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温度是多少
① 冬天3到9度水下的温度是多少
水的一年四季的温度变化并不大。基本上就是10度左右。
冬天3到9度水下的温度是10度左右
② 水底温度是4摄氏度吗
水深和温度没有直接的联系,主要取决于所处环境,现实中海底火山周围海水温度常年在几十度。而有的地方海水温度会低达零下十几度。
不结冰温度低而不结冰的原因是:海低压强很大,理论上讲,压力增加,凝固点降低。就和高原上大气压小,水的沸点降低原理类似。
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1)纬度:不同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则温度不同。全球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递减。
(2)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海水温度较高,寒流流经海水温度较低。
(3)季节:夏季海水温度高,冬季海水温度低。
(2)水下温度是多少扩展阅读:
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
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随深度增加而递减。表层海水到1000米,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递减,1000米以下,水温下降变慢。其原因主要是海洋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在海洋深处受太阳辐射和表层热量的传导、对流影响较小。
世界海洋的水温变化一般在-2℃—30℃之间,其中年平均水温超过20℃的区域占整个海洋面积的一半以上。经直接观测表明:海水温度日变化很小,变化水深范围从0—30米处,而年变化可到达水深350米左右处。
③ 2米水深水下温度是多少
2米水深的水下温度随着季节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而言,水温的变化随水深加大而变慢。随气温变化大而变快。也就是说,越接近水平面,温度变化越快,越是深处水温变化越慢,当达到1000米
以下时,水温基本常年恒温。
仲夏的话,越接近水面温度超高。2米水深的水下温度18℃~23℃
寒冷的冬天,越接近水面温度超低。2米水深的水下温度3℃~8℃
④ 水底的温度在冬天或夏天都为4摄氏度,为什么
冰面的形成可以阻止冰面以下的水和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冰点这个温度本来就可以实现冰水混熔的状态,所以很正常。
当寒冷的冬天来临后,随着气温的降低,江河湖泊中的水温也随之下降.考虑某一湖泊,设其全部湖水处于某一温度如10摄氏度,
再设湖面上空气的温度为-10摄氏度,于是湖表面的水就会变冷,
比如说温度降到9摄氏度,这部分水因变冷而收缩,
其密度比底下较暖的水为大,因而沉入下面密度较小的水中,下面的
10摄氏度的水上升.冷水的下沉引起一个混合过程,
此过程一直持续到湖泊中的所有水冷却到4摄氏度为止.但是表面的水还要被冷空气继续冷却降温,
表面水的温度进一步降低,又比如降到3摄氏度,这部分水的体积不但不缩小反而膨胀,即表面水的密度比下面小,因而就浮在水面上不再下沉.对流和混合此时都停止了(当然扩散不会停止),
表面下的水基本上靠热传导散失内能.水是热的不良导体,这样散热是比较慢的.表面水的温度,先于下面的水降至0摄氏度、开始结冰.
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一直浮在水面上而不下沉.冰下面的水,从上到下温度为0摄氏度到4摄氏度,从上到下逐渐结冰.由于通过热传导而向上散热,比较慢,并且有地热由底下向上传导,因此冻结的速度是缓慢的.若湖泊的水很深,湖水是不会被冻透的,湖泊中生存的动植物就可以在靠近湖底的4摄氏度的水中安然过冬,免遭冻死的厄运.
⑤ 气温26度,6米深的水下温度是多少
摘要 地表以下5~10米的地层温度就不随室外大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常年维持在15~17℃喔
⑥ 冬天水下多少米是4℃
冬季北方1米水下温度是4℃。
高于4℃时水热胀冷缩,上层水温下降时水能形成对流致下层水温降至4℃。低于4℃时水会反常膨胀,即热缩冷胀,此时如果继续从上方冷却,水将不能形成对流,可保持下层水温为4℃基本不变。生活中的谈论到水温仅指水的温度。
在地理学中,水温代指地下水的温度。一般讨论的地下水温度都指的是地壳层的水温。
冬季水温和正常温度对比:
气温和水温视季节而定,夏天一般1.5-2.5度。高温:3.5-4度(太阳影响较大)。冬天0-2.5度。平均相差2度左右。
气温和水温是互相联系、互为影响的。气温升高,水温随之升高;气温降低,水温也随之降低。一般来讲,知道了气温,也就知道了水温,这两者之间是互相联系、互为影响的。气温升高,水温也随之升高;气温降低,水温也随之降低。
以一日计,早晨6时,气温10℃,则表层水温约12~15℃。中午12时,气温20℃,则表层水温约15~18℃。下午2时,气温24℃,则表层水温约18~22℃。下午6时,气温16℃,则表层水温约18~20℃。子夜零时,气温下降到8℃,则表层水温约12~18℃。
⑦ 淡水动物在水底最低温度是多少
分什么,一般零下的话都处于蛰伏状态了,北方某些鳗类蟮类,就会在零下的水里冬眠,因为过低的温度会加速他们运动时消耗的热量
一般淡水动物最低能接受的正常水温度是在20度左右,个别因种类和大小,也会在5度以上.
⑧ 世界各地的海水温度保持在多少之间
世界各地的海水温度,存在着多大程度的差异呢?为了解答这一疑问,1989年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派出一艘名为白凤丸的研究船,对世界各地的海水温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察。
第一站:北太平洋。从东京出发后,研究船沿着北纬30°向东行进。在水深100米以上,海水温度大致相同,保持在24℃~26℃之间。而等温线随着东进不断上移。
换言之,西方的海水比东方的温度高。而海水总是在温度较高海水的左侧流动,因此在抵达加利福尼亚海之前,海流是向南流动的。该海流与北赤道海流汇合后,加入西方的黑潮海流开始北上。
研究船穿过巴拿马运河后,驶入大西洋。在迈阿密到葡萄牙海之间,海水等温线由西至东呈上升趋势,海流南下。在西经77°处与北上的湾流汇合。
在北纬30°,太平洋与大西洋均有南下的海流。在黑潮一中曾阐述过亚热带循环在北纬40°时海流东流,20°处较向西,而在中间的30°附近,东流的海流变为南下,最后与西向的海流汇合。
下面比较一下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水温。水深不足100米时,温度大致相同。
但在深海中,温度的差异却非常明显。在水下800米左右,太平洋的水温为5℃,而大西洋为10℃。大西洋的海水来自高温、高盐的地中海,而太平洋的海水则来自低温、低盐的亲潮海流。
研究船继续前行,穿过苏伊士运河后,抵达红海。红海中心区域深达1700多米,而南部入海口处的深度却不足100米。高温海水从南侧流入100米深处,一直到深层温度保持在22℃左右。因红海纬度较低,即使冬天海水也不会被海洋上空的大气所冷却,所以不会变重而下沉。在太平洋的热带海域中,像红海这种深层海水与表层海水保持同等温度的封闭式内海也不鲜见。
日本海的情况虽然也与之相似,入口(对马海峡)的深度只有100米,而中心区域深达4000米,但300米以下的海水全来自于西伯利亚海峡,均为冷却至1℃的低温海水。
白凤丸顺着印度洋南下抵达赤道。北纬10°至赤道之间的100米深处的温度变化显着的一层(温度飞跃层)在赤道周围逐渐变浅。
虽同为水下100米,赤道处的海水温度比北纬10°处低10℃左右。这是因为从东边吹过来的贸易风把温暖的表层海水带到了北边,而为了弥补这一空缺,深层的低温海水涌至表层。
就这样,海水的温度不仅受到大气的影响,海流的转向也会使其发生巨大的变化,并且海水通过改变温度,可以在高纬度处生成温暖的气候带,在热带生成阴凉的气候带,形成一个舒适的生态环境。
⑨ 岸上15度,水下一般是多少度
摘要 亲,一般水面比岸上低2-3摄氏度
⑩ 当河水表面结冰,水下较深处水的温度是多少呢
水下较深处水的温度是4℃左右。
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比这个温度高或者低的水都会上浮,所以河水深处都是这个温度附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