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两介质温度差是多少
⑴ 板式换热器换热后两种介质温度会一样吗
作为两种介质之间的换热器,工作期间通过换热器交换热量的两种介质的温度绝对不会一样,因为若它们的温度都一样的话,就不可能存在热量交换,也就是换热器根本不工作了。两介质之间的温差越大,热交换效率越高。
⑵ 麻烦问大家下,换热器计算换热面积时,如何确定冷却介质进出口温差
进口温度是一定的,因为你选的介质是一定的,要定的是出口温度,一般情况下不要高于被冷却介质的出口温度;否则,你要做成纯逆流换热器,出口温度选的尽量低些,换热面积会减少,但太低了,又会使流量过大,这个地方可以优化设计的。
⑶ 请教,板式换热器最小换热温差是多少
1
这个温差一般指的是热端出水温度与冷端的进水温度的差.
2
如果可以达到1°c温差换热,说明换热器性能是好的,但是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即换热面积要足够大,冷端的水流量也要够大.
3
“小温差,大板换”这样的说法是对的,就像上面说的,小温差就必须要大的换热面积来保证.
⑷ 换热器冷热流体温度差是否越大越好温差过大会有什么问题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思维,物极必反,在此处可以说有道理;
1、有道理之处:
A、换热器用处是将热量进行转移,(高温低温交换),物质可以是空气对空气,空气对流体,流体对固体,空气对固体,等等;追求热交换最大化实际上是提高交换律而其影响因素中就存在温度差问题,温度差值越大,热能梯度越大,交换容易实现;比方说,你有一碗热汤,在北极冷的更快,而不是在赤道上。
B、温差是否是越大越好,取决于换热器的换热单元结构耐疲劳性能,即,对流形式的热交换,实际是通过换热单元隔绝两种介质,温度通过换热单元来传递,这样就造成换热单元内外的温度差,差值越大,内部应力越大,比方说,把你身体前面放上冰块,后背泡在热水里,肯定受不了,对吧。
2、各个厂家都在追求你说的温度差,来提高换热效率。
⑸ 换热器单元仿真中换热器正常工况下热物料的出口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冷却水的出口温度低于60℃。
1、冷却水的出口温度不宜高于60℃,以免结垢严重。
因为水高于60℃时,产生分解,出现宜结垢物质,如碳酸钙。
2、高温端的温度不应小于20℃,低温端的温度不小于5℃。
3、如果两介质为两工艺物流之间进行交换,低温端的温度不应小于20℃。
4、采用多管程、单壳程的管壳式换热器,并用水做冷却剂时,冷却水的出口温度不应高于工业物料的出口温度。
5、在冷却或者冷凝的工艺物料时,冷却剂的入口温度应高于工艺物料中易结冰的组分的冰点,一般高5℃。
6、在对反应物进行冷却时,为控制反应,应维持反应物料和冷却剂之间的温差不低于10℃。
7、在冷凝带有惰性气体的工艺物料时,冷却剂的出口温度低于工艺的露点,一般低于5℃。
8.换热器的设计温度应高于zui大使用温度,一般高于15℃。
在换热器的设计中,被处理物料的出口温度一般是的,而加热剂或冷凝剂可以由设计者自己根据情况进行选用。加热剂及冷却剂的初温,一般由来而定,但它的终温(出口温度)的高低可由设计者适宜选择。例如选择冷水作为物料的冷却剂时,选取较低的出口温度,则用水量大,操作费用多,但传热的水平温度差较大,所需传热面积会较少,因而设备费用也较少。的冷却水出口温度根据冷却水的消耗费及冷却设备投资费之和为zui小来确定。此外,对选用河水做冷却剂时,出口温度不宜超过50℃,否则机构显着增加,这是应该注意的。
⑹ 换热器热流体进口温度比冷流体进口温度最少高几度
板式换热器,1度,最少一度,国内厂家能内做到一度温差的不多,也就是三四家,兰石、艾克森、巨元。
管壳式的换热器最少5度,这是从结构原理上定的,与板换比较存在劣势,管壳式一般使用在高温高压的场合。
⑺ 换热器的上端差、下端差是什么分别和什么有关系怎样调整
上端差是高温侧入口介质温度与低温侧介质出口温度差。下端差是高温侧介质出口温度与低温侧入口介质温度差。
分别与换热器流道布置位置、长度、流程和材质导热系数大小、厚薄有关。这是设计问题,不是运行调整问题,无法调整。但是使用中如果介质有杂质会使端差加大,需要注意控制介质品质。
间壁式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是温度不同的两种流体在被壁面分开的空间里流动,通过壁面的导热和流体在壁表面对流,两种流体之间进行换热。间壁式换热器有管壳式、套管式和其他型式的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换热器。
间壁式换热器的特点是冷,热两流体被一层固体壁面(管或板)隔开,不相混合,通过间壁进行热交换。
(7)换热器两介质温度差是多少扩展阅读:
间壁式换热器使用注意事项:
1、保持管网的清洁。无论是在工作前还是工作完成后,都必须对管网进行清洁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发生换热器堵塞的现象。还要注意及时对除污器以及过滤器的清洗,让整个工作顺利完成。
2、严格把关软化水。对于水质把关是相当重要的,在进行对软化水水质处理的前提下,首先要认真检查系统中的水和软化罐水质问题,确定合格后方可进行注入处理。
3、新系统检验。对于一些新系统来说,不能马上与换热器进行交替使用,首先需把新的系统在指定的时间段运行,让它有了一个运行模式后,此时方可以把换热器并入系统中使用,这样做的目的完全是为了避免管网中的杂质破坏换热器设
4、如企业需要设备进行钝化预膜处理,可按以下流程进行操作:将钝化预膜剂按推荐稀释比泵入设备中(同时在循环槽内悬挂试片);按推荐时间循环、浸泡;检测预膜效果(红点法或蓝点法);排放;水冲洗干净至中性(PH值6~7)。钝化预膜结束后,最好通风设备将系统吹干,可确保并提升钝化预膜效果。
⑻ 什么是换热器热端温差
换热器热端温差是指:正流加工介质在进入换热器时的温度与返流的介质出换热器时的温度之差。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
(8)换热器两介质温度差是多少扩展阅读:
造成主换热器温差偏大的原因可能有3个:
1、没有膨胀机进口空气温度调节,且主换热器中间抽口位置设计不合理。之前采用的主换热器增压空气抽口都有上、下两个,进膨胀机温度可根据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还从未采用过这种不带温度调节的主换热器。
2、换热器设计余量不足。因为通过计算发现,以前主换热器所留设计余量普遍偏大,故此主换热器设计时作了适当的减小,尽管理论上亦留了足够的余量,但与以前同规格主换热器相比偏小。
3、操作时工艺参数调节不当
根据现场实际操作记录:增压空气进主换热器温度比正流空气进主换热器温度低78℃。因此主换热器热端温差偏大的原因非常明确:由于操作人员主观认为只要是热流体,其进主换热器的温度就越低越好,未对空气预冷系统进行优化调整,导致主换热器热端发生温度交叉,使热端温差变大。
需要指出的是,此时反映的热端温差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热端温差,真正意义上的热端温差指的是返流气和正流气(含正流空气和正流增压空气)的平均温差。实际的热端温差应比所反映的44℃~5℃略小一些。
⑼ 关于板式换热器最小换热温差
1 这个温差一般指的是热端出水温度与冷端的进水温度的差.
2 如果可以达到1°C温差换热,说明换热器性能是好的,但是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即换热面积要足够大,冷端的水流量也要够大.
3 “小温差,大板换”这样的说法是对的,就像上面说的,小温差就必须要大的换热面积来保证.
⑽ 板式换热器高温侧进出水温差几度
最高也就是蒸汽-水换热了,板式换热器正常耐温150度,可耐蒸汽最高温度差不多143度多,换热后产生凝结水90-100度吧,温差也就5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