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鹦鹉鱼白点多少度合适
1. 鹦鹉鱼的适宜温度多少
最好使水温保持在25℃~28℃范围内,每次换水前后水温温差不宜超过0.5℃。
鹦鹉鱼可以和一般的大型鱼都可以混养,一般用银龙混鹦鹉效果不错 其他要注意的地方。因为鹦鹉鱼是两个品种杂交出来的,体内呼吸器官功能不足,比其他的鱼需要更多的氧气:还有就是鹦鹉鱼胆小,刚进缸时头几天会扎堆,不要认为生病了,慢慢适应环境后胆子就大了。
(1)红鹦鹉鱼白点多少度合适扩展阅读:
鹦鹉鱼并不是一个自然的物种,它是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一次偶然的机遇,偶然的被人为的创造了出来的品种。
鹦鹉鱼和鹦鹉鱼之间不能繁殖后代,而雌性的鹦鹉鱼和某些品种的雄性鱼,是可以杂交出后代的。鹦鹉鱼是由红魔鬼和紫红火口鱼杂交而成,由于它是不同品种间的杂交种,所以雄性血鹦鹉是不具备生殖能力的。
参考资料:鹦鹉鱼-网络
2. 罗汉鱼鹦鹉鱼突然起白点水温需要调到多少度
白点病是温度不够或则温度巨变引起的!发现白点了!立刻吧温度升到32-34度一般在两天内就全部消失掉了!如果水温没有变动得了白点!可以加百分之三的海盐!一礼拜可治愈!望采纳!
3. 鹦鹉鱼水温度多少最佳
养鹦鹉鱼,水温在25-30℃最佳,如果温度发生变化,很容易影响鱼儿的健康,还会导致颜色暗淡,降低观赏性。
鹦鹉鱼栖息在礁沙混合区,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水面下30-50厘米的深度中。幼鱼模拟海藻碎屑随水流漂动,受惊吓时会躲入沙中,夜晚潜沙而眠,属肉食性,以小型底栖动物为食,它们的嘴里上下都有一排牙齿,不仅能咬下粗硬的海藻,而且连多刺的海胆也不能幸免。
物种来源
鹦鹉鱼并不是一个自然的物种,它是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一次偶然的机遇,偶然的被人为的创造了出来的品种。它是在我国台湾,将红魔鬼和紫红火口养在一起,结果无意中的阴错阳差之下,雄红魔鬼居然和同居雌紫红火口产下一群稀奇古怪的新的鱼种出来,这就是血鹦鹉。
此外,血鹦鹉还表现出极强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于是就出现了血鹦鹉、紫鹦鹉、金刚鹦鹉、罗汉鹦鹉、红白鹦鹉、斑马鹦鹉、花鹦鹉等等好多种品种。
4. 红鹦鹉鱼有白点水温应该调到多少度
热带观赏鱼身上长白点是种病,称白点病。在花鸟鱼虫市场有售治理这种病的药。治理期间水温应控制在28~30℃。应把病鱼隔离治疗为好。
5. 红鹦鹉鱼长白点
如题。没有看到照片,个人认为按照通常情况,红鹦鹉鱼长白点,极有可能是得了白点病,白点病的病原体为小瓜虫,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患病初期,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散布,病鱼虽照常觅食,但常聚集在鱼缸的角上互相挤擦。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病鱼常呆滞状浮在水面,严重的全身似洒满白粉,多在春、秋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活饵的尾部下容易流行。此病传染速度很快,如不及时治疗会二次感染合并水霉病及细菌感染,严重时,药物无效,会大批死亡。
因此,您需要做的就是:
1、先隔离病鱼
2、提高水温28到30摄氏度,对鹦鹉鱼来说,高温下白点病源体小瓜虫会逐渐离开鱼体死亡。
3、百万分之二的硝酸亚汞药液浸泡30分钟。硝酸亚汞是治疗观赏鱼白点病的专用鱼药,效果显着。
4、利用小瓜虫在24小时后找不到寄主即可自行死亡这一弱点,将养鹦鹉鱼的水,经过曝晒或静置2—3天后再使用,这些是防治小瓜虫病最好的方法。
上述仅仅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参见下图】
6. 红鹦鹉鱼的白点病如何治疗
鹦鹉鱼得了白点病可按鱼的白点病治疗。
白点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动物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或鳃部而引发。
1.患病初期,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散布,病鱼虽照常觅食,但常聚集鱼缸的角上互相挤擦。病鱼会用身体摩擦硬物,希望借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病鱼常呆滞状浮在水面,严重的全身似洒满白粉,多在春、秋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活饵的尾部下容易流行。此病传染速度很快,如不及时治疗会二次感染合并水霉病及细菌感染,严重时,药物无效,会大批死亡。要及早治疗。
2.鹦鹉鱼是热带鱼可升高水温达到根治的效果,升高水温达30-32度5-7天就能根治此病。
3.也可用药物治理,可用2ppm的硝酸亚汞或0.5ppm孔雀石绿溶液侵洗病鱼2-3小时。当病鱼症状消失后,要及时更换新水,以免时间太长引致鱼的汞中毒。预防此病只须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温,引进新鱼时先将新鱼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盐水浸泡消毒后才放入鱼缸,一般就能杜绝白点病的发生。多采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弱点,提高水温到32℃,再配备药物治疗,通常治愈率可达90%以上。若治疗及时,治愈率可达100%。用1%盐水或庆大霉素浸泡15分钟左右,一天一次,浸泡数天。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或用28~30℃的百万分之二(2ppm)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7. 红鹦鹉鱼最适合的水温是多少
鹦鹉鱼是杂交鱼,温度:水温22--26都能很好生长 。
鱼食:鹦鹉鱼不挑食,什么都爱吃,饲料、鱼虫、冻红虫等。
混养:可以和一般的大型鱼都可以混养,一般用银龙混鹦鹉效果不错
8. 养鱼:红鹦鹉适合的水温是多少度
水温21度~35度,以25~30℃最好。鹦鹉鱼比较喜欢新水,每天应该尽可能换1/5的新水。如果水质弱酸性而清爽,就不要经常换水。由于遗传基因的因素,血鹦鹉的呼吸系统是不够完备的,其功效也只有其他鱼类的一半,所以鹦鹉需要水族箱中的溶解氧要高很多。性情温和。食量很大,杂食性,红虫、丰年虾、面包虫、小鱼、水蚤、蚯蚓、颗粒等相当多的饲料都可以喂给。每天可以喂两到三次。为保证体色的鲜艳,应该经常投喂“宝增红”之类的饲料。新鱼入缸因为水质的突然改变会有变色,适应环境和调整水质以后会逐渐好起来的。最好先不要在血鹦鹉的缸里混养其他品种的鱼。水族箱中最好设大型水草、陶罐、沉木用来让鹦鹉藏身。但是经过人工训练的鹦鹉鱼可以改变胆小的习性:经常敲击水族箱,使鹦鹉鱼形成习惯;可以只投喂一半的食物,逼迫他们出来觅食;和胆量大些的鱼混养,带动它们活动。鹦鹉鱼的领地意识很强,经常会看到它们同类之间在打架,增加饲养的数量就会减少打架的现象。由于性情活泼好动,鹦鹉还喜欢搬弄底沙。可与玛
丽、珍珠、剑尾、丽丽。神仙鱼混养;可以和温和的大型鱼一起饲养。也可以从小就和体形小一些的罗汉混养,这是因为他们领地意识很强的缘故。加入青霉素、甲基蓝后也会使鹦鹉鱼体色变浅。增加光照、加强过滤、加厚滤材、加温到28度都是保持体色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新换水时要注意保持水质的一致。发现鹦鹉鱼退色时可以喂增色饲料或虾肉 但经过人工染色的鹦鹉鱼在养殖一段时间后肯定都会退色,而且是不可逆转的。
鹦鹉鱼基本资料和饲养方法】
【养殖方法】
水温21度~35度,以25~30℃最好。鹦鹉鱼比较喜欢新水,每天应该尽可能换1/5的新水。如果水质弱酸性而清爽,就不要经常换水。由于遗传基因的因素,血鹦鹉的呼吸系统是不够完备的,其功效也只有其他鱼类的一半,所以鹦鹉需要水族箱中的溶解氧要高很多。性情温和。食量很大,杂食性,红虫、丰年虾、面包虫、小鱼、水蚤、蚯蚓、颗粒等相当多的饲料都可以喂给。每天可以喂两到三次。为保证体色的鲜艳,应该经常投喂“宝增红”之类的饲料。新鱼入缸因为水质的突然改变会有变色,适应环境和调整水质以后会逐渐好起来的。最好先不要在血鹦鹉的缸里混养其他品种的鱼。水族箱中最好设大型水草、陶罐、沉木用来让鹦鹉藏身。但是经过人工训练的鹦鹉鱼可以改变胆小的习性:经常敲击水族箱,使鹦鹉鱼形成习惯;可以只投喂一半的食物,逼迫他们出来觅食;和胆量大些的鱼混养,带动它们活动。鹦鹉鱼的领地意识很强,经常会看到它们同类之间在打架,增加饲养的数量就会减少打架的现象。由于性情活泼好动,鹦鹉还喜欢搬弄底沙。可与玛
丽、珍珠、剑尾、丽丽。神仙鱼混养;可以和温和的大型鱼一起饲养。也可以从小就和体形小一些的罗汉混养,这是因为他们领地意识很强的缘故。加入青霉素、甲基蓝后也会使鹦鹉鱼体色变浅。增加光照、加强过滤、加厚滤材、加温到28度都是保持体色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新换水时要注意保持水质的一致。发现鹦鹉鱼退色时可以喂增色饲料或虾肉 但经过人工染色的鹦鹉鱼在养殖一段时间后肯定都会退色,而且是不可逆转的。#换成红色灯管也能从视觉是弥补缺憾。
常见疾病:肤霉病 又称水霉病、白毛病,为观赏鱼最常见疾病之一。病原体 为水零属、绵霉属、异霉属、丝囊霉属、腐霉属等种类。 当捞捕、运输观赏鱼时,稍为不慎,使鱼体皮肤受伤,或寄生虫侵袭破坏皮肤,霉菌的孢子侵入伤口,吸取养料,迅速萌发,菌丝一端向内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长,形成棉絮状菌丝。霉菌刚寄生时,肉眼不易发现;待肉眼见到时,菌丝已从鱼体伤口侵入,由外向内生长。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由于棉絮状的菌丝日渐增多,鱼体负担过重,使游泳失常,食欲减退,日渐瘦弱,导致死亡。 观赏鱼感染霉菌时,还受其光照时间长短的影响。较长时间的阴雨连绵,或室内灯光、日光等光源不足,这些因素都能促使霉菌的孳生。受霉菌感染的鱼体,通常皮肤布满白翳一层,尤其是黑色、红色鱼最为明显,从而失去鱼体应有的光泽。随后活动迟钝,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治疗,鱼体霉菌蔓延,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导致死亡。
[治疗方法]肤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以初春和晚冬最常见。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应注意操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寄生虫咬伤,并可在水中投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当发现鱼体感染水霉病时,可用3%食盐水浸洗,每天1次,每次5~1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加l%食盐浸泡20~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20~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次甲基蓝溶液浸泡20—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五(5ppm)的呋喃西林溶液浸洗,或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二(0.02ppm) 的孔雀石绿溶液、百万分之零点三(0.3ppm)的甲醛溶液直接泼洒入水族箱,以抑制霉菌的孳生。还可用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在水族箱顶端安装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 白点病病原体为小瓜虫,热带鱼在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症状和病变
患病初期,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散布,病鱼虽照常觅食,但常聚集在鱼缸的角上互相挤擦。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病鱼常呆滞状浮在水面。
[治疗方法] A、提高水温至28摄氏度,数天后小瓜虫破裂脱落。这时更换新水,保持水温,病鱼基本上会痊愈。
B、选用0.05%~0.07%浓度的红汞溶液,水鱼病鱼5~15分钟,持续2~3天,效果良好。 C、鱼在盐中浸泡24小时,,数日后就能见效。
9. 鹦鹉鱼的加热温度保持多少
按正常来说,鹦鹉鱼温度最好是28℃为好,这个属于饲养鹦鹉鱼的黄金温度。
大多数情况下,鱼缸很难持续达到这个温度,一般在25℃以上即可,但是,万万不可低于25°,这个就基本超出了鹦鹉鱼的承受范围,往往会伴随着鹦鹉鱼白点病和水霉病的发生,治疗起来也比较繁琐。
鹦鹉鱼温度在30°到32°之间的对鹦鹉鱼成长也无大碍,但是高于32°,鹦鹉鱼就会出现厌食,无精打采不爱游动,甚至会出现侧游、倒游的现象,这个对鹦鹉鱼来说是很不利的。
拓展资料:
虎皮鹦鹉(学名:Melopsittacus unlatus)是鹦形目鹦鹉科的鸟类,又名娇凤,属小型攀禽品种,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野生的虎皮鹦鹉栖息于林缘、草地等处。结群活动。以植物种子等为食。性情活泼且易于驯养,在中国是大众最普遍常见的宠物鸟之一。繁殖期为6-1月。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4-8枚。孵化期为18天。虎皮鹦鹉价格几十至几百不等。
10. 我家养的红鹦鹉鱼,身上长白色的东西,怎么办
红鹦鹉鱼,身上长白色的东西是白点病,先加温再治疗。
白点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动物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或鳃部而引发,其小瓜虫属原生动物中纤毛虫的一种。镜检成虫体内具有马蹄形大核,幼鱼仅有圆形、椭圆形或棒形的大核。虫体柔而可塑,形态多变。此病是观赏鱼中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它的发病特点是传染快,流行广,危害大。
无论使用什么药物首先要提高水温到30度。可利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方法,促使产生在鱼体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加速其生长速度,使他们从鱼体表面脱落。
用百万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浓度的红汞溶液浸泡5~15分钟,每天2次治疗待白点消失后,仍要用药一段时间使未附着鱼体的小瓜虫死亡。
病变形态:
患病初期,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散布,病鱼虽照常觅食,但常聚集在鱼缸的角上互相挤擦。病鱼会用身体摩擦硬物,希望借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
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病鱼常呆滞状浮在水面,严重的全身似洒满白粉,多在春、秋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活饵的尾部下容易流行。
此病传染速度很快,如不及时治疗会二次感染合并水霉病及细菌感染,严重时,药物无效,会大批死亡。要及早治疗。
白点病分为早、中、晚三期,病程5~7天,各期为2~3天,常致鱼群很快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60%~70%。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白点病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金鱼白点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