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窑温度上下浮动多少正常
❶ 陶艺素烧温度是多少度电窑
素烧主要是排除杂质,500度以上可以慢慢烧会更好。 一般其实烧到1260(温锥04)材料上来说只能告诉你500-1260(因为500起就可以排出大部分结晶水,还有一些成分也会融了结合在一起)
素烧是根据工艺不同(你要多好吸水性比如)还有后续的烧制方法决定的
我建议800-1060 都可以。
❷ 急求:水泥行业,回转窑的窑体外表温度一般是多少度窑头和窑尾的外表温度一样么
200-350度,每个公司都不尽相同,主要是窑内温度,窑胴体外表温度只能判断窑砖的使用情况或窑皮的挂结情况。窑胴体外表温度还可以作为一种辐射取温的依据。
❸ 回转窑大瓦温度和油温温度正常应该是多少
回转窑大瓦温度正常应该是55度60跳停;油温温度正常应该是45度报警,48跳停.
❹ 窑炉临界温度高低如何选择
烧窑前,要根据所烧坯釉的特点决定一个升温和降温的曲线图。曲线的分布情况与下列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1、坯料的组成和纯度;
2、坯体入窑时的含水量;
3、坯体的厚度和大小,坯体的温度传导系数;
4、窑的型式、构造和容量,以及装窑密度;
5、高温结晶相的生成与转变及坯的特性。 中等大小的窑,烧制白瓷的升温速度约在下列范围内: 脱水期--每小时升温20-40℃,一直烧到500℃为止; 氧化期--每小时升温50-70℃,从 500℃至900℃左右为止; 玻化期--每小时升温25-35℃,从900℃到1350℃左右为止; 保温期--每小时约升温5℃到15℃左右。 我国瓷器一般在1320℃左右烧成,但目前有些产区瓷厂的窑火温度实际上有向高温烧成温度发展的趋向,如湖南有些大瓷厂已达1410℃。 变动下列因素,可以控制烧窑的温度:
1、通风强弱--通风强,则升温快。控制通风强弱可用调节闸板,改变炉栅空隙,人工鼓风等办法进行;
2、变动入窑气体的温度--入窑气体温度高,则有利于燃烧和升温,采用预热空气的办法可以提高入窑气体的热值,从而提高烧成温度。
3、预防冷空气侵入窑中--冷空气侵入窑中,会减缓升温速度。为了防止冷气入窑,应封密窑墙,掌握去灰的时间和次数。
4、加煤也应注意控制每次的加煤量,控制煤块的大小(煤块小的空气多),控制加煤的时间,以及掌握加煤的方法等。
❺ 国家规范窑炉表面温度是多少
根据《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93。
第5.1.2当环境温度为25C时,工 业 锅 炉 外壁表面平均温度不得超过50C。
第5.1.4附录A表A6中列出各种炉涡的工业炉温的炉体外表面温度指标,作为设计建造与维修工业炉 窑时,评价炉体保温性能的依据。
注∶①表中值系在环境温度为20℃是时,正常工作的炉子外表面平均温度(不包括炉子的特殊部分)。
②本表不适用于下列工业炉窑:
a.额定热负荷低于0.85×106kJ/h者;
b.炉壁强制冷却者;
c.回转窑。
❻ 瓷器的烧制温度一般是多少
在1000-12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
1、黑陶是在焙烧时,前期采用氧化焰,烧窑快结束时用浓烟薰翳(这时火焰是还原焰),经短时间渗透,便呈现黑色。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有的黑陶表面乌黑发亮,胎体薄如蛋壳。白陶是用高岭土烧成的白色陶器,胎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
2、在我国江南地区和东南沿海一带,还出土了独具特色的印纹硬陶,此后,人们还创烧了表面施釉的陶器,称釉陶。常见的有两种,一是胎呈灰色,胎质坚硬,器表带有灰色透明青釉,烧成温度达1200℃的釉陶。其物理性能已接近瓷器,原料为高岭土,吸水率很低,火候1200℃,叩之有金属声。因此称这种釉陶为原始青瓷。另一种是胎呈红色,表面施绿、黄、黄褐色的低温釉,釉料中有铅作助熔剂,因之称铅釉陶器。在西汉晚期已经出现。唐三彩便是低温釉陶。
3、先用60-70℃的温度烘干,然后预热到600℃,再用1200-1300℃的高温加热,最后降温。烧制碗碟时,将高岭土、钾长石、钠石等粉碎,搅拌成面团状,用机器按碗碟形状压成坯,一批碗碟最快6个小时烧制完成,厚一些的则需10多个小时。
(6)素窑温度上下浮动多少正常扩展阅读
制作顺序:
从配泥、成型、配釉及煅烧四方面加以介绍。
1、配泥
配泥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清除杂质,另一方面是把产地来源不同,成型和煅烧性能不同的土搭配成符合制作者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烧成温度范围的、能和釉及煅烧温度相呼应的熟土。有时为了加强泥质在高温煅烧情况下的支承力,使坯体不致下塌而适当渗些砂子。有时为了追求陶土烧成后的色泽而加入一些着色原料成为"色胎"。 陶土和瓷土的化学成分基本是相同的,由于风化和再风化的原因,改变了它们的物理性能,使之出现了陶土具有较大的粘性和可塑性,瓷土具有脆性及高温状态下玻化程度较大的区别。
2、成型
拉坯的准备工作是揉泥:就是把泥团放在车面的圆心部位,辘轳转动后,用手腕和手指的相反作用力把泥团把握在圆心之中,然后双手把泥团反复几次上下托拉,使其进一步排除里面的气泡,使泥更"熟"。
3、施釉
施釉方法:浸釉、涂釉和喷釉。浸釉是把整件坯体浸于稀稠合适的釉药之中,让其自然吸附至一定的厚度。涂釉是用毛笔蘸了釉药后涂于坯体上,用笔的侧锋涂擦也会出现特殊的效果。喷釉是用喷雾器把釉药喷于坯体。
4、煅烧
煅烧则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❼ 构件出窑温度应保证在内外多少摄氏度
摘要 您好 1产量设定控制环节: 根据窑振、窑体温度、电石炉尾气流量和窑前燃气压力及时调节产量,当窑体温度每下降3℃时,产量降低0.1t. 4.2窑体负压控制环节: 通过调节主引风机频率,稳定锻烧带,窑体负压控制在-0.02- -0.06kpa之间. 4.3出灰温度控制环节: 通过调节冷却风机进口挡板开度,控制冷却风压力保证窑底出灰口平均温度在200℃~350℃之间. 4.4助燃风压力和流量控制环节: 通过调节助燃风机进口挡板开度,控制助燃风压力在3±0.2kpa,根据助燃风配风公式2.6V(X+Y),注:V-电石炉尾气流量、X-CO含量、Y-H2含量。 4.5串气点窑时间控制环节: 停窑时间超过6小时必须串气点窑保温,由石灰质量和电石炉尾气较稳定的窑串气保温4小时,保证窑体温度和石灰质量. 5异情处理 4.1当 窑体上下梁温度降温速率达到10℃/h时,由岗位班长汇报给工区工 程师,然后由工区工程师汇报给事业部工艺副部长。
❽ 水泥回转窑窑内温度为什么有波动敬请高手指点,多谢!!
这个有波动太正常。。。窑内温度和很多因素有关。煤粉细度、水分、灰分发热量;入药生料细度、成分;分解炉用煤量,窑头用煤量;篦冷机冷却效果及型号,系统用风等等。。
❾ 水泥回转窑温度范围,窑头,窑中,窑尾温度是多少度以及有没别的地方高温
你问的应该是筒体温度吧,窑头应在320℃左右,烧成带不超350℃,窑尾250℃左右
❿ 烧紫砂壶的温度需要控制到多少
烧紫砂壶的温度
(1)常温~200℃,为紫砂坯体的脱水阶段,这段时间内主要是排除坯体内的结合水(机械水),要求升温缓慢均匀。我们知道100 ℃为水的沸点,当窑温升至105℃时,坯体内大量水分开始蒸发。为了有效而完全的排除水分,105℃时应保温30分钟,即30分钟时间内窑温始终控制在105℃左右。脱水阶段必须缓慢升温,否则坯体极易开裂或炸裂。
(2)200℃~500℃是紫砂坯体排除结晶水的阶段,结晶水又叫结构水,它不同于泥料的结合水,必须在450℃-500℃时才能从Al2O3•2SiO2 •2H20 (高岭土)中分解,这时只要平稳的正常升温即可。
(3)500℃~600℃为石英晶型转变阶段。石英(即SiO2)在573℃时,从ß-Si02—〉α-SiO2,其体积增加0.84%,而紫砂泥料中含有大量的SiO2成份,特别是段泥(或本山绿)含量更大。所以这一阶段烧成操作要特别当心。虽然整个反应过程很快,只需短短几分钟时间,但如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出现坯体开裂。这一时间段必须确保窑内温度均匀,尽可能的减少窑内各处的温差,这是相当关键的。
(4)600℃~1050℃,氧化分解阶段,在这阶段碳酸盐得到分解,氧化铁、氧化锰等着色氧化物开始显示本色。
(5)1050℃~1200℃,烧结阶段(这是指紫泥温度),当窑温达到这个温度时,尚需保温一段时间,因紫砂壶为薄壁产品,一般保温3O分钟即可,保温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窑内上下温差。当上下温度相同时,可以停止加温,关闭烧嘴。
(6)1200℃~700℃,急冷阶段,这一阶段窑内制品还处在熔融的有塑性的状态,可以快速急冷而不至于开裂。采用快冷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缩短烧成周期,提高窑炉工作效率;二是由于急剧快冷,制品表面光泽度极好,茶壶的水色可以显现。
(7)700℃~400℃为缓慢冷却阶段,这一阶段很重要,操作时尤应注意。因为573℃为石英晶型转化温度,制品中石英成分将由仅α-Si02—〉ß-SiO2 ,体积缩小0.84% ,特别是段泥(本山绿)产品更应当心,要确保窑内缓慢而又均匀的冷却,否则制品极易惊裂报废。
(8)400℃~90℃为正常冷却,也可快也可慢,反正此时的冷却已不会对产品产生负面影响。
不同的泥料烧制紫砂壶温度是不同的,这个也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