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天辉洞温度多少度
‘壹’ 洞穴气候与石灰华
这里主要讨论的是,洞穴风(空气的运动)、洞穴温度、洞穴湿度,对洞穴石灰华沉积的影响。
1. 洞穴气候
(1)洞穴风
洞穴风是洞穴空气流动的一种自然现象。任美锷等(1983)提到:“浅层干洞中空气的流动通常是很强烈的。由于洞穴系统中各个点上的大气压力迥然不同,因而发生空气的对流……一般当洞内外的温度和湿度处于均衡状态时,洞内是没有风的……在很大的溶洞中,洞内和洞外的大气温度和湿度,绝对不会有保持均衡状态条件下的无风现象。”[3]
以上论述表明,在一般具一定规模的岩溶洞穴中,都会有空气的流动———洞穴风的存在。
(2)洞穴温度
任美锷等(1983)提到:“洞穴平均气温是随着洞穴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这种变化受地貌特征、洞穴的上升或下降以及开通程度或封闭程度的影响……还受纬度的影响……洞穴气温的年变化、季节变化和日变化都比较小。一般一个巨大洞穴系统中的气温,接近于当地的年平均气温,年较差常不到1℃……据G.阿巴尔(Abal)对奥地利沙则堡哥(Salzbourg)的30个洞穴气温观测,认为洞穴可分为6个温度带,即①洞外带,温差大;②洞口带,年较差平均在15℃左右;③寒冷带;④过渡带;⑤洞内带和⑥洞底带。③、④、⑤带均在洞内,气温年变化极小,均不超过2~2.5℃,洞底带气温略有增高。”[3]
以上叙述表明,洞穴温度:①随洞穴所处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②随洞穴所处纬度的降低而增高;③年、季、日的变化都较小,年较差常不超过1℃;④洞穴内年温度变化极小,一般不超过2~2.5℃。
(3)洞穴湿度
任美锷等(1983)提到:“洞穴内的湿度取决于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和岩石裂隙及洞穴所在高度。干燥地区的洞穴相对湿度要小些,而在那些有水渗出,通风不良,特别在气温较低地区的洞穴内,相对湿度可以很高,甚至达100%。大多数洞穴内的相对湿度为95%~100%,变化极小。如巨人洞的相对湿度年平均为96.3%,年较差约6%。同一洞穴中的相对湿度是由洞底向上逐渐变小的。相对湿度的波动与溶洞内部气温状况和温度交换过程有关系,通常随着离洞口的距离加大,洞穴空气流通减弱,空气相对湿度升高。”[3]
以上叙述说明:①洞穴内相对湿度一般很大,约为95%~100%。变化范围极小,约在5%以内;②洞穴内年相对湿度变化不大,年较差约6%;③洞穴内相对湿度,随着离洞口的距离加大,相对湿度升高。
2. 洞穴气候与沉积作用
野外岩溶洞穴石灰华沉积与洞穴气候,特别是洞穴湿度的关系非常密切。岩溶工作者对这一现象,进行过相应的观察和论述。
(1)相关文献的论述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提到:“洞穴气候是洞内环境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洞内景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温度、湿度和蒸发的变化,以及它们对洞石堆积的影响,与空气运动有关,主要通过蒸发进行……洞石堆积强弱各堆积物理特性,除与大气PCO2,水溶液中的掺杂物有关外,尚与蒸发量,温度等环境因素有关,温度与蒸发量以正比关系改变溶液中的CO2扩散系数而影响洞石堆积速度。在洞内温度、湿度波动较大的部位,一般蒸发较强烈,洞石堆积较快,形态规模大……在温度、湿度波动衰减的张弛长度内,蒸发强度逐渐减弱,洞石堆积速度和堆积规模逐渐变小……”。
以上论述是以石灰华的“化学沉积”理论为基础,进行的一般性论述,没有列举具体的事例。而且是将洞穴空气、洞穴温度、洞穴湿度等因素,揉合在一起的简略论述。
任美锷等(1983)[3]对洞穴气候对洞穴堆积物(笔者注:可能主要指石灰华沉积物)的影响,在列举具体事例的基础上进行了论述。他们将贵州某些洞穴相对湿度与堆积物的关系的资料,进行了列表统计,如表3-1。
表 3-1 贵州某些洞穴相对湿度与堆积物的关系
注:据任美锷等(1983)资料简化。
他们提到:“洞穴空气情况对洞穴形成和洞穴堆积物都有重要影响……冬季洞外流入的水温度低,含CO2量多,流入洞内后,温度增高,一部分CO2逸出,所带来的CaCO3就沉淀成各种形式的化学沉淀物。如贵州一些溶洞中,凡是有大量化学沉淀物的洞穴内,相对湿度均在97%以上,一些干燥的洞穴以及相对湿度小于97%的洞穴,化学堆积物就很少或没有。这种相对湿度与堆积物之间的关系表明,洞穴堆积物的形成,主要不是由于下渗裂隙水的蒸发,而可能是由于饱含CaCO3的水从岩体中进入洞穴之后,CO2的分压减小,CO2逸出,Ca-CO3就大量沉淀下来。”[3]
这里任美锷等可能已经察觉,洞穴湿度与石灰华沉积物之间的互存关系,与一般现有理论存在某些不协调性。所以提出“洞穴堆积物的形成,不是由于下渗裂隙水的蒸发,而可能是由于……CO2的分压减小,CO2逸出,CaCO3就大量沉淀下来”的观点进行论述。
可以看出,以上论述仍然是建立在“化学沉积”理论的基础上的。
(2)对“化学沉积”理论的思考
化学沉淀理论表明,一般化学溶液(真溶液)的沉淀作用,是溶液在过饱和状态下,通过蒸发增加溶液浓度,使被溶解物质析出发生沉淀。温度的升高能促使蒸发作用的发生。要使蒸发作用得以持续发生,保持周围环境的干燥是必要的条件。所以在发生沉淀作用环境的周围,过高的湿度对化学沉淀是不利的。
就岩溶洞穴环境的沉积物来说,洞穴风、洞穴温度和洞穴湿度三者之间,形成如下相互影响的关系:在洞穴水提供充足的背景下,洞穴温度的升高会促使洞穴湿度的升高,过高的洞穴湿度(就化学沉淀而言)不利于碳酸钙或重碳酸钙的沉淀;洞穴风的运动可以使洞穴湿度降低,低湿度的洞穴环境,应该对溶液的沉淀有利。如是,从化学沉积理论出发,低湿度(97%以下)的洞穴环境,应该沉积较多的石灰华。但表3-1显示,洞穴石灰华却极少或没有沉积。反而在高湿度(97%以上)的洞穴环境,沉积了大量的石灰华沉积物。这与化学沉淀理论是相矛盾的。再说表3-1中石灰华沉积物的多少与沉积与否的湿度临界点,只是在97%这一点上,大于或小于97%这一临界点,就会出现有或无的巨大差别。对于化学沉积来说,如此狭窄的湿度临界点,应该不至于对沉积物形成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些野外实际与化学沉积理论不相符合的现象,有必要引起岩溶工作者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
3. 石灰华的生物沉积
戎昆方等对洞穴气候与洞穴石灰华的生物沉积作用的关系,进行过简略的讨论(笔者注:1998[24]的刊出物中“物质成因”、“物质活动”等文字,手稿中均为“生物成因”、“生物活动”,此恐为编辑改动所致)提出“反重力沉积”现象明显的洞穴石灰华,其成因与蓝藻有关,是生物沉积的。
关于洞穴风,他们提到:据资料“在洞穴空气流动太强烈或流动不畅的洞穴中,洞穴沉积物的数量和类型都很少或没有。只有在洞穴空气流动适当的洞穴中,洞穴沉积物的数量和类型才会多。这种现象,与无机化学沉淀理论是相悖的。但对于洞穴蓝藻来说,一方面空气流通性强会导致洞穴湿度的降低,另一方面空气流通性太弱又会影响洞穴空气中O2和CO2的循环、补充及它们之间的浓度比例。所以空气流通性的太强和太弱首先是对洞穴蓝藻(包括不同种属之间)的生长、发育不利,只有在洞穴空气流通适当,满足了生物的正常需求的情况下,才能形成数量大,类型多的洞穴沉积物。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洞穴封闭和半封闭的部位(空气流通不畅)以及洞口部位(空气流通性强)常常是洞穴沉积物不但数量少,而且类型单调的原因。”
关于洞穴温度,他们提到:据资料“在洞穴温度的年、季、日的变化都较小,年较差常不超过1℃;洞内年温度变化极小,一般不超过2~2.5℃。如果说是由于洞穴内很小的温度变化,导致了洞穴内CaCO3的溶解或沉积作用的发生的话,不如说它们对洞穴蓝藻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来得更大些,因为生物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往往比溶液物质的沉淀作用要敏感得多。”
关于洞穴湿度,他们提到:据资料“洞穴内的相对湿度是比较高的,一般在95%~100%之间,而且变化范围极小,年平均为96.3%,年较差约6%……在有大量沉积物的洞穴内,相对湿度均在97%以上,一些干燥的洞穴以及相对湿度小于97%的洞穴,沉积物就很少或没有。一般在湿度高达95%以上的环境中,很难促使真溶液的蒸发,不利物质的沉淀。而且洞穴内相对湿度对沉积物影响的临界线只是97%,其间的过渡范围还不到1%,这样小的变化范围,是不足以控制CaCO3物质的溶解和沉淀的。但对于洞穴蓝藻(包括不同种属之间)的生长、发育来说,对湿度要求有如此高的灵敏度则是可能的。调查中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在洞穴同一空间内,某一部位存在着大量相同类型的沉积物,而其湿度较低的附近,没有或很少有沉积物。可见湿度微细的变化,将会对生物产生更大的影响。”
以上论述给岩溶工作者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思路。当岩溶洞穴环境对洞穴石灰华沉积的影响,与以往相关的理论相矛盾时,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从生物沉积的思路来进行研究。这样或许会得到更切合客观实际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