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桔适合多少温度
A. 橘子适合什么温度储存
冷库贮藏最适宜的温度是0℃~1.2℃,湿度最好保持在85%——90%。桔子放在这样的冷库环境中贮藏,保质期可达4个月左右。桔子放入冷库贮藏,有利于减轻腐烂和失重,但长期低温贮藏必须注意避免冷害,防止柑桔产生褐斑病和水肿病。
地窖贮藏是普遍采用的甜橙贮藏方法,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适合果农分散贮藏。地窖内湿度一般为95%~98%,温度稳定在12~18℃左右,窖内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很高,可达到4%~6%,这样的贮藏环境非常有利于保持果实水分,使贮藏的果实新鲜饱满,自然失重率低,贮藏期限可到翌年的5~7月份。
地窖一般修建在地势高,地下水位低的房屋内外,南充地窖修建成上窄下宽的“三角窖”,窖的上口直径约50厘米,窖底直径一般2~2.5米,窖深约1.8米,窖口盖上3~5厘米厚的石板。一般每隔7~l0天开盖换气,并捡出烂果。
(1)四季桔适合多少温度扩展阅读:
橘子储存注意事项
橘子虽然是南方水果,如果短时间不能吃完,也最好冷藏。金柑、蜜橘、砂糖橘、脐橙等柑橘类水果都可以在冰箱内储藏。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多在4℃左右,这个温度下,橘子呼吸作用较弱,因此对营养物质的消耗较小,而且橘子不会被冻伤,更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导致食物中毒。此外,冰箱里湿度较高,能避免橘子过多失水,口感变差。
一般情况下,在四川、重庆等离产地较近的地方,柑橘在冰箱里可以保存2~3个月,而运到北方的橘子,由于运输中难免磕碰,在冰箱里可以保存1个月左右。如果橘子贮藏在室内,温度过高、空气干燥,橘子不仅容易失水,还更容易腐烂,这种情况下存放最好不要超过2周。
B. 金桔的适宜温度最低能耐多少度
金桔有着不错的耐寒能力,在冬季的时候能耐0℃的低温,若是太低的话,就有可能使它出现冻害的症状。想要让它更顺利的过冬,在南方地区不用过多的防护,而在北方地区则要将气温调整到5-10℃,要不然的话会被冻伤。
冬天和春秋不同,水分蒸发的是比较慢的,所以在过冬期要少量浇水,并适当减少浇水的次数。土壤维持微湿或偏干的状态都可以,只要不是干裂的情况就不用浇水。浇水时的水温也不能太低,容易将植株冻伤。
金桔对于光照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平时只要适当见见阳光就可以,冬季可以直接将它放在有太阳照射的地方养。
(2)四季桔适合多少温度扩展阅读:
修剪
金桔修剪幼树的时候,主要是轻剪,一般只需要修徒长的枝条和枯枝、病弱枝;金桔修剪衰老枝的时候,需要将树冠外侧的衰老枝剪去,这些老枝已经失去了结果的能力,可以从基部剪除;
金桔修剪绿色的枝条的时候,一般是要留强去弱,在同一个先端会长出2-3的枝芽,可以适当的疏枝,金桔修剪徒长枝的时候,需要将徒长的枝条剪除;
因为徒长的枝条过长,不仅会影响其他的疏枝的生长,而且徒长的枝条本身下部分就是光秃秃的,还容易长成扫帚枝。
C. 金桔盆栽适合什么温度
金桔性喜高温,生长适温约22-29℃最适合。
种植方法;
1、适光照。金桔性喜阳光充足的温暖湿润的气候,养护时要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若光照不足,环境荫蔽,往往会造成枝叶徒长,开花结果较少。由于金桔夏季喜凉爽气候,或夏日照强度大,此时宜放在略在遮荫处为好。冬季室温以不结冰为宜。如室温过高,植株得不到充分休眠,则翌年生长衰弱,易落花落蕾。
2、巧修剪。修剪是使金桔花繁果硕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为使树形优美,多结果,每年树液开始流动之前,春芽尚未萌发时进行一次重修剪,剪去枯枝、病虫枝、过密枝和徒长枝,保留3~4个头年生的健壮的、分布匀称的枝条,每个枝条只留基部2~3个芽,其余的剪掉。
3、施足肥。金桔喜肥,盆栽时宜选用腐叶土4份、砂土5份、饼肥1份混合配制的培养土。换盆时,在盆底施入蹄片或腐熟的饼肥作基肥。从新芽萌发开始到开花前为止,可每7~1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浅酱渣水,相间浇几次矾肥水。入夏之后,宜多施一些磷肥,以利孕蕾和结果。结果初期应暂停施肥,待幼果长到约1厘米大小时,可继续每周施一次液肥直至9月底。
4、浇好水。金桔喜湿润但忌积水,盆土过湿容易烂根。因此,生育期间保持盆土适度湿润为好。春季干燥多风。需每天向叶面上喷水一次,增加空气湿度。夏季每天喷水2~3次,并向地面喷水。但开花期避免喷水,以防烂花,影响结果。雨季应及时倾倒盆内积水,以免烂根。
5、治虫害。多年实践证明金桔没发现病害,只有黄凤蝶(又名柑桔凤蝶)危害。成虫体长30毫米,翅展100毫米,黄绿色,背面有宽大黑纵纹。前翅日个,后翅6个。卵为圆球形,直径1毫米,黄白色。幼虫取食新叶嫩芽,昼伏夜食,易造成金桔叶片缺刻或啃光。对此虫害的治法:幼虫期喷50%杀螟松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在枝干外捕杀虫蛹。
室内盆栽金桔四季长青,枝叶繁茂,树形优美。夏季开花,花色玉白,香气远溢。秋冬季果熟或黄或红,点缀于绿叶之中,可谓碧叶金丸,扶疏长荣,观赏价值极高。
D. 橘的生长环境如何
芸香科柑橘亚科柑橘属,常绿小乔木。学名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起源与分布
橘类原产中国,品种品系繁多,在中国南部山区仍有许多野生类型,是柑橘类人工栽培最早的一种,至少有4000年历史。史书记载甚多,公元前2,3世纪的《禹贡》、《尔雅》有较详细的描述。还有屈原的《橘颂》等诗篇,可见在中国栽培柑橘历史中,橘最早为人普遍认识。其后南宋韩彦直撰写《橘录》(1178年),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对其品种、性状以至栽培要点都有较详细的记述。印度发现橘类较早,故有些学者认为印度是橘的原产地;也有认为印度橘类是由青藏高原沿雅鲁藏布江传入的。西汉时(公元前200年)波斯人已将橘类带到伊朗,其后又传入阿拉伯国家及土耳其、希腊等国和欧洲气候温暖的沿海地区;及至12世纪已成为地中海国家栽培品种,比甜橙传入这一带为时要早。1493年经哥伦布带到美洲。18世纪以后橘类已成为世界栽培广泛的宽皮橘类,品种芽变及其杂交变种也特多。橘类主要生产国有中国、摩洛哥、美国、巴西、西班牙、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国。中国主要产地以四川、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湖北较多;其他各省如安徽、江苏、以至云贵高原、陕西、甘肃南部约有少量栽培。
特征与特性
橘类形态因品种而异。为小乔木或大灌木,树高多在3~6米之间。枝条一般较柔软细长,也有一些品种硬枝直立型,枝多有刺。叶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翼叶不明显。花及花萼均为小型,盛开时开张度在3厘米以下,花瓣直立稍向外弯曲,绝不向外翻卷;子房7~13室。果实扁圆形,橙黄或橙红色,也有朱红色的,果顶常凹入,蒂有沟棱。多数品种果面较光滑,果皮薄而韧,橘络较易分开,仅少数品种果皮稍厚而粗糙。橘的油泡层平整稍凹陷,海绵层薄易与果肉分离,中心柱空虚。汁胞粗短而具棱角,十分柔软。种子较小,卵圆,胚深绿色,子叶绿色,多胚,偶有单胚的。
橘类对环境适应性较强,在年平均温度15℃以上,绝对低温不低于-9℃,都能正常生长。也较柑、橙耐高温,椪柑能在年平均气温25℃中正常生长。在柑橘类中虽较耐阴,但高产优质仍需较多的光照。对土壤选择范围也广,在pH4.8~8.5均可种植,红壤、黄壤、紫色土、粘壤土以至海涂、砾壤土等都可种橘。因附生的菌根需较多氧气,故对土壤要求首要是排水透气性良好。中国橘类产区,多利用山坡地栽植,在南坡日照长,果实成熟较早;而在东北坡则果实着色好,寿命长。橘类耐旱,在抽梢、开花、果实生长发育期均需保持土壤一定湿度,因此在山坡地要加强水土保持及必要的灌溉。
主要品种
橘类品种多且种源复杂,按其基本特征,中国栽培品种分为6个类型。
红橘
树高大强壮,枝条细密较直立,树冠圆头形,多刺。叶椭圆状卵形,基部稍宽,叶柄短。果扁圆形,深红色,油泡突出。12月上旬成熟,由于果皮鲜红美观,适应性强,耐旱也较抗寒,丰产,所以在中国栽培最广。但易出现大小年,不耐贮藏。由于栽培条件和芽条变异,形态特征稍有差异。大红袍、福橘、川橘、樟橘、江南柑均属此类;由此分化出来的地方品系更多。
朱橘
树势开张,分枝稍疏,有短刺。叶狭小先端尖。果小、朱红色,果顶有小脐,果皮粗糙,汁泡较大,橙红色,品质中下。适应性强,耐寒耐旱,抗病力较强,是中国栽培种中古老品种,遍及浙江、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品系很多,朱红、衢橘、迟红、金钱橘、草橘、三湖红橘、朱砂橘、洞庭红、京橘均属此类。
椪柑
又名芦柑、汕头蜜橘、有柑、白橘(见图)。
树冠高大,分枝角度小,直立性强,老树较开张,主干起梭,枝条丛生。叶椭圆形,叶缘呈波纹状,翼叶小,叶面深绿背较淡,叶着生角度也较直立。花稍小。果大质优,蒂平有放射沟纹,果皮橙黄至橙红有光泽,油泡密而稍突,果皮松厚易剥离,囊瓣长肾形,汁泡大而脆嫩,汁多香甜,风味极优。多胚、子叶绿色。11月下旬至12月初成熟。为世界公认的鲜食优良橘种。优良品系福建有硬芦、软芦、少核椪柑:广东有东13和阳2号、长源1号:台湾有大叶大果、小叶大果、小叶小果等品系。中国以广东汕头市、惠州地区、广州市郊,福建樟州地区,浙江衢州市,广西柳州地区,台湾新竹等地为主产区。印度、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得克萨斯州、日本鹿儿岛也有栽培。
年橘
树冠圆头形,枝软细长,有短刺。叶长卵形,基部广楔形先端尖长,叶柄长,色浓绿。花小,白色。果扁圆,果皮鲜黄光滑,果心空,汁泡柔软。种子多胚,卵圆形。1月至2月成熟。品种有广东的年橘、广西的黄皮酸橘、湖南的滑皮橘和大红柑(又名茶枝柑)以中国南部的珠江三角洲一带为主产区。
乳橘
树势较强,主枝发生多,枝叶密集,半圆头形树冠。叶卵状椭圆,先端较尖色浓绿,有大叶系和小叶系等品系。花小。果大小因品种而异,以小果为多,皮薄橙黄,囊瓣肾形,囊衣薄,汁泡柔软,风味清甜而化渣。果成熟在11月。此类橘以黄岩乳橘、本地早(天台蜜橘)、南丰蜜橘栽种最为普遍,是中国古老品种。蜜橘以鲜食为主,本地早多用作罐头。
土橘
枝粗干大,是古老树种之一。果扁圆,也有圆锥状扁圆形的,果面粗糙,油泡突出,品质欠佳。原产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品种有土柑、建柑等。由于经济价值不高,已少发展。
世界柑橘产区种植橘类最多的品种,首推克里迈丁橘(Clementine),性状类似红橘,树势中等,枝细长开张,树冠圆头形。果扁圆也有呈梨形的,果皮橙黄或橙红,果肉深橙色,柔软多汁,甜带微酸,种子单胚。主要产地为地中海沿岸国家及美国和巴西,总产在100万吨以上。1965年引入中国。其次是橘与金柑的杂种四季橘(C.microcarpe Bge),为灌木状,树姿似金柑。泰国、菲律宾栽种面积较大,果汁为当地食物主要调味品。中国多用作盆栽观赏,也有用作加工凉果、蜜饯。
栽培技术要点
橘类在粗放栽培下也易生长。用种子播种寿命长但结果较迟,且大小年差异大。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普遍采用耐旱耐瘠的酸橘类作砧木,以获早果丰产。在集约化栽培条件下,椪柑用小叶系枳壳或红柠檬作砧木,可获早期丰产。茶枝柑用江西红橘作砧木可提早进入盛果期,本地早则习惯用构头橙做砧木。栽培距离因品种而异,橘类在中国南方以株行距2.5×3米为最常见,除去工作行及道路,每公顷1200~1350株。橘园进入盛果期必须注意回缩修剪以免过早封行,如树冠扩大至荫蔽则应间伐,以避免冠内下部枝叶干枯导致产量下降。橘类容易发生大小年,必须在收果前后增施有机肥,并进行环剥促进花芽分化;在花多果多的年份,适当进行疏花疏果,也是保持年年丰产稳产的必要栽培技术。橘类栽培管理方法与柑橙类相同。
经济价值
橘类除椪柑、茶枝柑、蜜橘等经济价值较高外,许多古老品种质量较差,为获得抗寒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要进行不断选种。中国现有橘类品种中有许多品种属于优良砧木,如归湖酸橘、江西红橘等均有必要作为优良砧木品种加以繁殖。椪柑是国际市场享有盛誉的世界蜜橘,茶枝柑果皮香味浓郁为名贵药材,南丰蜜橘果小味香甜是鲜食佳果,本地早则是橘瓣罐头良种,均有发展前途。
《橘录》(Monograph on Tangerine)
(Monograph on Tangerine又名《永嘉橘录》,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韩彦直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专着,1923年译成英文,为世界上不少柑橘名着所介绍。浙江温州(古名永嘉郡)自古盛产柑橘。《橘录》是韩彦直在永嘉为官期间调查、总结当地橘农的栽培经验写成的。全书三卷,共5000余字。卷上与卷中记述温州当时栽培的柑橘类果树的种和品种,分别对其性状予以描述。他将柑橘类果树分成柑、橘和橙子三大类,又进一步区分:“柑自别为八种,橘又自别为十四种,橙子之属类橘者,又自别为五种,合二十有七种。”这种分类方法在当时是一项创举,《橘录》可称世界上第一部柑橘分类专着。卷下占全书约1/3篇幅,叙述了育苗、定植、栽培管理及贮藏加工方法等,内容丰富,且颇有独到之处。《橘录》系统地总结了柑橘栽培技术,对柑橘的种植、嫁接、灌溉、土壤、病虫防治、采收、贮藏诸方面都有详细记述,反映了中国宋代柑橘栽培的水平。
E. 四季桔的栽培方法
1、施肥:以施农家肥为主,果后施磷钾肥,并于落果前1个月喷50ppm的赤霉素,以利于提高坐果率和延长观赏期。
2、换盆:以每年换一次为宜,每次换盆时,要对根进行处理,并除去1/3左右的旧土。
3、疏花疏果:依据去弱留强、均匀分布的原则,疏去过密的花和果。
4、浇水:四季桔喜温暖湿润,但忌积水,在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好。夏季每天喷水2次,并向地面喷水,以降温和提高空气湿度。叶面忌积累灰尘,因此要经常冲洗叶片。
花芽分化期要对树体进行控水,以促进花芽分化。四季桔生长旺盛,需控水时间长,为避免由于过度干旱而引起的落叶,可控水3天,浇水2天。
(5)四季桔适合多少温度扩展阅读:
造型时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了解四季桔的生理特性。四季桔在一年之内可以多次开花,多次结果。其花芽分化可以在枝梢停止生长后并具有一定营养的基础上进行。当年萌发的枝条,即可开花结果。
第二:在每年春梢萌动前,对四季桔进行一次重剪,剪去枯枝、弱枝、病虫枝和过密枝,保留健壮枝,每枝留2—3芽。弱树可截到第一次分枝处,以促进健壮的春梢,以形成整齐的树冠,使树冠丰满,树体健美。
F. 柑橘对气候条件有何要求
柑橘最适宜的生长地是有明显旱季的亚热带季雨林地带。绝大多数种类喜阳光温热气候,冬季不落叶,有一段暂短的休眠期。果实含大量水和糖分的汁胞结构,可使其种子渡过一个明显干燥的旱季。
(6)四季桔适合多少温度扩展阅读:
柑橘属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北纬35°以南的区域。 一般熟知的柑橘类水果并非全为柑橘属,例如枳和金橘分别属于枳属和金橘属。而柑橘属中有不少野生种类,其果实不适合食用。
柑橘果胶(Citrus Pectin简称CP)是从柑橘、柠檬、橙子、柚子的果皮、果肉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复合物,其分子是以一种长链碳水化合物结构存在, 分子量为5-30万Da,酯化度为20-75%。
柑橘约20种,原产亚洲东南部及南部。现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常有栽培。
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尤以五岭以南至中南半岛中部是本属植物的起源中心,也是本属植物的栽培起源地和现代的栽培中心之一。中国柑橘分布北限止于秦岭南坡、伏牛山南麓、山西临汾以南盆谷地带,北缘地区只限于少数种类可以露地栽种。
从亲系起源推论,多数柑类明显地显示出它们与橙类(包括非甜橙类)杂交的杂种特征与性状。而橘类大抵以黄皮橘类较为原始,红皮橘类则是黄皮橘类向北方推移遇到光、温等外界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
至于酸与甜的问题,可能是由于个别的遗传基因支配的结果,因为本属中不少种类的果既有酸的,也有甜的,例如来檬、香橼、柚,据此,有学者认为酸橙与甜橙不过是一个种内的两个类型。
G. 柑橘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柑橘对温度的要求
柑橘是常绿果树,性喜温暖湿润,不耐低温,冬季极端最低温必须在-5℃以上。温度决定能否栽柑橘,也限制着柑橘生长发育、开花结果。
气温12.8℃以上柑橘开始生长,23—29℃最适生长,13℃以下或37℃以上生长受抑制,花芽分化要求12.8以下的温度。
土温12℃以上根系开始生长,23—31℃生长旺盛,19 ℃ 以下较粗断根不易愈合,37℃以上生长停止。
二、柑橘对光照的要求
光照是柑桔果树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不可缺少的光热能源。
光照过强或不足,对柑桔果树都会带来不利影响,光照不足的密闭果园枝梢细长,软弱不充实,发芽率、发枝率降低,甚至梢、叶枯死,叶片薄而大,色浅淡,花量少,畸形花多,座果率降低,果实变小,果皮变得较光滑,着色差,酸高糖低,延迟成熟等,还会促使某些病虫害发生。而过强则会发生日灼
三、柑橘对水分和湿度的要求
柑橘喜湿润,以年雨量1000-15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75%,土壤相对含水量60-80%最适宜。雨量不足或分布不均之地要有水源和灌溉设施。
四、柑橘对风的要求
微风可改善树体的通风状况,增强蒸腾、作用,促进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和输导,增强光合效能,还能防止冬季霜冻、夏季热害,减少病虫发生,但强风则相反,弊大于利。
五、柑橘对土壤的要求
柑橘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红壤、黄壤、紫色土、油沙土、水稻土等都能适应,但要获得高产优质,则要求土壤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排水性能好、微酸性或中性。
柑橘主要施好7~9月份的状果肥,是柑橘稳产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防止柑橘大小年结果现象的有效措施。
把握好施肥时期
7~9月份正值柑橘果实膨大期,植株需肥量大,应及时施用壮果肥。盛果期的成年树,壮果肥宜在7月中旬施入;初果期的幼龄树,宜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施入,有利于壮果和抽生早而健壮的秋梢;树势衰弱的柑橘树和山坡地柑橘园宜早施,水源充足的平地柑橘园可适当迟施。
重施壮果肥
柑橘在壮果期间,要求养分多而齐全,因此,在适当施用速效氮肥的同时,要配合施用磷、钾肥和有机肥。施肥量应占全年施肥总量的30%左右。早熟和特早熟的品种,如宫本、兴津、大分早生等品种,应在7月初施完,晚熟品种如尾张,在9月份施下即可。在施壮果肥时,还应重视施用钾肥,建议使用海餐沃高钾肥,提高座果率。
合理施用叶面肥
在7~8月份的壮果期,根外喷施叶面肥也有显着的壮果作用,并能提高果实品质。可喷施海餐沃粉剂磷酸二氢钾,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次效果更好;建议选择阴天或晴天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喷施叶面肥,因叶背气孔多,吸收能力比叶面强,喷施时要将叶面、叶背都喷到,以不滴水为宜。
H. 怎样养盆栽桔子树
一、选择容器
盆栽果树的容器,以圆形为主,以利于根系向四周均匀舒展,同时,容器需渗水、透气性良好,以保证根系生长对氧气的需求,且防容器积水造成烂根。在各种质地容器中,素烧盆最适宜栽种果树。采用其它质地容器时,为了克服透气性差的缺点,可在盆底铺垫5厘米厚的粗沙,并沿内壁垫一层新瓦,然后填土栽树。
二、土肥水管理
1、配制盆土 适宜果树生长的盆土一般为中性(PH值在4.5—7.5),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或沙土。调制时,以熟化的田园土4份、河沙2份、草木灰1份,充分混合均匀,碾细过筛。培养土在使用前应进行消毒处理,如蒸煮消毒、烘烤消毒或药物(洒入1.5%福尔马林)消毒。
2、肥水管理 由于果树的根系只能从盆中吸收营养,仅靠盆中的有机肥远远不能满足果树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生长期必须注重肥水管理。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合理配施化肥,上盆时就拌入腐熟的有机肥;在萌芽前施一次速效氮肥,适量配合磷肥,每株浇肥水约1公斤,促萌芽开花整齐;在谢花后坐果期进行根外追肥,可用0.3%磷酸二氢钾加0.3%的尿素,每隔15天喷一次,连喷2次,以促幼果膨大和新梢的生长。在果树采前20—30天追施磷钾肥,每盆施磷酸二氢钾40—60克,然后浇透水,可增大果个、改进品质。果实采收后再追施一次三元复合肥,并浇水。秋季果树落叶前施腐熟土杂肥作基肥。休眠期要严格控制浇水,以盆土不过干为度。
3、倒盆 由于盆土中的养分被果树吸收或在频繁的浇水中淋洗掉,每隔2—3年需及时倒盆,更换新营养土。土团倒扣出来后,削去盆土四周2—3厘米厚的老根,将有机肥与营养土拌匀填充底部,再带土团上盆,周围再加入肥土填充,浇一次透水。
三、控冠整形
1、树形选择 盆栽果树的树形,按果树种类和品种的直立性、下垂性等不同要求,可塑造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树形,如自然圆头形、塔形、独枝悬崖形,双枝鹿角形、三枝杯状形、垂柳形、龙曲形等。使其既要有利于结果,又应具有美学效果,提高其观赏价值。
2、喷药整形 应用化控技术,使树体矮化。夏季,在盆栽果树的旺盛生长期要进行叶面喷布植物生长延缓剂(如矮壮素、多效唑等)2—3次,可使枝条粗壮、节间变短、植株矮化。另外,促花致矮、以形修剪的措施主要有:抹芽、摘心、拿枝、曲枝、环割、回缩、更新、拉枝等。并通过开张枝条角度和疏剪徒长枝、密生枝和无效枝等方法增强光照,整出理想的树形。
四、花果管理
在果树花芽量大时,应在孕蕾期疏花,生理落果期过后进行疏果;如果花芽量少,可多留些花。同时要进行人工授粉。
五、防寒越冬
在冬季不致发生冻害的情况下,一般不在室内越冬,让其在室外自然越冬休眠。为防止冻害,可在土壤封冻前浇一次透水,然后用草袋将整个容器包裹防寒,也可挖沟埋藏。
六、病虫害防治
在病虫害防治上,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特别是在生长季节,每隔20—30天,应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病。可用2.5%扑虱蚜1800倍液、20%白螨朴2000倍液防治果树盆景的蚜虫、红蜘蛛等害虫。
盆土要求“松、轻、肥”,一般由园土、细砂、锯末或粉碎稻草等按比例组成,再加入适量的鸡粪、饼肥、复合肥及微量元素混合,经发酵腐熟处理,使盆土pH值为5·5~7(要根据不同树种调整pH值)。加强管理
1·光照控制 柑桔、佛手、四季桔、代代、石榴均为喜光温果树,必须将盆树置于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场所,以促进植株生长点伸长、形成优质花芽,提高坐果率。佛手、四季桔、带果柑桔、带果金桔耐寒性差,必须放进塑料大棚越冬;夏季,当气温达35℃以上时,于上午9时至下午4时加盖遮阳网并喷水降温,否则易造成幼果脱落。
2·整形修剪 按照设计,通过弯干、弯枝、圈枝、圆柱形、斜干形、双干形、扇形、垂枝式等多种形状,以增强美感和促进盆树生长结果。
3·肥水管理 (1)浇水。不同果树对水的pH值要求不同,一般以6· 5~7为宜,可用硫酸亚铁进行矫正。水温与土温差应不超过5℃。生长季节浇水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进行。夏季晴天每天浇1次水,若土壤偏干,当天再补浇1次水;春秋季每天浇1次水,早春、晚秋视盆土墒情每2~5天浇1次水;冬季控制浇水。(2)施肥。要因树、因天、因土薄肥勤施。耐肥性强、生长量大、结果多的树种要多施肥,反之则少施肥;休眠期不施肥;盆土含肥量低或长时间倒盆的要多施肥,盆土含肥量高的要少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