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免疫需要多少温度合适
⑴ 怎样防治鸡球虫病
(1)病原及生活史
球虫属原生动物,虫体小,肉眼看不见,只能借助显微镜观察。一般认为,寄生于鸡肠道内的球虫9种,均属于艾美耳属,包括:寄生于盲肠的柔嫩(或脆弱)艾美耳球虫,寄生于小肠中段的毒害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寄生于小肠前段的堆型艾美耳球虫、哈氏艾美耳球虫、变位艾美耳球虫和缓艾美耳球虫及早熟艾美耳球虫;寄生于小肠后段、直肠和盲肠近端部的布氏艾美耳球虫。其中,以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致病性最强。球虫生活史包括三个发育阶段,即在宿主体内进行的裂体增殖阶段、配子生殖阶段及在外界环境中完成的孢子增殖阶段。在鸡粪中见到的球虫为卵囊阶段,是球虫的一个发育阶段。用显微镜检查卵囊呈无色或黄色,圆形或椭圆形,两层轮廓的卵囊壁。随鸡粪新排到外界的卵囊,内含一团球形的原生质球。卵囊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进行孢子增殖,形成含有四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有两个子孢子的感染性卵囊。鸡吞食了这样的卵囊便被感染。在肌胃内卵囊壁被破坏,孢子囊脱出,然后进入小肠,在胆汁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子孢子游离出来侵入肠上皮细胞进行裂体增殖。裂体增殖进行若干世代后,开始进行有性配子生殖,大、小配子结合为合子,合子的外壁增厚成为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
(2)流行特点
球虫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鸡、火鸡、鸭、鹅等家禽都能发生球虫病,但各由不同的球虫引起,不相互传染。
11日龄以内的雏鸡由于有母源免疫力的保护,很少发生球虫病。4~6周龄最易发急性球虫病,以后随着日龄增长,鸡对球虫的易感性有所降低(日龄免疫),同时也从明显或不明显的感染中积累了免疫(感染免疫)。发病率便逐渐下降,症状也较轻。成年鸡如果从未感染过球虫病,缺乏免疫力,也很容易发病。例如,将某些预防球虫病的药物从几日龄连用到开产前,在突然停药后常暴发球虫病。
发病季节主要在温暖多雨的春、夏季,秋季较少,冬季很少。肉用仔鸡由于舍内有温暖和比较潮湿的小气候,发病的季节性不如蛋鸡明显。本病的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只要鸡吃到可致病的孢子卵囊,即可感染球虫病。凡是被病鸡和带虫鸡粪便污染的地面、垫草、房舍、饲料、饮水和一切用具,人的手脚以及携带球虫卵囊的野鸟、甲虫、苍蝇、蚊子等均可成为鸡球虫病的传播者。病鸡痊愈后数月之内,盲肠黏膜里的球虫卵囊仍可存活,因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带虫鸡仍然是重要的传染源。
由于球虫卵囊能附着在细微的尘土上随风飞散到数千米之外,野鸟、苍蝇、蚊子等也能携带球虫卵囊传播,加之鸡舍门前消毒池对卵囊无效,所以一般农村养鸡场、养鸡户很难避免球虫卵囊的入侵,但采取网上或笼内饲养,鸡接触卵囊较少,感染较轻。
另外,鸡群过分拥挤,卫生条件差,阴热潮湿,饲料搭配不当,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K等,均可促使球虫病的发生。
(3)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由于多种球虫寄生部位和毒力不同,对鸡肠道损害程度有一定差异,因而临床上出现不同的球虫病型。
①急性盲肠球虫病:由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雏鸡易感,是雏鸡和低龄青年鸡最常见的球虫病。鸡感染(吃进卵囊)后第3天,盲肠粪便变为淡黄色水样,量减少(正常盲肠粪便为土黄色糊状,俗称溏鸡粪,多在早晨排出),第4天起盲肠排空无粪。第4天末至第6天盲肠大量出血,病鸡排出带有鲜血的粪便,明显贫血,精神呆滞,缩头闭眼打盹,很少采食,出现死亡高峰。第7天盲肠出血和便血减少,第8天基本停止,此后精神、食欲逐渐好转。剖检可见的病变主要在盲肠。第5~6天盲肠内充满血液,盲肠显着肿胀,浆膜面变成棕红色(图12-19)。第6~7天盲肠内除血液外还有血凝块及豆渣样坏死物质,同时盲肠硬化、变脆。第8~10天盲肠缩短,有时比直肠还短,内容物很少,整个盲肠呈樱红色。重度感染的病死鸡,直肠有灰白色环状坏死。
图12-19病雏的盲肠变粗,严重出血
②急性小肠球虫病:本病多见于青年鸡及初产成年鸡,由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病鸡也是在感染(吃进卵囊)后第4天出现症状:粪便带血色稍暗,并有多量黏液,第9~10天出血减少,并渐止,由于受损害的是小肠,对消化吸收机能影响很大并易于继发细菌和病毒性感染。一部分病鸡在出血后1~2天死亡,其余的体质衰弱,不能迅速恢复,出血停止后也有零星死亡,产蛋鸡在感染后5~6周才能恢复到正常产蛋水平,有继发感染的,在出现血便后3~4天(吃进卵囊后7~8天)死亡增多,死亡率高低主要取决于继发感染的轻重及防治措施。剖检可见的变化,主要是小肠缩短、变粗、臌气(吃进卵囊后第6天开始,第10天达高峰),同时整个小肠黏膜呈粉红色,有很多粟粒大的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灶,肠腔内潴留血液和豆渣样坏死物质。盲肠内也往往充满血液,但不是盲肠出血所致,而是小肠血液流进去的结果。将盲肠用水冲净可见其本质无大变化。其他脏器常因贫血而褪色,肝脏有时呈轻度萎缩。
急性小肠球虫病发病期死亡率比急性盲肠球虫病低一些,但病鸡康复缓慢,并常遗留一些失去生产价值的弱鸡,造成很大损失。
③慢性球虫病:病原主要是堆型、巨型艾美耳球虫,引起的症状不是大量便血、迅速导致死亡,而是比较持久的消化机能障碍,故称慢性球虫病。病鸡在感染后4~6天,小肠前段及中段的黏膜上出现许多点状、线状、环状的灰白色坏死灶,从肠管外面亦可见到:肠壁弹性丧失,黏膜上皮组织脱落,黏膜层变薄。病鸡厌食,大量饮水但仍有脱水症状,排水样稀便,混有未消化的饲料,有时也排细长粪条,而裹有黏液,一般无明显血便。此外,肠壁对胡萝卜素的吸收能力降低,以致维生素A缺乏,腿脚和皮肤退色。所有这些,使病鸡很快消瘦衰弱,体重减轻,恢复比较缓慢。如果感染较重,治疗护理措施未及时跟上,会陆续有一些鸡死亡,累计死亡率也比较高。
④混合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与毒害艾美耳球虫同时严重感染,病鸡死亡率可达100%,但这种情况比较少。常见的混合感染是包括柔嫩艾美耳球虫在内的几种球虫轻度感染,病鸡有数天时间粪便带血(呈瘦肉样),造成一定的死亡,然后渐趋康复,3~4周内生长比较缓慢。
(4)防治措施
1)使用抗球虫药需注意的问题
①正确诊断,有针对性地用药:各种球虫对不同的抗球虫药的敏感性不同,应及早确定主要致病虫种,以便选用有针对性的抗球虫药。虽然目前的抗球虫药均作用于球虫发育的无性阶段,但各种抗球虫药的活性高峰期各不相同,了解抗球虫药的活性高峰期对防治球虫病大有帮助。②根据不同的预防对象合理用药:肉用仔鸡生长周期短,要求在最短时间内,用最少的饲料生产最多鸡肉,所以不可采用让鸡与球虫接触产生自然免疫的办法来防病,以免产生暂时性的生长率和饲料报酬下降,而是要求在整个生长期中持续应用抗球虫药。蛋鸡、种鸡生长周期长,为了安全和经济起见,可考虑建立球虫自然免疫力,即在饲料中加入低于肉用仔鸡用药浓度的抗球虫药,连用6~12周。一般在14周龄后停药,目的是使雏鸡经历一次“控制性”球虫感染,使之在不发病、不致死情况下产生足够的免疫力。③反复换药或变更用药:反复换药(全进全出给药方案)是指在同一批鸡进出中更换抗球虫药;变更用药(调换给药方案)是指在两批鸡进出中更换抗球虫药。这样可以预防球虫抗药性的产生。这里应注意的是,更换的药物必须是不同作用方式的药物,即具有不同抗球虫活性高峰期的药物,以免产生交叉抗药性。产生抗药性后,多数情况下并不明显增加死亡率,而是大幅度地降低饲料报酬和生产性能。④努力减少药物残留:在蛋、肉品中往往残留微量抗球虫药及其代谢产物,长期食用,可能影响人体健康,故国际有关组织对畜产品中抗球虫药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作了限制性规定,并根据用药后不同时间的残留量规定了各种抗球虫药的停药期。
2)抗球虫药的使用方法
①球痢灵(硝苯酰胺):对多种球虫有效,尤其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效果最好,但对堆型艾美耳球虫效果稍差。主要作用于第二代裂殖体。该药主要优点为不影响对球虫产生免疫力,并能迅速排出体外,无需停药期。预防用量,按0.0125%浓度混料;治疗用量,按0.025%浓度混料,连用3~5天。②氯本胍:对多种鸡球虫有效,对已产生抗药性的虫株也有效,主要抑制第一代裂殖体的发育增殖。该药毒性较小,雏鸡用6倍以上治疗量连续饲喂8周,生长正常。该药对鸡球虫免疫力形成无影响。该药缺点为连续饲喂可使鸡肉、鸡蛋产生异味,故应在鸡屠宰前5~7天停药。剂量为33毫克/千克混料给药,急性球虫病暴发时可用66毫克/千克,1~2周后改用33毫克/千克。③球虫净(尼卡巴嗪):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等致病性强的球虫均有较好效果。作用于第二代裂殖体,其杀灭球虫的作用比抑制球虫的作用更为明显。该药优点是不易产生抗药性和不影响球虫产生免疫力。预防剂量为125毫克/千克,混入饲料中连续饲喂。产蛋鸡群禁用,肉鸡宰前4~17天停止给药。④克球多(又名氯吡多、氯吡醇、氯甲吡啶酚、氯羟吡啶、可爱丹、康乐安、球定等):对9种球虫均有效,尤其对柔嫩艾美耳球虫作用最强。该药主要作用是抑制球虫子孢子发育,因此应在感染前混入饲料内一起投服,否则无效,同时应在整个育雏期间连续投药,一旦中止投药可引起球虫病暴发。预防可按0.0125%浓度,治疗可按0.025%浓度混入饲料中给药,该药安全范围大,长期应用无不良反应。应用0.025%浓度拌料时,应在鸡屠宰前5天停药;应用0.0125%浓度混料时则无需停药。⑤磺胺类药:主要作用于第二代裂殖体,对第一代裂殖体亦有一定作用。因此,当鸡群中开始了该球虫病症状时,使用磺胺类药往往有效,尤其配合应用适量维生素K及维生素A更有助于鸡群康复。但由于磺胺类药长期连续应用具有毒性和产生抗药性,故少用于预防而多用于治疗。磺胺二甲氧嘧啶按0.05%浓度混水或按0.2%浓度拌料,连用6天;磺胺间甲氧嘧啶按0.1%~0.2%浓度混水或拌料,连用3天;磺胺吡嗪按0.03%浓度混水,连用3天。这些药物能有效地控制暴发性球虫病。磺胺类药物应在鸡宰前有2天以上休药期。⑥盐霉素(优素精,为每千克赋形物质中含100克盐霉素钠的商品名):对各种球虫均有效,对已产生抗药性的虫株也有效,药效高峰期在感染后32~72小时,可杀灭子孢子及第一代裂殖体,随后对第二代裂殖体也有一定杀灭力。长期连续使用对预防球虫病有良好效果,并可促进鸡的生长发育,如在发病时用于治疗,则效果有限。其用法为:从10日龄之前开始,每吨饲料加进本品60~100克(优素精为600~1000克),连续用至8~10周龄,然后减半用量,再用2周。本品的缺点,是使鸡不能产生对球虫的免疫力,因而要逐渐停药,停药后要通过中轻度感染去获得免疫力。⑦土霉素: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有一定防治作用,主要杀灭第二代裂殖体,对子孢子及第一代裂殖体也有效,不影响免疫力。治疗量为:按0.2%浓度混料,连用5~7天;预防量为:按0.1%浓度混料,连用10~15天。用药期间饲料中要有充足的钙,以免影响药效。
3)卫生、消毒措施
对鸡球虫病要重视卫生预防,雏鸡最好在网上饲养,使其很少与粪便接触,地面平养的要天天打扫鸡粪,使大部分卵囊在成熟之前被扫除,并保持运动场地干燥,以抑制球虫卵的发育。球虫卵的抵抗力很强,常用的消毒剂杀灭卵囊的效果极弱。因此,鸡粪堆放要远离鸡舍,采用聚乙烯薄膜覆盖鸡粪,这样可利用堆肥发酵产生的高温和氨气杀死鸡粪中的卵囊。
4)药物预防措施的实施
在生产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三种方案。①从10日龄之前开始,到8~10周龄,连续给予预防药物,可选用盐霉素、莫能霉素、球虫净、克球粉等,防止这段低日龄时期发病死亡,然后停药,让鸡再经过两个月的中轻度自然感染,获得免疫力,进入产蛋期。这是目前一种比较好的,也是被广泛采用的方案。在实施中需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是用药剂量不要过大,不要总想将球虫病“防绝”,有一些轻微的感染,出现轻微的便血现象,对生长发育没有多大影响,却可以获得免疫力,有利于停药后的安全。第二是停药不能太晚,一般不宜超过10周龄,必须使鸡在开产前有两个月的时间通过自然感染获得免疫力,避免开产后再受球虫病侵袭。第三是由于选用的药物及剂量不同,用药期间可能安全不产生免疫力,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总的来说,骤然停药后有暴发球虫病可能性。为此,应逐渐停药,可减半剂量,并用2周来过渡,同时要准备好效力较高的药物如鸡宝20、盐霉素等,以便必要时立即治疗。中度感染也可以用复方敌菌净、土霉素等治疗,还可以用这些药物作短期预防,轻微便血则不必治疗。总之,即要维护鸡群不受大的损失,又要获得免疫力。②不长期使用专门预防球虫病的药物。雏鸡在3~4周龄之内,选用链霉素、土霉素等药物预防白痢病,同时也预防了球虫病。此后不用药而注意观察鸡群,出现轻微球虫病症状不必用药,症状稍重时影响免疫力的产生。经过一段时期,鸡群从自然感染中积累了足够免疫力,球虫病即消失。这一方法如能掌握得好,也是可取的,但准备一些高效治疗药物,以防万一暴发球虫病可进行抢治。③对鸡终身给予预防药物。一般来说,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肉用仔鸡,因为蛋鸡采用这种方法药费过高,将增加生产成本。④人工免疫:目前,人工免疫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其方法是用致弱卵囊经口腔滴服,使鸡通过轻微感染而获得免疫力。9种球虫不能交叉免疫,口服一种卵囊只能预防一种球虫。需要预防的主要球虫有4~5种,其卵囊不能同时混服,否则由于相互制约,有些虫种不能充分增殖,起不到免疫作用。单独对危害最大的柔嫩艾美耳球虫作人工免疫,需要口服卵囊3次。由于人工免疫相当费事,所以生产中还很少应用。
⑵ 鸡球虫病怎么治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尔球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引起的疾病。该病以出血性肠炎、血痢、雏鸡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为特征。寄生于鸡的球虫很多,致病力最强的为柔嫩艾美尔球虫以及毒害艾美尔球虫,前者引起急性盲肠球虫病,多见于幼鸡;后者引起急性小肠球虫病,多见于成年鸡,两者均可造成鸡群大批发病死亡。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内的雏鸡,15~45日龄内最易感染,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11日龄以内的雏鸡很少发生,成年鸡多为带虫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雨水较多,气温在22~30℃的春夏多发。肉用仔鸡由于鸡舍内有温暖和比较潮湿的小气候,发病的季节不如蛋鸡明显。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但拥挤、营养不良、卫生状况差、潮湿、育雏温度不平衡为发病诱因。
(2)主要症状和剖检变化 病鸡怕冷而拥挤在一起,毛乱翅垂,闭眼打盹。常下痢,排出带血稀粪或血液。贫血、冠髯苍白,嗉囊内充满液体,后期运动失调,倒地痉挛死亡。3月龄以上的青年鸡多呈慢性经过,不一定出现血粪,但呈进行性消瘦、呆立,后期瘫痪、衰竭而死。
病死鸡黏膜及鸡冠苍白或发青,泄殖腔周围羽毛被液体排泄物污染。主要病变在盲肠,可见盲肠肿胀好几倍,呈棕红色或暗红色,质地比正常坚实,剪开可见血凝块,或是含有一种黄白色豆腐渣样、混有血液的坏死物质。若时间稍长者,盲肠中有一种由凝血块、坏死物质、黏性渗出物凝固而成的栓子,堵塞肠腔。慢性病例,病变多在小肠前中段,尤以十二指肠显着肿大。肠壁发炎增厚,剪开后肠黏膜上有小出血区,内有黏性渗出物,常混有血块。
(3)防治 对球虫的预防主要是加强卫生管理,保持舍内干燥,定期清粪,并按综合性防疫措施的要求进行各种消毒。为减少球虫感染,最好采用笼养或网上平养。
抗球虫的药物种类较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同时,注意球虫的耐药性,应有计划地更换用药。下面列举常用的几种:
球痢灵:治疗量为每100千克饲料中加入25克,连用3~5天,预防量减半,连续使用。尼卡巴嗪、氨丙啉、克球多的用量及用法同球痢灵。
氯苯胍:治疗量为每100千克饲料加入3克,预防量减半,连用5~7周。由于本品会使肉带有怪气味,故肉用仔鸡上市前7~10天应停药。
盐霉素:从10日龄之前开始,每100千克饲料加本品5~7克,混饲。7~10天为一疗程,间隔5天再用。
常山酮:治疗量为每100千克饲料加入0.4克混饲,预防量减半,连用1~2周。
复方敌菌净:治疗量为每100千克饲料中加入20克,混饲。
海南霉素:治疗量为100千克饲料加入75克,混饲,预防量为治疗量的2/3。
另外,抗球虫新药如卡波霉素、马杜拉霉素、氯嗪苯乙氰在临床上也广泛应用。其他还可用金霉素、广虫灵、鸡宝-20、三字球虫粉等混饲或饮水,亦可用青霉素肌肉注射等方法进行防治。
⑶ 预防球虫病有什么好方法吗肉鸡得了球虫病怎样治疗好
鸡球虫病是幼鸡常见的一种急性流行性原虫病,以20日龄以前的雏鸡最易感染,春、夏季多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由于球虫耐药性强,不少抗球虫药开始应用时有效,不久就出现了耐药虫株,效果逐渐下降,有的甚至被淘汰,给球虫病的防治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在治疗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分清病原病原为艾美耳球虫,我国已报道的有7种,即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堆形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哈氏艾美耳球虫和缓艾美耳球虫和早熟艾美耳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寄生在盲肠黏膜内,称盲肠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寄生在小肠中段黏膜内,称小肠球虫,其他种球虫致病性较小,均寄生在小肠内。(2)了解球虫的生活史球虫卵的形态呈卵圆形、圆形或椭圆形。鸡球虫的发育要经过3个阶段: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阶段是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内进行的,孢子生殖阶段是在体外形成孢子囊和孢子,而成为感染性球虫卵。鸡球虫的感染过程是:从粪便排出的卵囊在适合的温度和湿度下,约经1~2天发育成感染性卵囊。这种卵囊被鸡吃了以后,子孢子游离出来,钻入肠上皮细胞内发育成裂殖子(无性生殖)、配子、合子(有性生殖)。合子周围形成一层被膜,被排出体外。鸡球虫在肠上皮细胞内不断进行有性和无性生殖,使上皮细胞遭受到严重破坏,遂引起发病,肠道出血,随粪便排出。(3)根据症状和剖检早确诊急性型:急性型病程为2~3周,多见于雏鸡。发病初期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不爱活动;食欲废绝,鸡冠及可视黏膜苍白,鸡爪苍白或发灰,逐渐消瘦;排水样稀便,并带有少量血液。若是盲肠球虫,则粪便呈棕红色,以后变成血便。雏鸡死亡率高达50%以上。
慢性型:多见于30~40日龄的雏鸡或成鸡,症状类似急性型,但不明显。病程也较长,拖至数周或数月。病鸡逐渐消瘦,间歇性下痢,但较少死亡。
图30 病鸡肠道出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提供)
(4)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传染源这是预防球虫病最主要的措施。球虫病主要是通过粪便污染场地、饲料、饮水和用具而传播,因此,搞好鸡群的环境卫生是防治球虫病的中心环节。通常球虫卵囊随粪便排出后,在外界一定条件下,需经1~3日才能发育成有感染性的孢子卵囊,因此,鸡场中的粪便如能每天清除,可以大大减少发病率。育雏最好采用网上育雏法,使雏鸡不与粪便接触。育雏室及青年鸡舍在使用前要彻底消毒,空舍,地面、墙壁、饲养管理用具等用热碱水消毒;有运动场者,要铲除老土换新土;垫料要勤换,保持干燥,饮水器要防止漏水、溢水;饲养管理人员出入鸡舍应更换鞋子,外来技术人员更应更换。在发病场,污染的垫料要集中烧毁,饲养用具用5%的漂白粉或20%生石灰水浸泡消毒,粪便宜堆集进行发酵处理,死鸡要烧掉或深埋。(5)提前对球虫病进行药物预防要完全防止球虫卵囊侵入鸡场是很困难的,因此,球虫病的预防还是离不开投放药物。过去球虫病多发生于15日龄以后的雏鸡,所以一般从第3周起开始添加预防性药物。但现在球虫病的发生已经提前,笔者曾遇到8日龄雏鸡发生盲肠球虫,所以应根据当地球虫病的发生情况和饲养条件提早投药,可在7~9日龄就开始投药预防。但要注意浓缩料或预混料中是否添加了抗球虫药物,以免重复应用引起中毒。(6)预防性投药与治疗性投药根据抗球虫药的不同特性进行预防性投药与治疗性投药,这样应用有的放矢,效果较好。预防性投药一般选用地克株利、马杜拉霉素、盐霉素等抗球虫药。治疗性用药必须选用在短期内能杀灭原虫的药物,如球毙特、三字球虫粉、复方敌菌净、复方泰灭净、盐霉素等。由于球虫生活史的特殊性,一般抗球虫药的疗程为3天,间隔2天,再用3天,在临诊实践中可收到较好效果。如用磺胺类抗球虫药,首次用量一定要足,疗程一般3~5天,如果只用药1~2天,看到病症减轻就停药,不但达不到彻底治疗的目的,反而会导致耐药性虫株的出现而影响疗效。(7)轮换交叉用药由于球虫几乎对所有的抗球虫西药都会产生强弱不等的耐药性,长期连续应用一种抗球虫药,会使球虫产生耐药性,导致药物药效下降,甚至失效。为防止耐药性的产生,在轮换交叉使用抗球虫药时,一般先使用作用于第一代裂殖体的药物,后换用作用于第二代裂殖体的药物。更替使用不同的药物,一批鸡可应用3种以上抗球虫药。(8)减轻球虫药的副作用如鸡群血便严重时,配合使用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等抗菌药物,可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配合维生素K3可迅速止血;应用磺胺类抗球虫药时,会抑制合成维生素B1和维生素K的微生物,引起机体维生素B1和维生素K的缺乏,所以应及时添加复合维生素B1和维生素K,同时还应注意配合应用碳酸氢钠或肾肿解毒药等,以减轻药物对鸡肾脏的副作用。(9)防止中毒盐霉素、球痢灵、马杜拉霉素等容易引起鸡只中毒,一定要按要求使用。长期大量应用磺胺类抗球虫药容易引起鸡啄羽癖,因此一次连续使用不应超过5天。(10)注意用药途径由于鸡发生球虫病时食欲减退,严重者食欲废绝,但饮欲增强,因此治疗球虫病时最好选用水溶性抗球虫药,通过饮水途径给药。平时预防用药,一般采用拌料途径,要求拌料均匀。(11)注意与肠炎的混合感染有些养鸡户只要一发现鸡粪便中有杏黄色或粉红色样就认为是球虫病,如果单纯按球虫病治疗往往效果不理想,实际情况是小肠球虫和肠炎混合感染,如联合应用抗球虫和抗生素药物,则能取得较好的效果。(12)后期忽视盲肠球虫的防治有些养殖户总认为球虫在前期发病,忽视40日龄以后的鸡的防治,笔者遇到多起后期由于盲肠球虫暴发引起的疾病,由于后期鸡舍内粪便、羽毛较多,血便不易观察,很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后期死亡的鸡如发现全身贫血,应及时剖检确诊。(13)应用中药防治由于西药容易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影响出口,出口肉鸡可用常山、青蒿、地榆炭、白茅根、柴胡、苦参、甘草等制成抗球虫口服液(抗球宁)来防治球虫。(14)辅助治疗对于小肠球虫后期,肠腔内已充满脓血时,可以应用泻药硫酸钠,30日龄左右的患鸡按2000只一次用500克硫酸钠饮水,连用2天,以便迅速排除肠内便血,以利药物吸收发挥治疗作用。(15)应用球虫疫苗选择免疫效果好的球虫疫苗可以节约药费,提高鸡群成活率。但应注意正确使用,雏鸡采食后可在1~3日龄内采用拌料法应用,先用少量凉开水稀释疫苗,再反复喷到饲料中,充分拌匀,让卵囊与饲料混合均匀,任鸡采食,免疫3周内不能使用磺胺类和抗球虫药物。
⑷ 鸡球虫病用什么药治疗
鸡球虫病的用药如下:
1、氯苯胍:预防按30~33
mg/kg浓度混饲,连用1~2个月,治疗按60~66mg/kg混饲3~7d,后改预防量预以控制。
2、氨丙啉:可混饲或饮水给药。混饲预防浓度为100~125mg/kg,
连用2~4周;治疗浓度为250
mg/kg,连用1~2周,然后减半,连用2~4周。应用本药期间,应控制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b1的含量以不超过10
mg为宜,以免降低药效。
3、硝苯酰胺(球痢灵):混饲预防浓度为125
mg/kg,
治疗浓度为250~300
mg/kg,连用3~5d。
4、莫能霉素:预防按80~125
mg/kg浓度混饲连用。
5、盐霉素(球虫粉,优素精):预防按60~70
mg/kg浓度混饲连用。
6、地克珠利:预防按1ppm浓度混饲连用。
7、马杜拉霉素(抗球王、杜球、加福):预防按5~6
mg/kg浓度混饲连用。
8、尼卡巴嗪:混饲预防浓度为100~125mg/kg
,育雏期可连续给药。
资料:
1、鸡球虫病是鸡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它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10~30日龄的雏鸡或
35~60日龄的青年鸡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可高达80%。病愈的雏鸡生长受阻,增重缓慢;成年鸡一般不发病,但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能力降低,是传播球虫病的重要病源。
2、鸡球虫的发育,鸡球虫的发育要经过三个阶段:
①无性阶段,在其寄生部位的上皮细胞内以裂殖生殖进行;
②有性生殖阶段,以配子生殖形成雌性细胞、雄性细胞,两性细胞融合为合子,这一阶段是在宿主的上皮细胞内进行的;
③孢子生殖阶段,是指合子变为卵囊后,在卵囊内发育形成孢子囊和子孢子,含有成熟子孢子的卵囊称为感染性卵囊。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在宿主体内进行,称内生性发育。孢子生殖在外界环境中完成,称外生性发育。鸡感染球虫,是由于吞食了散布在土壤、地面、饲料和饮水等外界环境中的感染性卵囊而发生的。
3、鸡球虫的感染过程,粪便排出的卵囊,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约经1~2d发育成感染性卵囊。这种卵囊被鸡吃了以后,子孢子游离出来,钻入肠上皮细胞内发育成裂殖子、配子、合子。合子周围形成一层被膜,被排出体外。鸡球虫在肠上皮细胞内不断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使上皮细胞受到严重破坏,遂引起发病。
4、症状,急性小肠球虫肠管粗有密集出血点,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头卷缩,食欲减退,嗉囊内充满液体,鸡冠和可视粘膜贫血、苍白,逐渐消瘦,病鸡常排红色葫萝卜样粪便,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开始时粪便为咖啡色,以后变为完全的血粪,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致死率可达50%以上。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粪便中带血液,并含有大量脱落的肠粘膜。
⑸ 鸡球虫病的防治
鸡球虫病对于养殖朋友来说都不陌生,该病是由艾美尔寄生虫寄生在鸡肠道内,引起鸡肠道粘膜受损、病变所导致。鸡球虫病多发生在18-50日龄的雏鸡,发病原因多为鸡舍湿度过大,垫料没有及时更换,另外带虫鸡拉出的粪便被别的小鸡啄到,也会导致该病迅速传染。下面主要为大家分析小鸡球虫病怎么治,鸡球虫病的防治技术。
一、鸡球虫病的症状
病鸡发病初期羽毛松乱竖立、呆立、精神萎顿、食欲不振,下痢,排带血或全血的稀粪便,发病后期两翅下垂,共济失调,倒地痉挛死亡。发病鸡群鸡只的生长发育、产蛋性能和增重都受到严重影响。如何判断(诊断)小鸡得球虫病?可以使用饱和盐水漂浮,或粪便图片检验到球虫虫卵,根据具体的症状与病理变化即可确诊球虫感染。
3. 药物防治
使用球虫专用药——白球痢康,防治鸡小肠球虫、盲肠球虫病的发生,防止全群感染,控制病鸡血便、降低伤亡;改善鸡群饲料样、胡萝卜样、血样粪便,治疗小肠、盲肠肿大、出血充血;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⑹ 怎样杀灭肉鸡球虫
1)温度:应保持在20℃左右。
2)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左右。
3)定期称重:以便掌握体重标准,从而改善饲养管理,达到最佳育肥效果。
4)观查鸡群状态:发现红色粪便(即球虫病)应采用治球虫的药物百球杀饮水治疗,连饮3天即可治愈。如发现鸡群呼噜、咳嗽、甩鼻等情况,可根据解剖结果采用咳喘速康麻黄
5)出栏:在出栏前一周停用一切药物,防止药物残留。抽样称重,并计算平均体重及均匀度,计算总重。抓鸡时注意减少肉鸡的物理损伤,降低残次品数量,提高养殖利润。商品肉鸡后期死亡对于养殖业的危害极大,也是所有养殖户和兽医工作者最不愿意看到的,良好的饲养管理,合理的免疫程序和科学的药物预防是防止肉鸡后期高死亡率的有效解决办法,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饲养管理,为肉鸡创造良好“小气候”1、采用网上平养的饲养方式,减少鸡只与粪便直接接触的机会,有效控制球虫病、大肠杆菌病。实行全进全出。2、加强商品肉鸡饲养后期的通风换气,减少舍内尘埃、CO2、NH3、H2S等有害气体污染,降低舍内湿度,保持空气新鲜,减少支原体,腹水和猝死症的发病率。3、及时加入或更换垫料,保持垫料松软、干燥、清洁。也可一次垫足垫料,当过于潮湿时应加强通风换气4、带鸡消毒不但能杀灭空气中的浮游病原微生物,减少粉尘,净化空气,预防呼吸道疾病,还能调节舍内干湿度,特别是炎热季节效果更加明显。常用药物有百毒杀、过氧乙酸、抗毒威等。可用1∶2000-3000百毒杀,1-2次/天,连用3-4天;再换成0.15%过氧乙酸,以喷雾方式循环进行消毒。同时恨据气温、湿度等情况适当调整喷雾剂量和浓度。二、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确保免疫效果每个鸡场都要根据受不同传染病的威胁程度、饲养管理水平、疫病控制能力及母源抗体水平的高低,制定符合本场实际的科学的免疫程序,确定使用疫苗的种类、方法、免疫时间和次数,严格操作规程,以确保免疫效果。受新城疫威胁较大的鸡场,可采取同时使用弱毒苗和灭活苗进行免疫的方法;传染性法氏囊的发生可使免疫功能下降,因此IBD的早期免疫应避免使用毒力过强的疫苗,以免损伤法氏囊而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母源抗体水平,安排弱毒疫苗进行1次或2次强化免疫;在发生过传染性支气管炎特别是肾型传支的鸡场中,应结合新城疫、法氏囊的免疫,同时安排传支的免疫计划。同时要加强鸡群饲养管理,提高鸡只抗病能力。三、药物预防1、饲养前期大量使用药物的鸡群,往往肠道菌群受到破坏和抑制,如不及时进行调整,很有可能在催肥初期就会继发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白色念珠菌病等,继而再重复投药,使肠道内菌群紊乱,如果有这种情况发生可以使用微生态制剂(优酪菌)调节肠道菌群,连用5-7天。2、为减少在防疫、转群、换料前后造成的应激,可适当投喂仕特壮;3周龄后,为减少尿酸盐的沉积,可适当投喂可立通、速利通合剂等。3、为防止腹水和碎死的发生,除了在饲料方面采取相应限饲、降能外,环境的改变也有助于缓解本病的发生,如适当的饲养密度、冷气候条件下保持适当的温度、热气候条件下通风、降低环境中的氨气浓度、调节光照时间等。在饲料中适当增加抗氧化剂如VA、VE、VC、Se、Zn等,均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⑺ 鸡球虫病夏季多发,极易反复,怎么解决
温季节给球虫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旦湿度也达到球虫所需,那鸡群发生球虫病就没跑了,想要治疗球虫,环境也要改善。
鸡球虫病反复发生的原因:
球虫的生活史一般为4~7天,无性繁殖期3~5天,有性生殖期2天,体外形成孢子化卵囊只需1天左右。
球虫卵囊的囊壁有2层,外层为保护性膜,结实,有较大的弹性,化学成分似角蛋白:内层化学成分属类脂质,原生质呈颗粒状。
因为有这样特殊的保护结构,使得球虫卵囊的抵抗力非常强,在土壤中可以存活4~9个月。卵囊对普通的消毒药有极强的抵抗力。
凡被病鸡或带虫鸡的粪便污染过胡饲料、饮水、土壤、用具等都有卵囊存在。鸟类、家禽和某些昆虫以及饲管人员,都可以成为球虫的传播者。
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卵囊的发育,在22℃~30℃的环境中,一般只需18~36小时就可以完成孢子化。所以,治疗球虫病时,要中西结合,交替使用,才能到达治疗的最佳目的。
鸡球虫病防治措施:
鸡的养殖过程中,除选好鸡苗和饲料,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外,消毒是预防鸡球虫病的有效措施。
1、圈舍、食具、用具用20%石灰水或30%的草木灰水或消毒液(按说明用量兑水)泼洒或喷洒消毒。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饲养密度。
2、本病流行季节,投喂维生素A、维生素K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提高抗体水平。
3、雏禽期可用鸡球虫散按最佳剂量拌料投喂3-5天。
4、球虫治疗要根据球虫的生长发育规律间隔投药,同时还要根据球虫的类别选择敏感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