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线温度多少
⑴ 同一地区,年平均温度降低1度,雪线降低多少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气温变化了1度,雪线就下降了100*1/0.6.雪线处的温度衡为0度。
你这样看,以前的雪线为一号线,现在的雪线为二号线,气温下降,雪线由一变到二的位置,一的位置现在的温度的-1度了,而雪线二的位置温度是零,他们温差为1度,而每100米变化0.6度,就是求雪线一和雪线二的海拔差而已。
⑵ 为什么温度升高,雪线升高
因为越高的地方温度越低,
那么必然有一个高度上温度恰好等于0度,这个高度就是雪线
假设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6度
如果地面温度是30度,估算一下,5000米处便是雪线
温度上升雪线上升
⑶ 雪线上升说明温度
因为越高的地方温度越低,那么必然有一个高度上温度恰好等于0度,着哥高度就是雪线
假设每升高100米温度下降6度,如果地面温度是30度,估算一下,500米处便是雪线,如果地面温度是60度,则1000米处便是雪线了.
⑷ 什么是雪线
雪线是在气候变化不大的若干年内,最热月积雪区的下限,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雪线的特点:
1、高度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降低,反映了气温的影响。在中国西部,从青藏高原、昆仑山往北到天山、阿尔泰山,雪线高度由6000米依次下降到5500米、3900~4100米和2600~2900米。
2、在气温相同的条件下,雪线高度取决于年降水量的多少。在青藏高原,雪线附近的年降水量为500~800毫米,雪线高5500~6000米。
3、地形通过影响气温和降水而间接影响雪线高度。北半球在同一山地,南坡的雪线通常比北坡高。
(4)雪线温度多少扩展阅读
雪线高度分布规律:
1、雪线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由副热带高压带向高低纬度两侧递减。
2、同一座山地,夏季雪线升高;冬季雪线降低。
3、一般山脉,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4、一般山脉,迎风坡雪线高,背风坡雪线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雪线
⑸ 如何判断是否存在雪线
雪线跟纬度有关,赤道纬度最低,因而雪线最高,两极地区,地平面就是雪线。
世界上最高的雪线出现在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接近赤道),雪线高度大概是海拔5200米。
也就是说,其他地区假如有一个地方的海拔超过这个数字,就肯定会有雪线,而且雪线高度还要降低。
但具体说,到底某个纬度下,雪线是多少米,这个就需要去地理研究所查表格了。
B在2000米以下肯定雪线,一般海拔与温度的关系是每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6摄氏度,由B的条件推算出,夏季在不到2000米的地方,就有永久的积雪带了(温度小于等于0度,2000米的地方,气温是零下2度),因为其他季节的气温都比夏季低,因而可以判断,其他季节在这个位置上肯定有积雪,因而在2000米以下肯定有雪线。其他两个无法判断。
⑹ 雪线以上温度是不是一定小于零度
有这样的地方,高山夏季雪线以上的位置就每月平均温度在零度以下,比如珠穆朗玛峰顶部。还有两极地区也存在这样的地方,虽然不是两极整个都是这样。
⑺ 雪线的高低是怎么判断的
雪线的高低主要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判断的:
1、雪线的高低与气温的高低成正相关:温度高时雪线也高,温度低时雪线也低。
2、雪线的高低与降水量关系密切: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
3、雪线的高低与山势有关: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
4、雪线的高低与坡向有关,主要表现在坡向: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阴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
5、气候变化会直接影响雪线的高低:气候变暖则雪线上升;气候变冷则雪线下降。
(7)雪线温度多少扩展阅读
在雪线以上,气温低于0℃,全年冰雪的积累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
在雪线以下,气温高于0℃,全年冰雪的积累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常年积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
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夏季雪线位置比较稳定,每年都回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由于这个缘故,雪线高度都是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的。
⑻ 赤道及赤道附近的雪线高低比较该怎么判断主要是该依据温度还是降水
温度。
影响雪线的几个因素是:温度,温度高雪线就高;降水,降水多雪线就低;山坡倾斜程度,倾斜角大雪线就高.反之结论相反.
副热带地区 在高压的控制下 炎热干燥
赤道地区 在低压的控制下 终年 高温多雨
在判断雪线的高度时 要考虑两个方面 1 降水(也可说是水汽)有水才能形成雪,2 温度的高低 温度高 雪就易融化 在山的较低处就不纯在 得在较高处 雪才能形成.
常年积雪期的下界,叫做雪线.雪线以上的地带,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雪线以下地带,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小于消融量,积累不了多年冰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
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气候上温度和降水量都与之有关系.地表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降低,因而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赤道向两极降低.例如,雪线高度在热带非洲为4500-5200米,阿尔卑斯山降至2400-3200米,北极圈内只有200米左右.
降水量与雪线的高度关系密切.降雪量越大,雪线越低,反之亦然.因而,全球雪线高度最高的地区不在赤道附近,而是在副热带高压带,处于此范围内的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雪线很高,有世界最高的雪线,达6400米.再如我国的天山——祁连山一线,水汽来源主要受西风控制,所以由天山西段向东,降水量递减,雪线升高,到西段雪线达5000米以上,再向祁连山东段,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增多,雪线高度反而降低.
地貌因素对雪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陡峻的山地,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对于北半球而言,南坡、西坡日照多,冰雪消融量大,雪线偏高,而北坡和东坡的雪线位置较低.例如,中国天山南坡雪线高度为3900-4200米,而北坡为3500-3900米.但是,气候上的温度和降水相对于地貌因素对雪线的影响更大,因而也会出现山脉南坡雪线低的情况.例如,喜马拉雅山南坡正当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度大约在4600米,而北坡高出南坡有千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