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温度调节 » 论语的温度多少合适

论语的温度多少合适

发布时间: 2022-07-30 03:10:48

⑴ 《论语》的温度

可以有首尾勿应的作用

⑵ 《论语》的温度

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个人有个人的看法~
批判和认同都是有的,不过个人认为论语如果不是被曲解的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建议去看原本,没有加如标点的~你会得到意向不到的收获

⑶ 《论语》的温度一文解答

予欲无言欲的意思是打算

⑷ 《论语》的温度是什么意思

喻孔子 他千古恒温,堪比“问病泉”

记:你心中的孔子是什么形象?

于:我觉得孔子是朴素温暖的儒雅长者,如此而已。

记:易中天在给你的书写的序中说,孔子是灰色的,他的学说有普适性。你怎么看?

于:我在后记里写了孔子的温度。什么温度呢?《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不冷漠,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我听说某个地方有个“问病泉”,浸入泉水,哪儿有病能感觉出来。孔子就是中国人的“问病泉”,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问题。

⑸ 求文章《论语的温度》 于丹

《论语心得》书稿付梓中华书局,心下有七分安顿三分忐忑。从二十一岁读先秦文学硕士开始,几乎泡在中华版的书堆里长大,不敢奢望有一天在中华书局出自己的一本书,就如同从来不敢妄想自己敢站在电视屏幕里谈谈《论语》的话题。

对《论语》的情感,一向是“敬”而不“畏”,对《论语》的感觉,从来是朴素而温暖。

在北方一个以温泉着称的小城里,曾经见过一口奇特的“问病泉”,据说任何人舒舒服服地泡进去,一下子就感知到自己身体的病灶所在:有关节炎的人四肢关节就会麻酥酥有了感觉,有肠胃病的人肠胃间就会火辣辣涌起热流,而有皮肤病的人则周身通泰,洗掉一层蝉蜕一般……
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

以我的学养和阅历,真要做《论语》的讲解和讲解和辨析,万万不敢。那就像是让我去做这眼温泉的化学成份分析一样,我没有能力拿出一份数据精准的化验报告。我所能担承的角色只是一个体验者,以身体之,以血验之,像两千多年中数以千万计泡过这眼温泉的人一样,用自己的身体最敏感的病灶去承受温泉的恩惠。

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经典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令人敬畏到近乎膜拜,而恰恰在于它的包容与流动,可以让千古人群温暖地浸润其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归的价值。所谓“道不远人”,大概如此。

我眼中真正的圣贤从来不拎着晦涩艰深的典故吓唬人,也从来不堆砌出佶屈聱牙的言语麻烦人。孔子说:“予欲无言”,子贡慌慌地问:“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益发淡定,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这个世界上的简单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从不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灌输,而是对于每个心灵内在的唤醒。《论语》中的简单真理所以穿越千古尘埃,让后世子子孙孙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于因为选择的机遇过多而仓惶。受益的人也许“觉”在某一刻,怦然心动,醍醐灌顶;也许“悟”在漫漫岁月,用一生的历练完成一次不可复制的解读。

真的要感谢《百家讲坛》用“心得”这个角度鼓励我走进《论语》,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而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心之得。我们在当下的生活解读中豁然开朗,圣人在千古之前就会缄默微笑。

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那是将《论语》奉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渊源;而我宁愿说“半部《论语》修自身”,人人皆可视之为一眼温暖的“问病泉”。

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不是被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儒术”,不是与“道”“释”并称于庄严仪式的“儒教”,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儒学”。

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是每个人心中有而口中无的简单真理。

所以,我看《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冷漠,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

⑹ 论语的温度的理解

谈《论语》,我想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和智慧的体现之一,也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积淀的重要基础。
学《论语》,要取其精要,弃其糟粕。把精华作为营养去吸收,去感悟中国历史的文明。
讲《论语》,不能不提于丹,且不论她讲的好坏,我想最重要的是提起了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国学的兴趣。

说《论语》的温度,我认为是不温不火,所谓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最好。

⑺ 论语的温度

谈《论语》,我想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和智慧的体现之一,也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积淀的重要基础。
学《论语》,要取其精要,弃其糟粕。把精华作为营养去吸收,去感悟中国历史的文明。
讲《论语》,不能不提于丹,且不论她讲的好坏,我想最重要的是提起了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国学的兴趣。

说《论语》的温度,我认为是不温不火,所谓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最好。

⑻ 阅读 《论语》的温度 作者 于丹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卒予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享年73岁。他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孔予的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起过极大的作用,至今仍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内心联系的一条无形纽带。孔子思想的影响早已超出中国和亚洲,成为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孔子也受到世界人民的崇敬,被公认为世界最有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之一。我们对待孔子的思想,应该以马列主义理论作指导,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作用。

《论语》,汉代又称《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的一部主要记载孔子言行的书。它也记载了部分孔子门徒的言行以及当时人们对孔子的议论。

《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语》的作者具体是谁,已不可考。东汉郑玄认为是孔子弟子仲弓、子游、子夏等人所撰;唐柳宗元据《论语》中记曾子将死,离孔子去世已数十年,该书应为乐正子春、子思之徒所纂辑;宋程颐、朱熹则认为是曾子、有子的门人所记。但不论作者是谁,根据史料分析,《论语》成书年代当在春秋战国之际,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秦始皇焚书坑儒,许多古代典籍付之一焚,《论语》未能幸免,几乎失传。汉代经官府搜集整理,曾有三种不同的本子流传,即《古论》、《齐论》和《鲁论》。《古论》是汉景帝时,鲁恭王在孔子故宅壁中发现的秦火以前的古本《论语》,用先秦古文字(蝌蚪文)写成,为古文本,史称古文《论语》,共有二十一篇。《齐论》是齐国学者所传,有二十二篇。《鲁论》为鲁国学者所传,有二十篇。《齐论》和《鲁论》均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成,史称今文《论语》。西汉末年,张禹以《鲁论》为根据,参考《齐论》与《古论》进行考证修订,改编成《张侯论》,并为官府列为官学。东汉时期,郑玄又以《张侯论》为本,参考《古论》和《齐论》再加以改订,即成为今本《论语》。《古论》和《齐论》从此亡佚。

《论语》自问世以来的2000多年中,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与研究,取得大量成果,有关着作不胜枚举,对《论语》的注释,远自汉初就已经开始,但早期着作多已亡佚。当前有据可考的不下600余家,成书3000种以上。影响较大比较着名的着作有三国魏何晏的《论语集解》;南北朝梁皇侃的《论语义疏》;宋邢昞的《论语正义》;朱熹的《四书集注》;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等。今人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是当代影响较大的作品。此外还有不少着作也有一定的影响,这里不能一一列举。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活泼生动、具体形象、用意深远。有不少语句富含哲理,但又言简意赅,耐入寻味,接近口语,明白易懂,已成为格言和成语。因此,《论语》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影响也是十分深刻的。

《论语》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孔子的哲学观点,政治主张,伦理道德观念,教育思想以及孔子的生活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今本《论语》共有二十篇,即《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日》。每篇包括若干章共四百八十六章(有的分作四百九十二章)。每章记一事或几句话。

《论语》有关孔子教育思想的记述非常广泛,它对教育的作用、对象、目的、方法等各个方面都有比较全面的阐述,可以作为中国最早的教育着作来读。

(一)论教育的作用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根本的要靠教育,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只靠政令、刑律去治理国家,百姓只能被动地去遵纪守法,而不能够有廉耻之心,不懂得为什么要自觉地去遵纪守法,是不能够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的。如果用教育的方法去教育人民,使人民能够用礼法去约束自己,懂得言行的规范,就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那么国家就能够得到治理,孔子认为政令、刑律都不如教育更加有效。

为了使教育有效,孔子非常重视以封建的道德标准作为治理同家的准绳。子路问他“为政”应该先做什么?他说:“必也正名乎”接着解释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为政必须从正名开始。因为名义不正,那说话就不在理,说话不在理,事情就做不成,事情做不成,国家的礼乐制度也就办不成,礼乐制度办不成,刑罚也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无所适从;所以君子用一个词,必须有道理可以说得出来。有理的话才能够行得通,所以君子说话不能有一点马虎。孔子主要的道德标准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要求人们遵守封建秩序,上下有序,不能越轨,这样国家才能得到治理,他认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段话说明孔子认为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你自己带头做得正,谁敢不端正呢?又认为领导人自己行为端正,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自己的行为不端正,纵然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从孔子的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孔子非常重视身教的作用,他还直接了当地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领导人想把国家治理好,百姓自然都会好起来,领导人的作风好比风,老百姓的作风好比草。风向那边吹,草就向那边倒。实际上也就是说治理国家要靠领导人的作风,要靠榜样的作用,而不是依靠刑律,所以他说:“子为政,焉用杀”。

孔子重视人民,主张富民,但他又认为民富了,更要注意使人民受教育以提高素质。 《子路》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孔子到卫国去,冉有替他驾车,孔子看到卫国人口很稠密不禁称赞:“人口好多啊!”冉有问他人口多了,应该怎么办呢?孔子说,应该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如果富裕了又该怎样呢?孔子说,让他们受教育。孔子虽然在这里谈到了先富后教,但他并不认为只有富裕以后才能进行教育,而是始终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放在治国的首位。《颜渊》中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里把“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三项基本条件。而在这三项之中,必不得已时,可以去掉“食”和“兵”,但他认为“民无信不立”,“民信”是绝对不能去掉的,说明他对于通过教育取得民心的作用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又如他谈到军事时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又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意思是说必须对人民进行长期的军事教育才能让他们去作战,否则,用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民去作战,等于抛弃人民。由此可见,孔子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把教育放在首位,当然他也看到了各方面的关系,认为只有足食、足兵,人民才能信任政府;人民富裕以后,就应该进行教育。今天来看,孔子的这些思想都是比较可贵的。有人认为孔子把“民信”放在第一位,过分看重教育的作用,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去兵、去食,也就谈不上民信了。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论语》的记载,就可以知道孔子的原意并不是片面强调“民信”,而是说只有“足食”、“足兵’才能取得“民信”。只有在取得“民信”的条件下,必不得已才谈到“去食”、“去兵”,但“民信”决不可去,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

(二)论教育的对象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意思是说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受教育。又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意思是说只要给我一些薄礼,我从来没有不教的。他所以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是有社会和思想基础的。首先,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正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代,“学在官府”已转变为“学在四夷”。也就是说,当时统治阶级垄断的教育由于社会条件的转变,已经转为向民众开放,当然这里所说的民众还不是被统治的劳动人民,而是指士民阶层。其次,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主张学而后知,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 虽然孔子也说过“生而切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这类话,但实际上他认为人的素质都是一样的,只因为环境与教育的不同,才使人有了差别,尽管当时孔子已被人尊为圣人,但他始终强调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人,是学而后知的。由此可见,他认为任何人只要受到教育都可以成为圣人,他强调学而后知,不仅是谦虚,也是他的信念。《论语》中多处谈到他这方面的观点。

由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所以孔子才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这在当时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进步主张,他所说的学而后知的观点也是符合科学道理的,当然,他这种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劳动人民受着剥削和压迫,连饭有时都吃不上,更谈不到去受教育,如果说能受到一些教育,也不过是统治阶级对他们进行奴化教育,使其不敢犯上作乱,真正为人民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孔子的思想在当时也只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而已。

孔子不仅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而且身体力行,在教学实践中贯彻了他的主张,在他的弟子中就有各式各样的人,既有贵族,也有被称为鄙人的下层人士,也有像颜渊那样的贫穷的人。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实践,确实对我国教育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使不少处于下层的人士也能有受教育的机会。

(三)论教育目的

孔子主张行“仁政”,认为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和具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并且有高尚道德的人,才能行“仁政”,因此,他很重视人才的培养,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君子儒,这种人具有高尚的道德,最高尚的道德就是“中庸之道”,所以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意思是说“中庸”这种道德是最高尚的道德了。君子就应该懂得“中庸之道”,而且懂得什么是仁。所谓“仁”,就是“克已复礼” ,也就是能够用礼来约束自己,就能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仁”也就是“爱人” 有一次子贡问他:“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子贡问他假若有人能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么样?孔子说,如果能那样,就不仅是仁道而且是圣德了,连尧舜那样的圣人都难以做到。那“仁”是什么呢?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也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前的事情一步步地去做,就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由此可见孔子讲仁,并不是讲些空道理,而是讲要去做能够实际做到的、身体力行的好事。他理想中的君子是有道德修养,又有治国能力的人。回答子贡怎样才可以叫做“士”时,他说:“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也就是说能够用羞恶之心来约束自己,出使外国能够完成任务,这才能够称作士。孔子既然对君子的要求很高,他认为要能成为君子就必须是热爱学习的人,所以他提出的教育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意思是说去做官的人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应该不断地学习,学习成绩优秀了,那才能去作官。他把做官和学习直接联系起来,认为只有学习好了才能去做官,要想把官做好也必须学习,尽管这句话后人有不同的解释,但孔子主张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重视学习,这和他的理想是一致的。孔子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就是说孔子认为如果由他去选择人材,他主张用先学了礼乐知识的人,而不用做了官才去学习的人。他这种重视用学习过的人去做国家官吏的思想,是有积极意义的。尽管在封建时代这种理想很难实现,但对我们古代的吏治也曾起过积极作用。

(四)论教育内容

孔子基于自己的教育目的提出了他的教育内容的主张。他认为教育内容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学以四教:文、行、忠、信。” 也就是说从文化知识、社会实践、对人忠和讲究信用四个方面来教育学生。他最重视的还是道德修养,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认为首先应教育学生在家孝顺父母,外出敬爱兄长,不多说话,说则诚实可靠,博爱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人,在有余力的时候,就去学习文献。他认为首先要学习礼,“不学礼无以立” ,意思是不学习礼,就没有道德标准,就失去了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他还重视学诗,认为“不学诗,无以言” ,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由此可见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有利于实现他的教育目的,而且他的教育内容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特别重视教学生实践,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去理解道理,并提高工作能力,确实具有重视实践的思想。更可贵的是孔子不讲鬼神迷信,“子不语:怪、力、乱、神。” 尽管在孔子的时代宗教迷信思想在人们中间很流行,统治阶级也利用迷信来为其统治服务,而孔子却不讲迷信,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孔子这种思想对于我国历史上一直没有形成政(政治)教(宗教)合一的国家政体,确实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孔子的教育内容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很少讲到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他尽管自己博学多识,但不重视科学知识,甚至鄙视生产劳动知识,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消极方面。

(五)论教学原则和方法

孔子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教学经验非常丰富,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学原则和方法,直到今天,孔子的许多教学原则和方法还都是适用的,值得我们借鉴。

1.乐学与立志。《论语》的第一句话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可见孔子非常重视要使学生愿意学习和乐意学习,他从自己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也就是说,只有把学习当作乐趣,迷上了学习,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成效。他又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明乐于学习的重要。他说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他还对别人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从这些议论可以看出孔子本人就是非常乐于学习的人,正因为把学习当作乐趣,才能学得进,学得好,成为博学多识的人,所以孔子认为要想使学生学好,首先要让学生“乐学”。但孔子并不停留在“乐学”上,他认为学生的成败与立志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学习必须有恒,必须立志于学,才能使学习坚持下去,因为学习毕竟不是游戏,而是一种需要十分努力的劳动,所以他说自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我欲仁,斯仁至矣。” 意思是学习有了要求,才能学到知识,他认为学习“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意思是你立志下了决心,就能前进。否则就会功亏一篑,一事无成。他甚至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不立志没有恒心,连巫医都做不成。在《论语》中还有许多地方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学生谈论立志的意义,都说明孔子重视立志,认为不立志,没有恒心是不能学习好的,甚至会一事无成。

孔子重视使学生乐学和立志,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乐学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也就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鼓励他们自觉地努力学习。孔子不仅提出立志的要求,也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学生讨论立志,鼓励学生立志。

2.重视学和思。《论语》中记载了许多孔子重视学习的言行,如“朝闻道,夕死可矣。”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说明孔子非常重视学习,但他不主张死读书,他认为只学习不动脑子思考是没有用的,所以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又说:“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日:‘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吾道一以贯之。” 就是说他通过思考,形成自己一个基本的观点,做到融会贯通,重视学和思,并且认为应该正确对待学和思,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意思是说,只学习不动脑子去思考,就会什么也学不到,但如果只是空想却不去学习,就会疑惑不解。说明孔子不仅重视学习,而且也重视思考。更可贵的是他已经认识到学和思的正确关系。孔子的学生子夏表达了孔子这一思想,他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意思是说,广泛地学习,坚持自己的志趣,诚恳的发自内心并且认真思考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这段话今天看来,还是有道理的,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学和思的关系,对于提高学习质量,是很重要的。子夏所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强调学习的重要,也是很有道理的。

3.重视观察与实践。孔子十分重视学习的方法,他认为要了解人和事物,都必须注意进行观察。他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廋哉?” 意思是说考察他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所达到目的的方式方法,审度他的心情,要干什么?不要干什么?那么这个人怎样隐蔽得了呢?这是考察一个人的方法,但如果用来作为学习的方法,同样是适用的,这种方法也可能是我国最早使用的观察法了。孔子还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这段话是说对于一个人不仅要听他说些什么?而且还要考察他的行为,为了了解一个人,这种态度是正确的,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人们的学习,而且已经成为一句成语,为人们所用。重视观察,重视调查研究是孔子的重要学习方法,如子贡问他:“‘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又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必须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经过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他认为:“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这种态度和方法无疑是正确的。孔子还十分重视身体力行,如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这说明孔子强调言语忠诚,行为忠实严肃的重要意义,他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以上所引的话,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强调君子要言行一致,要说出来就必须做到,否则就不要说,不仅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给人以示范,要求合乎道德标准,更重要的是要求君子去做实事,要通过实践去教育别人,也要通过实践去学习。孔子还反对言过其实,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更反对大言不惭,因为那样实行起来一定很难做到,所以说“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就是这个意思。

4.强调学以致用。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意思是诗读得很多,很熟,让他从政,却不会办事,让他出国办外交,又不会独立地从事谈判,虽然读得多,又有什么用呢?从《论语》中的记载来看,孔子的弟子很多,其中很多人都有专长,通过学习都能出仕为官,并能把学过的东西,用于治理国家,而且很有能力,这都说明孔子学以致用的教育是有成效的。

5.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意思是学习不凭空揣测,不全盘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孔子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他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意思是说他不是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而是多听,选择其中合理的部分接受,多看,并且把它记下来,这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知。孔子的原意实际上是说“生而知之”的人是没有的,“不知而作”是不应该的,正确的学习态度还是应该努力学习,只有学而后知才是真实的,多闻择善而从,多见而识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这种观点,今天也是应该值得肯定的。

孔子学无常师,主张向一切人学习,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思想,孔子所以能成为当时博学多识,道德高尚的人,与他这种学习态度是分不开的。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意思是自已有能力,却向比我能力差的人去请教,自己知识丰富却向比我知识差的人去求教,有学问却像没有学问,有知识却像没有知识。这种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是十分可贵的。

孔子主张:“君子不器。” 意思是说君子不能像器具一般,只有一种用途。而应该多才多艺,能够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这才能成为治国的人才。孔子主张“每事问” ,不懂就问,他确实做到了虚心向一切人学习,因此他才可能成为当时博学多识的大学者,被人尊称为“圣人”。他的这种学习精神,今天也是值得提倡的。

孔子还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思是说要在温习旧的知识时,能够通过思考,有新的发现和体会,能够有创造性的人,才可以做老师。实际上他也说出了创造性学习的要求。

特别宝贵的是孔子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他认为实事求是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6.以身作则。孔子认为言教不如身教,他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前面我们已经做过介绍,这里不再重复。

7.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论语》中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学生关系非常融洽,师生感情很深,这也是他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对学生“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他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他说“当仁,不让于师。” 他对学生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意思是说他对学生十分坦率。他认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这是他尊重学生的根据。”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 而学生对孔子也有着深厚的感情。

8.教学方法。孔子主张因材施教,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他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教,使他们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成长为不同的人才。如“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孔子特别注意对学生启发诱导。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颜渊在说到孔子时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而已。” 说明了孔子教学时是如何循循善诱,使学生学习起来“欲罢不能”。这方面的事例《论语》中有许多记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孔子还注意到要根据一个人的年龄特点进行自我修养,如他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尽管这种认识还不够科学,但在2000多年以前,就能有这种认识,确实难能可贵。

总之,《论语》是一部重要的古代教育宝书,它比较全面地记载了孔子重要的教育观点,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从中汲取一些有用的东西,是有现实意义的。

参考资料:http://210.28.216.20/zwjymzxd/dic/dic_002.htm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872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343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627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709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474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792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1929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575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552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