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豆发酵用多少温度最合适
A. 纳豆发酵的温度是多少
纳豆发酵的温度是28℃~32℃恒温。
发酵豆豉的发酵,就是利用制曲过程中产生的蛋白酶分解豆中的蛋白质,形成一定量的氨基酸、糖类等物质,赋予豆豉固有的风味。
⑴洗豉:豆豉成曲表面附着许多孢子和菌丝,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酶类,如果孢子和菌丝不经洗除,继续残留在成曲的表面,经发酵水解后,部分可溶和水解,但很大部分仍以孢子和菌丝的形态附着在豆曲表面,特别是孢子有苦涩味,会给豆豉带来苦涩味,并造成色泽暗淡。
⑵加青矾,使豆变成黑色,同时增加光亮。
⑶浸焖:向成曲中加入18%的食盐、0.02%的青矾和适量水,以刚好齐曲面为宜,浸焖12小时。
⑷发酵:将处理好的豆曲装入罐中至八、九成满,装时层层压实,置于28℃~32℃恒温室中保温发酵。发酵时间控制在15天左右。
豆豉是中国汉族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豆豉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豆豉的种类较多,按加工原料分为黑豆豉和黄豆豉,按口味可分为咸豆豉和淡豆豉。
豆豉,古代称为“幽菽”,也叫“嗜”。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饮食》一书中,誉豆豉为“五味调和,需之而成”。公元2至5世纪的《食经》一书中还有“作豉法”的记载。古人不但把豆豉用于调味,而且用于入药,对它极为看重。《汉书》、《史记》、《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都有此记载,其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据记载,豆豉的生产,最早是由江西泰和县流传开来的,后经不断发展和提高,使豆豉成为独具特色,成为人们所喜爱的调味佳品,而且传到海外。我国台湾人称豆豉为“荫豉”,日本人称豆豉为“纳豉”,东南亚各国也普遍食用豆豉。
B. 做纳豆的温度是多少
纳豆发酵的温度是37度到42度恒温。
纳豆:起源于中国古代,自秦汉以来开始制作,由黄豆通过纳豆菌发酵制成毕悔豆制品,具有黏性,气味较臭,味道微甜,不仅保有黄豆的营养价值,更重要的是发酵过程产生了首数宏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溶解体内纤维蛋白及其他调节生理机能的保健作用。
传统制法:将蒸熟的黄豆用稻草包裹起来。稻草需要浸泡在100度的沸水中以者册杀菌消毒,并保持在摄氏40度放置一日。稻草上常见的枯草杆菌即纳豆菌,可产生芽孢且耐热度高,所以杀菌过程不受破坏。高温培养速度快,而且能抑制其它菌种,并使黄豆发酵。发酵会产生黏稠的丝状物,这种黏稠外观主要来自成分中的谷氨酸,被认为是纳豆美味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