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今天温度多少度
⑴ 内蒙古和张掖温度相差有多大
差别不是很大。
张掖市属冷温带干旱和祁连山高寒带半干旱半湿润两种气候类型。其特点是夏季短而酷热,冬季长而严寒,干旱少雨,且降水分布不均,昼夜温差大,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4.1~8.3℃,平均为6.6℃。7月最热,为20.4℃;1月最冷,为-9.1℃。气温年较差26~32℃。平均最高气温为14.3℃,极端最高气温40.0℃,(2010年7月27日高台);平均最低气温0.3℃,极端最低气温-33.3℃(1955年1月8日山丹)。
⑵ 甘肃张掖与山西大同气候一样吗
甘肃张掖与山西大同气候只是年平均气温接近,其它方面见下面对比:
1、张掖属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干燥少雨,年平均气温6℃,一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每年6月至9月,是全年最佳旅游季节。地处黄土高原,平均海拔1770m,年均降水量107mm,是河西走廊地区的精华部分,素有金张掖的美称。
2、大同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四季鲜明。春季里气温回升很快,平均气温7-9℃,总是乍暖还寒;多大风,平均海拔700--1400米之间,降雨较少,平均降水量仅为50mm左右,占年降水量的15%,时有飞雪相随,且下且化。夏季气候温和,平均气温在19-22℃之间,雨水集中,平均降水量近250mm,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大同的夏天凉爽舒适,多温和的东南风,旅游者们多于夏季来此避暑胜地观光。
秋季来临后气温便逐渐下降,平均气温在6-8℃之间,这时常碧空万里、天高气爽。冬季较为漫长,长达四个多月,盛行西北风,日短天寒。平均气温在零下7-12℃之间。年日照时数较长,约为2800小时,光能利用潜力十分可观。
3、地理位置见附图:
⑶ 甘肃省张掖市的简介
历史发展
张掖,别称甘州,西汉时设置郡,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进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驿镇。 张掖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民风淳朴,水草丰美,素有"金张掖"的美誉。
张掖历史悠久,据在市境内黑水国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等文物证明,早在上古时代,人类就在这里过着狩猎、游牧的生活。张掖在远古属雍州之地,夏商时为羌族所居。周时,戎、狄两族在这里居处,春秋战国时期乌孙、月氏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战国时建立城邑,修筑长城,今张掖一带还留有秦长城遗址。后乌孙被月氏赶走迁逃新疆的伊犁,张掖归"控弦者可一二十万"的月氏族所属。月氏都城(今民乐永固城)它与昭武城(今临泽县境内)当年同是月氏聚居在黑河两岸的中心城市。汉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6年),拥有几十万强兵的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了月氏人;张掖成为匈奴之中右贤王的领地。匈奴占据后,不断进行掠夺,破坏了匈汉的友好往来,割断了汉王朝同西域早已存在的关系。公元前121年由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战败匈奴后始设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而得名。
自汉唐以来,张掖就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中原通往西亚东欧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要冲。由于地理环境优越,自然条件好,物产丰富,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金张掖"的美誉。张掖市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为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张掖,武威)之一,历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中心。张掖曾是北凉国的国都、行都司的首府、甘肃省省会和历朝诸代设州置府的治所,素有"塞上锁钥"之称。市内汉明长城、历代石窟、寺民、碑塔、古城、烽隧、墓葬群星罗棋布。大禹导弱水入合黎,老子骑青牛入流沙,周穆王乘八骏西巡会见西王母的传说,张骞、班超、法显等都曾途经张掖前往西域,隋炀帝于609年在张掖曾召集西域27国君主使巨,召开了"万国博览会",唐玄奘经张掖去西天取经,马可·波罗旅居张掖一年等历史传说和记载,使这块土地更加神奇。创建于魏晋时期的马蹄寺、金塔寺,保存着文物价值极高的雕塑、壁画。
气候特点
张掖属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干燥少雨,年平均气温6℃,一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每年6月至9月,是全年最佳旅游季节。
特色小吃
张掖的小吃也比较有名,比如有搓鱼儿,拉条子,炒炮,揪面片,炒拨拉, 鱼儿粉本地小吃,还有诸如兰州拉面,新疆烤羊肉串,四川麻辣烫等等,在保持传统口味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张掖特色,保证让你吃的回味无穷.由于地处西北,光照充足,使得这里的瓜果多而且甜,每年夏秋两季整车的瓜果被运往外地,为张掖人增加了收入.张掖最有名的还是要数葡萄酒了,由于张掖的纬度和法国极为相似,具有和法国一样的酿制葡萄酒的自然条件,而且张掖的葡萄酒历史也是比较悠久的,着名的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说的就是古代的张掖.但是由于交通和历史原因,张掖的葡萄酒至今没能进入省外市场,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城市名片
张掖市在1985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张掖市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奇特,造型各异的古建筑,构建精巧,绚丽多姿,古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苇溪连片,古刹遍地"之美景。有大佛寺、西来寺、土塔、镇远楼、山西会馆、明粮仓等古代建筑,黑水国遗址、汉墓群、古城墙、长城烽燧等历史足迹;还有甘泉公园、沙漠公园、黑河山庄、大野口自然风景区等融南国秀色与塞外风光为一体的绚丽的自然景观。张掖主要旅游景点:马蹄寺·大佛寺 ·张掖 ·木塔寺 ·山丹军马场 ·山丹新河驿 ·甘泉公园 ·河西学院 ·镇远楼 ·肃南康隆寺猎场 ·张掖市森林公园 ·东大山 ·龙首山 ·道巷庙 ·甘州古塔 ·诸葛楼 ·东山寺和西武当 ·黑水国遗址及汉墓群 ·许三湾城及墓群 ·牍侯堡 ·民勤会馆
交通通讯
[编辑本段]
区内交通通讯便利,兰新铁路及国道312、227线贯通,县(市)乡公路四通八达;西--兰--乌通讯光缆横贯全境,数字移动电话、无线寻呼系统已与全国并网;县市及乡镇实现了电话程控并与因特网相连。改建后便捷、高速化的国道227线、312线,兰新复线铁路的电气化,民航张掖机场支线业务已开通,加快了张掖立体交通框架的形成。
⑷ 如果去甘肃张掖市旅游,哪个季节是最适合的
我觉得去甘肃的张掖市旅游,应该秋天去的时候最好,因为秋季的时候天气凉爽,温度气候也1十分的宜人,而且去甘肃那边的旅游的话,可能会有枫林,秋季枫叶飘飞,枫叶落下来也是一道美景,甘肃旅游的最佳季节,大致也是9.10月份的。
甘肃属于北方,那边全年的空气都比较干燥,建议去哪旅游游玩的人,要多饮水,避免气候不适应,脱水,导致身体不舒服,还可以带上最补水的保湿水乳,和一些补水面膜,就算是外出旅游也要做一个精致的人哟,呵护好自己娇嫩的皮肤,让它们喝满水。
甘肃历史悠久,地域辽阔,风景优美,有高原,沙漠,戈壁,雪山等等,景致并存着,秋季的时候去最佳,甘肃那边可能气候温度比较反复,还是建议带一些厚点的衣服去,白天晚上温度差比较明显。
⑸ 我们的家乡张掖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A.暖温带、干旱地区B.暖温带、半湿润地区C.亚热带、
甘肃省的张掖市位于暖温带、干旱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故选:A.
⑹ 张掖与武威哪个气候好
摘要 您好,武威综合好些,武威都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武威地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8℃,极端气温最高36.6℃,年平均气温7.8℃,极端气温最高41℃,最低-29.8℃。降水量60-610毫米,蒸发量1400-3010毫米,日照时数2200--3030小时,无霜期85-165天。作为“丝绸之路”要隘的武威,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之间,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沙尘天气中心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的沙尘天气的前哨。
⑺ 甘肃省张掖市怎么样
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东邻武威地区和金昌市,西连酒泉地区,公元前121年由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战败匈奴后始设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 张中国之掖(腋)”之意而得名。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历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中心。张掖地区下辖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五县及张掖市,总面积4.1万平公里,总人口117万。张掖市,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张骞、班超、法显、唐玄奘等都曾途经张掖前往西域;隋炀帝于609年在张掖曾召集西域27国君主使巨,召开了“万国博览会”。
马可.波罗曾醉心于此,停留长达一年之久。张掖有黑河水灌溉,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物产丰饶,以乌江米为最,古称“金张掖”,后改名甘州,有“不望祁连山上雪,错将甘州当江南”之佳句。张掖属温带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198毫米,年均气温7℃。市域总面积4240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其中城市常住人口10万。 张掖旅游资源丰富,以大佛寺、木塔寺和镇远楼最为着名,邻县有肃南马蹄寺、山丹军马场、新河驿等景点。张掖有312国道和兰新铁路复线横贯全境,交通便利,旅游接待能力初具规模。 出土的麋鹿
焉支山自然风景区
位于山丹县城东南40公里处。隋大业5年(609年),隋炀帝西行时,登此山谒见西域27国使臣,甘、凉州府派仕女歌舞队在路口朝迎,史书多有记载。唐代诗人李白在此留下虽居焉支山,不到溯雪寒的绝句,也使焉支山名扬华夏。该区重峦叠嶂,松林密布,南北宽20公里,东西长34公里,总面积680平方公里。海拔2919米,主峰毛帽山高3978米。整个区域为葱郁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登高望远,山上林海松涛,碧波无际;山下沟壑纵横,清泉淙淙;腹地,獐、鹿、獾羊野生动物出没其间;峡谷两侧崇山峭直,奇石岩岩。尚有古寺--钟山寺、古亭点缀于山林巅峰之中。秋日,在悬崖峭壁上盛开的山丹花红艳艳一片,竞相怒放,争奇斗妍。晓日初升,云蒸霞蔚,丛雾飘渺,气象万千。这里日均气温20.3℃,气候凉爽湿润,景色秀丽迷人。有小黄山之称。为消夏避暑、度假游览不可多得的自然风景旅游胜地。系甘肃省森林公园。
西来寺
西来寺座落在张掖城内西南隅,今西寺寺巷。是张掖市佛教协会所在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甘州府志》载:此寺建于隋朝。后称慈云精舍,是普觉静修国师阿扎木苏(西土人)所创。国师念甘郡自番藏经,奏请当朝康熙皇帝准颁红字藏经108部。康熙五十一(1712年)国师将自己的住宅慈云精舍改为寺。建楼五楹,以作藏经之所。清雍正十年(1732年)守边大将军平郡王福彭,公务之暇,临幸此寺,赐金赐额,令喇嘛刘劳藏重修,命名西来寺。后有地方绅士成龙、客民阎海等捐资,共修楼宇十楹。上有弥勒佛并藏经,下有宝贝佛像并存国师真容,南陪殿有护国仁王佛像一堂,北陪殿有护国尊天护法一堂。大殿有如来佛像,过殿山门有韦驮、天王像。神态各异,雍容大观。建筑形式及结构:观音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加宽前殿。殿内顶部中心在藻井,并围以绘有各种图案的天花板。藏经楼为单檐硬山顶,两边加卷棚顶,面阔五间,进深五架梁入架橡。陪殿面阔三间(11.4米),进深6.2米。寺内金炉香火,日夜不熄,朝佛礼拜者,络绎不绝。解放后,中央文物考察团就中藻井、壁画、供台、塑像、木刻(宗喀巴等像及金刚座不是木刻)断定:西偏小殿为唐代建筑物,其结构与敦煌元洞相近。殿内有壁画21页(唐朝3页,明朝10页,清朝8页),大多剥落不堪,经堂正顶天花板中如藻井与明时北京的智花寺同类,殿内也有明塑,两廊壁画(画佛教故事)是清代画中上品。金刚殿、观音殿较迟,然亦不出北宋。华东某学院教授石扬义赞同此说。1953年天水冯国瑞教授过甘,指山门前的鼓儿石为唐代物(此石花纹作为飞马形),建议政府移文化馆保管。又寺中旧有殒石一块(旧称落星石)。斗大、椭圆形。寺院中原有木刻像5尊,塑像32尊,在塑像中有32臂的佛像一尊。佛教有显密二宗,张掖各寺院多属显宗,唯西来寺为密宗。
⑻ 张掖市的经、纬度
张掖市(政府):东经100.456242,北纬38.932086(图片可点击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