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炒菜油温多少合适
1. 豆油烧开到多久是60度
豆油烧开可以120度到240度,豆油是从大豆中压榨提取出来的一种油。豆油的保质期最长只有一年,质量越好的大豆油颜色越浅,为淡黄色,清澈透明且无沉淀物,无豆腥昧,温度低于零摄氏度以下的优质大豆油会有油脂结晶析出。
2. 我们经常吃的油也怕热,炒菜油温多少合适
当油燃烧成烟时,温度约为150-200度,根据油的温度不同,温度可能会更高。此时,油本身和菜的营养素将被完全破坏。维生素C在70摄氏度以上被完全氧化。高油温还会产生大量甲醛、苯并芘、过氧化物等有害致癌物。许多老年人说这种油又热又香,但事实上这种香味是苯并芘的味道。一般油炸或油炸三到五个油温就足够了,油炸锅放入干油加热即可直接油炸(俗称火锅冷油,三个油温)。筷子里会有很多泡泡,没有烟,油炸的东西就够了。
此时,实际温度应在120摄氏度至140摄氏度之间,其特点是油面平静,无油烟,五指伸开,手掌放在油面上感受热量,将筷子插入油底壳内,不要有气泡。意思是他升到了下一级。热量从三升到四:据报道,油温在120-140摄氏度之间;,它的特点是无烟、无音,油温平稳,手放在油面上有轻微发热,把筷子放在油锅上,周围基本没有气泡,这个油温适合轻轻煎炸。
3. 大豆油玉米油需要烧开才能炒菜吗
不是的,要根据不同的菜选择不同的油温,具体如下:
1、一二成热,炒酱
油温介于0℃~30℃,属于冷油温。此时,由于油温较低,把筷子放入油中,不会有什么反应,适合炸坚果类食物,如油炸花生米、油酥腰果,也适合炒酱料等。
2、三四成热,干熘、软炸
油温在85℃~120℃,属于低温油。此时,油面泛起白泡,无声响和青烟,用手置于油锅表面,能感觉到热,筷子置于油中,周围会出现细小的气泡。
这个油温一般用于干熘、软炸等,有保鲜嫩、除水分的作用,如软炸虾仁、炸香椿、干炸带鱼等。但这些菜键枯肴需要复炸,即将菜肴炸熟后捞出,待油温升高后再炸一遍,复炸时需要七八成热油温,才能使菜外酥里嫩。
3、五六成热,炝锅、快炒
油温约为120°C~180°C,也称中油温。此时油面波动,向四周翻动,微有青烟升起,细看油表面会有波纹,筷子周围气泡变得密集,但没响声,原料下油后,周围有大量气泡,并键亮闷伴有哗哗声。
用于炒、炝等烹调方法,待油温五六成热,将葱姜蒜等辅料倒入炝锅,然后放入肉、青菜,水分明显蒸发,蛋白质凝固加快,原料不易碎烂。用这个油温炒青菜能使炒出来的菜颜色漂亮且营养流失少,油温过高可能造成原料受热不均匀,油温过低蔬菜容易出水。
4、七八成热,油炸、煎肉
温度约为180°C~240°C,属于高油温。此时,油面翻动转向平静,有青烟,用勺搅动时有声响,若将筷子置于其中,筷子周围会有大量气泡,并有噼里啪啦的响声。原料下锅后,周围出现大量气泡,并带有轻微的油爆声。
炸、煎、爆都适用七八成油温。做出的葱爆肉,能使主料迅速加热,纤维急剧收缩,使肉内的水分不易浸出,吃时口感较嫩。如果火力不足,锅内温度不够高,主料不能及时收缩,就会将主料炒老或煮老。
七成油温煎出的荷包蛋,外皮金黄酥脆、蛋黄溏心;煎鱼,能使其外皮变得酥脆。具有脆皮和凝结原料表面,使原料不易碎烂的作用;做拔丝地瓜、拔丝薯仔的话,可用三四成油温将原料内部炸熟,再用七八成热油温给原料炸制上色。
5、九十成热,淋油
油烟密、有灼热的热气,青烟四起并向上冲,即将到达燃点,油温约在240°C~300°C,属于旺热油。原料入锅后,有大泡翻腾,并伴有爆破声。
这种油温仅适用于蒸制菜肴和水煮类菜肴,如给水煮肉片、葱油鱼、清蒸鱼等上最后一道工序。做法是:把热稿弯油淋在葱丝、蒜末、花椒、辣椒碎上。这时有哗哗的响声,热油易飞溅,要小心。
(3)豆油炒菜油温多少合适扩展阅读
食用油的挑选窍门
1、色泽
品质好的豆油为深黄色,一般的为淡黄色;菜籽油为黄中带点绿或金黄色;花生油为淡黄色或浅橙色,棉籽油为淡黄色。
2、气味
用手指沾一点油,抹在手掌心,搓后闻其气味,品质好的油,应视品种的不同具有各自的油味,不应有其他的异味。
3、透明度
透明度高,水分杂质少,质量就好。好的植物油,经静置24小时后,应该是清晰透明、不混浊、无沉淀、无悬浮物。
4、滋味
用筷子沾上一点油放入嘴里,不应有苦涩、焦臭、酸败的异味。
4. 家庭做菜选用哪几种油较为合适
米糠油 254°C
茶油 252°C
菜籽油高油酸 246°C
---八成成油温240°C,以上为油炸温度,以下为炒菜温度。
---我是油炸的分割线---
- 菜籽油精制 240°C
- 菜籽油压榨 240°C
- 橄榄油果渣油 238°C
- 棕榈油 235°C
- 玉米油精制 232°C
- 花生油精制 232°C
- 麻油半精制 232°C
- 大豆油精制 232°C
- 葵花籽油精制 232°C
---7成油温210°C,以上温度为炒菜干煸爆炒温度。
---我是炒菜的分割线---
- 葡萄籽油 216°C
- 橄榄油特级初榨 191°C
- 猪油 182°C
- 黄油 177°C
- 麻油未精制即小磨香油 165°C
- 玉米油未精制 160°C
- 花生油未精制 160°C
- 大豆油未精制 160°C
---4成油温120°C,滑炒温度(滑油)。
- 亚麻籽油未精制 107°C
- 葵花籽油未精制 107°C
- 做个常用油发烟点排序。
- 各种用油一目了然。大概分成三档,适合油炸,适合炒菜,适合凉拌。
以
油温几成通常被称为"几成热"每成热约为30度左右,并不是说某个油达不到这个油温,只是它一边升温一边在用力冒烟。经过工业精制的油,基本都能达迅扰到232°C,满足中餐一般的使用。
油的制法大概分压榨和浸出,目前市面上基本都是经过再精炼的,其实两者就差不多了。有些人觉得压榨的香,我觉得差不多。
既然说菜和油搭配的话,不同的还是有特定搭配的。随便说一下。
菜籽油/花生油 240°C:
菜籽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菜油,舌尖中国二心传里面的菜油就是徽州木榨。
我国是菜籽油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1999年前市场份额40%,目前是20%左右。
油菜主要分夏播和冬播,
顺带一提芥花籽油 canola oil。学名叫做低芥酸菜籽油,没错亩毕旦就是菜籽油。主要是以夏播芥菜为主流。是所有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最高的,但是它还是个菜籽油。
↑古法小磨香油就这样,真的香,现在不多见了。找的图。
多用于凉拌,加一点很香,但是不要多加,加多了反而不香。
粤菜有“麻油包尾”的讲法。就是上桌前在锅里加入麻油达到增香、增润的作用。一般其他菜系勾芡菜也要用出锅加香油。
我一直不知道四川火锅油碟用纯麻油是不是正宗,但是有些专门封装好油碟的成分标明,麻油是和玉米油豆油一起调配的,麻油成分仅30%。
北大路鲁山人(日本美食家)说炸天妇罗的油,是要用芝麻油混合山茶油30%炸的,我不懂这样是不是对,供参考。
一些冷门油类。
茶籽油:又叫山茶油。全球90%的茶油来自中国,主要是湖南人民爱吃。不饱和脂肪酸比橄榄油还高,而且分子比较小,吃着不腻。民间有坐月子吃茶油的说法。但是产量少,贵。农民也不太爱种,年景不好每亩只能产10斤茶籽。
不过这几年每个牌子都在抓茶籽,用高产林。未来会好些。
胡麻籽油:国内只有陕西甘肃宁夏内蒙等省份吃,尤其是宁夏。胡麻耐高寒耐干旱,是西北油。味道很浓,适合薯仔茄子什么的。不适合青菜。
芥花籽油:芥花籽油 canola oil。学名叫做低芥酸菜籽油,没错就是菜籽油。主要是以夏播芥菜为主流,主产区在内蒙。是所有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最高的,但是它还是个菜籽油,风味没那么强。
用油两个心得:
有味者使之出,无味者使之入。by袁枚
荤油炒素,素油炒荤,相得益彰。
动物油配海鲜,增加丰腴的味道。
同种油炒同种菜
之前说的菜油炒油菜(上海青是叶用种,榨油的是油用种),豆油煎豆腐都是这样,蒸饭煮粥时放点米糠油也是绝佳选择。
同种油炒同种菜让食者觉得味道浓郁又浑然天成。
买油的渠道
现在买油基本都在网上买,要不就在银行买理财有送。
猪油什么的就自己炼了,每次买肉把肥膘剔下来冷冻,攒多了加姜炼一下。因为是饱和脂肪,所以长久放冰箱不容易坏,半夜下面条下速冻馄饨,事半功倍。
尽量不要自己榨油,没精炼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家用榨油机榨出的油真的比浸出油健康吗?毛油可以直接食用吗?
必须的建议:
如果想保持健康,无论你家是葡萄籽油还是橄榄油还是亚麻籽油,最好都做到少吃点油,这点远远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链长度要重要的多。中华营养学会建议每天吃油最好少于30g。
少吃点油比什么都强
少吃点油比什么都强
少吃点油比什么都强
现在我家里有点什么油?
200ml香油,拌菜总要用点
250ml初榨橄榄油,网上打折带
250g黄油。意大利面和蘑菇时用,炒蛋也很好吃。
500g猪油,炼的。还有一点牛油,买的牛腩太肥了。
1L乡镇压榨菜油,去周边乡镇买着玩的
2L某品牌菜油,炒菜用的
1.5L葵花籽油,丈人非要买,说豆油转基因
5L大豆油,银行送的
7月11日增加,一些油类业界的小事儿。来自懂行的人。
1.国产大豆不榨油
国内生产的大豆,现在都不太拿来榨油了。榨油的都是进口大豆,便宜。我国种大豆的人很大一部分都去改种玉米了,亩产高收入高。国内大豆只有东北自己榨油自己吃。
2.花生油为毛这么贵
03年花生油和豆油差2000元每吨,到了现在基本差价7000块都是常事。因为花生原料价格高了。
原料价格高是因为对花生的加工在不断进步,如果榨油剩下的花生渣只能饲料,但是做成花生饮料,花生酱、麻辣花生,毛利更高赚的更多。
出现了一个食品厂和油厂争原料的情况,价格就高。
而且因为花生自身有一个特性,就是非常容易识别的花生香。靠这个花生香就能抢占市场,获得比其他油更多的利润。除了文中提的X花牌,其他品牌也在抢花生油的市场。比如益海X里胡X花,比如金X鱼外婆乡小榨。
尽管我国花生产量不停在增长,但是价格还是居高不下。
3.悲催的葵花籽油。
葵花籽油一直是我国传统高端油,烟点又高,又利于人体吸收。
但挺不错的油因为没有什么特色的香味,受到了玉米油、大豆油的强力冲击。
多X本来是葵花籽油的老大,进入时间早市场份额高,但是在玉米油的冲击下,行业老大又没啥成本优势。现在只剩原来的1/3份额了。现在多X用葵花籽和橄榄油做调和油了。
4.利润很高的芥花籽油。
上文介绍芥花籽油说了,它就是菜油的一种,低芥酸的夏播油菜制成。
市占率最高的是多X,还有刀麦等。多X的芥花籽油产区主要是内蒙呼伦贝尔,采购自海拉尔,采购菜籽油成本并不贵。
但是标上芥花籽油之名,再在瓶子上写好美国FDA宣布芥花籽油高不饱和脂肪量,可减少冠心病非常健康blablabla——就可以卖的非常贵啦。
5.单一油做形象,调和油做销量。单一油做利润,调和油做份额。
基本上调和油便宜,卖的快。主要调和都是用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什么的。而且因为单一油没什么太大差别,但不同搭配组合的调和油比较能够创造独特卖点。
主流油品公司的产品矩阵式,推出一个单一油,比如花生油橄榄油玉米油,显示自己某油类专家的形象。然后再推出2~4个单一油调配的调和油种类,抢市场。
各种调和油抢市场的玩法↓
强调比较香的:以花生、茶籽、菜籽为主设计的调和油
强调比较贵的:鱼油、橄榄油、藻油为主设计的调和油
强调健康的:橄榄+茶籽,橄榄+玉米,亚麻籽+玉米 设计的调和油
强调多合一的:1:1:1,五合一,五珍宝
强调脂肪酸配比的:脂肪酸平衡,欧米茄3,高不饱合等等
比较成功的案例是金X鱼调和油1:1:1 又便宜又有口碑传播的效果,打一个性价比。
还有成功案例就是营养物质添加,比如植物甾醇玉米油,比如DHA添加什么的,比如维生素AE添加(其实维生素E是抗氧化剂)。
现在市场也有所谓高级调和油,比如橄榄油调和葵花籽油,超高亚油酸什么的。就是上面说的强调健康型。
5. 大豆油炒菜油一定要烧的很热吗
不用。
大豆油如果不经过充分加热,在炒菜时会富含一种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非常的难闻,会影响到食物的味道。因此很多家庭在做菜的时候,都有将油充分加热的习惯,甚至要等到锅里的油冒烟了才开始炒菜。这种炒菜方式是不科学的。
油温过高,不但可能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还可能会模氏兆产生一系列的过氧化物,甚至可能会产生致癌物质因此我们在做菜的时候,可以先将锅烧热,再倒入部分油,微微发热后就可以炒菜了。
(5)豆油炒菜油温多少合适扩展阅读
一、食用油燃点
1、大豆油257℃
2、玉米油246℃
3、花生油226℃
4、芝麻油215℃
二、常见用油误区
1、不吃植物性食用油,或者不吃动物油
如果没有油,就会造成体内维生素的缺乏,以及必需旦租脂肪酸的缺乏,影响人体的健康。一味强调只吃植物油,不吃动物油,也是不核衫行的。在一定的剂量下,动物油(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是有益的。
2、长期只吃单一品种的油
一般家庭还很难做到炒什么菜用什么油,但我们建议最好还是几种油交替搭配食用,或一段时间用一种油,下一段时间换另一种油,因为很少有一种油可以解决所有油脂需要的问题。
6. 炒菜时油温多少度合适,
炒菜油温适合约为120°C~180°C,也称中油温。此时油面波动,向四周翻动,微有青烟升起,细看油表面会有波纹,筷子周围气泡变得密集,但没响声,原料下油后,周围有大量气泡,并伴有哗哗声。
适用于炒、炝等烹调方法,待油温五六成热,将葱姜蒜等辅料倒入炝锅,然后放入肉、青菜,水分明显蒸发,蛋白质凝固加快,原料不易碎烂。用这个油温炒青菜能使炒出来的菜颜色漂亮且营养流失少,油温过高可能造成原料受热不均匀,油温过低蔬菜容易出水。
(6)豆油炒菜油温多少合适扩展阅读: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家庭烹调时,油的温度最好控制在中油温,即120℃~180℃的五六成热油,如果超过该温度,油脂易产生过氧化物以及其他有害物质,还可能导致油着火,带来安全隐患。油温在70℃以上时,蔬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就会被破坏;
油温达到180℃~200℃,人体所需的各种脂肪酸也会被氧化破坏,使食用油的营养价值降低;如果油温继续升高,油脂会氧化产生过氧化脂质,这种物质在肠道内会阻碍人体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吸收。
如果在饮食中长期摄入过氧化脂质并在体内积蓄,会加快人体的衰老速度,甚至还会诱发癌症;油温达到150℃~200℃时,油烟中的致癌物浓度较高。因此,平时家中烹调,应少用高温油。
7. 我们炒菜时,油温加热到多少度比较合适呢
我们炒菜时,油温加热到多少度比较合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