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下的温度是多少度
1. 大气层 的温度 是几度
对流层顶部约为-90℃,向上的平流层温度也是缓慢降低,至最低的-110℃,然后由于大气过于稀薄,空气分子受阳光激发,产生高速运动,使温度上升,通常说是最高3000度
2. 在标准大气压下室内温度是多少度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76厘米汞柱=1.013×105帕斯卡=10.336米水柱。
标准大气压值及其变迁
——张计怀
标准大气压值的规定,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过几次变化的。最初规定在摄氏温度0℃、纬度45°、晴天时海平面上的大气压强为标准大气压,其值大约相当于76厘米汞柱高。后来发现,在这个条件下的大气压强值并不稳定,它受风力、温度等条件的影响而变化。于是就规定76厘米汞柱高为标准大气压值。但是后来又发现76厘米汞柱高的压强值也是不稳定的,汞的密度大小受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g值也随纬度而变化。
为了确保标准大气压是一个定值,1954年第十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声明,规定标准大气压值为
1标准大气压=101325牛顿/米2
3. 地球外面大气层温度是多少
热层:从中层大气向上到500千米左右的范围.之所以叫热层,是因为这层中的空气分子和离子直接吸收太阳紫外辐射能量,因而运动速度很快,和高温气体一样.这里空气极其稀薄,尽管热层顶的气温可达1000℃(太阳比较宁静时)~2000℃(太阳活动剧烈时),但实际上却根本不会感到热,因为没有传递热的介质.
逃逸层:500千米以上是外大气层,这一层顶也就是地球大气层的顶.在这里地球的引力很小.再加上空气又特别稀薄,气体分子互相碰撞的机会很小,因此空气分子就像一颗颗微小的导弹一样高速地飞来飞去,一旦向上飞去,就会进入碰撞机会极小的区域,最后它将告别地球进入星际空间,所以外大气层被称为逃逸层.这一层温度极高,但近于等温.这里的空气也处于高度电离状态.人类大部分的航天活动都是在逃逸层之内(或之外)进行的.
4. 大气层是多少温度
对流层顶部约为-90℃,向上的平流层温度也是缓慢降低,至最低的-110℃,然后由于大气过于稀薄,空气分子受阳光激发,产生高速运动,使温度上升,通常说是最高3000度
5. 地球大气层是热的吗有多少℃度为什么物体从大气层掉下来就会燃烧掉
物体从太空进入大气层会燃烧,这是因为物体与大气有摩擦。
快速下落的天体与空气间产生的剧烈的摩擦在一瞬间可以达到数千摄氏度,这就是燃烧的真正原因。
大气层中存在一离子层,温度达到1000摄氏度左右,但是此处空气极其稀薄,几乎不导热,因而与天体燃烧没有太大联系。
6. 大气层的温度是如何
按温度变化科学家将大气层分为5层:
对流层:从地面到大约10~16千米处(极地大约8~9千米,赤道15~18千米),是大气层的最底层。这一层集中了约整个大气的四分之三的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量。大气的对流在这一层十分发达,气温随高度的下升而均匀下降,平均每上升100米降低0.6℃,在11千米附近温度下降到-55℃。在这层里,大气的活动异常激烈,或者上升,或者下降,甚至还会翻滚。正是由于这些不断变化着的大气运动,形成了多种多样复杂的天气变化,风、云、雨、雪、雾、露、雷、雹也多发生在这个层次里,因而也有人称这层为气象层。
这层的顶部叫对流层顶,这里气温不再随高度上升而降低,而是基本不变,是一个很稳定的层次,对流层里的天气影响不到这儿来。这里经常晴空万里,能见度极高,空气平稳,非常适宜喷气客气的飞行。
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向上到55千米高空附近。。这一层是地球大气中臭氧集中的地方,尤其是在其下部,即在15~25千米高度上臭氧浓度最大,因而这一层又称臭氧层。由于臭氧层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热而使空气温度大大升高,所以这一层的最大特点是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到顶部温度增大到最大值。
平流层虽然水汽极少,天气现象比较少见,但随着气象火箭和卫星的发射,发现这一层的气流等的变化与对流层中天气变化有着密切联系,相互影响。
中间层:从平流层顶向上,也就是从55千米到80千米这个范围被命名为中层大气,简称中层。在这里,温度随高度而下降,大约在80千米左右达到最低点,约为-90℃。人们一般把飞行高度达到80—100千米的飞行器,看成是不依靠大气飞行的航天器。按照美国航空航天局规定:飞行高度超过80千米的飞行员即可称为宇航员。
热层:从中层大气向上到500千米左右的范围。之所以叫热层,是因为这层中的空气分子和离子直接吸收太阳紫外辐射能量,因而运动速度很快,和高温气体一样。这里空气极其稀薄,尽管热层顶的气温可达1000℃(太阳比较宁静时)~2000℃(太阳活动剧烈时),但实际上却根本不会感到热。
逃逸层:500千米以上是外大气层,这一层顶也就是地球大气层的顶。在这里地球的引力很小。再加上空气又特别稀薄,气体分子互相碰撞的机会很小,因此空气分子就像一颗颗微小的导弹一样高速地飞来飞去,一旦向上飞去,就会进入碰撞机会极小的区域,最后它将告别地球进入星际空间,所以外大气层被称为逃逸层。这一层温度极高,但近于等温。这里的空气也处于高度电离状态。人类大部分的航天活动都是在逃逸层之内(或之外)进行的。
7. 大气的温度是多少
大气的温度:大气温度是随着垂直不均匀分布的,其规律是:在0-10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其原因是此层大气的能量来源是地面辐射)在10-50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其原因是此层大气越往上吸收紫外线的能力越强)在50-120 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在12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高。
所以大气温度是变化的```
8. 国际标准大气规定的标准海平面气温是多少
国际标准大气规定的标准海平面气温是59华氏度。
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标准大气压, 采用海平面温度为15℃,气压为1013.25百帕,密度为1.2250千克/米3;在11千米以下,高度每增高100米,温度降低0.65℃;在11~20千米,温度保持-56.5℃。这样规定的标准大气压,与中国中纬度(北纬45°)实际大气十分接近。
(8)大气下的温度是多少度扩展阅读:
1919年A.图森提出了第一个国际标准大气提案。该模式采用的海平面温度为15℃;在11公里以下,高度每增加100米,温度降低0.65℃;在11~20公里范围内,温度保持-56.6℃。
这个标准,在1920年被作为制定早期航空标准大气的基础,1922年被欧洲很多国家所采用。该模式给定的对流层中温度的分布,仍为现代各标准大气所采用。
多年来,国际上曾出现过多种大气模式,其中除了有美、苏等国编制的标准大气外,还有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世界气象组织(WMO)、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和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等所采用的标准大气或参考大气,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是1962年和1976年的美国标准大气。
9. 高层大气的最低温度,最高温度,以及气温在多少到多少之间
地面以上10至20千米为对流层,这层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气温降低;
地面大约距地球表面20至50千米为平流层的空气比较稳定,大气是平稳流动的,故称为平流层。并且在30千米以下是同温层,其温度在-55℃左右,温度基本不变,在30千米至50千米内温度随高度增加而略微升高。
平流层以上是中间层,大约距地球表面50至85千米,这里的空气已经很稀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
中间层以上是暖层,大约距地球表面100至800千米,最突出的特征是当太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该层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温度升高,故称暖层。
散逸层在暖层之上,为带电粒子所组成,温度很低。温度变化规律具体见以下图片。
向左转|向右转
10. 大气压露点温度是多少大气压下室内空气温度湿度表
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保持气压一定的情况下,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露点温度,简称露点,其单位与气温相同。一般把0℃以上称为“露点”,把0℃以下称为“霜点”。
由于露点温度没有直接计算公式,露点温度是通过饱和水汽压公式直接反算得到的。马格拉斯公式是戈夫-格雷奇(Goff Gratch)公式的近似求解,也是一个经验公式。在此仅列出一种计算饱和水汽压的公式。
世界气象组织(WMO)推荐的戈夫-格雷奇(Goff-Gratch)公式:
(10)大气下的温度是多少度扩展阅读:
据研究表明,室内最适合温度应保持在室温达18℃时,相对湿度应保持在30—40%,室温达25℃时,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0—50%为最宜。
家庭有宝宝的家庭,一般情况下,室内温度以20℃左右为宜,湿度宜保持在50%~60%。可根据小儿怕冷、怕热的特点适当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