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完全结冰时的温度是多少
㈠ 水结成冰的温度是多少 我要的是温度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为0摄氏度
摄氏度的定义就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的温度为0摄氏度,水蒸发的温度为100摄氏度
㈡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多少度
水沸腾温要视情况定密封较100度密封或者密封情况般9798度冰点般0度
㈢ 纯净水结冰的温度是多少
纯净水结冰的温度是0度,因为温度通常在0到100摄氏度之间,所以水才可能以液态形式存在,当温度降至负55度时,水的分子结构就必须开始发生变化了。
在纯净水结成冰时,水分子的运动不能破坏氢键,氢键起主要作用,它把水分子结起来形成有规则的空间结构结构,在一个晶格中,四个氢原子在正四面体的顶点上,一个氧原子位于四面体的中心,使分子间的空隙变大且保持一定,因此水结成冰时体积变大。
㈣ 水结冰的温度是多少度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的温度是 0℃,水沸腾的温度是 100℃。沸腾是指液体受热超过其饱和温度时,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汽化的现象。液体沸腾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即使同一液体,它的沸点也要随外界的大气压强的改变而改变。水在零摄氏度以下由液态凝聚为固体状态,称其为结冰。
温度高时水分子动能大而无法牢固产生氢键,分子间以尽可能小的进行杂乱无章的排列。 温度降低后(低于4度),越来越少的分子动能不足以打破产生的氢键,而氢键有一定键长,所以4度以后固定的氢键越来越多。 当0度时所有的分子都被固定在一定区域内,氢键使分子彼此保持一段距离,即为结冰。水结冰体积增加1/10,所以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的体积比为10:11。
㈤ 水结冰时的温度
水结冰时的温度为零度,在常压环境下,冰的熔点为0℃,0℃水冻结成冰时,体积会增大约1/9(水体积最小时为4℃)。据观测,封闭条件下水冻结时,体积增加所产生的压强可达2500大气压。
冰是无色透明的固体,分子之间主要靠氢键作用,晶格结构一般为六方体,但因应不同压力可以有其他晶格结构。
(5)水完全结冰时的温度是多少扩展阅读:
熔点
冰是水在自然界中的固体形态,在常压环境下,温度高于零摄氏度时,冰就会开始融化,变为液态水。
如果用电灯等的强光照射,冰的内部就会融化,浮现出称为“冰花”的类似雪结晶的形状。来自日本分子科学研究所和冈山大学的研究人员为了调查冰从内部开始融化的现象,利用计算机演算了由约1000个水分子形成的冰被加热时将发生什么变化。
㈥ 水的结冰温度是多少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
温度高时水分子动能大而无法牢固产生氢键,分子间以尽可能小的进行杂乱无章的排列zhuan。 温度降低后(低于4度),越来越少的分子动能不足以打破产生的氢键,而氢键有一定键长,所以4度以后固定的氢键越来越多。 当0度时所有的分子都被固定在一定区域内,氢键使分子彼此保持一段距离,即为结冰。
拓展资料
水结冰体积增加1/10,所以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的体积比为10:11。
水的 热胀冷缩是反常的,水在低于4度时热缩冷胀,导致密度下降,而大于4度时,则恢复热胀冷缩。这是水最重要也是最奇特的特性之一。 这是保障生物存在的很重要的一点,当水结冰的时候,冰的密度小,浮在水面,可以保障水下生物的生存。当天暖的时候,冰在上面,也是最先解冻。但如果冰的密度比水大,冰会不断沉到水下,天暖的时候也不会解冻,来年上面的水继续冰冻,直到所有的水都成了冰,那所有的水生生物都不会存在了。
㈦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多少度,水沸腾时的温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 100℃,水结冰的温度是 0℃。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用符号℃表示, 它的规定是: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一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规定为100, 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
1、沸腾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即使同一液体,它的沸点也要随外界的气压而变:大气压强越高,液体沸点越高,反之就越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这是最为常见的。在一定的外界压强下,沸腾只能在某一特定温度(沸点)并持续加热下进行。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仍然吸热。这时的饱和汽压跟外部压强P相等。液体所受外部压强增大时,它的沸点升高;反之则降低。不同液体在相同的压强下的沸点是不同的。这与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有关。若当前温度下饱和蒸气压与外界相同,液体即沸腾,而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液体的温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如:圆烧瓶里的水沸腾后停止加热,沸腾停止,在烧瓶表面倒少许冷水,使瓶内气压降低,水重新沸腾起来。
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2、结冰
水在低温下变为固体冰的现象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最先记载过这样一个奇特现象——在同等低温条件下,温度高的水结冰速度快于冷水。坦桑尼亚学生姆潘巴1969年使这一现象变得更为人知晓,他发现加糖的牛奶加热后比未加热的牛奶结冰速度快。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姆潘巴现象”。
据将于6月3日出版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乔纳森·卡茨在对“姆潘巴现象”深入研究后认为,这一现象实际上与水中的溶解物有关。水在加热过程中,一些通常会使水变“硬”的溶解物,主要是碳酸钙和碳酸镁等碳酸盐,会被“驱逐”出来形成固体沉淀,这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附在水壶内壁上的水垢。
卡茨说,未经加热的水中仍含有这些溶解物,在水结冰过程中随着冰晶的形成,尚未结冰的水中这些物质的浓度会进一步升高,甚至可达正常水平时的50倍。这种情况会降低水的冰点,这也就减缓了冷水结冰的速度。这一原理就如同下雪后向路面撒盐防止结冰一样。
卡茨认为,姆潘巴在牛奶中加糖实际上是使水变得“更硬”,进一步扩大了只含少量碳酸盐的热牛奶与富含碳酸盐的冷牛奶之间结冰速度的差距。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理乍得·穆勒认为,卡茨对“姆潘巴现象”的分析是迄今对这一现象做出的最深入、最严谨的解释,并认为卡茨找到了“简单但对头”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