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大棚温度多少需要开天窗
Ⅰ 大棚蔬菜湿度多少最佳
对于不同作物,同一作物不同生长期,所需的湿度都会不同,应该掌握调控措施。 湿度是保证冬季大棚作物生长所需的栽培条件之一,下面介绍几种调节大棚湿度的方法:
一、改变温度:根据大棚中湿度变化的特点,如需增减相对湿度时,可在不影响湿度要求的前提下,适当改变棚中的温度。方法是:棚内湿度为100%,棚温为5℃时,气温每提高1℃,湿度约降5%;在5℃~10℃时,每提高1℃,湿度则降3%—4%;棚温提高至20℃时,湿度为70%;棚温为30℃时,湿度为40%。相反,如果温度下降到18℃时,相对湿度则可升到85%,温度下降到16℃时,相对湿度几乎可达100%。因此,可采用升温、降温的办法来掌握棚中湿度。
二、通风换气:通风是最简单的大棚降湿方法,一般每次灌水后,在不影响温度的情况下,都要加大通风量,换入外界的干燥空气,降低棚内空气的相对湿度。通风换气不能盲目进行,必须根据需要来确定换气量。作物要求空气湿度低些,而土壤湿度要适当高些,所以,是开天窗,还是开地窗,开大还是开小,开的时间长短,都要分析和掌握。
三、田间管理:在播种前或定植后,都需要充分浇水,水渗下去以后,就可以利用中耕和覆土的办法,保持适宜的土壤温度而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若想空气的湿度变化较小,又要达到蔬菜对土壤水分的需要,可采取开沟、开穴浇水或滴灌等办法,避免大水漫灌。灌后覆土或地面铺草、塑料薄膜覆盖等方法,也可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的一定湿度。当空气温度小,需尽快提高湿度时,可直接向地面洒水或喷雾。
Ⅱ 大棚温度控制在多少度
15-30℃。
塑料薄膜具有保温性,覆盖薄膜后,大棚内的浊度将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高而升高,随着外界气温下降而下降,并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和较大的昼夜温差,越是低温期温差越大,一般在寒季大棚内日增温可达3-6℃,阴天或夜间增温能力仅1-2℃。
春暖时节棚内和露地的温差逐渐加大,增温可达6-15℃。外界气温升高时,棚内增温相对加大,最高可达20℃以上,因此大棚内存在着高温及冰冻危害,需进行人工调整。在高温季节棚内可产生50℃以上的高温。
进行全棚通风,棚外覆盖草帘或搭成凉棚,可比露地气温低1-2℃。冬季晴天时,夜间最低温度可比露地高1-3℃,阴天时几科与露地相同。因此大棚的主要生产季节为春、夏、秋季。通过保温及通风降温可使棚温保持在15-30℃的生长适温。
温室大棚主要装置
一种室内温室栽培装置,包括栽种槽、供水系统、温控系统、辅助照明系统及湿度控制系统;栽种槽设于窗底或做成隔屏状,供栽种植物;供水系统自动适时适量供给水分;温控系统包括排风扇、热风扇、温度感应器及恒温系统控制箱,以适时调节温度。
辅助照明系统包含植物灯及反射镜,装于栽种槽周边,于无日光时提供照明,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并经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呈现出美丽景观;湿度控制系统配合排风扇而调节湿度及降低室内温度。
Ⅲ 冬季大棚里种植蔬菜需要进行通风吗
需要,根据不同温度进行不同层面的通风。
冬季的大棚温度低,湿度大,蔬菜的叶片上容易造成大量的雾气,他们会凝结在一起,出现结露现象。因此,这种情况需要进行通风且循序渐进的进行,当晴天时,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而棚内蔬菜对二氧化碳需求高,此时不急于通风,应该在开草苫后一小时再通风,通风刚开始时,也应该先开小口,慢慢的先排出棚里的湿气,然后再将通风口增大,使二氧化碳进入棚内,利于蔬菜光合作用。
二.浇水,胶水的要点是小水轻浇,一般现在都采用膜下小水暗灌,可以满足蔬菜对水分的需要,也能够解决土壤水,气,热,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三.光线条件,冬季光照弱,大棚内光照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应在棚内挂上反光幕,可以延长蔬菜的光照时间。
因此通风是需要的,但更要根据条件的不同,通风不同。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可以请点赞关注,谢谢,。
Ⅳ 冬季温室是否需要通风怎样进行通风
冬季温室内的温度偏低,为保持温度,温室一般较少通风,容易造成温室内的空气湿度偏高,有害气体的浓度也容易增大。另外,温室长时间不通风,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将会明显下降,妨碍辣椒的正常光合作用。因此,在确保温室温度需要的前提下,冬季也要对温室进行通风,特别是浇水后几天以及喷药、喷肥后,更要加强温室的通风管理。
冬季温室通风,要在上午温室内温度升到28℃以上后开始,特别情况下,也可以在温度升到30℃以上后开始通风。冬季的通风量比较少,一般只需扒开上部通风口即可,不可打开下部通风口通风。下午,当温室内的温度下降到25℃后关闭通风口。
Ⅳ 温室大棚冬天温度能达到多少
一般来说,白天土壤5厘米深处温度可比棚内气温低5-7℃,夜间土壤5厘米深处的地温要比气温高3-5℃。据此可知,一天之中有多半时间棚内地温低于20℃,比瓜类、果菜类作物根系生长发育适宜的土壤温度23-25℃低3-5℃。温室大棚一般采用三层覆盖,有些还要进行地面覆盖。三层覆盖即一层棚膜,一层二道膜,一层小棚膜。三层覆盖一般可使棚内比露地的夜晚最低气温高4.5℃左右。夜间小棚上覆盖草帘,保温性好,但操作较费工。温室大棚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为使蔬菜不受低温危害,白天必须充分采光,以提高棚内温度,夜间要严密防寒保温。在棚温偏低时,棚内须增加覆盖物。当寒潮来临、气温降至0℃以下时,大棚内扣小棚,小棚覆盖草帘,夜间最低温度比不覆盖高2-4℃,闭封得好大棚可高出4-6℃。地面覆盖可增加土温、降低棚内湿度,采用畦面铺地膜、畦沟铺稻草的方法,成本轻、效果好。
Ⅵ 东北冬天大棚里的温度多少
大棚的顶部是透明的,太阳光能透过进入大棚,可是太阳光里的红外线却出不去,而且温度高,晚上大棚还要盖上草帘子,大棚里面还有一些采暖措施,所以温度高
Ⅶ 大棚温度冬天有几度
朋友你好,我是山东寿光的,一直在外地做技术服务,对冬暖式大棚这一块有所了解。我在中央教育电视台做的节目所说的“冬暖防风大棚建设方法”就是针对我国北方高寒地区设计的,是结合了高寒、高海拔、多风地区的实际情况设计的。虽然节目做得不是太理想,有些问题记者没有理解好,做节目是在北京做的,当时的采访是在张家口采访的,我的讲解也是在张家口做的,这个节目有些问题没有说透,有点差强人意,不过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这个“冬暖防风大棚”不同于寿光的冬暖式日光温室,虽然前者是从后者演变来的。
我们以前工作的地方,康宝,最低气温零下三十九度,六级风每个礼拜有三天,五级的三天,七级的一天。沙尘暴一个礼拜一次,白天也是零下十五度至二十度,我们的黄瓜西红柿坚持到十二月三十号。
至于能不能抵住你那的低温,你自己判断。
我们在张家口的时候没有烧煤取暖,最冷的那一天零下三十六度我们秋冬茬结束,大棚里就不能生产了,低于零度了,本来联系好的要烧煤取暖没有做,春节以前放假一个月,不过有工人每天卷放保温被,每天棚里面白天十几二十度,晚上三至六度,这一阶段外界气温都是在零下二十到三十度。春节以后初六上班,大棚里晚上就有七八度了,棚中棚育甜瓜苗就没问题了,二月初五定植的,这个时候外面还是零下二十多度,棚内也没有加温就能正常生长了。
要烧煤取暖,也最多不会超过两个月,有专用的取暖炉,一天五十斤煤,就是晚上十二点以后烧到天亮,只要在最冷的这几个小时,保证冻不死就好,白天的温度不加温也还是能有保证的,往往是在我们北方高寒的地区光照又特别充足,应该没问题。
有问题随时联系。
Ⅷ 大棚黄瓜多少度放风合适
大棚和温室栽培,一般情况下,温度超过35℃时,就要放风。降温除湿,同时通风换气,保证二 氧化碳含量,满足光合作用需要。
大棚栽培,如果棚外气温较低,棚内短时间温度较高,可以扒缝放风,在大棚两侧腰部各扒开一条缝进行放风,温度降下来时关闭。
如果棚外温度较高,棚内长时间高温,不会发生冻害,可以掀起两侧的棚膜,进行大面积放风,进行降温除湿,满足黄瓜生长要求,避免高温高湿,导致病害发生。
温室栽培,棚外气温较低,棚内短时间温度较高,可以开启温室的通风孔进行放风;如果棚外温度较高,棚内长时间高温,不会发生冻害,可以掀起底部的棚膜,同时开启通风孔,进行降温除湿。
温度降到35℃以下时,关闭通风孔,盖严棚膜。
晚间不用放风。
Ⅸ 大棚冬季黄瓜秧苗什么温度放风,什么时间起盖棉被
冬季大棚黄瓜种植技术
1培育壮苗:大棚黄瓜播种期一般在12月下旬至1月中旬,宜采用大棚加小拱棚或大棚电热温床或秸秆生物反应堆大棚育苗。苗龄约40~45天,苗床适量施肥,保证棚内通风,促壮苗。
2、适时定植:大棚套小拱棚加地膜、草帘栽培,于2月中旬至3月上旬,当苗龄40~45天,株高15~20厘米,有5~6片真叶时定植。一般每畦栽二行,株行距40~60cm每667㎡栽2500~2700株。
Ⅹ 冬天蔬菜大棚内的温度
棚内温度是变化的,尽管其变化有规律性,但要确定所有点的温度是非常困难的,也不符合实际。但是,如果具体到某一点,棚温多少就非常容易确定了,由这一个点的温度,我们便可推衍出其它点温度的大致情况。
一般来说,30℃是大多数茄果类蔬菜和瓜类蔬菜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上限,而在此基础上再提高2-3℃,使棚温达到32-33℃,就是我想跟大家探讨的棚温调控的主题。
那么,为什么要如此调控温度呢?通过菜农实际的生产操作来看,如此调控温度才能将棚温调控到最适宜蔬菜生长的范围内。
首先,棚室内的温度计多挂在植株上部,白天不同部位的空气温度与所处高度基本成正相关,特别是植株繁茂与较高时,由于枝叶的遮荫作用,由生长点向地面测量,其温度下降梯度十分明显。一般地面温度可比生长点处的温度低3-7℃,若作物生长点处的温度在34℃左右,那么作物主体枝叶处的温度恰在27-30℃之间,处于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范围内。
其次,棚室栽培,覆盖地膜,土壤水分供应充足,从而加速了作物叶片的蒸腾作用,降低了叶片温度,其叶片温度,一般比空气温度低3-5℃,即使空气温度明显高于光合适温2-4℃时,其叶片温度仍处在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范围之内。
再次,提高棚内气温,利于地温的提高。若地温偏低不但不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导致生根量少,根系吸收能力差,生理活性低,而且还会引起多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甚至于烂根、死根,引起作物死亡。
一般来说,白天土壤5厘米深处温度可比棚内气温低5-7℃,夜间土壤5厘米深处的地温要比气温高3-5℃。据此可知,一天之中有多半时间棚内地温低于20℃,比瓜类、果菜类作物根系生长发育适宜的土壤温度23-25℃低3-5℃。
而提高棚内气温,可显着提高地温,较高的地温,能促进根系发育、增加生根量、提高根系活性、促进根系对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转化和利用。从而达到促进作物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品质的目的。
所以,我说冬季棚温应调控到适宜作物生长的上限再加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