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长宽多少最合适
⑴ 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是
这些战列舰一艘也没造出来,疯狂的兴登堡级最后的计划排水量最高。
德国H(兴登堡)级战列舰
1939年1月德国最高统帅部正式通过了代号为“Z”的大规模造舰计划,Z计划的核心是两级大型战列舰,其中之一就是俾斯麦级,另一级就H级战列舰.计划中的H级战列舰设计始于1937年。1939年7月15日首制舰H39开工,当时预计共建造6艘,因此H39型也是该级舰的最初方案。1940年该方案得到了改进,有两种基本型号:H40A和H40B,两者在推进装置和火力配置上有一些差别。H40B应用了当时很少见的柴油/蒸汽轮机混合推进系统和更强大的火炮布置,显然在技术上比H40A更先进。随着战争的进行该方案得到了继续的改进,即后来的H41,H42,H43和H44方案。H39排水量(满载)62496吨,全长277.8米,最大宽度37.2米,最大吃水10.2米,员编制:2100人/2400人(战时),主炮为406mm联装4座共8门,副炮为155mm2联装6座共12门,105MM双联8座共16门,3mm2联装8座共16门,20MM4联装6座共24门,鱼雷533mm3联装2座共6具,阿拉道Ar196侦察机4架(两具弹射器),航速30节,续航力9000海里/16节.但后来的诸多改进方案却使H级严重脱离了现实。一味的对装甲防护和火力系统的加强使该级战列舰的排水量和尺寸达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最终的H44的排水量高达141500吨,长度345.1米,装备508毫米火炮8门。这样大的尺寸对德国海军的运河系统和港口设施无疑将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安装沉重的508火炮将牺牲巨大的装甲防护性能,508火炮虽然在打击效果方面毋庸置疑,但在射速和命中精度上恐怕无法与406或381火炮相比。最终H级一艘也没造出来!
美国蒙大拿级战列舰
计划建造BB67蒙大拿,BB68俄亥俄,BB69缅因,BB70新罕布什尔,BB71路易斯安纳.原本是美国海军为对抗日本的大和级而建造,预定排水量达到70000吨,装备406mm/50倍口径主炮三连装4座(前2后2配置),406mm/50倍口径主炮是美国海军为了对抗日本大和级460mm主炮所设计的,拥有39公里的射程(大和的主炮射程41公里),在缩小射程的差距下,蒙大拿级可以以较为坚固的舰身及较快的发射速度取得炮战的优势,加上沿用新型的雷达火控系统,蒙大拿级有击败大和级的本钱。然而超大的设计却带来了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他巨大的舰身对巴拿马运河来说,实在是太宽了,这使得蒙大拿级要从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或从太平洋转移到大西洋,必须绕南美的合恩角,这样太浪费时间了。加上海战的主力已变成了航空母舰,美军需要建造更多的爱塞克斯级航空母舰,为了节省资源和人力,因此蒙大拿级的建造在1943年画上了句号,全部停止建造。蒙大拿级的基本数据排水量 标/满 60500/73500(吨),长/宽/吃水282/37/12(M),动力172000kw,最高航速28节,15节巡航时航程15000公里,主炮 4*3 406mm,副炮10*2 127mm,10*4 40mm,56*1 20mm.
日本纪伊/三笠级战列舰
纪伊级是在大和的基础上,强化了装甲,设计采用510MM口径的主炮,加装了大量的防空火炮,以增强对美国海军航空兵的抵抗。由于设计停留在图纸阶段,所以具体数据不详。推测标准排水量达70000余吨,化了防空火力和电子设备。但因日本的工业和技术能力有限,以及20英寸火炮研制的困难(仅制成一门样炮),最终仅停留在图纸阶段,随后设计人员在这份图纸上加以发挥,使其最终变成了排水量90000吨,3座3联主炮,航速31节的超级巨舰,这就是纪依级的改进型--三笠级战列舰.
英国“狮”级战列舰
英国认识到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是同时代战列舰中吨位最小、火力最弱的。决定在英王乔治五世级的基础上放大,建造新的“狮”级战列舰方案,采用8门406MM主炮,航速29节,因为战争爆发并且建造计划庞大财力有限而取消。但英国海军部还是重新设计了新的战列舰计划,是以英王乔治五世级舰型为基础,主炮采用了4座双联装381mm火炮。这就是“前卫”号。
苏联“苏联”(23型)级战列舰/24型战列舰
斯大林出于对大型战列舰的疯狂偏爱,在红海军的舰队计划里就出现了“苏联”级战列舰的设想,计划4艘,“苏联”,“苏维埃乌克兰” “苏维埃白俄罗斯”,“苏维埃俄罗斯”,“苏联”级设计标准排水量59150吨、满载排水量65150吨。全长269.4米,水线长260米,最大宽度38.9米,水线宽36.4米,满载吃水10.4米,型深16.7米,主炮塔前二后一布局,舰员编制1664人,其中包括112名军官、226名海军准尉和1281名水兵,苏联级装备了3座三联装МК-1型406毫米主炮塔,Б-37型406毫米火炮预定生产38门,但直到“苏联”级计划取消,总产量也不过4门。曾经在设计阶段讨论的456、460、500和533毫米主炮均因技术难度太大全部取消。列宁格勒保卫战期间,406毫米火炮曾经参加了对德军远程炮兵的炮战。23型装备有6座双联装152毫米副炮,另有4座双联装100毫米高射炮,8座带稳定器的46-К四联装37毫米机关炮。1945年8月苏联新制订的造船计划里最初包括不少于10艘的75000吨超级战列舰,就是24型战列舰.1945年12月17日,库兹涅佐夫提出了设计任务目标。他要求24型必须能够消灭一切敌方已有和可能建造的任何大型军舰,可以摧毁最坚固的海岸防御工事和港口设施,同时能够为己方重要运输队进行全程护航。24型排水量70000-75000吨,装备3座三联装406主炮塔,12座双联装130毫米平高炮,12座四联45毫米机关炮,15座四联25毫米机关炮,装甲舱能够在80-180链距离内抵御406毫米穿甲弹,水平装甲可以防御3000米高空投掷的1000公斤穿甲炸弹,水下防御系统防护水平900公斤TNT, 航速30节,续航力8000海里/18节,搭载6架水上飞机!这是一种超级战列舰,可是战后是航母一统天下,所以结局可想而知!不过苏联人在"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身上终于找回多年的巨舰情结.
⑵ 大和号战列舰的船型是怎样的
为了尽可能的缩短装甲带并为主炮射击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平台,排水量近73,000吨的大和舰舰体长宽比设计成6.76:1,为了凭借15万轴马力的动力获得27节的航速,日本海军舰政本部从1935年开始,经过长期水池试验,前后提出40多个不同的船模,从中最终确定了舰型。
大和号舰艏水线以上部分明显向外前倾,舰艏前端成半圆形,其两舷大幅度外张,借以减少舰艏上浪。舰艏水线以下部分采用球鼻艏,其位置在水线下约3米处,和尖削型舰艏相比,这种新构型可以减少8%的兴波阻力,同时还减少了约3米的水线,从而节省了30吨左右的排水量。
在球鼻艏内装有零式水下听音器,可以探测敌方潜艇的活动。这种舰艏和美国“依阿华”级战列舰舰艏很相似,但大和的球鼻艏向前突出成一个球形,而“依阿华”的则与水线以下舰艏保持平齐,两相比较之下,大和舰的球鼻艏外观更接近于现代,而效能更明显。
大和舰舰艏内侧的细腰部却呈内凹的弧形,其减阻性能更为优良。这种外形和“依阿华”级同样非常相似,但“依阿华”级舰艏的内侧曲线延伸到舰体中部以后就变得平直了,而大和舰的内侧曲线则呈弧线一直延伸到了舰艉,实际效能也更为优越。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异,原因是“依阿华”级由于巴拿马运河33米宽度的限制只好采用平直的舯部舷墙。
大和舰舰艉水线以上高6.4米,与高达8.6米的舯部舷墙相比,其舰艉低陷下去一块。由这个地方可以通往大和舰的舰载机机库,舰载机在吊装之前就暂时停放在这里。舰内机库在后主炮前的上甲板、中甲板的中部位置。其前半部有个梯形的区域,在此区域两侧可放置零式战斗机、水上观察机各3架。槽两侧设有与上甲板同高的舷台,舷台上有舰载机的发射装置。此外,舰尾还有起倒式起重吊放装置等。另外在舰艉两舷侧还有安放舰载小艇的隧道状艇库。
在大和舰的舰艉处安装有前后配置的半平衡舵,其主舵面积为46平方米,副舵面积为16.5平方米,两舵之间距离15米,副舵对主舵起辅助作用。一般来说,两舵并列的平衡舵,一旦被鱼雷命中,容易同时损坏。大和舰的舵效非常明显,其战术回旋直径仅为640米(航速26节状态),而这一优势对在战列舰炮战中占领有利阵位有着很大的作用。
⑶ 现代军舰的长宽比是多少
现代军舰由于种类不同,作用不同,长宽比往往有着比较大的差异。
比如航空母舰,需要考虑到飞机起降、转运的问题,所以宽度相对较宽。舰长304.5米,吃水线长270米,舰宽75米,吃水线宽:38米,分别是4.05:1和7.01:1
再比如驱逐舰和护卫舰,为了追求较高的航速,在航行稳定性可以保证的情况下,一般长宽比为8左右。比如我国052D型驱逐舰,长约157米,宽约19米,长宽比8.26。054A型护卫舰,长135米,宽16米,长宽比8.43.
近海作战的小型军舰长宽比可能差异较大,有些采用新技术的军舰长宽比可能较小,比如022导弹艇,长42.6米,宽12.2米,长宽比3.5。
长宽比最大的军舰可能是潜艇了,比如元级常规潜艇的长77.6米,宽8.4米,长宽比为9.7。092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长120米,宽10米,长宽比为1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潜艇采用圆形的耐压壳,大直径的圆形耐压壳制造加工比较复杂,所以增加长宽比可以增加吨位,并提高潜艇的战斗力。
⑷ 战舰世界日系战列舰和美系战列舰哪个好好
美系的战列舰,想想蒙大拿和衣阿华,我试过,在战斗位置太平洋里密苏里(衣阿华级)能把榛名及附近的驱逐舰都击沉!给你看个数据。(听说战舰世界按历史来的)
蒙大拿级的设计人员最初希望将它的标准排水量限制在45000吨。但是,美
蒙大拿级前部的主炮
国海军决定不再限制排水量,对于舰体宽度不得超过33米的限制(为了能通过“巴拿马”运河)也被取消。到1940年夏,美国海军决定建造五艘蒙大拿级战列舰,经过反复的修改,实际上直到1941年3月才最终确定了技术性能。此时,蒙大拿级已经被设计成标准排水量60500吨,满载排水量70500吨,舰长281.9米,宽37m的超级巨舰。大和级的设计标准排水量为62315吨,满载排水量为68200吨,舰长263米,宽39米。蒙大拿级如果建成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
蒙大拿级的设计重点是强化火力。出于射速、火力密度、后勤等方面的考虑,该舰继续装备MK7舰炮(406mm)。
为了让蒙大拿级战列舰有较高的命中率和强大的夜战能力,它上面安装了新型雷达火控系统。与大和级的雷达相比,蒙大拿级的雷达在各方面都要比前者相比都要好得多。再加上它强劲的火力,就可以在战时发挥出较高的实战效能。
除了这些装备,蒙大拿级有着完善的防空能力。它安装了十座四联装40mm高炮和五十六座单联装20mm高射机关炮。
蒙大拿级的防护能力也是美国的战列舰中最强的。蒙大拿级的舷侧装甲带在水线处的厚度为409毫米,带19度倾斜角,这比南达科他级和依阿华级厚100多毫米。蒙大拿级对于鱼雷与火炮的防护也大幅度增强,比依阿华级减少了40000马力,航速降为28节,续航力也降为15000海里/15节。
由于蒙大拿级的最大排水量被设计为73500吨,所以该级将会取代当时服役的依阿华级成为美国海军最大的军舰,只有战后的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才能开始取代它。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海军需要建造大量的航空母舰、两栖登陆舰和反潜舰,从1943年7月开始,美国海军转向以航空母舰为核心,从而战列舰的地位由航空母舰所取代,于是蒙大拿级战列舰也随即取消建造。于是,依阿华级四舰成为了美国海军实际建造的最后一个级别的战列舰。
值得一提的是,蒙大拿级由于太宽,不能像依阿华级那样通过巴拿马运河。但是当蒙大拿级设计计划被通过时,美国政府已经打算开始在运河上建造一个更宽的闸门。这个新闸门比起旧的来讲更宽并能够让蒙大拿级通过,从而使得蒙大拿级能够顺利的来往大西洋与太平洋。但运河改进计划也随着蒙大拿级建造计划的取消而取消了。
与大和级的对比
虽然蒙大拿级仅可算作一个纸面战舰,但以美国当时的技术条件完全具备建造的实力水平(可惜航母时代的降临而被剥夺了出生资格)。单纯的对比两艘战舰主要从机动、火力、防御以及火控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机动方面
大和级理论航速是27节,但在试航中曾达到了28.5节的高速,在26节航速下的回旋直径为624米,90度转舵时
为589米,回旋系数(回旋直径与水线长度对比)为2.44。蒙大拿级理论航速是28节,但因其并未建成所以缺乏试航数据,但根据经验蒙大拿级应具备比理
论航速更高的冲刺航速,再参考北卡罗来纳级的相关数据(27.5节回旋直径625米、回旋系数2.87、水线长宽比例6.59),水线长宽比例更大的蒙大
拿级(7.35)其回旋系数也理应更大。综合来看蒙大拿级在航速上拥有略微的优势,但由于回旋系数的增大在稳定性方面则劣势于大和级。
火力方面
大和级九四式45倍径460毫米舰炮,为有史以来威力最为强大的舰炮,其使用的九一式穿甲弹重达1460公斤,最大
射程高达42000米,在20000米距离可以击穿566毫米垂直装甲。蒙大拿级装备与衣阿华级相同的MK7型50倍径406毫米舰炮,发射的穿甲弹重为
1224公斤,最大射程38700米,在18300米的距离可以击穿509毫米的垂直装甲。综合而言由于蒙大拿级的主炮数量为十二门(一次齐射可投掷弹药
总量14.7吨),所以在倾泻弹药方面并不逊色于只有九门主炮(一次齐射可投掷弹药总量13.14吨)的大和级,还享有三分之一的数量优势。虽然九一式穿
甲弹在数据上不错,但自服役便存在弹体强度不足的缺陷,当主炮以25度以上的入射角射击时只能击穿414毫米的装甲,不过蒙大拿级的主装甲带厚度也不过
409毫米和25.4毫米的钢内衬,所以说即便是打出缩水数据的九一式穿甲弹仍存在击穿蒙大拿级装甲的可能。实际上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本海军就已经着
重改进穿甲弹,经过改装后的一式穿甲弹就有效解决了弹体强度不足的缺陷,之所以大和级没有参考一式穿甲弹数据,主要还是因为一式穿甲弹至今无法确定是否配
备过大和级,目前关于一切一式穿甲弹的记录都来自于金刚级,所以秉着公正的原则大和级依旧采用九一式穿甲弹作为参考,倘若大和级真的配备过一式穿甲弹,那
么蒙大拿级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承受大和级的打击,顺带一提,按照41年的换弹计划,大和、武藏极有可能根本没装过九一弹,而只装过一式弹。反观美制弹体由于
其一流的金属冶炼和加工工艺,弹体强度出类拔萃,甚少出现日方炮弹那种弹体强度不足或者引信延迟而导致的“无害通过”(所谓的无害通过就是命中目标触发引
信,但弹丸往往会在爆炸之前横贯目标飞出舰外)。所以在火力方面大和级占优,炮弹可靠性上蒙大拿级占优,就实战效果来看,日本的弹体强度不足的问题可能被
夸大了,在1942年8月的第一次所罗门海战期间,日本海军第八舰队重巡舰群向美军重巡发射了1020枚穿甲弹,在命中率高达10%的前提下并未出现穿甲
弹效果不良的报告。
防御方面
大和级在水平装甲防御上有着明显优势,垂直防护方面则双方差距不大(大和级410毫米带20度倾斜角,蒙大拿级
409毫米带19度倾斜角)。美制渗碳A型装甲钢的渗碳深度由于过大,导致韧性不足很容易在巨大的冲击下发生崩裂,而日制无渗碳VH型装甲钢在与渗碳装甲
钢相当的前提下韧性更好。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大和级可以在23000至25000米的距离上击穿蒙大拿级的装甲,而后者必须逼近20000米左右才能击穿
大和级的装甲(出现和衣阿华级一样的尴尬)。不过考虑到二战期间战列舰主炮的最远命中记录也不过24000米,因此大和级想要利用这一优势也不是那么容
易。并且美方战后估算也认为,大和级至少在22000米的距离才可以击穿蒙大拿级,这样一看22000米对比20000米,大和级想充分的利用这2000
米的优势确实也不太容易。
火控方面
日本海军始终以射术精准而着称于世,长期保持者主力舰打靶命中率及散布精度的世界领先记录,1936年扶桑号战列舰
曾在超过25000米的距离上取得命中率14.5%的佳绩,1940年榛名号战列舰也在20000米的距离创造了24.1%的高命中率,而长门号更是在
1936年的27200米、1938年的30400米、40年的30900米分别创造了21.5%、17.2%、9%的命中率。而同时期美国海军战列舰在
25000米的距离上罕有超过5%的成绩,即便20000米以内的射程,通常命中率也在15%以下,从这方面来看美国海军和日本海军差了一大截。但从实战
角度的情形考虑,日本战列舰却表现的差强人意,以萨马岛海战的大和号为例,第一轮和第二轮主炮齐射的确表现出较高的射击水准,但在持续的降雨、美舰释放烟
雾、战机和驱逐舰干扰之后却把之后的104发460毫米弹全部打空。还有1942年11月12日雾岛号、1944年10月24日扶桑号和山城号,他们都在
实战中没有将训练时的命中率展现出来,特别是雾岛号还打出了1.7%的可怜命中率。而美方战列舰的最大优势则来自于火控雷达及观瞄设备的运用,美制MK8
型雷达的测距误差不足300米,而日制22型雷达测距误差高达700米上下,美制MK38型火控系统可以从航向、航速、风力、风向、大气密度、气温、炮膛
磨损等诸多因素进行解算,所得射击诸元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主炮伺服系统,控制主炮的旋转和仰俯进行齐射,日制的火控系统依旧为传统的九八式方位盘测量目标
的状态,解读的数据也需要以人工的操纵方式进行调整,所以面对美军接近半自动化的火控模式,日军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日军战列舰在
实战中的频频令人大跌眼镜了。但话说回来,即便是技术最为完善的美军也不可能完全依赖这些设备,比较有代表性的战例就是1944年2月17日美军舰队围攻
日军特鲁克基地,衣阿华和新泽西两艘巨舰追击日本野分号驱逐舰(日本三大祥瑞舰之一),两舰在首轮均做到了跨射打击,野分号似乎命中已定在劫难逃,但野分
号舰长采取了一个聪明的做法:每当看到美舰炮口闪焰就下令转向45度,直至炮弹落水后再转回原航向,这样一来美舰炮弹的飞行时间超过1分钟,给了日舰足以
避开炮弹的时间,直到34500米衣阿华和新泽西号对日舰进行了美国海军有史以来最远的一次舰炮射击之后停止射击,野分号也逃脱了美舰的追击悻悻而逃。
其他方面
当时的主力战舰普遍都装载有为观察校射的航空舰载机,其目的是为舰炮的射程延伸增加,蒙大拿级和大和级也同样不例
外,但蒙大拿级由于在设计构想中通常都会伴随有航空母舰协同,所以自身航空能力非常有限,仅携带3架沃特OS2U-3型翠鸟双座水上侦察机,而大和级为了
配合射程高达42000米的九四式舰炮,配备了6至8架爱知零式三座水上侦察机(或者三菱零式双座水上侦察机),无论是数量和质量上都为日方占优,同样引
用书中原话“如果在两舰交火之前彼此都放出侦察机,那么很有可能会爆发出一场小规模空战,但面对可以作为水上战斗机使用的零式水上侦察机,翠鸟水上侦察机
没有任何的胜算,但零式水上侦察机依旧不敢过分靠近蒙大拿级,因为蒙大拿级的防空系统十分的强大,特别是发射VT无线电近炸引信的127毫米高射炮完全可
以将日机拒之于防空武器射程之外”,不管怎么说,这样一来蒙大拿级将缺乏航空观察校射的优势,但大和级的航空观察校射优势又能占多少呢?很遗憾,日本海军
只是在训练中号称创造过佳绩,并且九一式机载观测仪性能有限故障频频,实战中鲜有出彩的表现,所以这航空校射的优势大和级依旧占不了多少。
最后的结论
本人搞了一个虚拟对决,就是在战场环境为气候良好的白昼两舰遭遇,作战条件为一对一的交锋排除其他舰艇和飞机的参
与,谁能赢呢?看我的意思是有些倾向大和级的,直接这么说好了:由于最大射程炮弹散布高达千米,不仅命中率低更会浪费弹药和炮管寿命,所以双方都不会在刚
一进入极限射程就大打出手,所以在战斗开始阶段双方舰长都会选择加速接敌以便尽快进入有效交战距离,至于谁先开火很难确定,蒙大拿级可以凭借火控系统尽早
完成射击诸元解算并直接开始效力射击,而日本海军向来强调先敌开火的作战理念也可能抢先射击,双方的射击距离理应在30000米左右转入小夹角近平行的航
线状态之时,假设30000米距离开始对射双方炮弹都难以有效穿透对方主装甲带,只能对非装甲区造成一定的破坏,考虑到蒙大拿级的弹药投射数量和火控效
能,在这一阶段命中大和级的机会较多,但距离实在很远,想做到决定性命中效果都不太可能,到了25000米的距离之后大和级的主炮开始能够击穿蒙大拿级的
主装甲带,而后者依旧不能穿透大和级主装甲带,所以说这一距离对蒙大拿级而言将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此时大和级像泗水海战及科曼多海战那样刻意保持距离进行
炮战,那么对于蒙大拿级来说将是极为痛苦和不幸的。如果说进入了20000米以内的决定性交战距离,那么就真的不好说谁输谁赢了,蒙大拿级主炮较多投送炮
弹数量占优可以有效提高命中率,而大和级虽然在单次齐射投送炮弹数量上不如蒙大拿级,但在这个距离上以九一式穿甲所拥有的装药量和破坏力,即便单次命中蒙
大拿级也足以使其致命,所以说到了这个时候就必然要考虑到运气因素的存在,比如说炮弹的落点位置(直接命中指挥塔、弹药库之类的)足以像丹麦海峡的胡德号
大战俾斯麦号一样。
虽然蒙大拿级是为了对抗大和级而建造的,但美国更多考虑的是以数量取胜而不是质量,而且日本打算以单舰的战斗力来抵消美国海军在数量上的优势。因此蒙大拿级想要单挑大和级是需要冒极大的风险的。
大和号是:
标准排水量
65,000吨
满载排水量
72,808吨
全长
263米(水线256米)
全宽
38.9米
吃水
10.4米
动力
蒸气涡轮引擎(4座4轴),153000马力
最高速度
27节
续航距离
16节10,000浬(测试)
乘员
约2,300人
侦搜系统
22号对海雷达
13级对空雷达
21级对空雷达
E-27侦测雷达
零号水下听音器(仅在改装大和号时安装)
武器装备
竣工时:
3连装45口径46厘米炮3座
3连装60口径15.5厘米炮4座
连装40口径12.7厘米高射炮6座
25毫米3连装机枪8座
13毫米连装机枪2座
弹射器2座
装甲
装甲最厚部分:
舷侧410毫米
甲板230毫米
主炮防盾650毫米
舰载机
零式水上侦察机・零式水上观测机
其他、最多7架
衣阿华是:
标准排水量
45,000吨
满载排水量
58,000吨
全长
270.4米 (水线262.5米)
全宽
32.92米
吃水
11米(最大)
动力
8座Babcock & Wilcox重油锅炉
4座Westinghouse蒸气锅轮机
4轴推进
最大功率212,000匹马力
最高速度
31节[1]
续航距离
16,600海里(15节)
9,600海里(25节)
乘员
2,700人(二战至越战时期)
1,800人(冷战及海湾战争时期)
武器装备
二战至越战时期
3座三连装Mk. 7 16英寸50倍口径主炮
10座双连装Mk. 12 5英寸38倍口径舰炮
15座四连装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
60门厄利孔20毫米机炮
冷战及海湾战争时期
3座三连装Mk.7 16英寸50倍口径主炮
6座双连装Mk.12 5英寸38倍口径舰炮
32枚BGM-109战斧巡航导弹
16枚RGM-84鱼叉反舰导弹
4台20毫米方阵近防系统
装甲
侧舷装甲带307毫米(倾斜角19度)
水密隔舱287毫米
甲板装甲190毫米
炮塔正面装甲500毫米
炮座295至439毫米
舰载机
3架水上飞机(二战时期)
超大和级战列舰:基准排水量:64,000吨 全长:263.0米 全幅:38.9米 速度 27节 续航距离:16
节7,200浬 武装 45倍径(或50倍径)46厘米炮:3连装3座 60倍径15.5厘米炮:3连装2座 65倍径10厘米高射炮:连装10座 25毫米机枪:3连装复数 水上侦察机:7机
再给你看个数据:
主炮类型 穿甲弹重量 炮口初速(穿甲弹)
大和 45倍径460毫米舰炮 1,460公斤 785米/秒
衣阿华 50倍径406毫米舰炮 1,225公斤 762米/秒
俾斯麦 52倍径380毫米舰炮 800公斤 820米/秒
乔治五世 45倍径356毫米舰炮 721公斤 732米/秒
知道为什么要选美国船了吧!求采纳。
⑸ 巡洋舰战列舰驱逐舰航空母舰护卫舰最大能达到排水量 最大高度 最大长度是多少
巡洋和战列舰差不多,最长不超过两百米,吨位在两万吨,航母最大三百多米,吨位十万吨,驱逐和护卫舰,不超过二百米,吨位小于一万吨~以上由‘瑞雪军事’提供,欢迎关注本人微博~
⑹ 战列舰的长宽比多少合适 有利于防御
日本大和级战列舰,主炮是460毫米/45倍口径,射程是41公里美国蒙大拿级战列舰,主炮406mm/50倍口径,射程是39公里德国兴登堡级战列舰,主炮406mm联装4座,射程大概40公里。后来主炮改508毫米火炮,射速和精度上无法与406或381火炮相比。英国“狮”级战列舰 ,主炮406mm,射程大概40公里。苏联“苏联”(23型)级战列舰/24型战列舰,主炮3座三联装МК-1型406毫米,射程大概40公里,精度差。也就是说,日本这个疯子用460毫米炮(其实射程跟406的差不多),其他基本都是406毫米,某些国家(如苏联)曾经考虑用456、460、500甚至533,但都因为难度大而取消。所以战列舰的最大射程应该在40公里左右。
⑺ 求助,战列舰的全高是多少米
衣阿华级战列舰主炮采用的是轻量化MK7型406毫米50倍口径主炮,由于应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冶金技术,成功地将身管结构从MK2型的7层减少到2层,身管重量也降低了22吨,减至108吨。MK7型主炮内身管长度20.2米,有96条膛线,每25倍口径距离旋转一圈。该炮可发射MK8型穿甲弹,MK13、14型榴弹,MK19型人员杀伤弹。其中MK8型穿甲弹弹丸重1225公斤,内装炸药18公斤,初速762米/秒,射程(30度仰角)33.558千米,最大射程42千米,射速2发/分钟,俯仰范围为负2度到正45度。穿甲能力(对垂直均质钢装甲),炮口处为828毫米,18288米处为508毫米,27432米处为381毫米,在14.5海里的距离上可穿透381毫米的垂直装甲。发射药包为6个绢制药包,通常装药349公斤,火炮内身管寿命为300发。由于其弹重较重,威力可与大和级战列舰装备的94式460mm主炮媲美。
⑻ 求大和战列舰的资料等
20世纪3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日趋动荡,日本国内政治形势也在不断恶化,其右翼势力为了转嫁国内矛盾,极力推行对外扩张政策,日本与美国由此在太平洋地区产生激烈利益冲突。1934年1月,日本在新的《帝国国防方针》中,正式将美国视为假想敌,并判定日美两国海军将在可预见的未来以太平洋为战场展开决战。
就在日本提出《方针》的同时,1922年于华盛顿签署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将于1936年12月31日到期。按该条约规定,美、英、日、意、法五国主力舰(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总排水量之比为5:5:3:1.75:1.75,单舰排水量不得超过35,000吨,火炮口径不得超过406毫米,而一旦条约失效,上述限制即不复存在。面对这样的形势,日本一方面在谈判桌上与美、英等国为制定新的军备条约讨价还价,一方面暗自筹备建造新型战列舰。
作为一个工业基础相对西方列强薄弱、资源又匮乏的国家,日本在战舰数量上根本无法与实力雄厚的美国竞争。对此,日本也早有觉悟,但是为了与对手争夺亚太利益,实现军国主义野心,仍然依照明治时代以来奉行的“数量不足,质量弥补”的海军发展思路,寄望依靠单舰的质量优势抵消对方的数量优势。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日本海军开始为建造搭载460毫米口径主炮的超级战列舰未雨绸缪。
按照他们的估计,美国海军当时只有建造406毫米口径舰炮的经验,且由于巴拿马运河的限制,其舰艇宽度不能超过33米,因而即使造出更大的重炮,也没有合适的平台搭载。相形之下,日本早在1916年已经试制过1 门460毫米口径舰炮,1920年又制造过480毫米口径火炮,积累了此类超级火炮的生产经验。日军相信,一旦建造出搭载460毫米主炮的战列舰,其海军将足以获得压倒对手的绝对优势,从而将美国海军逐出西太平洋。
设计定型
1934年10月,日本海军军令部对海军舰政本部正式下达新型战列舰的设计任务,要求新舰装备460毫米口径主炮8门以上、155毫米副炮12门(4座三联装)或200毫米副炮8门(4座双联装),最高航速30节以上,舰体防御能够承受自身主炮在 20,000~35,000米距离的打击。舰政本部接到命令后,以其第4部基本计划主任福田启二大佐负责整体设计,日本舰艇设计权威平贺让造船中将在技术上加以指导,从1935年3月10日~1936年7月20日,先后提出了23个设计方案,分别编号为A-140~A-140F5。
按照最初的A-140方案,新战列舰标准排水量69,500吨、长294米、宽42.4米、吃水10.4米、主机功率20万轴马力、最高航速31节、续航力8000海里/18节、装备460毫米主炮9门。照此方案,新舰的3座三联装主炮将和英国的纳尔逊级战列舰一样,集中配置于前甲板。其优点在于战斗中便于集中火力射击,缺点是一旦单座炮塔被击中,极有可能殃及另外2座炮塔,造成整体战斗力的丧失。对此,日本海军考虑再三,在前后否定了其他6种主炮布局后,最终采用2座三联装炮塔配置于前甲板,1座三联装炮塔居于后甲板的设计。这种方案在集中火力,节省重量,以及防护效果上取得了均衡,相同设计也出现在同期建造的美国海军最后一代战列舰(北卡罗来纳级、南达科它级和衣阿华级)和意大利海军的维内托级战列舰上,被公认为战列舰主炮最佳布局。新舰的460毫米口径主炮有两种身管设计方案,一种采用45倍径身管,另一种采用50倍径身管。尽管在射程、炮口初速和弹丸重量等方面,50倍径舰炮的性能均高于45倍径舰炮,但由于其尺寸过大,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在设计中,另一个让日本人很费心思的地方便是动力装置。按A-140方案,新战列舰将采用传统的蒸汽轮机,但受到德国海军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以柴油机动力获得18,000海里/15节的惊人续航力刺激,日本计划在A-140A到A-140F4方案中,都采用蒸汽轮机和柴油机并用的混合动力方式。不过,后来由于安装柴油机的日本海军“大鲸”号潜艇母舰的故障率颇高,日方不得不放弃了这一构思,依然回到蒸汽轮机的动力模式中。
就在日本秘密设计超级战列舰的同时,其与英、美在伦敦海军会议上的谈判正在逐渐趋向破裂。1936年,日本拒绝在《伦敦海军条约》上签字,同年,日本海军提出了对美截击战略,设想先以潜艇和航空兵对远道而来的美国舰队进行消耗战,然后于小笠原群岛以西海域,依靠以新型超级战列舰为核心的打击舰队,通过舰炮决战歼灭美国舰队。在该战略的指导下,日本海军在1937年制定了军备补充计划(即所谓“03造船计划”),正式决定建造2艘A-140F5号方案舰(当时称为1号舰和2号舰)。1937年11月4日,1号舰开始在吴海军工厂动工建造。
技术变通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通过向西方不断学习,积累了相当的造船经验和技术,到昭和时代,已经成为世界造船大国之一,技术水平与西方不分伯仲。尽管如此,作为一个国土面积狭小且常年处于战争条件下的岛国,建造排水量超过条约型战列舰近一倍的巨型战列舰,无疑是国家整体实力难以承受的举动,其中的技术难度也不易克服。然而,在急剧膨胀的扩张欲望驱动下,日本决心不惜代价完成此级空前强大的战列舰,为此动用了包括十余万吨优质钢材在内的大量战略物资,耗巨资为造船工业增添大量设备,并特意将吴海军工厂的船坞加深了1米。在“大和”的整个建造过程中,日本前后花费 1,500亿日元(战后价格),平均每吨排水量需要200万日元——这是倾举国之力来建造的2艘巨舰。
战列舰需要大量的优质特种钢板,特别是装甲钢,此前,日本的装甲钢无论在材质还是加工工艺上均不如西方,因此,在新舰的建造过程中,如何开发新型装甲钢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日本海军旧有的战舰舷侧装甲钢主要采用渗碳表面硬化的镍铬合金钢(战列舰舷侧装甲一般都采用表面硬化钢,而甲板装甲则采用均质钢),即所谓VC钢(维氏渗碳钢)。这种钢材有两个缺点,一是表面硬化工艺使钢材失去韧性而变脆,容易被对方穿甲弹击碎;另一方面,进行渗碳处理需要花费4~5个昼夜的时间,再加上煅烧时间,制造一块钢板需要一个月——对需要约2万吨舷侧装甲钢的2条在建新舰来说,如此速度不能接受。考虑到上述情况,日本开发出另外一套加工技术,即不再对材料表面进行渗碳处理,而是直接运用锻烧以及热处理方法对钢材进行硬化,生产出一种被称为VH钢(维氏硬化钢)的新装甲钢。这种钢材在增强硬度的前提下,依然保持相当的韧性,根据实验测算,VH钢与 VC钢相比,抗冲击值有很大提高,其余性能则基本一致。此外,制造一块VH钢的时间只需要10天,是VC钢的1/3。由于具有上述两大优点,新钢材被1号舰用作舷侧及主炮炮塔正面装甲用材。
为了能够保质保量的制造出合适的钢材以供新舰建造之用,日本还耗费巨资从德国购进了15,000吨水压机(一说16,000吨)以及3台70吨酸性平炉(据资料,这些设备一共花费1,000万美元),从而保障了制造包括650毫米厚VH钢板(“大和”主炮炮塔使用)在内的大型锻压件。
战后,美国根据弗吉尼亚海军测试中心对缴获的大和级3号舰“信浓”(该舰后来改为航空母舰,因此部分装甲钢没有安装)的剩余VH钢板进行测试,宣称日本战列舰的装甲钢抗弹性只相当于美国产品的83.9%。但客观分析,作为日本海军“04造船计划”组成部分的“信浓”号,由于在建期间战争形势开始恶化,原材料缺乏(特别是制造优质装甲钢所必需的镍和铬),对装甲钢进行表面热处理的熟练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很多有经验的技工被征兵),导致其建造质量极为低劣,以至命中4条鱼雷便告沉没(“大和”号被击中10条鱼雷、炸弹24颗,“武藏”号被击中19条鱼雷、炸弹 17颗,当然,“信浓”的沉没与没有关闭水密门、舰上人员素质低下等因素也有很大关系,而且潜射鱼雷的威力也比航空鱼雷大)。以这样的装甲钢与战前不惜工本、充分保证原材料供应和工艺质量造出来的“大和”号装甲相比,显然是不妥的。后来,美国人测试过另外一块183毫米厚VH钢,结论则是品质与美国装甲钢同样优良。
在主炮制造上,日本遇到一个重大难题是如何保证高膛压条件下主炮炮身具备足够强度?过去他们试制的 480毫米舰炮便是由于强度不足而在试射中报废。为此,吴海军工厂舰炮部采用了新的火炮自紧技术。以往战列舰的主炮炮身制造均采用套筒的方法,将2个或多个管子套在一起,经加热和冷处理后,使管子压缩在一起。而自紧工艺则是使用一根内径比所需口径小一些的钢管,在高压下扩展其内膛,使制成后的身管可以通过自身金属的内压消除炮管内层表面的小裂缝,借以增强炮身强度。采用此法制造出来的炮身在试射中取得成功,身管寿命达200~250发。
生不逢时
1号舰的建造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总体上比较顺利。1939年5月~10月,该舰锅炉安装完毕,9~11月,主机上舰。1940年7月15日,1号舰被命名为“大和”号——这个名字来自日本古代的大和国,也是日本人对自身民族的称呼,以此命名该舰,可见对其寄予的厚望。但在当年8月8日举行的下水仪式上,由于负责宣读舰名的吴镇守府长官的嗓音太低,在场的很多人根本不能听清舰名,而在事后猜测该舰舰名为“亚细亚”,有人甚至还进一步推测说2号舰将被命名为“东亚”。下水后的“大和”号开始了紧张的舾装工程,到1941年7月,该舰主炮已经安装完毕。从10月16日起,“大和”号开始试航,10月22日,这艘7万吨的巨舰在宿毛湾以153,553轴马力达到了27.46节的高速,试航获得成功。11月1日,“大和” 号首任舰长高柳仪八海军大佐到任。12月7日,这艘巨型战列舰在试航中进行首次主炮射击,9门460毫米舰炮指向一舷,伴随震耳欲聋的巨响(声音连海边城市里的居民都听到了)9枚重1,460公斤的巨型炮弹打向2万米外,9门主炮齐射产生的后坐力高达8000余吨。
就在“大和”号显示威力的同时,一支庞大的日本舰队正向夏威夷进发,其核心是联合舰队最强大的6艘航空母舰。1941年12月8日凌晨(当地时间为12月7日),从6艘航母上起飞的上百架舰载机偷袭了珍珠港基地,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群。这一行动在宣告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同时,也确立了海上新霸主——航空母舰的地位,巨炮厚甲的战列舰在它面前显得黯然失色,一个全新的海空时代到来了。
我们现在无从得知在珍珠港偷袭成功的消息传来后,“大和”号建造设计者们的心情,只知道在这一天,该舰结束了试航。8天后,即1941年12月16日,“大和”号正式竣工,入吴镇守府船籍,并被编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战列舰从此开始了它的海军服役生涯。
特色舰体
为尽可能缩短装甲带并为主炮射击提供稳定的平台,排水量近73,000吨的“大和”号舰体设计得十分粗短,长宽比为6.76:1。若想以这样的舰形凭借15万轴马力(只相当于一艘日本重型巡洋舰的最大输出功率)的动力获得27节的高速,其难度可想而知。为此日本海军舰政本部从1935年开始,经过长期水池试验,先后提出40多个不同的线型,最终确定了“大和”号极富特色的舰体特征。
“大和”号舰艏水线以上部分明显向外前倾,舰艏前端成半圆形,两舷大幅度外张,借以减少舰艏上浪。舰艏水线以下部分采用当时极为新颖的球鼻艏。其位置在水线下约3米处,和尖削形舰艏相比,新构型可以减少8%的兴波阻力,同时减少约3米的水线长度,节省了 30吨左右的排水量。在球鼻艏内装有“零”式水下听音器,可以探测敌方潜艇的活动。有人认为这种舰艏和美国衣阿华级战列舰舰艏很相似,但实际上两者之间是有差异的。从侧面看,“大和”的球鼻艏向前突出成一个球形,而衣阿华级则与水线以下舰艏保持平齐。相比之下,“大和”的球鼻艏外观更接近于现代形式,而效能也更为明显。
世界上大多数战列舰的舰体内侧曲线呈外张的弧形,而“大和”号艏内侧的细腰部却呈内凹的弧形——减阻性能更为优良。这种外形和衣阿华级非常相似,不同点在于,美舰舰艏的内侧曲线延伸到舰体中部以后就变平直了,而“大和”号的内侧曲线则呈弧线一直延伸到舰艉,看上去非常流畅,实际减阻效能也更为优越。之所以出现以上差异,并不是因为美国人在舰体设计上比日本差,实在是受限于巴拿马运河的宽度限制,只好用舯部平直舷墙弥补其舰宽的不足。
“大和”号另一个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其作战指挥中心所在的舰桥。该舰桥从龙骨处算起高达45米,相当于15层楼房,从远处看去宛如一座高塔。在其顶部装有主炮观测所(内置98式指挥仪,可以旋回)和15米大型测距仪,向下依次为防空指挥所、昼战舰桥、作战室、舰长休息室、罗经舰桥(夜战舰桥)、第二海图室和司令塔等,舰桥内部装有直通式电梯。从外形看,“大和”号舰桥侧面积310平方米,正面面积却只有159平方米,仅相当于侧面积的一半,其迎风阻力自然也就比较小。
“大和”号舰艉同样与众不同。与高达8.6米的舯部舷墙相比(水线以上),其舰艉仅有6.4米高,低陷下去一块,由此可以通往舰载机机库,舰载机在吊装之前也暂时停放在这里。在“大和”号的舰艉处安装有前后配置的半平衡舵,其主舵面积为46平方米,副舵面积为 16.5平方米,两舵之间距离15米,副舵对主舵起辅助作用。一般来说,战列舰大多采用的是两舵并列的平衡舵,一旦被鱼雷命中,容易同时损坏,为此“大和”号才采用了上述设计。值得注意的是,“大和”号的舵效非常明显,在航速26节状态下,战术回旋直径仅为640米,几乎可以算为世界上转弯性能最好的战列舰——这一优势对在战列舰炮战中对占领有利阵位有着很大作用,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战术回旋直径比航速更为重要。
火力优势
“大和”号的主炮为3座三联装94式45倍径460毫米口径舰炮[注2],出于保密考虑,日本海军将其称为400毫米舰炮。该炮由吴海军工厂舰炮部研制,火炮炮身长21.3米,单具炮管重165吨,1座炮塔内3门火炮全系统总重为1,720吨,加上790 吨炮塔装甲和弹药,总重达2,774吨(有些资料称“大和”炮塔重2,510吨,系指不计算弹药时的重量)。该炮俯仰角为+45°~ -5°,装弹时固定在+3°位置。主炮炮身的俯仰和炮塔的转动均采用液压驱动,俯仰速度8°/秒,炮塔旋回一周需3分钟。炮弹采用机械装填,其扬弹速度为 10发/分。主炮塔后部装有世界最大的93式15米基线测距仪(带电罗经,可在航行时保持稳定),另附有98式射击仪和98式方位瞄准仪。通过这些装置,保证了94式舰炮在远程炮战中的射击精度。94式主炮的射速较低,为1.8发/分。“大和”号的460毫米火炮配有3种炮弹,分别为91式460毫米穿甲弹、三式对空弹和高爆弹。91式穿甲弹弹重1,460公斤,内置炸药33.85公斤,弹长1,953毫米,发射药重330公斤(分别由6个各重55公斤药筒组成),发射时膛压32公斤/ 平方毫米,炮口初速785米/秒。45°仰角最大射程42,050米,仰角40°时射程为40,700米,30°时为35,826米,20°时为 27,916米,10°时为16,843米。3式对空弹和高爆弹重量均为1,360公斤,炮口初速也相同,为805米/秒,前者用于对空射击,最大射高 11,900米。后者装填有63.5公斤炸药,用于打击无装甲的目标和执行岸轰任务。“大和”号每门主炮配有120发炮弹,其中100发为穿甲弹。
一般来说,三联装舰炮齐射时发射出去的弹丸在飞行中往往互相干扰而影响射击精度,以往解决之道便让中间的火炮与两侧的2门火炮交替发射。“大和”号则在主炮上安装有火炮发射延迟装置,使中炮的发射时间比2门侧炮延迟3/1,000~5/1,000秒,从而保证3门主炮能够齐射,提高了瞬时火力强度。
“大和”装备的这种94式460毫米口径主炮是人类历史上威力最大的舰炮,与处于第二位的衣阿华级战列舰配备的Mk7型406毫米口径50倍径舰炮相比,94式在口径、穿甲弹重量、炮口初速和射程上均处于优势地位。众所周知,战列舰主炮是一种远程抛射型火炮,其炮弹穿甲威力取决于弹丸的重量、下落前的弹道顶点(这两点保证了炮弹的势能和着舰动能)以及着舰角度,而射程远的火炮其弹道顶点通常较高。弹丸越重、射程越远的火炮穿甲威力就越大(额外还应考虑弹丸的外形、弹体材料和工艺等次要因素),同时具备这两个优势的“大和”号主炮无疑比衣阿华级主炮拥有更强的穿甲力。战后美国发表的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参见附表)
单纯从数据来看,这种优势似乎并不明显,但如果同时考虑双方的装甲防护水平,我们便会发现,“大和”号在20000~30000米距离(这是战列舰一般采用的远程炮战距离)已经可以贯穿衣阿华级的主装甲带(也可以击穿世界上其他任何战列舰的主装甲带),而后者的主炮却无法做到这一点。有人认为“大和”主炮的射击精度较差,射速也较Mk7低,因而怀疑94式舰炮的实战效能,关于此精度问题,笔者并未找到证明其很差的可靠证据。就“大和”的94式主炮本身来说,其身管寿命200~250发,而火炮膛压小得多的衣阿华级的Mk7型主炮身管寿命也只有 290~350发,这说明94式的身管强度并不差。另外还有一个影响战列舰火炮射击的问题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在波涛汹涌的海上,战列舰舰体的稳定性实际对主炮射击精度影响非常大,而舰体粗短的“大和”无疑比舰体细长的衣阿华级拥有着更好的纵向稳定性。
“大和”的副炮采用从“最上”级巡洋舰上拆卸下来的3年式60倍径155毫米舰炮12门(4座三联装),其炮身长9,615毫米,单炮重12.7吨,整座炮塔重150吨,设有25毫米装甲板。该炮使用55.87公斤重穿甲弹(其它类型炮弹重量相同),火炮俯仰角+55°~-10°,炮口初速980米/秒,45°仰角时的最大射程为27,400米,最大射高12,600米(和460毫米主炮一样,该副炮也可以用于对空射击),射速5~7发/分。每门3年式副炮备弹150发,采用基线8米的测距仪。
副炮的配置颇有特色,其4座炮塔中的2座被安装在舰体中心线上,分别位于2、3号主炮塔后部,另外2座安装于上层建筑的两侧(这2座炮塔后来被拆除,以腾出空间安装高射炮)。这种设计可以保证“大和”的全部4座副炮炮塔中的3座同时指向一舷,而大多数战列舰只能保证一半副炮同时指向一舷。如前文所述,“大和”的主、副炮都能对空射击,但它们毕竟不是专门设计的高射炮,移动缓慢而跟随精度较差,对空射击只能起到干扰来袭飞机的恐吓作用。该舰的防空任务主要由127毫米和25毫米高射炮承担。
“大和”建成时装备有12门89式40倍径127毫米口径高射炮(6座双联装,均带有防盾),后来在改装中增至24门(12座双联装,一半带有防盾)。该炮俯仰角为+90°~-8°,所用炮弹重23.5公斤。火炮初速725米/秒,最大射程14,800 米,最大射高9,400米,射速14发/分,身管寿命800~1500发。
“大和”建成时另装备24门96式60倍径25毫米口径高射炮(8座三联装,均带有防盾),后来陆续加装,最终总数达到152门(三联装50座,单装2座)。该炮俯仰角+90°~-10°,弹重250克,火炮初速900米/秒,最大射程6,800米,最大射高5,000米,射速220发/分。
“大和”号的这两型高炮于太平洋战争中被广泛用于舰艇防空。在战争初期算得上两种性能优秀的高炮,但到了战争后期,随着美国飞机的性能和飞行员水平的大幅提高,日方的25毫米高炮与美国配备近炸引信的40毫米高炮相比,显得威力不足。加上高炮射击指挥系统的落后,使得“大和”上高炮数量不断增加,但防空能力却没有显着提高。
防护特征
“大和”号是一艘极为重视防护的巨型战列舰,按照设计要求,该舰的装甲应该能够承受自身460毫米主炮在20,000~30,000米距离上的打击(炮弹着舰速度500米/秒左右),中甲板还能抵御从3,900米高度投下的800公斤重型航空炸弹。为实现上述要求,“大和”一共安装了22,895吨装甲和防御板,占全舰正常排水量的33%。该舰弹药舱,主机和锅炉舱等要害部位被集中布置在舰体中部,有厚重的装甲带加以重点防御(从前主炮前端一直延伸到后主炮后端)。防御区划的舷侧装甲从战舰舯部水线处一直延伸至战舰底部,其上端水线处的主装甲带厚达410毫米,采用VH装甲钢,主装甲带以下的舷侧列板厚度为200~75毫米(由上至下递减)。防御区划顶部的装甲敷设在战舰的中甲板处,厚度为200~230毫米,采用加入钼的均质镍铬合金钢。防御区划的前后两端则由270~350毫米厚的装甲横隔壁防护。在“大和”号的主防御区划以外的舵机舱也敷设了厚甲,其主、副舵机舱顶部装甲均为200毫米,主舵机舱舱壁装甲厚350~360毫米,副舵机舱装甲厚 250~300毫米。
作为操舵室和重要的通信枢纽,位于舰桥处的司令塔也是一个重点防护区域。其侧壁及顶部装甲厚达500毫米,而从司令塔向下延伸至主防御区的通信线路则被300毫米厚的重装甲保护起来。
“大和”号主炮炮塔是全舰防护最为坚固的地方,其炮塔正面装甲厚达650毫米,带有45°倾角,侧面 250毫米,后部190毫米,顶部270毫米。必须指出的是,当时欧美在设计战列舰主炮炮塔时,侧、后部的装甲一般比顶部厚很多,而“大和”号却恰恰相反,其原因除了日本海军对远程炮战中垂直落下的炮弹更加警惕外,恐怕也与其海军内部航空制胜论者在该舰建造过程中施加的压力不无关系。
“大和”号主炮底座的前部和侧部装甲厚度均为560毫米,后部装甲则为380~440毫米。为了加强主炮弹药库的防护,日本人还在主炮前的主甲板处敷设了35~50毫米厚的合金铜护板,可抵御俯冲轰炸机投下的250公斤炸弹。为减轻重量,以保证炮塔的转动速度,该舰副炮的防御较为薄弱,其炮塔装甲仅为25毫米,只能抵御弹片和近失弹杀伤,但其炮塔底座却采用75毫米厚的合金铜装甲以保护通向弹药库的通道。
“大和”号烟囱的下部设有50毫米装甲,而位于中甲板烟囱开口处则装有一块非常独特的“蜂窝”装甲板,厚度达380毫米,板面上布满直径180毫米的小孔。这样既可以保证排烟顺畅,又使这一区域获得了有效保护。
“大和”号是最后一代战列舰中装甲最厚重的一艘,事实上也是整个战列舰发展史上最厚重的一艘。不仅如此,该舰的装甲带还具有良好的防弹外形,其舷侧410毫米装甲向内倾斜20°,是最后一代战列舰中倾角最大的舷侧装甲(其次为美国的衣阿华级和南达科它级,舷侧倾角19°)。而“大和”号中甲板边缘处的230毫米装甲也带有7°的倾角,在最后一代战列舰中,只有该型舰采用这种倾斜式装甲甲板。在水下防护方面,设计要求“大和”的防雷隔舱能够承受400公斤TNT的爆炸当量(美国最后一代战列舰要求能抗击320公斤TNT打击,德国的“俾麦斯”级要求抗击250公斤TNT),在被击中2~3发鱼雷的情况下,战斗力不受影响。为防水雷,舰底采用3层底,同时为了提高抗沉性,全舰被划分出1,147个水密隔舱。但作为一艘以炮战为主要任务、强调集中防御的战列舰,“大和”号的水下防护系统总长只占全舰长度的40%,这显然不利于防御鱼雷攻击。
⑼ 战列舰最大吨位多少
标准排水量:64000吨, 常备排水量:67123吨,公试排水量:69100吨,满载排水量:71659吨
尺寸:全舰长263米/水线长256米/舰宽38.9米/吃水10.4米/水线宽36.90米/垂直线间距243.96米
动力:ロ号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8台舰本式蒸汽轮机,4轴,主机输出功率153553马力
航速:27节,储油量6400吨,续航力:7200海里/16节。
武备:三联装460毫米/45倍口径九四式主炮3座(前2后1),三联装三年式155毫米/60倍口径副炮4座(改
装拆除2座),双联装八九式127毫米口径高射炮6座(大和号改装增加6座),三联装九六式25毫米口径高射炮8座(武藏号改装时增加到130门、大和号
改装增加到162门),联装九三式13mm机枪2座
装甲:侧舷装甲带(最大)410毫米,炮塔(正面)650毫米,(顶板)200-230毫米,炮座560毫米,弹药舱顶板270毫米,上层甲板55毫米,主甲板200-230毫米,指挥塔(最大)500毫米。装甲重量21266吨
弹射器:两座一式二号11型弹射器
舰载飞机:7架水上飞机(用于侦察、校射与联络)
舰员:2415人
建造船厂:吴海军工厂 大和
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 武藏
川崎重工神户造船厂 信浓(后改为航空母舰)
⑽ 大和号战列舰长度宽度吃水深度多少
标准排水量 64000吨
试航排水量 69100吨
满载排水量72810吨
舰长 263米
水线长 256米
垂线长 244米
水线宽 36.9米
舰宽 38.9米
型深 18.915米
平均吃水(满载) 10.86米
平均吃水(试航) 10.4米
大和号战列舰(日文:やまと,英文:Yamato,中文:大和号战列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的一号舰,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 曾号称“世界第一战列舰”、“日本帝国的救星”。
1945年4月7日,大和号在冲绳岛战役中,被美军飞机击沉于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处,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特攻作战精神的炮灰。大和号的沉没,也宣告了大舰巨炮时代的彻底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