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食品的温度不能超过多少度
Ⅰ “进食太热的东西会导致癌症”,这种说法正确吗多少度下咽的时候最合适
这种说法确实有一定的正确性,因为我们长时间食用过热的食物确实会对自身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食管黏膜正常耐受温度为40℃~50℃,如果超过65℃危害更大,可能造成损伤、溃烂等问题。虽然黏膜皮有自我修复功能,但长期反复刺激会让黏膜产生长期损伤,进而可能诱发癌症。所以在平时一定要注意这一情况,一定要少吃过热的东西。那么,吃多少度的食物对身体没有伤害呢?以下,我来为大家普及一下食物的进食温度是多少以及吃多少度的食物比较好的建议,仅供参考:
三:食物最适宜的温度是37℃
一般的食物尽量在30-37℃之间进食,这个时候,食物的温度最接近人体的温度。此时进食对人体好。
Ⅱ 人吃食物热度高于多少会伤胃
“趁热吃”一向是中国人待客的一句客套话,但是人的口腔、食道对温度的耐受是有一定限度的。正常时候,口腔和食管的温度多在36.5℃~37.2℃,,耐受的温度最高为50℃~60℃。如果温度太高容易造成口腔黏膜充血,黏膜损伤造成溃疡,破坏黏膜保护口腔的功能。同时,如果食物太烫,经过口腔时间缩短,细细咀嚼、刺激唾液及与之混合过程都不充分,这样对消化吸收也存在不利。
而且,过烫的食物温度在70~80℃左右,像刚沏好的茶水,温度可达80~90℃,很容易烫伤食道壁。如果经常吃烫的食物,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可形成浅表溃疡。反复地烫伤、修复,就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进一步发展成肿瘤。
食物食用最合适的温度10℃-40℃。
Ⅲ 食物的危险温度区间是
其中提到了一些关于饭菜储存的问题,比如在室温存放的时间,不要多次加热-冷藏,此外,建议用“浅”的容器来盛放需要冷藏的剩菜。
很多读者问这些建议的原因,如何理解“室温”是多少。其实这些都和一个在食物存储上很关键的概念有关,那就是:
食物存储的危险温度区间 / Danger Zone。
Danger Zone是指的在食物保存过程中的一个比较危险的温度区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细菌生长繁殖的速度比较快,很容易造成食物腐坏,或者引发食源性疾病。
在世卫组织食品安全处的食品安全宣传中,将Danger Zone定义为摄氏5度到60度这个范围。
关于原因,WHO的说明是:如果以室温储存食物,微生物可迅速繁殖。把温度保持在5°C以下或者60°C以上,可使微生物生长速度减慢或停止。有些危险的微生物在5°C以下仍能生长。(关于比较耐低温李斯特菌的预防,可以看我们前面提到的文章)
关于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WHO还给出了一些比较具体的温度:
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
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最好在5°C以下);
熟食在食用前应该保持60°C以上的温度;
即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
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化冻。
其中有一些可能和我们日常的习惯有出入。比如熟食在食用前保持60度,这个是针对的如果我们做好了饭菜,但是还需要一定时间才开餐,那么最好是保持在60度的温度下(比如锅里),而不是早早的装盘摆在餐桌上,这样可以减少细菌生长。
同样的,冷冻的食物化冻,最好不要直接拿到室温下来,这样缓慢化冻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危险温度区间中的,建议放在冷藏室中缓慢化冻,就当给冰箱节电环保了。
美国农业部USDA的网站上,关于危险区域的解读和建议更加详细,其中有几点,我们觉得是值得大家拿小本本记录一下的:
1,比如在90华氏度(32摄氏度)以下,可以室温存放2小时,但超过这个温度(32摄氏度),细菌生长速度更快,所以只能存放1小时。
2,食源性疾病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熟食冷却不当,即便烹调中充分加热杀菌,但冷却不适当的话,细菌又要进入。所以需要注意的是,尽量放入浅容器中,这样可以更快的冷却,并且在2小时内放入冰箱冷藏。
3,很多读者关心的再加热,USDA建议将冷藏食物重新加热到内部温度达到165华氏度(74摄氏度),或者充分加热到冒热气为止。而我们如果用微波炉加热的话,建议盖上盖并充分旋转加热。
USDA还提供了一个最低的食物加热温度要求,对于“数据型烹调爱好者”,或者餐饮从业人员来说,可以用测温来保证加热的温度达到安全标准。但对于大部分家庭大厨来说,加热到更高温度可以更简单安心。
食材最低内部温度:
牛猪羊肉:145°F(62.8°C)保持至少3分钟。
碎肉:160°F(71.1°C)
火腿,新鲜或熏制(未煮过):145°F(62.8°C)保持至少3分钟。
家禽:165°F(73.9°C)
鸡蛋:160°F(71.1°C)
鱼与贝类:145°F(62.8°C)
加热剩菜:165°F(73.9°C)
嗯,差不多关于食物安全储存的话题,我们就聊到这里为止了,其实记住四点,就能减少绝大部分相关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洗手清洁、生熟分开、充分做熟、及时冷藏。
Ⅳ 饮食的最佳食用温度是多少
食品的温度不同,吃起来味道也大不一样。每种食物都有一个相对安全的“体温”,在这个温度下,食物的保存期长,同时保有最佳的营养与口感。
1、速冻食品(-20℃左右保质期长)
速冻食品的品质在-25℃~-18℃之间会比较稳定,如果高于这个温度,保质期就会相应缩短,口感也会发生变化。如果家里的冰箱达不到-18℃的话,速冻食品开封后,最好尽快吃完,否则容易变质。
2、鲜鱼(-3℃不易变质)
在此温度下鱼不易变质,可保证其鲜味,但要尽快食用,不应在冰箱中存放太久。
3、肉类(-18℃最适宜)
猪肉、牛肉,应冷冻在-18℃的环境中保存,能保持细胞壁的完整性,有利于水分的保持。如果在-2℃~5℃条件下冷藏,肉类最多可保存一个星期。
4、蔬菜 (不要低于0℃)
白菜、芹菜、洋葱、胡萝卜等的适宜存放温度为0℃左右;存放马铃薯的最佳温度是2℃~4℃,温度过高马铃薯就会发芽;黄瓜、茄子、西红柿等的适宜存放温度为7.2℃~10℃之间;南瓜适宜在10℃以上存放;存放地瓜(红薯)的最佳温度为15℃以上,温度低了,就会僵心而不能食用。
5、菜肴(凉菜4℃,热菜60℃)
凉菜的温度在4℃以下时,能呈现最佳风味;而热菜则需保持在60℃左右。可以将盘子放入冰箱冷藏3分钟再用来盛凉菜,或将盘子放入烤箱加热4分钟再用来盛热菜,这样菜肴的口感最佳。酒店大厨一般都是这样做的。
6、水果(种类不同,所需温度各异)
香蕉保存温度在13℃左右最适宜;橙子为4℃~5℃;苹果为-1℃~4℃;芒果为10℃~13℃;木瓜为7℃;荔枝为7℃~10℃,所以荔枝不适宜放入冰箱保存。
7、果汁(8℃~10℃最营养)
各种果汁在8℃~10℃左右时饮用为宜。一旦打开,果汁就开始丧失营养,所以,不要在冰箱里储存得太久。用柑橘、柚子、菠萝等制作的无菌果汁的营养可保存7~10天。
8、冰激凌(-13℃~-15℃口感好)
-13℃~-15℃时的冰激凌吃起来让人感觉最痛快。在这个温度下,将冰激凌放入口中,口感最好,而且不会强烈刺激胃部。
9、汽水(4℃~5℃最解渴)
汽水的饮用最佳温度是4℃~5℃,这个温度的汽水喝起来最解渴,且不会对肠胃造成刺激。
10、西瓜(8℃左右味最正)
在8℃左右风味最纯正。很多人习惯把西瓜切开后冷藏食用。其实,西瓜经较长时间冷藏后,瓜瓤表面会形成一层膜,从而丧失口感,其中的水分也容易结成冰晶,食用后可刺激咽喉或引起牙痛等不良反应。
11、蜂蜜(用温开水冲)
用50℃~60℃的温水冲蜂蜜,能最多地保留住蜂蜜中的营养。过热的开水不仅改变了蜂蜜的甜美味道,使之变酸,而且可使蜂蜜中的酶类物质变性,产生过量羟基甲糖醛,使营养成分被破坏。
Ⅳ 烹调时食物温度达到多少安全
食物的健康与否,其实,和食物制成的温度大有关系!来看看下面: 生活中几类食物健康烹饪的安全温度
1、牛奶 不宜高温久煮,一般60-70摄氏度时,就能达到杀茵消毒的目的,且味道鲜美。如果温度再高、时间延长,牛奶中富含的蛋白质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蔬菜 从保留营养素的角度来看,生食、快炒、蒸、炖、微波等烹调法较佳,相对的煎、煮、炭烤、油炸等均不适宜。蔬菜在60-80摄氏度时易引起部分维生素破坏。煲烫时,汤中蔬菜不宜烫太久,只等汤沸时放入蔬菜,立即关火即可,这样烫熟蔬菜的维生素C可以得到最好的保护。食用蔬菜以50-60摄氏度,口感最好。
3、肉类 肉类食品在70-75摄氏度时最为香美鲜嫩。整只家禽加热要达到82摄氏度,最厚的肉才会熟透。而像牛肉、鹿肉等卤过放冷再食用的味道也相当不错,温度的下降令肉质更加紧实,也没有了冒热气时带出的腥气,只不过卤制熟食不宜搁放过长时间,避免发生变质。碎肉在处理的过程中细菌最容易散布,所以,至少要到71摄氏度才安全。 4、羊肉 羊肉是个特例,因为羊油的沸点较高,不易融化,所以端上桌的羊肉要烫烫的才能闻到羊油的香味,大概80摄氏度、快炒、蒸、炖、微波等烹调法较佳,相对的煎、煮、炭烤、油炸等均不适宜。蔬菜在60-85摄氏度,注意别烫到了嘴巴。
5、海鲜 炸海鲜的出锅温度应在90摄氏度左右,食用温度应为70摄氏度,这样既不太烫,味道又最为鲜美。煎炸海鲜的油温过低时,未熟的海鲜不卫生,嘌呤含量高,易引起腹泻;但温度过高时,会凝固海鲜类所含的蛋白质,又变得不易消化。
6.蜂蜜 冲蜂蜜时的最佳温度为50-60摄氏度,如用沸水来冲蜂蜜,不仅改变蜂蜜的甜美味道,使之变酸,还会使蜂蜜中的酶变性。
7、果汁 喝果汁的最佳口感温度为8-10摄氏度,尤其是夏日最常见的西瓜汁在8摄氏度最好喝,低于这一温度就尝不出又甜又沙的味感了。如果饮用时温度太低,果汁中的果糖将对口腔造成一定刺激,造成牙痛、牙酸、牙龈敏感,甚至长蛀牙。另有研究表明,低温状态下的果糖对肠胃的刺激很大。果汁最佳营养温度是在12摄氏度,维生素在这个温度下可以发挥到最高极限,而且口感最为温和,也有适于牙齿的正常代谢,延长牙齿的寿命。
8、西瓜 西瓜是水果中最解暑的,也是冰食最多的,吃西瓜以8-10摄氏度为宜。低于此温度,就尝不出真正的又甜又沙的味道和口感,还容易引起腹泻;高于这个温度,不仅易变质,还不能解渴。
9、一杯温水 水温的确对人体很重要,研究发现,煮沸后凉至25-35摄氏度的白开水,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它比较容易透过细胞膜,并能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每日清晨一杯温水应该是一每位都要养成的好习惯。
食物的温度决定健康 食物的温度是大家不常探讨的话题,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温度细节都被我们所忽视,在身体中留下了隐患。 想要健康,就要知道自己的身体需要什么样的安全温度。吃五谷杂粮的亚洲人,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身体热量不是很高,适合摄入与我们的体温接近或稍低的30-35摄氏度左右的温热食物和水;而欧洲人是以肉食为主,身体储备热量高,因此喝冰水、吃冷食,甚至生食,胃肠可以很快把“寒”化解,不会给身体带来太大的影响。所以,盲目去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喝冰水、吃冷食、生食是会伤害自己身体的。
Ⅵ 饭菜一般在多少度比较适宜吃
饭菜的温度以37℃左右为宜。 进餐太烫,可能灼伤食管黏膜。这些物理损伤很容易造成本身就很脆弱的食管黏膜破溃,引发急性炎症。
Ⅶ 吃饭温度最高不能超过多少
最好不要超过65度,前阵子有研究人员发现吃65度以上的液体容易引发食管癌,所以平时不要吃太烫的食物。
Ⅷ 食物温度多少最适合食用
科学研究表明,口腔和食道表面黏膜的温度在36.5~37.2℃。
在日常的饮食中,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至40℃左右,能耐受的最高温度在50~60℃左右,超过65℃便足以烫伤粘膜,食用以后,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食用过烫的食物对身体有哪些伤害
当进食食物过烫,如果食物的温度过高,最先伤害的就是口腔黏膜,很容易引起烫伤,然后伤害就是食管黏膜、胃部黏膜以及肠道黏膜,过高的温度会引起黏膜伤害,进而形成溃疡面,高温足以使消化道造成慢性损伤,引发食管粘膜炎症,促进活性氮生成,合成亚硝胺。这是致癌物的一种。
如果长时间的食用过烫的食物,就会导致溃疡面不能自我修复,还会继续扩大,或者形成细胞转变,严重时,还会诱发消化道癌症,危害着身体的健康。
食用过凉的食物对身体有哪些伤害
当进食的食用过凉,当食物进入到胃肠道以后,就会刺激胃粘膜,很容易引起胃部黏膜出现痉挛的现象,进而就会出现胃痛的症状,同时还会影响着肠道的正常代谢,引起腹痛、腹泻、肠痉挛等症状,影响着胃肠道的正常代谢运转,影响身体健康。
Ⅸ 烹饪时一般认为食品中心温度达到多少度能确保安全。
海鲜炸海鲜的出锅温度应在90℃左右,食用温度应为70℃。蜂蜜冲蜂蜜时的最佳温度为50-60℃果汁最佳口感温度为8-10℃,最佳营养温度是在12℃味精一般应在菜肴快熟或刚出锅时加入,因为这时菜温约在70℃。90℃,是味精溶解最好的温度,鲜味最浓。相反,当温度超过120℃时,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就会焦化,既没有鲜味,还具有一定的毒性。红葡萄酒最适合的饮用温度是18℃左右,当然依季节的变换,适合饮用的温度也会改变。但是差别应在2℃左右。啤酒在夏天饮用以6℃—8℃最为清口宜人,冬天10℃。12℃时最醇美。泡茶泡茶的最佳水温是70℃。80℃,这样泡出来的茶水色香味俱佳,且茶叶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咖啡碱、鞣酸等不遭破坏。小美精准的控温,37-120℃之间需要什么温度,设置什么温度。120℃可以有效的杜绝油烟的产生,120度以下的各种温度还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烹饪食材,保证鲜美的前提下,确保食用更安全。
Ⅹ 吃过热食物容易“烫”出食管癌,那适宜进食的食物温度大概是多少度呢
吃过热食物容易“烫”出食管癌,适宜进食的食物温度大概应该保持在五六十度左右。
其实人体的各个部位能够忍受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在吞食的过程中,食物会从口腔进入到食管。口腔粘膜也是非常容易损伤的,在一般情况下,口腔和食道都会保持在三十七度左右,跟人体的温度是差不多的,而正常低于六十摄氏度的时候都是可以承受的,如果高于这个温度的话,就会感觉到非常烫,超过七十度的话就可能会使得口腔粘膜受到损伤。
食道被灼伤以后其实是会出现炎症的,这些受损的细胞会再生,但是如果频繁的让食道受损的话,细胞容易出现增生,这样的刺激就会诱发癌细胞的出现,所以说这是相当危险的行为,并且太烫的食物在吃得时候也不方便,还会有烫伤的痛感。所以在吃食物的时候只要保证不是凉的就可以了。
人体在摄入食物的时候,其实五六十度左右就已经感觉非常的热了,就没有必要非要加热到七八十度,太烫的食物可以放凉以后再吃,这样也可以避免烫伤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