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距离多少合适
① 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美国心理学家邓肯提出的人际安全距离是1.2米。在公共场合里,与人交谈的距离应该保持这个数字标准,过远会显得疏离,过近会令对方感到威胁。
在交谈的前两个阶段中,必须要恪守安全距离。具体的距离数字以交谈时的舒适感为标准。在这开头的十分钟里,不要着急去拉近距离。等度过了交换信息的阶段后,若仍然有进一步沟通的愿望,可以尝试找机会拉近彼此的距离。
比如,在聊到一些对对方表示关慰的话题时,可以尝试着上前一小步,这会让你的关心显得更真实、更急迫。再比如,你可以在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时候,用上前一步的方式,更近距离地去表达。这会令对方感到被信赖,有“你已把我当自己人”的安全感受。
(1)礼貌距离多少合适扩展阅读:
安全距离在最初的沟通阶段,是必须遵守的法则。但过了最初的攀谈阶段,巧妙地去打破它,可以缩短彼此的心理间距。
安全距离逐渐缩短的这个过程中,也是一个亲密度不断增进的过程。当两个人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近,彼此心理上也会发生亲密变化:会更愿意认同这个距离自己最近的人,是自己最值得信赖的亲密朋友。
安全距离到亲密距离,就是这样发生转变的。安全距离也并非人人适用。懂得安全距离的人,会是大家喜欢的社交对象,但若不懂得缩短它,你也不可能找到真正的朋友。
② 男女交往时保持怎样的距离才是最好的
人与人之间最好的交往,不是无时无刻在一起,而是保持适当的距离。这个距离,不远,也不近,不疏,也不密。 人生如尺,需有度,感情如面,别越界。我们总在感情最好的时候,忘记了自己原本的位置,跨越了本来要保持的距离,越靠越近,后来,适得其反,渐行渐远。西方有一则寓言:在寒冷的冬天里,两只刺猬要相依取暖,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各自的刺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但是离得太远又无法抵御寒冷。后来它们调整了姿势,相互之间拉开了适当的距离,这样的距离不但能够取暖,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对方。人与人之间其实像是相互取暖的刺猬,太近会彼此刺伤,太远又无法相互取暖,只有适度的距离才能更就加和谐地相处,而合适的距离产生才是舒服和温暖的真谛。
③ 人们在沟通交流时,彼此间会保持一定距离,通常恰当的社交距离是( )
C、0.5--1.25米。
在心理学上也有四种空间距离,代表了不同关系之间的安全距离。
1、亲密距离:涵盖了大约45厘米范围内的实际身体接触。通常这一距离涵盖了你的亲密朋友、爱人或者与你感情深厚的人。工作中通常不提倡身体亲密,但是也有一些例外,例如,人们可能会在亲密距离范围内低声传达某些秘密信息。
2、私人距离:覆盖了45-122厘米的范围。在这一区域内进行友好的谈话和讨论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当人们进行激烈的争论时,有时候会进入私人距离。
3、社交距离:覆盖122-366厘米的范围。在商业或者非个人化的交流互动中,人们一般会保持这样的距离。我们通常会与陌生人之间保持这样的距离。
4、公共距离:覆盖了366厘米以外的距离,直到听不到为止。在大会上或教室里面对听众讲话时会保持这样的距离。但一些感觉较为迟钝的人可能会通过在房间里大声喊叫来传递普通的信息。这种方式的好处接收者不必走近就能听到。
四种距离表示不同情况:
(1)亲密接触(intimate distance 0-45 cm)交谈双方关系密切,身体的距离从直接接触到相距约45厘米之间,这种距离适于双方关系最为密切的场合,比如说夫妻及情人之间。
(2)私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 45-120cm)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往来一般以这个距离为宜。
(3)礼貌距离(social distance 120-360cm)用于处理非个人事物的场合中,如进行一般社交活动,或在办公,办理事情时。
(4)一般距离(public distance 360-750cm)适用于非正式的聚会,如在公共场所看演出等。
④ 礼仪距离一般是多远
0~0.5米为亲密距离。这是恋人之间、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以及至爱亲朋之间的交往距离。
0.5~1.5米为社交距离。在这一距离,双方都把手伸直,还可能相互触及。由于这一距离有较大开放性,亲密朋友、熟人可随意进入这一区域。
1.5~3米为礼仪距离,这是商业活动、国事活动等正式社交场合所采用的距离。
3米之外为公共距离.
⑤ 有谁知道与人交谈,应该保持多远的距离
当人们进行交际的时候,交际双方在空间所处位置的距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告诉我们交际双方的关系、心里状态,而且也反映出民族和文化特点。心理学家发现,任何一个人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这个空间的大小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环境、行业、不同个性等而不同。不同的民族在谈话时,对双方保持多大距离有不同的看法。根据霍尔博士(美国人类学家)研究,有四种距离表示不同情况:
(1) 亲密接触 (intimate distance 0-45 cm) 交谈双方关系密切,身体的距离从直接接触到相距约 45 厘米之间,这种距离适于双方关系最为密切的场合,比如说夫妻及情人之间。
(2) 私人距离 (personal distance 45-120cm) 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往来一般以这个距离为宜。
(3) 礼貌距离 (social distance 120-360cm) 用于处理非个人事物的场合中,如进行一般社交活动,或在办公,办理事情时。
(4) 一般距离 (public distance 360-750cm) 适用于非正式的聚会,如在公共场所听演出等。
从这四种分法可以看出,人类在不同的活动范围中因关系的亲密程度而有着或保持不同的距离。不同民族与文化构成人们之间不同的空间区域,多数讲英语的人在交谈时不喜欢离的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交谈是会凑的很近,而对俄罗斯人来说意大利人交谈是过于靠近,拉美人交谈时几乎贴身。更有趣的是英国人与意大利人交谈时,意大利人不停的“进攻”,英国人不断的“撤退”。实际上他们交谈时都只不过是要占据对自己适当的,习惯的实际距离。西方文化注重个个隐私,东方人“私”的概念薄弱。在电梯,巴士或火车上,素不相识人的拥挤在一起,东方人可以容忍身体与身体接触的那种挤,西方人无法容忍,在对个人空间的要求方面,中国人、日本人以至大多数亚洲人要比西方人小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