春、夏、秋正常养护下7~9天;冬天在正常养护下10~15天能够拆模)。
2、在正常保养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次;每次要确保楼面有11~16分钟的积水。
3、砼的保湿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砼初期伸缩裂缝发生。所以,楼层砼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一般宜≥24小时)必须获得保证,如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抢赶工期和浇水将影响弹线及施工人员作业,施工中必须坚持覆盖麻袋或草包进行一周左右的妥善保湿养护。
4、待楼板强度达到75%以上方可拆模。
‘玖’ 钢筋间距允许偏差多少
钢筋间距允许最大偏差是±20MM,测量方法是用钢尺量连续三档,取偏差绝对值最大处。
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表5.5.3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中没有单独规定分布筋的间距允许偏差,可比照该表第一栏绑扎钢筋网的网眼尺寸,±20mm。
钢筋间距不可以小于五十毫米,同时不可以大于三百毫米。纵向承受荷载的钢筋直径不可以小于十二毫米,所有的纵向钢筋的配筋比率不可以大于百分之五。存放钢筋时,应尽量防止直接接触水,要不然会被腐蚀。
钢筋的保养方式:
1、钢筋归于存放的空间有严格的要求,众所周知,钢筋要是碰到水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一开始存放的时候就应向到湿度问题,尽量的防止直接被水接触到,要不然会被腐蚀。
2、如果没有马上就使用,建议大家做好养护,否则也会因为放置太久造成钢筋性能失效,特别是做好防腐蚀的工序处理,这样能提高钢筋的防锈性能。另外要按时做好检查和计件,同时把相关数据记下来,方便之后需要使用时能够快速拿取。
3、由于钢筋施工连接会使用到很多的零部件,大家为了更好的管理与保养,应当根据各种的类别做好分类存放。要是钢筋是放在户外的环境下,建议在上面遮盖薄膜进行保护,这样能够更好的保护钢筋,防止受潮生锈。
‘拾’ 构造钢筋一般多少间距设置一根
根据抗震烈度的不同有区别。没有抗震要求的可以300。抗震烈度6-7度区,一般250。8度区一般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