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鹅育雏用多少瓦灯泡合适
Ⅰ 多少瓦的灯泡可以孵小鸡
温度是孵化最重要的条件,但我不知道单用用白炽灯能不能保证准确的温度,这个应该实际测一测再去确定适当的距离,灯泡应有防护罩,以免不慎烫伤刚出壳的幼雏(一寸啊...看不好会很危险)
鸡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温度在36.5~40.5度间,都有一些种蛋能出雏,在环境温度得到控制的前提下,最适孵化温度是37.8℃.出雏期间为37~37.5℃.但绝对不要超过42度,也绝对不要低于35.6度,一定要确定是受精过的蛋,没受精的蛋在这个温度下极易腐烂,是潜在的威胁.
参考
制作电灯泡平面孵化箱需要15瓦和25瓦电灯泡各1只,大小纸箱各1个(大套小后周围空4~6厘米),木屑(或谷壳)数千克,纱布、麻袋、薄被各1块,干湿球温度计1支,直径6厘米左右小口盅或小碗1只等材料.每天要检查调整温度4~6次,由于没有控温设备,故温度调节较困难(注:如加1支水银导电表控温或用热敏电阻控温仪均可),可凭经验通过加盖麻袋或薄被(视室外气温高低而定),或增大或减少灯泡瓦数来调整温度.每天要检查调整温度4~6次,深夜电压略高,要注意避免孵化箱内超温.
在孵化过程中,禽胚是位于蛋黄的表面,而蛋黄含脂肪多,比重较轻,总是浮在上面.因此,如果长时间不翻蛋,禽胚就易与壳膜粘连,造成死胚.经常翻蛋可以保证胚胎受热均匀,可防止其与壳膜粘连,也有助于胚胎运动,有利于胚胎正常发育.
一般从入孵第一天开始翻蛋,每2小时翻蛋1次,一昼夜12次.鸡蛋翻蛋角度以水平位置前俯后仰各45度为宜,翻蛋时动作要轻、稳、慢.相对而言,第一周到第二周翻蛋更为重要,尤其是第一周.机器孵化时,鸡胚到14日龄即可停止翻蛋,进行移盘(即种蛋由孵化盘转到出雏盘〉.或者只停止翻蛋,不移盘.移盘在孵化满19天或者在啄壳率占5%时较合适.最好不要在18天移盘,因为18天胚胎生理发生很大的变化,移盘时环境条件又发生变化,所以容易造成胚胎死亡,孵化率降低.
Ⅱ 小鹅上边能放50瓦的灯泡吗
小额上面最好不要能放50瓦的灯泡,这样会造的,它造成不好的影响。
Ⅲ 刚孵出来的小鹅用多少瓦的电灯泡
应该是100瓦 40瓦有点小
Ⅳ 养鹅方法 养鹅技术
1、育雏密度及湿度。为有效利用鹅舍设施,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只,最好用高为35cm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
2、挑选雏鹅。挑选健壮的鹅苗,健鹅苗的特征是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完全,腹部松软,腿部粗壮有力,体重适中,精神活泼,眼睛有神,用力一抓感到其挣扎有力,有弹性。如发现卵黄吸收不完全,可用25瓦灯泡放在雏鹅腹部烘5~10分钟,促进卵黄吸收。
3、鹅的饮水和开食。水盘中备好2%的葡萄糖水,0.03%高锰酸钾水溶液和复合维生素水溶液,为缓解运输过程中带来的应激,可在水中加入抗菌素、恩诺沙星等。鹅苗进舍后,1~2小时内应先饮水,身体弱不会饮水的,应人工驯饮。
4、饲喂方法。雏鹅的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全,体积较小,雏鹅从食入到排出经过消化道的时间为2小时左右。因此饲喂雏鹅要做到少食多餐。1周龄前,每天可喂8~10次,其中2~3次在晚上喂,这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2周龄时每天可喂6~8次,其中晚上一定要喂1~2次。
5、饲料和牧草。根据雏鹅的生理特点,应选用优质小鹅专用饲料(特殊情况下可用小鸡料代替),这样不仅可以满足雏鹅的生长需要,而且可以提高育雏成活率,从而增加养鹅的经济效益。牧草可选用嫩黑麦草、苦荬菜等多汁青绿饲料,切碎后与精料拌和饲喂,供雏鹅自由采食。
6、光照和温度。观察雏鹅的叫声和在舍内分布情况,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适当调整温度和光照。1周龄前要保持全天光照,舍温28~30℃;2周龄保持晚间光照,舍温24~28℃,以后逐步调低舍温;4周龄前舍温保持在20℃以上,晚上喂料时使用灯光照明。
7、定期消毒育雏舍。每天打扫鹅舍,经常清洗饲料槽、水槽,每隔5~7天用0.2%的百毒杀喷洒1次。
(4)小鹅育雏用多少瓦灯泡合适扩展阅读:
鹅的习性
1、鹅是杂食性家禽,对青草粗纤维消化率可达40%~50%,所以有"青草换肥鹅"之称。从鹅的生物学角度看,鹅的肌胃压力比鸭大0.5倍,比鸡大1倍,能有效地裂解植物细胞壁,易于消化。
2、喜水性。鹅是水禽,自然喜爱在水中浮游,觅食和求偶交配,放牧鹅群最好选择在宽阔水域,水质良好的地带放牧,舍饲养鹅,特别是养种鹅时,要设置水池或水上运动场,供鹅群洗浴,交配之用。
3、合群性。天性喜群居生活,鹅群在放牧时前呼后应,互相联络。出牧、归牧有序不乱,这种合群性有利于群鹅的管理。
Ⅳ 小鸡育雏用多少瓦灯泡
回答小鸡育雏用15W左右的白炽灯泡即可。初出壳的雏鸡,体温比成年鸡低3℃左右,要10天后才能达到正常体温,加上雏鸡绒毛短且稀,不能御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必须依靠人工保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注意不能使用瓦数太大的灯泡,否则灯泡温度太高,不利于小鸡的发育。
Ⅵ 夏天孵化小鸡用多少瓦的电灯泡
孵小鸡可以用15瓦和25瓦电灯泡各1只或两只15瓦灯泡,放个温度计,保持37℃就差不多了。
Ⅶ 雏鹅晚上需要灯光吗
需要。
雏鹅要特别注意加强保温、保湿等方面的管理。育雏室的窗门不宜密闭,要注意通风透光,室内相对湿度以维持在60%-65%为宜。室内不宜放置湿物,水槽中的水切勿外溢,以保持地面干燥。
一般出壳后要保温2-3周。农村多用自体供温与人工供温相结合的方法。不同日龄的雏鹅所需的温度不同,1-5日龄时要求维持在27℃-28℃;6-10日龄时为23℃-24℃;11-17日龄时为19℃-20℃;18-24日龄时为15℃-16℃。
(7)小鹅育雏用多少瓦灯泡合适扩展阅读
雏鹅育雏所需温度,可按日龄、季节及雏鹅的体质情况进行调整。注意观察雏鹅对温度的反应。温度适宜时,雏鹅无扎堆现象,安静无声,睡眠时间长;温度过低,雏鹅聚集扎堆,互相挤压,发出尖叫声;温度过高,雏鹅向四周散开,远离热源,张口呼吸、大量饮水,有口渴现象。
当观察到雏鹅表现出温度过高或过低的行为活动时,应立即调整温度。在夜间,尤其是凌晨2~3点时,气温较低时,应注意适时加温,以免受冷打堆。根据气温情况把握好脱温时间,一般雏鹅达20~30日龄时,就可以逐渐脱温。
Ⅷ ”小鹅怎么养的好”
雏鹅初次放牧与放水时间视外界气温而定。天气暖和时间在7~11日龄开始放牧,冷天在15~20日龄。必须选择风和日暖的天气。待饲喂完后,将其赶到附近平坦草地上放牧,任其自由采食青草,放牧0.5~1小时左右,赶到清洁的浅水塘中嬉水几分钟,再赶到岸上让其梳理绒毛。切忌在日光暴晒的中午放牧,暴风雨来临时,立即将雏鹅赶回舍内或避风遮雨的场所。初次放牧后,只要天气好,要坚持天天放,随雏鹅日龄增加逐步延长放牧时间,加大放牧距离,相应减少喂青次数,白天甚至不喂,只需夜间补饲1次。每天争取放5~6个饱,所谓吃饱,即鹅的嗉囊发鼓发胀到喉部下方处,即为一个饱的标志,收牧时清点数,毛干后再赶回育雏室。
防疫灭病在1~2日龄注射小鹅瘟抗血清0.5~1毫升/只或小鹅瘟高免卵黄抗体1毫升/只,也可在雏鹅3日龄皮下注射10倍稀释的小鹅瘟疫苗0.2毫升/只;5~7日龄用鹅副黏病毒油乳剂灭活苗肌肉或皮下注射0.3毫升/只;在鸭瘟常发生地区雏鹅在5~10日龄取鸭瘟弱毒疫苗2~3只份,用0.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后肌肉注射;30日龄左右用0.1%的敌杀死对鹅体喷洒,杀灭体外寄生虫。 雏鹅初次放牧与放水时间视外界气温而定。天气暖和时间在7~11日龄开始放牧,冷天在15~20日龄。必须选择风和日暖的天气。待饲喂完后,将其赶到附近平坦草地上放牧,任其自由采食青草,放牧0.5~1小时左右,赶到清洁的浅水塘中嬉水几分钟,再赶到岸上让其梳理绒毛。切忌在日光暴晒的中午放牧,暴风雨来临时,立即将雏鹅赶回舍内或避风遮雨的场所。初次放牧后,只要天气好,要坚持天天放,随雏鹅日龄增加逐步延长放牧时间,加大放牧距离,相应减少喂青次数,白天甚至不喂,只需夜间补饲1次。每天争取放5~6个饱,所谓吃饱,即鹅的嗉囊发鼓发胀到喉部下方处,即为一个饱的标志,收牧时清点数,毛干后再赶回育雏室。
防疫灭病在1~2日龄注射小鹅瘟抗血清0.5~1毫升/只或小鹅瘟高免卵黄抗体1毫升/只,也可在雏鹅3日龄皮下注射10倍稀释的小鹅瘟疫苗0.2毫升/只;5~7日龄用鹅副黏病毒油乳剂灭活苗肌肉或皮下注射0.3毫升/只;在鸭瘟常发生地区雏鹅在5~10日龄取鸭瘟弱毒疫苗2~3只份,用0.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后肌肉注射;30日龄左右用0.1%的敌杀死对鹅体喷洒,杀灭体外寄生虫。
预防性投药一般出壳羽毛干后运到育雏室,稍加休息就可以饮水,1日龄饮5%多维葡萄糖水或5%~8%蔗糖水,以增加雏鹅能量,促进胎粪排除;2日龄饮0.02%高锰酸钾水,以清洗和消毒胃肠道,并补充锰元素;3日龄饮0.1%穿心莲和板蓝根(大青叶)水,以清胃解毒,健胃杀菌;4~7日龄投喂0.02%土霉素和强力霉素10~20毫克/只,以及沙星类等药物,以防止雏鹅胃肠道疾病。一旦发现雏鹅食欲不振、打蔫、粪便异常,立即投喂0.03%土霉素或卡那霉素,与水混合内服,每升水加入30~120毫克,每天2次,连用2~3天。
饮水与开食头3天最好饮温开水,每昼夜饮水不少于6~8次。经过长途运输或饮水不足容易出现脱水现象,表现为粘膜干燥,眼凹陷、脚蹼皮肤干瘪、皱缩、羽毛逆立、体重减轻,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育雏室温到30℃~32℃,用0.9%的食盐水浸泡细菜叶,令其充分采食,然后喂精料,最后再饮水,发现雏鹅脱水或极度口渴时,第1次饮水必须限制饮水量,逐渐增加饮水量,切忌暴饮,以防水中毒。饮水后1小时就可以开食,开始以细小的谷实类饲料为好,如小米、碎米等,经水浸泡2小时左右,喂前沥干水分,或喂半生不熟的米饭,不粘不烂,或蒸六七分熟的玉米面窝头,用麸皮或玉米面将窝头搓成小颗粒喂给。开食时可把精料撒在草席或暗色塑料布上,任其啄食。然后再喂青绿饲料。每昼夜喂6~8次,其中夜间2~3次。每天喂的次数宜多不宜少,每次喂量宜少不宜多。喂的方法是“先饮后喂,定时定量,少给勤添,防止暴饮暴食”。2~3天后按定时、定量、定质饲喂。4日龄开始喂不溶性河砂,以帮助消化,喂量占精料的1%,大小1~1.5毫米,喂前砂砾用清水冲洗干净或砂锅消毒,每周喂量一次性喂完,切勿天天喂和敞开喂,否则招致“食砂癖”,影响对其他饲料采食。
“三度”的控制“三度”系指温度、湿度和密度。一般雏鹅的保温期为3~4周。舍内温度要平稳。稳中有降,切勿忽高忽低,忽冷忽热,否则影响雏鹅健康与整齐度。温度计应悬挂在鹅群中央,高度距垫料8厘米左右,应尽量保持雏舍干燥,有利于减少胃肠疾病和球虫病的发生。1~5日龄:温度27℃~28℃,相对湿度65%~75%,饲养密度:中、小型鹅种每平方米15~20只,大型鹅种12~15只;6~10日龄:温度25℃~26℃,相对湿度60%~65%,饲养密度:中、小型鹅种10~15只,大型鹅种8~10只;11~15日龄:温度22℃~24℃,相对湿度60%~65%,饲养密度:中、小型鹅种6~10只,大型鹅种5~8只;16~20日龄:温度20℃~22℃,相对湿度65%~70%,饲养密度:中、小型鹅种5~6只,大型鹅种4~5只。
通风与光照育雏室空气越新鲜,雏鹅长的越快,成活率越高。若发现育雏室二氧化碳、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多,有刺鼻、眼感觉,应先把雏鹅赶起来活动一会,再逐渐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不要有过堂风吹到鹅身体上。一般以人进入鹅舍时不觉得闷气,没有刺鼻眼的臭味为宜。
育雏期间,一般要保持较长的光照时间,有利于雏鹅熟悉环境,增加运动,便于采食、饮水。1~3日龄24~23小时光照,4~15日龄18小时光照,16日龄逐渐减为自然光照,晚上需开灯喂料。光照强度0~7日龄每15平方米用1个40瓦灯泡,8日龄后换用25瓦灯泡,高度距鹅背部2米左右。
放牧与放水雏鹅放牧地应“就近、平坦、草嫩、水洁、僻静”。鹅群大小以300~500只为宜,将日龄、大小、强弱接近的组成一群,最好采用全进全出制的管理方式。
雏鹅初次放牧与放水时间视外界气温而定。天气暖和时间在7~11日龄开始放牧,冷天在15~20日龄。必须选择风和日暖的天气。待饲喂完后,将其赶到附近平坦草地上放牧,任其自由采食青草,放牧0.5~1小时左右,赶到清洁的浅水塘中嬉水几分钟,再赶到岸上让其梳理绒毛。切忌在日光暴晒的中午放牧,暴风雨来临时,立即将雏鹅赶回舍内或避风遮雨的场所。初次放牧后,只要天气好,要坚持天天放,随雏鹅日龄增加逐步延长放牧时间,加大放牧距离,相应减少喂青次数,白天甚至不喂,只需夜间补饲1次。每天争取放5~6个饱,所谓吃饱,即鹅的嗉囊发鼓发胀到喉部下方处,即为一个饱的标志,收牧时清点数,毛干后再赶回育雏室。
防疫灭病在1~2日龄注射小鹅瘟抗血清0.5~1毫升/只或小鹅瘟高免卵黄抗体1毫升/只,也可在雏鹅3日龄皮下注射10倍稀释的小鹅瘟疫苗0.2毫升/只;5~7日龄用鹅副黏病毒油乳剂灭活苗肌肉或皮下注射0.3毫升/只;在鸭瘟常发生地区雏鹅在5~10日龄取鸭瘟弱毒疫苗2~3只份,用0.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后肌肉注射;30日龄左右用0.1%的敌杀死对鹅体喷洒,杀灭体外寄生虫。
Ⅸ 我想用灯泡孵小鸡用几瓦的灯泡
15w。用电灯泡孵化小鸡开始开三十九至四十度,等温度升起来,保温有时三十六,有时三十七度,把蛋贴眼皮上,不烫为宜。
一般从入孵第一天开始翻蛋,每2小时翻蛋1次,一昼夜12次。鸡蛋翻蛋角度以水平位置前俯后仰各45度为宜,翻蛋时动作要轻、稳、慢。相对而言,第一周到第二周翻蛋更为重要,尤其是第一周。机器孵化时,鸡胚到14日龄即可停止翻蛋,进行移盘(即种蛋由孵化盘转到出雏盘。或者只停止翻蛋,不移盘。
移盘在孵化满19天或者在啄壳率占5%时较合适。最好不要在18天移盘,因为18天胚胎生理发生很大的变化,移盘时环境条件又发生变化,所以容易造成胚胎死亡,孵化率降低。
(9)小鹅育雏用多少瓦灯泡合适扩展阅读:
将鸡的21天孵化期的孵化温度分为:1~19天,37.8℃;19~21天,37~37.5℃(或根据孵化器制造厂推荐的孵化温度)。在一般情况下,两个阶段均采用恒温孵比,必须将孵化室温度保持在22~26℃。低于此温度,应当用废气、热风或火炉等供暖;
如果无条件提高室温,则应提高孵化温度0.5~0.7℃;高于此温度则开窗或机械排风(乃至采用人工送入冷风的办法)降温,如果降温效果不理想,考虑适当降低孵化温度(降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