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温度调节 » 艾灸一次点燃多少根合适

艾灸一次点燃多少根合适

发布时间: 2022-09-01 21:21:29

‘壹’ 艾灸的方法

艾条灸简称艾灸,大致可分为穴位艾灸、局部艾熏和全身艾熏。施灸时离皮肤10~30mm,至皮肤温热发红。

穴位艾灸

取艾条一支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10~30mm处熏灸或灼灸,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而又不致灼痛或烧伤皮肤为宜。

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要灸的穴位或患处,进行熏烧)、回旋灸(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进行灸治)和雀啄灸(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

也可以配合各种艾灸器使用,如温灸盒、温灸架等,主要是为了固定艾条、使用方便。

局部艾熏

可以用3~6根艾条,用胶带捆成一排,距离皮肤10~30mm,上下来回艾熏。

如痛经,用6根艾条,来回熏小腹至肚脐,一周2次,一次30~40分钟,促进小腹的血液循环。

如肩周炎,可用3~5根艾条从颈部风池穴到肩峰穴、肩井穴等穴位灸5分钟左右。在艾熏时,一定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不能受凉。

如腹部受凉、腹泻等,可以用几根艾条熏小腹至肚脐的位置,可以祛寒。

如小孩子遗尿,同时伴有手脚冰凉、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白等症状,可以用1~2根艾条熏肚脐及周围,熏5~10分钟,然后再到背后熏脊柱及肾,可以补气、补肾、祛肾寒。

如有口臭,舌质暗紫或者舌苔发黑,说明脾胃寒气非常重并伴有经络淤阻,可以用3~5根艾条熏小腹到肚脐周围,每天20分钟,隔天一次,坚持一周,口臭就会消失。

全身艾熏

(1)全身熏艾条前要喝生姜红枣桂圆羹,以养生补阴。用3片生姜,10粒红枣(去核),10粒桂圆(去核),加水煮15分钟,倒入粉碎机打成糊状喝下。

(2)将生姜切成薄片,上锅蒸软后备用。

(3)夏季用6~8根艾条(冬天用8~10根),捆成一排,点燃。

(4)将蒸好的姜片贴在后背上。点燃的成排艾条,保持离姜片半寸到一寸的距离,上下慢慢移动,通常熏30~40分钟。

(5)在小腹及肚脐的周围都贴上姜片,上下熏20~30分钟。

(6)在双小腿的外侧、内侧,从脚踝至膝部上下、来回各熏30~50下。

家庭灸方法:

将艾条一端点燃,让燃端靠近皮肤穴位,使穴位很快得到温热。将艾条慢慢上提,距皮肤3~4厘米,保持不动。灸时,温热感会使皮肤发红却不灼痛,局部、远端部位还有酸、麻等舒服感觉。

要点:每次选3~5个穴位,每个穴位灸5~10分钟,过多易疲劳,过少达不到温热效果。

艾灸经验:

开始,艾条燃端距穴位不能太远,不然温热感出现太慢。

艾条上提时,速度要快,避免热感中断;患者感觉太热,可上、下、左、右或回旋移动艾条,以连续地温热刺激穴位。

为局部皮肤感觉迟钝者、小儿、老人施灸,可将左手中、食指张开,放在受者穴道两旁,从而感知其局部受热度,随时调节。当患者有痒、发热、痛感时,用手指揉、搓、按帮助缓解不适。

家庭艾灸注意事项:

1、艾灸火力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程度先轻后重。2.在头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两股等皮厚而肌肉丰满处艾灸,灸量可大一点。

3、体质强壮者,灸量可以大;久病、体质虚弱、老人、小儿,灸量宜小。

4、出现晕灸,须立即停灸,让患者头低位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休息片刻或喝点温开水,重者掐按人中、内关、足三里。

5、精神紧张、大汗、劳累或饥饿时不宜灸,妊娠期妇女腰骶部和腹部不宜灸。

(1)艾灸一次点燃多少根合适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在艾灸的时候,或艾灸的整个疗程,我们最忌讳喝冷水,吃凉饭,这样做如同给艾灸撤火,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2.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水,高于体温。艾灸后做好补充一杯热水60度左右,稍稍有点烫嘴的。

3.艾灸后如果先马上洗手,希望你用热水,高于体温的,50度左右即可。如果不是风湿类疾病,寒性疾病,产后风疾病,灸后30分钟可以着凉水,但是,原则上不要急于用冷水。

4.如果你想怀孕,刚刚灸后就不要马上同房,这时的女性体内环境还很热,不利于精子的存活。最好灸后24-48小时候再进行,不过也是因人而异。灸后调养口诀:灸后风寒须谨避,七情莫过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适宜。

5.大悲,大喜,大怒,这样情绪不稳定,艾灸的效果会打折扣。太饥.太饱都不适合艾灸,尤其是患有胃肠疾病的人,更应该注意这些。

6.要注重灸料的质量,艾绒的好坏取决治疗效果。一般直接灸的,一定要极好的艾绒,这样不伤经络,不燥,比较柔和,便于点燃。如果是隔姜灸或隔蒜久,那么一定要新姜和鲜蒜,保持新鲜。

7.施灸时间,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施灸的穴位也应该是由少至多的,热度也是逐渐适应的。一般施灸早上,下午。没有时间的可以晚上,尤其是失眠的病人临睡前施灸有助于睡眠。

8.很多人问,艾灸后是否可以马上洗澡。如果是热水,可以马上洗澡,但是最好等20-30分钟后,这时经络也基本处于灸后的修整状态,灸后的热度也逐渐地挥发和利用,此时在用热水洗澡会感觉很舒服。

9.施灸的反应,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会起红疹,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全身不适等现象,一般不要惊慌,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这个时候可以艾灸足三里引火下行,还可以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这样的症状就会消失。

10.有的人边灸边吃,这样不好。一是不知道你吃的食物是什么性质的?属寒还是属温,如果艾灸过程中,你边吃边艾灸,对于胃气也是一个挑战。有胃肠疾病的人千万不要这么盲目施救。

11.艾灸的返病现象,在艾灸的过程中,往往有的人很快见效,而有的人迟迟不见效,这要看是什么疾病病长多久另外人与人也不同,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疾病同一个症状,同一种表现。

有返病现象很正常,没有也很正常,不要刻意追求返病的现象。越是多次返病,就越证明病邪存留的拨争状态,也体现正气在一点点积累。

参考链接:网络-艾灸条

‘贰’ 100壮艾灸是多少

你好,壮是灸疗法的一个词。它是艾灸中的一个重要的计量单位,每点燃一个艾炷实施一次艾灸称为灸了一壮。灸100壮就是灸了100次的意思。

‘叁’ 艾灸肚脐一天几柱

病情分析:
一般最好一天艾灸一次,一次20分钟,局部皮肤红润为度。
指导意见:
腹部不适,可选用关元,脐下2指,艾灸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烫伤。

‘肆’ 艾灸条的使用方法

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1.5-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

回旋灸:距皮肤1.5-3厘米左右,艾灸条在皮肤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4)艾灸一次点燃多少根合适扩展阅读:

综合作用

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

所以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温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灵枢·禁服》亦云:“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着。

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

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

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宋代《针灸资生经》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伤寒论》指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

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关于陷下一症,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唯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

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以“推而上之”,又如《类经图翼》云:“洞泄寒中脱肛者,灸水分百壮”。总之,这也是灸法的独特作用之一。

拔毒泄热

历代有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的问题,如《圣济总录》指出:“若夫阳病灸之,则为大逆”;近代不少针灸教材亦把热证定为禁灸之列。但古今医家对此有不同见解。在古代文献中亦有“热可用灸”的记载,灸法治疗痈疽,就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本病证的一个重要治法。

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指出灸法对脏腑实热有宣泄的作用,该书很多处还对热毒蕴结所致的痈疽及阴虚内热证的灸治作了论述,如载:“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又如“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尖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差”。“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横三间寸灸之”。

金元医家朱丹溪认为热证用灸乃“从治”之意;《医学入门》则阐明热症用灸的机理:“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医宗金鉴·痈疽灸法篇》指出:“痈疽初起七日内,开结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疮痛灸至不痛时”。

总之,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特别是随着灸增多和临床范围的扩大,这一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

防病保健

我国古代医家中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到;在“犬所啮之处灸三壮,即以犬伤法灸之”,以预防狂犬病。

《备急千金要方》有“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说明艾灸能预防传染病。《针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民间俗话亦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

因为灸疗可温阳补虚,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而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为人之根本;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现代,灸疗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延年益寿

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分组:第一组,关元、气海、左侧足三里;第二组,关元、气海、右侧足三里。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分别对准第一组穴位,每穴悬灸10分钟,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悬灸第二组穴位。如此交替悬灸,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休息一周,再继续第二个疗程。使用时注意力要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说明:关元、气海、足三里是人体强壮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调整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人的抗病能力。成书于宋代的《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 特别是女士,艾灸此三个穴位后,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全身特别是小腹部十分舒畅(此种感觉一般要连续灸半个月后才明显)。

美容

艾灸的美容与一般的化妆品美容,手术美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本质上的,另一个是表面上的。化妆品可以掩饰你的不足,手术可以改造你的结构,可以满足你暂时的虚荣心,但这些都无法给你真正的健康。

因为健康而使你青春常驻,容光焕发,思维敏捷,反应灵敏,那又是另一种不同层次上的美。通过吃药,打针或者锻炼,你或许也可以或多或少地达到你期望的效果。但没有灸疗好,艾灸是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的最有效的手段。 有很多女人脸上不光滑洁净,这往往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实际上还是阳能不足,而不是像一般所说的上火。

有这么几种女性: 1、脸上痘痘长得成片的女性,往往有严重的带下病,“清热解毒”往往没有任何效果,因为她们的这种热往往是虚热,而不是实热,补充阳能尚且不逮,何况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选择。

2、脸上长有黄褐斑的女性,往往肝肾亏虚,体质严重偏于酸性,用艾灸治疗,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虚胖的女性,并不是营养过剩,但营养过剩不过是西医上的一个概念,中医里面没有这样的说法,如果哪个中医也这样瞎嚷嚷,那肯定个半吊子。

即使是肥胖的小孩子,也往往并不是营养过剩,而是阳能不足,往往是因为在怀孕期间,父母还有不少的性生活,导致孩子先天不足,肝肾机能失衡,脾脏运化无力。虚胖女性则往往有崩漏暗疾,失血过多。太过肥胖往往是因为脾肾阳虚,太过瘦弱,则往往是肝肾不足。

4、乳头过早地颜色变暗淡,或者乳头凹陷的女性,往往严重肝肾亏虚,冲脉,任脉虚寒,有的甚至还有咳嗽的毛病。这些问题艾灸都有很好的效果。

‘伍’ 艾条如何点燃

艾条可以用火柴、蜡烛、打火机、喷火枪等明火点燃。

1、火柴点艾条:取出艾条,左手握艾条三分之一处,取一根火柴,左手夹紧火柴盒,右手持火柴棒擦燃火柴,点燃艾条。

2、蜡烛点艾条:取出艾条,取一根火柴,左手拿火柴盒,右手持火柴棒擦燃火柴,点燃蜡烛,然后点燃艾条。握艾条三分之一处,右手按压打火机点火开关,用点燃的明火点燃艾条。

3、打火机点艾条:取出艾条,左手握艾条三分之一处,右手按压打火机点火开关,用点燃的明火点燃艾条。

4、喷火枪点无烟艾条:取出无烟艾条,左手握无烟艾条三分之一处,右手按压喷火枪点火开关,用点燃的直喷火焰点燃无烟艾条。

(5)艾灸一次点燃多少根合适扩展阅读:

艾条是用棉纸包裹艾绒制成的圆柱形长卷,艾条主要用于艾灸。艾灸是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中药外治法,可温经散寒,行气血,逐寒湿,适用于风寒湿痹,肌肉酸麻,关节四肢疼痛,颈椎病等症。

将艾条点燃悬灸于治疗部位,或者搭配温灸盒使用,通过艾火的热和能量的输入,引起人体“应激反应”来进行肌体自我调节,熏灼经络,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疾病的作用。一般每次艾灸时间约三十分钟,可依身体感觉调整使用时间。

艾中最好的要数蕲艾,蕲艾是名贵的中草药,历史悠久,誉满中国。早在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对蕲艾推崇有加,据《本草纲目》记载:“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渭之蕲艾。”

《孟子·离娄章》载“七年之病,蕲三年之艾”,蕲春民间也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之说。

蕲艾的微量元素含量、挥发油含量、燃烧放热量等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艾品质,并且香气浓郁,药效独特。

蕲艾具有温通经络、益气活血、散寒止痛、祛寒温中、补正固阳、清热解毒、消瘀散结、活血化瘀、理气调经等功能,对风湿、胃病、高血压、头疼、眩晕、支气管炎等病症有积极治疗效果,尤其对小儿风寒感冒、头晕腹疼、妇女产后保养、月经不调、宫寒畏冷、卵巢保养、面黄生斑以及皮炎湿疹皮肤类疾病等具有独特疗效。

‘陆’ 一次艾炙用多少根艾草

艾灸用的是艾条,艾灸时间具体看情况,艾灸一个穴位5到30分钟是比较常规的情况。做一次艾灸的时间一般在30分钟到2小时。艾条规格不同,燃烧时间也就不同,比方说,一根直径18mm长度200mm的五月午艾艾条燃烧时间是一百分钟左右,这个艾灸一次用多少,就自己算吧!

‘柒’ 艾灸排毒反应_正确的艾灸方法和手法

艾灸后会有一些正常的排毒反应,大家需要知道并注意。下面我给大家介绍艾灸排毒反应,希望对你有用!

艾灸排毒注意事项
1、若有上火的感觉,可以灸下涌泉或泡脚,可以引火下行。

2、艾灸时,注意适当休息,调整生活作息,以清单饮食为宜。

3、适当控制艾灸的火力和时间,可以根据自身体质虚寒的程度,选择适当的灸具、火力,灵活掌握艾灸的时间。体质虚寒重的,可以用多孔的、多眼的等火力大的,灸的时间也可适当延长,否则不要刻意选用大火力的灸具,或灸的时间太长等,要适合自己的虚寒程度,这个要在灸的过程慢慢感受摸索。

艾灸是不能着急的,一般需要一星期休一天,每天灸5个穴位,每个穴位10分钟是底线,有的用随身灸可灸至1个小时,要因人而异,自己的感觉很重要,保健灸更可随意些,切不可过急。

另外阴虚火旺的、热证的适不适宜艾灸,是有争议的,我们的 经验 是可以的,可以以火渲火,以火泻火。但其灸法不易用器具,器具灸大都是补的,需要用手工雀啄灸法,即手拿艾条在适当穴位处上下移动,一下一下刺激灸,这种情况大家要注意下,不要随便灸。

4、控制艾条质量和烟量,适当的艾烟是艾灸必须的,艾烟里的艾精油可以安神、杀菌消毒、渗透经络,走三阴,尤其对皮肤病、呼吸系统疾病是必须的。但是烟量过大会使人头晕、易于上火,尤其是次的艾条,假的艾条,不可不察。

5、灸前灸后多喝温开水,艾灸属火,可加速新陈代谢和体液循环(我们艾灸时,很多顾客中间要上好几次厕所),补充适当的水分很重要,以温开水为宜。
艾灸排毒反应
1.与排淤血有关的反应

淤阻在体表经络之中的淤血,以瘀斑方式排出瘀阻在胃肠则多以深褐色或酱黑色大便排出,瘀阻于心肺则多以痰中带血丝血块为主外排,瘀阻于胞宫的多随经血外排,甚至里面有组织包块或烂肉,有痔疮的人会暂时出现便血的现象,颜色很暗深。

2.与睡眠有关的反应

绝大多数人灸疗后睡眠状况都会发生变化,有的艾灸后先是浑身无力,嗜睡,之后连续失眠数天,一般失眠时也没有疲乏无力,头脑昏沉,不思饮食的感觉。有的先失眠十来天之后转入一天到晚都想睡。最后的结果都是睡眠恢复正常失眠:艾灸后常常会有失眠的症状,如果出现初次艾灸后失眠,也是一种反应,此时的失眠,多很疲乏无力,或嗜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后,这时如果睡眠很少,但不会出现疲乏无力的现象,反而因为艾灸,而显得精力充沛。此时,不要因为睡眠时间的不足而烦恼,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药来凑够睡眠的时间,主要看你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灸中脘还会很快改善脾的功能。

3.发热反应

发烧反应属于全身综合性的剧烈反应之一。多在自身康复机能完全发挥作用后出现,表示气血旺盛,体质增强,是机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一般发高烧反应,体温在39-40度,反应持续时间一周左右,少数低烧患者,体温在37.5度至38度之间时,反应持续十几天甚至一至两个月。

4.与排风寒有关的反应

据临床观察,大多数患者都有风寒外排的反应,多以打喷嚏,流鼻涕,感冒,咽喉痛,关节痛,放屁等形式出现,或从头顶,四肢末梢往外冒凉气,更有甚者全身或半身发冷,盖两床厚被都无济于事,量体温还正常,反应持续时间多为一两天或三五个月不等。

5.与排郁气有关的反应

郁气的外排以烦躁易怒,看谁都不顺眼,悲伤或委屈易哭等情绪变化为主,多伴有打呃逆,肛门排气,肝胆区和反射区酸痛等反应。特别是性格内向而又心胸狭窄的女性病人多此类反应,反应持续时间一般数小时至1-3天,少数患者可达数月之久

6.与排痰湿有关的反应

排痰湿多以咳吐,痰变多,呕吐,痰涎或腹痛,腹泻,泄水样稀便,胶凉样粘稠大便。头面、四肢浮肿,半侧身体浮肿,乃至全身浮肿,排尿困难或小便频数浑浊刺鼻,局部或全身冷汗、粘汗。灸感可由最初的迟钝型转变成了敏感型

7.排火热邪毒有关的反应

排火热邪毒多以疮痒,痈肿,发烧,类似湿疹伴奇痒,面部或身体出现丘疹或好久以前长过脓包,现在又开始了,或大小便火烫灼热等反应形式外排。放心,只要彻底的排出就好了。
艾灸的 方法 以及操作手法
1、直接灸

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1)瘢痕灸 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住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痴脱落后而留下瘢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瘰疬等慢性疾病。

(2)无瘢痕灸

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若用麦粒大的艾炷施灸,当患者感到有灼痛时,医者可用镊子柄将艾炷熄灭,然后继续易位再灸,按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因其皮肤无灼伤,故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此法。

2、间接灸

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如生姜间隔灸、隔盐灸等。

(1)隔姜灸

隔姜灸是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住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常用于因寒而到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

(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等症。

(3)隔盐灸 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

(4)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多用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3、艾卷灸

(1)艾条灸 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l、5厘米圆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也有每条艾绒中渗入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各等分的细末6克,则成为药条。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和雀啄灸。

(2)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

4、温针灸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操作时,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继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取出针。

5、 温灸器灸

温灸器灸是用金属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故又称温筒灸。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内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

根据身体的穴位又可以把艾灸的方法分为穴位艾灸、局部艾熏、全身艾熏三大类。

【穴位艾灸】

取艾条一支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10~30mm处熏灸或灼灸,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而又不致灼痛或烧伤皮肤为宜。

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也可以配合各种艾灸器使用,如温灸盒、温灸架等,主要是为了固定艾条、使用方便。

温馨提示:

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要灸的穴位或患处,进行熏烧

回旋灸: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进行灸治

雀啄灸: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

按照上面正确的方式艾灸,如果发现皮尤有灼痛或是灼烧感,那就要检查一下艾条的质量了。

【局部艾熏】

将用3~6根艾条,用胶带捆成一排,距离皮肤10~30mm,上下来回艾熏。

艾灸方法示例:

如痛经,用6根艾条,来回熏小腹至肚脐,一周2次,一次30~40分钟,促进小腹的血液循环。

如肩周炎,可用3~5根艾条从颈部风池穴到肩峰穴、肩井穴等穴位灸5分钟左右。在艾熏时,一定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不能受凉。

如腹部受凉、腹泻等,可以用几根艾条熏小腹至肚脐的位置,可以祛寒。

【全身艾熏】

夏季用6~8根艾条(冬天用8~10根),捆成一排,点燃。将蒸好的姜片贴在后背上(艾灸之前将生姜切成拨片,上锅蒸软备用)。点燃的成排艾条,保持离姜片半寸到一寸的距离,上下慢慢移动,通常熏30~40分钟。

在小腹及肚脐的周围都贴上姜片,上下熏20~30分钟。

在双小腿的外侧、内侧,从脚踝至膝部上下、来回各熏30~50下。

同时提醒读者:在全身艾灸之前,需要做适当的准备工作;首先用3片生姜,10粒红枣(去核),10粒桂圆(去核),加水煮15分钟,倒入粉碎机打成糊状喝下;这样做主要是能够做到养生补阴。

猜你喜欢:

1. 艾灸的排毒反应

2. 艾灸后的排毒反应

3. 做完艾灸会有什么反应

4. 艾灸排毒反应

5. 灸后出现口干舌燥怎么办

6. 艾灸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捌’ 艾灸的灸量也就是每次灸多长时间合适,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界定灸量呢

艾灸的灸量涉及到每个穴位灸多久,每次总体灸疗灸多久,满足什么客观标准算是一个正确的灸量,除了专业艾灸师长期的经验积累,各有体会甚至绝招以外,广大的小白如何居家把握一个适合的灸量应是特别普遍的刚需所在。

教科书和 养生 网络热帖大多说每穴常规灸15-20分钟,总体每次灸3-5穴,整体时间大概1小时之内,这仅是一个一般性的介绍,并没有说明就灸到什么程度算是达到了“灸透”的程度。因为在艾灸临床,只有真正灸透,才能灸到有感觉,有灸感,有疗效。不能达到灸透的标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耍流氓。

显而易见,是否“灸透”才是判断灸量是否合适的唯一指标。那么达到什么程度即为“灸透”了呢?

每个穴位都是经络的驿站或者经络气血流动的汇聚点,也是艾灸输注能量信息、粒子量子交换、光热辐射同频共振的枢纽关节点。因此,艾灸的时候,穴位一定要被“打开”,以方便艾灸的光热辐射、信息和能量能够通过穴位和经络渗进身体里面去,进而通过温热应激,激发穴位的感受器,并进一步通过经络和间质网络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等,发挥整体调节作用。而不是虚浮在皮肤表面,仅仅产生刺热灼热的皮肤感觉,其实质上就是在烤肉,而不是在艾灸,不分穴位经络的单纯炙烤,其临床治疗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灸透”之后的结果是穴位必会出现“灸感”,除了常见的穴位局部温热甚至刺痛以外,还应该会出现穴位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感觉,例如酸、胀、压、重、痛、麻、冷等。“灸透”的最高标准最好是能够“气至病所”,即灸感能传导直达病痛或者是目标调理部位。

在临床实践中,没灸之前,触摸穴位周围的肉、筋、骨头,通常比较僵硬,随着艾灸的进行,穴位周边的肉筋骨的组织会逐步发生改变,并能够通过触摸感受到,例如有弹性了,有韧性了,柔软顺和了,按压穴位,周边的软组织甚至骨头都会跟着动。不像没有施灸之前,比较僵硬,比较隔手和有违和感,上手一摸,大多只有皮动,其余的全部都不会跟着动。

除了消费者的主观“灸感”以外,有经验的艾灸师也能从自己的手法中,感知到是否“灸透”了,主要包括大约三个层面的变化: 第一层是形顺质柔 ,主要是指穴位周边的筋肉有弹性,关节灵活,性体恢复了正常的姿态; 第二层是气至病所 :灸友感受到穴位局部和相关部位热了、麻了、痒了,“灸感”舒适; 第三层是神清气爽 :灸友觉得整个身心都舒爽服了。

综上所述,正确的灸量应该是因人而异,因灸而异,辨人施灸,因势利导,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才对。

我有连续48年的生物医药全岗位工作经历(中医药研究员,高级 健康 管理师),为大家积累荟聚尽可能多的 健康 知识和经验干货,欢迎大家获取分享,敬请大家多关注,多点赞多评论!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具有专业性。以前很多网友,都会说艾灸经常交可以吗?那这个问题就是更具体,我们每天灸多长时间,每个穴位就多长时间。那么今天我就来讲一下这个比较专业性的问题。

每天教多长时间,或者每个穴位灸多长时间这个专业术语。叫灸量。
那这个灸量是什么意思呢?我先给大家解释下什么叫做灸量。

先给大家解释下什么叫药量。我们吃西药都会有一个药量,比如说一天三顿一顿,2~4颗。

这个就是药量,那么这个灸量也是个药量的意思。作用!

那么我们。灸量是多少呢!嗯,我们正常的成年人一次可以灸60~90分钟。

那么每一个穴位它的时间是10~15分钟左右。

这是一个正常人的灸量啊,一定要注意正常成年人。

比如说这个人患了严重的感冒,怕冷鼻子塞。头痛。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灸量提高到两小时,甚至是三小时。
这个人感冒好了之后又恢复到一个正常人的灸量!

那么老人和儿童的灸量是每次半小时。

每个穴位5分钟左右。

这个时候老人我们还要区别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比如说是一个60岁的老人身强力壮的,他的体质可能比那个壮小伙还要 健康 。天天去打太极,对吧?登山跑步。那么他的酒量又可以提高到一个正常成年人的灸量,假如说这个小孩对吧,他体质比较弱。那么我每次给他交20分钟。再根据艾灸后的反应灵活调整。

总之我们要掌握一个原则的就是,艾灸后一定要根治身体的反应及时做出灵活的调整。原先制定的计划可以根据艾灸后身体的反应。调整出一个合适的对策。千万不能死板硬套,按照原定的计划。我们身体反映才是指导我们这个艾灸,灸量是否合适的唯一标准。

中医讲究“阴平阳秘,精神乃至”,意思就是说不管什么疾病,都是因为阴阳失衡导致的,我们治疗目就是想办法建立新的平衡。艾灸作为中医治病的一种手段,其发挥作用主要是依赖穴位刺激和温热刺激,这个刺激我们就可以认为是灸量,灸量大小决定了艾灸疗效,但是这个刺激量是无法用定量去衡量。《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有“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之说。

灸量不单单是每次灸多长时间,其主要包括穴位选取,灸火大小,艾灸时间,艾灸距离,艾灸频率以及艾灸疗程等。临床灸量需因时因地因人因病制宜,也就是说艾灸因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不同疾病,选择不同穴位针对性的艾灸。

对于题主所说单次艾灸时间长短,其实在临床中也是没有具体限制,我们是需要根绝患者疾病的病情程度,患者本身体质以及艾灸时间、地点等因素综合考虑。比如夏天天气炎热阳气旺盛,我们艾灸时就需要尽量单次时间短,适当延长艾灸疗程,以防单次温热刺激太过导致患者出现伤阴症状。相反,我们在冬天艾灸时可以延长每次的艾灸时间,这样对于缩减疾病的恢复周期也是可以起到辅助作用。

单次艾灸时间的长短,还收到选穴的影响,对于头面部的穴位,一般艾灸时间不宜过长,而对于胸腹部穴位以及某些嗜热性穴位(如足三里)则可以适当延长单次艾灸时间。单次艾灸时间长短是需要在长期工作中总结和归纳,不能千篇一律、一概而论。对于初学者可以适当缩短单次艾灸时间,这样可以防止刺激太多而得不偿失。

首先,这个没有准确的时间,和量。

古时人们艾灸都是用艾绒做成小艾塔直接放在人体穴位上,或隔盐灸、隔姜灸、隔蒜灸、还有隔附子饼灸。每个小艾塔为一壮,都是灸单数壮,1、3、5、7、9壮数,认为单数为阳。艾灸其实就是补阳。至于壮数多少是要看症状的,书上写有的病重的灸膏肓穴灸百壮。

现在人们都是保健灸,都是悬灸:艾灸盒、手持、随身灸罐。都是离开皮肤的,直接灸容易起泡,现在人爱美起个泡客人可不干了。还让赔偿说是烫伤。所以都是悬灸,当然也有直接灸的像督脉灸,不过很少。

悬灸的药效就要小了,不如直接灸。所以时间也没有太确定,普通的小灸条、小艾柱,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都没事,如果4.0或6.0的粗灸条时间就要少点了。当然要结合穴位的性,和客人的病症,时间上也有区别的。

一般大的艾灸 养生 馆都有中医技术主管辩证开穴位时间的。如果想调理身体还是去正规的艾灸管。

这个看个人体质及个人病的情况。对于大艾条来说,只有热力熏,熏时间长了,皮肤干燥,也累,还必须一个一个穴位灸,能坚持多长时间?即使能灸的时间长,估计人也坚持不下去。现在有一种新产品,是传统艾条的传承与创新,它与传统艾条的区别在于利用艾热、艾烟、艾精油,三管齐下,效率是传统艾条的几倍,而且方便,快捷,同时可以灸多个穴位,它燃烧15分钟相当于大艾条燃烧45分钟,每次可以灸几柱,重灸、连灸,灸透,效果好。人也不累。

图片供参考

静静的看你们这些人装13,这么多人就一个说对了半句。

又是这本书上说的这个,那本书上说的那个,我就想问一句:你们懂阴阳吗?

灸到什么程度算是伤阳,灸到什么程度会伤阴?

来个专业的,出来走两步

‘玖’ 艾灸的最佳灸量

艾灸应该考虑天时、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来定灸量,如冬天灸量宜大,才能祛寒通痹,助阳回厥;夏季宜少灸或轻灸,才不会造成上火伤阴。北方风寒凛列,灸量宜大;南方气候温暖,灸量宜小。
不同的年龄、体质和性别,其阴阳气血的盛衰及对灸的耐受性也是不同的。老年或体弱的人使用保健灸,灸量宜小,但须坚持日久;
而壮年者随年龄由小至大而递增壮数。
至于灸的程度,施灸后应以自觉温热舒畅,直达深部,经久不消,停灸多时,尚有余温,才算到家。《医宗金鉴》认为:“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然头与四肢皮肉浅薄,若并灸之,恐肌骨气血难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灸之,其艾炷宜小,壮数宜少。有病必当灸巨阙、鸠尾二穴者,必不可过三五壮。背腰下皮肉深厚,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使火气到,始能去痼冷之疾也。”因此,不管灸治哪个穴位,都要“足量”,热力要能够深入体内,直达病所。为了防止施灸时出现的痛苦,提出可以隔日灸,还视病情的深浅轻重、穴位的位置来决定艾炷的大小和壮数。
艾灸完艾条没有用完如何处理:
艾条最好不要截断,那样很浪费,熄灭的办法最好不要用水,不然下回使用要等很久。我介绍一种既安全又省事的方法:找一个二两装空小酒瓶,想熄灭艾条时,把艾条燃烧的部分直接放入瓶口,两分钟很快就熄灭,下回想接着用的时候也很好点燃。方的瓶子不会滚动,也很稳。所以很安全。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862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333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618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699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462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784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1920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565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543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