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中心温度是多少
Ⅰ 太阳的中心温度是多少
太阳的表面大约5500摄氏度左右,而太阳核心的温度高达2000万摄氏度。因此太阳中心温度大约是表面温度的3600多倍。
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和会发光的天体,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质量的99.86%都集中在太阳。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运行(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运行,也就是公转。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交织着的一个理想球体。
太阳的内部主要可以分为三层:核心区、辐射区和对流区。
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公里,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10^30千克(地球的330000倍)。从化学组成来看,现在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
Ⅱ 地球中心的温度有多高
地核又分为内地核与外地核两部份。地球内部越接近地心,温度越高,地心点地面附近的温度梯度不能外推到几十千米深度以下。地下深处的传热机制是极其复杂的,由热传导的理论去估计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常得不到可信的结果。但根据其他地球物理现象的考虑,地球内部某些特定深度的温度是可以估计的。结果如下:①在100千米的深度,温度接近该处岩石的熔点,约为1100~1200℃;②在400千米和650千米的深度,岩石发生相变,温度各约在1500℃和1900℃;③ 在核幔边界,温度在铁的熔点之上,但在地幔物质的熔点之下,约为3700℃;④在外核与内核边界,深度为5100千米,温度约为4300℃,地球中心的温度,估计与此相差不多。
内部结构 地球的分层结构基本上是按地震波(P和S)的传播速度划分的。地球上层有显着的横向不均匀性: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的厚度大不相同,海水只覆盖着2/3的地面。
的温度据科学家推测约为摄氏6000度
Ⅲ 地球的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多少倍
科学家推测约为摄氏6000度,地球表面温度与25度来计算,所以是240倍。一楼的真是胡扯。
Ⅳ 太阳的中心温度是多少
2万度,表面6000度
Ⅳ 地球中心是什么温度是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中心),估计可高达2000-5000℃。
从下地幔的底部一直延伸到地球核心部位,距离约为3473千米。据科学观测分析,地核分为外地核、过渡层和内地核三个层次。外地核的厚度为1742千米,平均密度约10.5克/厘米,物质呈液态。过渡层的厚度只有515千米,物质处于由液态向固态过渡状态。内地核厚度1216千米,平均密度增至12.9克/厘米,主要成分是以铁、镍为主的重金属,所以又称铁镍核。
地核的总质量为1.88e21吨,占整个地球质量的31.5%,体积占整个地球的16.2%。地核的体积比太阳系中的火星还要大。由于地核处于地球的最深部位,受到的压力比地壳和地幔部分要大得多。在外地核部分,压力已达到136万个大气压,到了核心部分便增加到360万个大气压了。这样大的压力,我们在地球表面是很难想象的。科学家作过一次试验,在每平方厘米承受1770吨压力的情况下,最坚硬的金刚石会变得像黄油那样柔软。地核内部不仅压力大,而且温度也很高,估计可高达2000-5000℃,物质的密度平均在10-16克/厘米之间。在这种高温、高压和高密度的情况下,我们平常所说的"固态"或"液态"概念,已经不适用了。因为地核内的物质既具有钢铁那样的"钢性",又具有像白蜡、沥青那样的"柔性"(可塑性)。这种物质不仅比钢铁还坚硬十几倍,而且还能慢慢变形而不会断裂。
地核内部这些特殊情况,即使在实验室里也很难模拟,所以人们对它了解得还很少。但有一点科学家是深信不疑的:地球内部是一个极不平静的世界,地球内部的各种物质始终处于不停息的运动之中。有的科学家认为,地球内部各层次的物质不仅有水平方向的局部流动,而且还有上下之间的对流运动,只不过这种对流的速度很小,每年仅移动1厘米左右。有的科学家还推测,地核内部的物质可能受到太阳和月亮的引力而发生有节奏的震动。
地球的中心我们都没有去过,只能通过间接手段猜测,所以无论别人怎么说,我们一定要他说的有道理才可相信。
第一种说法:地心是固体的铁镍核,根据,地球的磁场就是由于地心的铁镍核,它本身是个大磁体,才引起地球有磁场。为何地心不是岩浆呢?来自于地震时地震台站测得的地震波的判读。
第二种说法:地心的空的。我们知道从高空向地面,距离地球越近,引力越大,由此类推越往地心应该引力越大。但其实不是这样。引力与物质的质量大小有关。地心处在地球的质量中心。周边物质相互吸引的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恰好相互抵消,此处引力为0,所以有人猜测地心是空的。
我也只是道听途说,还请您自己判断。
Ⅵ 地球中心的温度有多高
地面附近的温度梯度不能外推到几十千米深度以下。地下深处的传热机制是极其复杂的,由热传导的理论去估计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常得不到可信的结果。但根据其他地球物理现象的考虑,地球内部某些特定深度的温度是可以估计的。结果如下:①在100千米的深度,温度接近该处岩石的熔点,约为1100~1200℃;②在400千米和650千米的深度,岩石发生相变,温度各约在1500℃和1900℃;③ 在核幔边界,温度在铁的熔点之上,但在地幔物质的熔点之下,约为3700℃;④在外核与内核边界,深度为5100千米,温度约为4300℃,地球中心的温度,估计与此相差不多。
内部结构 地球的分层结构基本上是按地震波(P和S)的传播速度划分的。地球上层有显着的横向不均匀性: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的厚度大不相同,海水只覆盖着2/3的地面。
Ⅶ 地球的核心温度是多少
英 国 伦 敦 大 学 的 科 学 家 利 用 最 新 的 方 法 , 估 计 地 球 核 心 的 温 度 , 是 高 达 摄 氏 五 千 五 百 度 , 比 较 太 阳 的 温 度 约 低 一 千 度 。 过 去 许 多 科 学 家 都 试 图 估 计 地 球 核 心 的 温 度 , 他 们 的 估 计 差 别 达 二 千 度 ; 伦 敦 大 学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的 柏 斯 教 授 (Professor David Price) 指 出 , 知 道 地 底 深 达 六 千 三 百 多 公 里 的 核 心 的 温 度 是 很 重 要 , 因 为 地 下 的 热 能 不 断 地 影 响 地 面 的 变 化 , 例 如 地 震 (earthquake) 和 火 山 爆 发 等 , 此 外 , 热 能 亦 引 致 地 底 下 熔 化 了 的 液 体 铁 (liquid iron) 漩 涡 式 的 转 动 , 从 而 产 生 地 球 的 磁 场 , 知 道 地 底 下 的 温 度 , 可 以 帮 助 了 解 这 些 天 然 现 象 的 成 因 。 首 先 科 学 家 是 找 出 在 巨 大 的 压 力 下 铁 的 熔 化 温 度 , 科 学 家 认 为 地 球 的 中 心 地 带 是 由 固 体 的 铁 和 其 他 矿 物 质 组 成 , 而 中 心 是 被 是 由 熔 化 了 的 铁 包 围 ; 上 图 所 见 , 是 科 学 家 说 明 地 球 结 构 的 图 。 科 学 家 利 用 超 级 电 脑 , 计 算 出 铁 在 地 底 五 千 一 百 多 公 里 下 , 固 体 铁 和 已 熔 化 了 的 液 体 铁 交 界 的 地 方 , 铁 在 高 压 力 下 的 熔 化 温 度 , 科 学 家 估 计 温 度 应 该 是 摄 氏 六 千 五 百 度 , 这 差 不 多 是 太 阳 的 温 度 , 但 是 , 由 于 地 球 核 心 不 是 纯 铁 组 成 , 百 分 之 十 是 由 镍 (nickel) 、 硫 磺 (sulphur) 和 其 他 物 质 组 成 , 因 此 , 科 学 家 估 计 核 心 的 温 度 应 该 是 低 一 些 , 在 五 千 五 百 度 左 右 .
Ⅷ 太阳中心温度是多少
太阳的表面温度:约 5500 摄氏度
太阳的中心温度:约 2000万 摄氏度
太阳的日冕层温度:约 5 × 106 摄氏度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质量的 99.87% 都集中在太阳上。太阳系中的地球以及其他类地行星、巨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运行。另外围绕太阳运动的还有小行星、流星、彗星、超海王星型天体以及灰尘。
太阳的构成
太阳从中心向外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层和大气层。由于太阳外层气体的透明度极差,人类能够直接观测到的是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3层。
Ⅸ 地球的地心温度有多少度
地球内部的温度
随着深度的增加,地球内部是以什么样的比率逐渐变热的呢?地
球中心的温度有多高?回答这些问题是很重要的,因为这将有助于了
解地球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放射性物质在地球内部是如何分布的。我
们也能依此很好地估计太阳系和其他星球内部的温度,并对它们有更
多了解。
我们知道,当不断向地球深处挖掘时,温度会不断升高。从矿山
以及温泉和火山的存在,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地球内部也必定
存在一个足够大的能量源来引发地震。
对地核温度的合理估计为4000~6000℃,但不幸的是目前还没有
一个肯定的结论。
然而我们对地球内部其他一些特征确实有了一定的了解。数年来,
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地球内部由地震所引起的并以弯曲路径传播的震
动波。通过研究这些波的路径,我们可以确定在不同深度地球密度的
增加情况。
在我们所能往下钻探的范围内,地球皆由岩石组成,其密度并未
随深度出现明显的增加。明显大于岩石密度的物质是金属,而最常见
的金属是铁。因此,地质学家们确信,地球有一个被岩石“幔”所围
的铁“核”。
我们知道,某些地震波能够穿过固体物质,但不能通过液体。由
于这些波能够穿过地幔而不能穿过地核,所以地质学家们由此认为,
地温随深度增加不断升高,地幔虽然可能稍微变软了一些,但仍为固
态。铁核则为液态。
这并不令人惊讶。在通常条件下,岩石在2000℃左右熔化,而铁
则在1500℃就开始熔化。显然,一个不能使岩石熔化的温度却足以使
铁核熔化。
然而,仅仅这些还不能告诉我们在核-幔边界处温度有多高。岩石
和铁的熔点随压力而增高,而压力随深度也逐渐升高(当深层岩石随
火山喷发被抬升时,由于压力降底,其熔点也变低。火山喷出的流体
状岩石称为“熔岩”)。
越向地核深入,压力会不断增加,铁的熔点也会不断增高。事实
上,铁的熔点似乎比温度上升得要快。这样,在地球最中心的75英里
范围内,铁核变为固态的“内核”。压力已使铁的熔点变得非常高,
以至于不断升高的温度也不能熔化内核。
如果我们知道岩石和铁的熔点是如何随压力而升高的,我们就会
知道在地幔与地核的边界处能熔化铁而不能熔化岩石的确切温度。我
们也会知道外核与内核边界处的温度,因为它就是这个压力条件下铁
的熔点。岩石和铁的熔点以前仅能在远小于地球深处压力的条件下测
定,所以很难估计深处温度。
1987年初,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技术,用它可在短时间内形成非
常高的温度和压力,并可进行测量。用它可测量出比以前能测量出的
压力高10~12倍条件下的熔点。用此技术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在地
幔和外核之间的压力条件下,铁的熔点为4500℃;而在外核与内核之
间,铁在7300℃时才开始熔化。
当然,科学家们并不认为地核完全由铁组成,应该还有其他元素,
特别是硫。它们可使地核的熔点降低1000℃。因此,科学家们估计地
核外部边界的温度为3500℃,内核外部边界的温度为6300℃,而地球
正中心的温度高达6600℃。
这比我们曾经想象的温度要高。现已证明,地球中心要比太阳表面温度高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