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碳钢终点碳控制到多少合适
① 碳钢含碳量为多少
低碳钢,含碳量<0.25%; 中碳钢,含碳量为0.25%~0.60%; 高碳钢,含碳量>0.60%。
② 各钢种终点氧,碳,硫,嶙,锰,的要求
1、按品质分类
(1) 普通钢(P≤0.045%,S≤0.050%)
(2) 优质钢(P、S均≤0.035%) (3) 高级优质钢(P≤0.035%,S≤0.030%)
2.、按化学成份分类
(1) 碳素钢:a.低碳钢(C≤0.25%);b.中碳钢(C≤0.25~0.60%);c.高碳钢(C≤0.60%)。
(2)合金钢:a.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b.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10%)c.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10%)。
3、按成形方法分类:(1) 锻钢;(2) 铸钢;(3) 热轧钢;(4) 冷拉钢。
4、按金相组织分类
(1) 退火状态的a.亚共析钢(铁素体+珠光体)b.共析钢(珠光体)c.过共析钢(珠光体+渗碳体)d.莱氏体钢(珠光体+渗体)。
(2) 正火状态的:a.珠光体钢;b.贝氏体钢;c.马氏体钢;d.奥氏体钢。
(3) 无相变或部分发生相变的
5、按用途分类
(1) 建筑及工程用钢:a.普通碳素结构钢;b.低合金结构钢;c.钢筋钢。
(2) 结构钢a.机械制造用钢:(a)调质结构钢;(b)表面硬化结构钢:包括渗碳钢、氨钢、表面淬火用钢;(c)易切结构钢;(d)冷塑性成形用钢:包括冷冲压用钢、冷镦用钢。b.弹簧钢c.轴承钢
(3) 工具钢:a.碳素工具钢;b.合金工具钢;c.高速工具钢。
(4) 特殊性能钢:a.不锈耐酸钢b.耐热钢包括抗氧化钢、热强钢、气阀钢c.电热合金钢;d.耐磨钢;e.低温用钢;f.电工用钢
(5) 专业用钢——如桥梁用钢、船舶用钢、锅炉用钢、压力容器用钢、农机用钢等。
6、综合分类
(1)普通钢a.碳素结构钢:(a) Q195;(b) Q215(A、B);(c) Q235(A、B、C);(d) Q255(A、B);(e) Q275。b.低合金结构钢c.特定用途的普通结构钢
(2)优质钢(包括高级优质钢)
a.结构钢:(a)优质碳素结构钢;(b)合金结构钢;(c)弹簧钢;(d)易切钢;(e)轴承钢;
(f)特定用途优质结构钢。
b.工具钢:(a)碳素工具钢;(b)合金工具钢;(c)高速工具钢。c.特殊性能钢:(a)不锈耐酸钢;(b)耐热钢;
(c)电热合金钢;(d)电工用钢;(e)高锰耐磨钢。
7、按冶炼方法分类
(1) 按炉种分a.平炉钢:(a)酸性平炉钢;(b)碱性平炉钢。
b.转炉钢:(a)酸性转炉钢;(b)碱性转炉钢。或 (a)底吹转炉钢;(b)侧吹转炉钢;(c)顶吹转炉钢。
c.电炉钢:(a)电弧炉钢;(b)电渣炉钢;(c)感应炉钢;(d)真空自耗炉钢;(e)电子束炉钢。
(2)按脱氧程度和浇注制度分a.沸腾钢;b.半镇静钢;镇静钢;d.特殊镇静钢。
③ 求炼钢各种钢的出钢温度范围 如何实现终点成分 温度控制及判断 跪谢!~
出钢温度的确定首先是由所炼钢种的液相线温度决定的,也就是说你知道了这钢种的液相线温度之后朝前反推根据各个环节的降温数得出出钢温度。举个例子,比如Q235,是比较常见的碳素钢,它的液相线我记不太清楚了,应该是在1517度左右,这个温度就是钢水凝固的温度,那么要保证钢水的顺利浇铸,需要中包里面的钢水温度大于这个数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过热度,一般要取20到30度这样,用那个1517加上25度,我们取中间值,是1542度。那么大包浇铸到中包也会有一个温降,一般是30到40度左右,取中间值,1542加上35是1577,也就是说大包的温度应该在1580左右就能保证钢水的顺利浇铸。如果没有精炼炉的情况下,大包钢水的吹氩后的温度应该高于这个温度,同时还得考虑钢水到连铸之后是否有待浇的情况,如果有还得考虑没分钟1度多的温降,如果没有就不用了,有了这个温度之后,吹氩也是有一定的温降的,大概一分钟能降5度左右,如果吹氩时间定在5分钟的话就降温25度左右,用那个1577加上25是1602,一般的转炉出钢温降在20到50度之间,这个温降与冶炼的钢种,钢包的状态都有关系,一般是炼的钢种的含碳量越低出钢降温越少。钢包连续使用降温也会比较少。这你就可以基本确定出钢的温度大概在1640左右了,根据现场不同情况可以做适当的调整,有时候可以考虑温度朝上限给,宁可高了也别低了,温度高了能浇铸,低了就完蛋了。
如果是有LF炉的钢厂,那个出钢温度就简单了,LF炉怕高温,喜欢比较低的温度,就是说你出钢到大包里面温度低点没事,比如1550,没事,他有加热的能力,可以给你加热到适合连铸浇铸的温度,但是,你要是给的太高了,比如1700那就麻烦了,LF炉没办法降温,精炼起来会比较麻烦。大概就是这样子吧,出钢温度确定基本上就是这么多,有时候计算也不见得就能非常准确的确定出钢的温度,更多的时候是经验。
终点成分对于一般冶炼来说不外乎是碳、磷、硫。冶炼普碳钢时多数的钢厂都是采用炼钢工的经验判断,目测。有一部分钢厂要求等化验室化验。目测就是炼钢工的经验了,没啥好说的,如果是等化验室的结果就简单了,化验的结果何时就出钢呗,不合适处理一下也就出钢了,非常简单。一般碳和磷与操作的关系比较大,好的炼钢工干出来基本都能合格,那个硫对于转炉来说很难去除,一般就是取决于铁水的硫含量高低,太高的铁水硫转炉是没办法去除的。
④ 低、中、高碳钢的含碳量范围是多少正火、退火的区别
1、退火: 退火和正火是生产中应用很广泛的预备热处理工艺,主要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对于一些受力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机器零件,也可以做为最终热处理。 等温退火将奥氏体化后的钢快冷至珠光体形成温度等温保温,使过冷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空冷至室温。 球化退火 将过共析碳钢加热到Ac1以上20~30℃,保温2~4h,使片状渗碳体发生不完全溶解断开成细小的链状或点状,弥散分布在奥氏体基体上,在随后的缓冷过程中,或以原有的细小的渗碳体质点为核心,或在奥氏体中富碳区域产生新的核心,形成均匀的颗粒状渗碳体 均匀化退火(扩散退火) 将工件加热到1100℃左右,保温10~15h,随炉缓冷到350℃,再出炉空冷。工件经均匀化退火后,奥氏体晶粒十分粗大,必须进行一次完全退火或正火来细化晶粒,消除过热缺陷. 去应力退火 将工件随炉缓慢加热到500~650℃,保温,随炉缓慢冷却至200℃出炉空冷。主要用于消除加工应力。 再结晶退火 将材料加热至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温后缓慢冷却的工艺方法。 完全退火用于亚共析碳钢和合金钢的铸、锻件;等温退火用于奥氏体比较稳定的合金钢;球化退火用于共析钢、过共析钢和合金工具钢;均匀化退火用于高质量要求的优质高合金钢的铸锭和成分偏析严重的合金钢铸件;去应力退火用于铸件、锻件、焊接件、冷冲压件及机加工件;再结晶退火主要用于去除加工硬化。 2、正火: 将亚共析碳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过共析碳钢加热到Accm以上30~50℃,保温,空气中冷却的方法称为正火。适用于碳素钢及中、低合金钢,因为高合金钢的奥氏体非常稳定,即使在空气中冷却也会获得马氏体组织。对于低碳钢、低碳低合金钢,细化晶粒,提高硬度(140~190HBS),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对于过共析钢,消除二次网状渗碳体,有利于球化退火的进行。
⑤ 钢的含碳量越高硬度越硬还是越软含碳量多少硬度最大中碳钢和45号钢含碳量分别是多少
钢的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随着钢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增大,而塑性和韧性降低;
含碳量为1.0%时硬度最大。当含碳量超过1.0%时,钢材的强度反而下降,含碳量增大也使钢的可焊性和耐腐蚀性降低,并增大钢的冷脆性和时效倾向;
中碳钢含碳量一般在0.25~0.60%之间;
45号钢含碳量为0.42~0.50%之间。
⑥ 普碳钢烧到多少温度磁性消失
回答即可得2分,回答被采纳则获得悬赏分以及奖励20分把钢加热到奥氏体时,也就是临界温度以上,磁性就消失了。根据含碳量的不同,在700~900度左右
⑦ 普碳钢Q235的硬度HRC是多少
A3钢标准没有硬度,根据硬度与强度对应表HRB65.7~78.7。
⑧ 如何控制炼钢过程中碳 硫 锰的含量
我是转炉炼钢的,我说的是转炉炼钢的内容,如果你问的是电炉我说的就可能不对。对于转炉来说控制碳的含量比较简单,铁水的碳含量一般在4%左右,转炉是一个氧化的过程,对于低碳的钢种一般是一次性的把炉内的碳含量吹炼到要求的范围内就可以了,也就是在终点前根据火焰的情况适时停吹,碳含量要求高的钢种一般都采取增碳的方法,就是终点碳含量低于钢种的下线,出钢过程中通过加入增碳剂来调整碳含量,使之达到钢种的要求。
硫是一种有害元素,绝大多数的钢种都要求硫含量越低越好。但是转炉的脱硫效率是比较低的,也就是20%左右,如果铁水的硫含量太高的话,转炉则很难去除,一般都采用铁水预处理来减轻转炉的脱硫压力,如果没有预处理就只能通过频繁的后吹来强化脱硫,但是效果有限,同时容易出现铸坯气泡,夹杂物超标等缺陷。
锰的控制对于转炉来说也比较简单。锰是易氧化的成分,一般在吹炼前期就氧化的差不多了,到后期会有一定的回锰,到终点是会有一定的残留,具体残留的量与铁水的条件以及终点碳含量和温度有很大的关系,应该取样分析,如果残留的锰含量比较低的话可以不去考虑,通过配加合金增锰达到钢种的要求就可以了。
⑨ 碳素钢含碳量划分标准是多少
低碳钢含碳量一般小于0.25%,它的强度比较低,但塑性和韧性比较好。
拓展资料:
1.碳素钢是近代工业中使用最早、用量最大的基本材料。世界各工业国家,在努力增加低合金高强度钢和合金钢产量的同时,也非常注意改进碳素钢质量,扩大品种和使用范围。
2.目前碳素钢的产量在各国钢总产量中的比重,约保持在80%左右,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铁道、车辆、船舶和各种机械制造工业,而且在近代的石油化学工业、海洋开发等方面,也得到大量使用。
3.含碳量增加,钢的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和可焊性降低。与其他钢类相比,碳素钢使用最早,成本低,性能范围宽 ,用量最大。适用于公称压力PN≤32.0MPa,温度为-30-425℃的水、蒸汽、空气、氢、氨、氮及石油制品等介质。
⑩ 碳钢的含碳量是多少
根据碳含量的高低大致可分为低碳钢(含碳量一般小于0.25%);中碳钢(含碳量一般在0.25—0.60%之间)。但他们之间并没有很严格的界限。
碳是钢铁材料的主要合金元素,因此钢铁材料也可以称为铁碳合金。碳在钢材中的主要作用是:
1.形成固溶体组织,提高钢的强度,如铁素体、奥氏体组织,都溶解有碳元素;
2.形成碳化物组织,可提高钢的硬度及耐磨性。如渗碳体,即Fe3C,就是碳化物组织。
因此,碳在钢材中,含碳量越高,钢的强度、硬度就越高,但塑性、韧性也会随之降低;反之,含碳量越低,钢的塑性、韧性越高,其强度、硬度也会随之降低。
因此,含碳量的高低决定了钢材的用途:低碳钢(含碳量<0.25%),一般用作型材及冲压材料;中碳钢(含碳量<0.6%),一般用作机械零件;高碳钢(含碳量>0.7%),一般用作工具、刀具及模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