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籽发芽温度是多少度
❶ 种植小茴香对环境有什么要求
茴香原产欧洲,喜冷凉的气候,但要求不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栽培。选择栽培地点应随目的不同而异,收果实者,宜在较高海拔的地方种植;收茎叶蒸制茴香油者,应种于阳光充足的温暖平地。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5~25℃。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和中等肥沃疏松砂壤土为好,但不宜栽培在过于黏重或地势低洼易涝地。以收获果实为目的者要求中等肥力,收获茎叶者要求肥沃土地。以中性或弱酸性土壤为好,在盐碱地也能种植。
❷ 茴香选种催芽很关键,茴香怎样选种催芽
茴香种子催芽要控制好温度,对种子进行适当的加工,这样的催芽才最有效。茴香种子在播种前,先用温水泡一晚上,再种发芽快,出芽率高。在小茴香种子催芽前,选择饱满、个头充实、健康无害的种子。准备好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将种子浸泡到温水中,大约浸泡20小时左右,轻轻揉搓冲洗干净,装入容器中盖上湿润的布种植茴香一般选在春季和秋季,春季种植多在3-4月份,秋季则要选在8-9月份。
播种前先把种子消毒,反复揉搓好后,用纱布包好,撒水保持湿润10个小时。再撒入湿润土地,每日适量撒水,几日后可出苗。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发病较高。播种密度 以收茎叶为主的可稍密一些,以收果实为主的应稍稀一些。每公顷播种量为7.5~15kg。选择一个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苗床,地块无需过多,10-15平米即可。
❸ 茴香多久发芽
茴香种下去后,发芽较慢,约半个月。要快的话,最好种子先用15至20度的水泡一天后再放到土里,这样可以快点。土地上再盖点草保温更好。有太阳光的地最好。
一、茬口安排
茴香大都是作春秋两季露地栽培,即3~4月和7~9月播种,40~55天采收。也可大棚秋延后或春提前栽培,使茴香供应延后和提前1~1.5个月。
二、品种选择
茴香一般选择生长快、耐寒、抗病、产量高的品种,如内蒙古小茴香、青县“大苠”小茴香等。
五、田间管理
1.温度管理。播种后至出苗前,密闭大棚保温防寒。茴香出苗后,苗高7~8厘米时开始放风,一般上午超过22℃时放风,下午低于20℃时关闭风口;中期早晨8℃~9℃时放风,一直到下午20℃时关闭风口;后期外界最低气温超过3℃时昼夜通风,白天风口要大,夜间风口要小,白天最高温度不能超过24℃,否则茴香易干尖。
2.水肥管理。苗高20厘米左右时,浇1次水,水量适中,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❹ 小茴香有哪些特征
(徐昭玺、樊瑛)
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别名茴香、香、香丝菜。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主产于内蒙古自治区及山西、黑龙江等省。以山西省产量大,内蒙古品质佳。除自销外,还有部分供出口。以果实入药,有的草药医也用根和叶入药。果实及鲜茎叶可蒸馏小茴香油,作食品香料及化妆品的香精。鲜茎、叶、根还可作菜。果实含挥发油6.2—8.6%,其中61.6—78.3%为反式茴香脑。还含有小茴香酮、α-蒎烯、柠檬烯、二戊烯、莰烯、水芹烯、β-香叶烯、爱香脑等。此外,还含有12—18%的脂肪油,14—22%的蛋白质及4—5%的糖。小茴香挥发油能促进胃肠蠕动和分泌,能排除肠内气体,并有祛痰作用,对豚鼠实验性结核的治疗,茴香醛有增强双氢链霉素效果的作用。味辛,性温。有祛寒止痛、理气和胃的作用。主治肠胃膀胱间冷气、肾虚、腰痛、疝气、少食呕吐等症。
一、形态特征
高0.5—2m,茎直立中空,表面有浅纵沟,被白粉,上部多分枝,有强烈香气,基生叶较大,长可达40cm,茎生叶较小,互生;3—4回羽状分裂,深绿色,末回裂片线形至丝状,叶柄基部鞘状抱茎。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每小伞序有伞梗约5—20枚,每伞梗着生多数无柄小花,无总苞及苞片;萼齿不明显;花瓣5片,黄色,尖端微凹而内卷;雄蕊5枚,花丝细长平展;雌蕊1枚,花柱2裂,子房下位,2室,每室含胚珠1个。双悬果,成熟时开裂为2分果,(图15—5)。
表15—3 小茴香不同品种类型株高、花序数及挥发油含量
三、栽培技术
(一)品种及类
型四川栽培的有谷茴与药茴两种。谷茴植株较高大,发育健壮,果实较大较重,产量较高。药茴反之。
(二)选地整地
以选阳光充足、肥力中等、排水通畅的砂壤土或壤土为好,整地前施足基肥,特别是温暖的地区可作多年生栽培,基肥更要施足,每亩用厩肥或堆肥1000—2000kg,深耕细耙,做成1.2—1.5m的高畦(南方)或平畦(北方)。
(三)繁殖方法
主要用种子繁殖,也可分株繁殖。分株繁殖结果早,但植株老化后,产量降低,因此不常采用。
1.种子繁殖
南方分春播与秋播,北方只能春播,4月上旬开始播种。南方春播2—3月,秋播9—10月,以产茎叶蒸茴香油为目的者,宜秋播,因越冬后的苗生长快,比当年春播的收割次数多,产量高。播种密度应视收获部位及土壤肥力而定,收茎叶及地力差者可稍密,行距33cm条播,或33×25cm穴播,每亩用种子0.6kg左右。收果实者,行株距可增至50×33cm,每亩用种子0.5kg左右。播种方法,条播开7cm左右深的浅沟,穴播挖7cm左右深穴,将种子均匀地撒于穴或沟内,每穴播种10—15粒,播后覆细土,以看不见种子为度,北方空气干燥,其上再盖糠灰、稻壳、碎麦草等保湿,有利于出苗。四川将每亩所用的种子与200kg草木灰拌匀过筛后加入人畜粪尿80kg,播时每穴撒种子灰一把,每把有种子10—15粒,如土壤干燥,应先浇稀薄粪水再播种。
2.分株繁殖
南方小茴香的宿根可以越冬成为多年生植物,三、四年后可以分株繁殖,晚秋采收果实以后,或春天幼芽萌动以前,将根挖出,根据老蔸大小,分成2至数丛带芽的根,在已整好的地上按50cm左右的行株距穴栽,由于分株繁殖有伤口,容易感病。北方不能露地越冬,多作一年生栽培,若要分株繁殖,可于上冻前,将带芽的根挖出窖藏,春天3—4月再分株栽植。
(四)田间管理
1.间苗
播后保持土壤湿润,若温度适宜,10天左右可出苗,若温度低则出苗慢。苗高15—20cm时可间苗,穴播每穴留苗5株左右,条播每隔10cm左右留苗一株,如有缺株,可带土移栽补上。
2.中耕除草
可在植株生长阶段,每年进行3—5次,浇水和下大雨后土壤板结应及时中耕,苗幼小时松土宜浅,以后可以稍深,要做到地里无杂草。特别是冬前最后一次中耕除草要结合培土认真进行,培土可保证安全越冬,清除杂草可消灭越冬虫卵和病菌,有利于来年丰收。
3.追肥
除施足基肥外,还要根据土壤肥力高低,生长好坏,追施适量的肥料。前期以长叶为主,可施适量的氮肥,后期以开花结果为主,应增施磷钾肥。还可在每年6—7月的开花结果期,用2%过磷酸钙进行2—3次根外追肥,能提高果实产量。
4.灌溉排水
小茴香喜湿润怕积水。因此,天旱要及时灌溉,特别是每次采收茎叶以后,必须供给充足的水分,使植株迅速萌发更新。雨季挖通排水沟,防止水涝为害。
(五)病虫害及其防治
1.灰斑病
(Cercospora foeniculi Magn.)
初期茎叶上出现圆形灰色小斑,后变黑色,严重时全株变黑死亡。防治方法:(1)早播,使其在雨季前开花结果;(2)高温多雨季节喷1∶1∶100波尔多液,每7天一次,连续2—3次。
2.黄凤蝶
(Papilio machaon L.)
是茴香的重要害虫,分布地区广。在北方一年发生1—2代,在江苏、江西一年多至4—5代,世代重叠,10—11月末代幼虫在残株、枯枝落叶或向阳避风的场所化蛹越冬。采取农业防治措施,如清园、处理残株,以及掌握在害虫幼龄期喷洒Bt乳剂300倍液或用90%敌百虫800倍液,每5-7天一次,连续2—3次。
3.黄翅茴香螟
(Loxostege palealis Schiffermuller)
为害小茴香的花和果实,幼虫在花蕾上结网。东北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小茴香根际附近约4cm深土层中作茧越冬。越冬代成虫7月中、下旬大量出现,8月上、中旬为幼虫为害盛期。防治方法:可采用农业防治措施如及早收获脱粒以消灭部分尚未入土化蛹的幼虫和适当早播;发生期用苏芸金杆菌7216制剂喷粉或Bt乳剂500倍液喷雾,或傍晚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7—10天一次。
4.胡萝卜微管蚜〔Semiaphis heraclei(Takahashi)〕和茴香蚜(Aphis foeniculivora Zhang) 前者普遍发生,后者分布于广东。成、若虫为害茎叶,特别是嫩梢。防治方法参见红花。
此外尚有金龟子、地老虎、赤条蝽象〔Grafihosoma rubrolineata(Westwood)〕等。
四、采收与加工
(一)果实的采收
播种当年8—10月果实陆续成熟,即可收获,南方作多年生栽培,第二年以后,成熟期提前。当果皮由绿色变黄绿色而呈现出淡黑色纵线时便可收割;若等果皮变黄,果实脱落,造成损失。小茴香花果期长,果实陆续成熟,最好分批采收。收获后经日晒,到7—8成干时脱粒,晒至全干,扬净杂质即得小茴香果,每亩可产干燥果实50—125kg。
(二)茎叶的采收
小茴香种植于温暖地区及较好的土地上,每年能收割茎叶4次左右,若种于寒冷而瘠薄的地块,只能收割2—3次。一般是在茎叶生长繁茂、已达开花初期或盛期时收割,留茬高3cm左右为宜;留茬过高萌发新蘖不好,影响下次产量,一般第一次产量最高,以后递减,每年每亩约可产鲜茎叶3000—4000kg。温暖地区作多年生栽培者,连续收割3—4年后植株老化产量下降,应更新另地再种。
小茴香的果实和茎叶都含有挥发油,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农村可用蒸酒设备提取。
五、留种
作种用的果实,应在大田收获时选择生长健壮、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植株或田块留下,等完全成熟时才割回单独脱粒,扬去瘦小颗粒,并在通风干燥地方保存,以备下年播种之用。
❺ 茴香适合什么时候种植
1、如果是自家种植茴香,其实在每年的3-9月份均可以进行播种,茴香性喜温凉,耐低温,耐热,最适的生长温度为15-20摄氏度。
2、首先,可以对茴香进行种子处理。因为茴香种子外部有坚硬的外壳,通过种子处理能够提高发芽率。可以将茴香种子放置在50-55摄氏度恒温水中,浸泡20-30分钟,取出种子用手轻轻揉捏晾干;然后把种子放置在湿润的纱布上,把纱布放在20摄氏度恒温箱中,期间保持纱布湿润,待种子露白以后即可进行播种。
3、科学整地与土壤消毒。尽管茴香对土壤的适应力很强,但是仍需要做好土壤处理,农户要平整土地,保证土壤的透气性,做成宽1-1.5m的平畦更有利于管理。同时可以在土壤中撒施一些含有恶霉灵的药肥预防土传病害;对于温室种植,可以使用五氯硝基苯、福美双、多菌灵等药剂进行土壤消毒。
4、茴香的叶片比较小,所以比较适合密集种植,因此在播种时可以采用条播或者撒施播种的方法,一般每亩地使用4-5公斤种子;播种以后,要进行覆土,然后用工具把表面的土层抚平,这样管理有利于出苗。
❻ 种植小茴香之前,需要对茴香种子进行处理吗
茴香,也叫香菜丝,可以用它的茎和幼叶做蔬菜。而我们知道,茴香,无论大小,也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我们做鱼,做肉的时候,特别是做卤制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加茴香,因为茴香可以去除肉的臭味,增加肉的味道。茴香一般采用播种育苗技术。如果要提高茴香的出苗率,应该如何栽培?茴香很难播种,所以整地是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我们应该选择一个土壤肥沃、透气性好、水资源丰富的地方。我们应该把田里的大块土壤打碎并整平,然后施肥,施用优质牲畜粪便等。,然后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茴香种子的发芽处理,为了播种整苗不耽误种植,在种植播种前,改变茴香种子的温度,选择55℃温水,将种子饱满、外形美观、无霉变迹象的茴香种子直接倒入温水中浸泡,边浇边搅拌。约半小时后捞出茴香种子,浸泡在目前制备的0.1%高锰酸钾水溶液中,约30分钟后捞出,用清水洗净,放在湿毛巾上,或用纱布包裹,保持湿润,置于21~22度的环境中发芽,发芽时每天可洗一次种子,80%的种子暴露在白色培根中,即可播种。每亩地要准备大约5公斤茴香种子。如果是直播,茴香种子可以用种衣剂拌种后播种。
❼ 茴香怎么种
一、茬口安排
茴香大都是作春秋两季露地栽培,即3~4月和7~9月播种,40~55天采收。也可大棚秋延后或春提前栽培,使茴香供应延后和提前1~1.5个月。
二、品种选择
茴香一般选择生长快、耐寒、抗病、产量高的品种,如内蒙古小茴香、青县“大苠”小茴香等。
五、田间管理
1.温度管理。播种后至出苗前,密闭大棚保温防寒。茴香出苗后,苗高7~8厘米时开始放风,一般上午超过22℃时放风,下午低于20℃时关闭风口;中期早晨8℃~9℃时放风,一直到下午20℃时关闭风口;后期外界最低气温超过3℃时昼夜通风,白天风口要大,夜间风口要小,白天最高温度不能超过24℃,否则茴香易干尖。
2.水肥管理。苗高20厘米左右时,浇1次水,水量适中,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❽ 茴香籽怎么种茴香籽的种植方法
1、播种时间
使用茴香的种子进行种植,一般的家庭要在春秋进行,时间分别为3、4月份和8、9月份。这时播种的话长势会好一些,产量也会更高。若是有大棚条件的话,在夏季和冬季种也是可以的。
2、播种方法
(1)选种:在开始种植前需选好品种,要购买高产量、抗病性好的品种种子。因为有些种子虽然价格便宜,但是产量并不高,所以应选好。
(2)催芽:播种前是需要催芽的,就是把种子放置到温水里面,浸泡差不多24个小时。并用水将种子冲洗干净,温度可以控制在25℃左右,等它发芽就可以进行种植了。
(3)播种:找一块种植地,并挖一个深度为5cm的沟,然后将茴香的种子播在土里。需要在播种之后,给它盖上2cm左右厚的土壤。在覆土之后需要少浇一些水,应该让土壤有一定的湿度,不然它就会很难发芽。
❾ 很多农户家会种植茴香,茴香怎样定植
可以将茴香种子放置在50-55摄氏度恒温水中,浸泡20-30分钟,取出种子用手轻轻揉捏晾干;然后把种子放置在湿润的纱布上,把纱布放在20摄氏度恒温箱中,期间保持纱布湿润,待种子露白以后即可进行播种。小茴香是茴香的别称,茴香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以及纤维素,因其有特殊香辛味是茴香油释放出来的。茴香可以做饺子馅儿、还可以下火锅等,吃起来香味浓郁回味无穷。
小茴香植株矮小,但比大茴香香味浓,主要在我国北京等地种植。而球茎茴香,顾名思义就是长到一定程度时会聚拢形成一个球形,长的快且产量高,但味道淡。在茴香生长到二到四片叶时,注意使用叶面肥,促使叶片浓绿,增强品质。在五到八片叶时,可以使用控旺药物,防止倒伏。
❿ 茴香种子,种植多少长时间后可以发芽
一、茬口安排茴香大都是作春秋两季露地栽培,即3~4月和7~9月播种,40~55天采收。也可大棚秋延后或春提前栽培,使茴香供应延后和提前1~1.5个月。
二、品种选择
茴香一般选择生长快、耐寒、抗病、产量高的品种,如内蒙古小茴香、青县“大苠”小茴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