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中硫酸盐含量多少合适
㈠ 如何测定工业硫酸的含量
测定工业硫酸的含量方法:
1、 取10 mL浓硫酸,注入已知质量的称量瓶内。称其质量(m),然后将浓硫酸注 入装有250mL蒸馏水的500mL容量瓶里,用水洗涤称量瓶数次,冷却到室温后, 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为待测试液。
2、取待测试液20.00mL(三份),加2~3滴甲基红-亚甲基蓝指示剂(4.2.2),用 c(NaOH)=1.0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4.2.1)滴定,溶液由紫红变成灰绿色即为终 点。
3、计算及允许差。硫酸含量x(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1)式计算:
(1) 式中 c(NaOH)——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a(NaOH)——滴定待测试液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12硫酸的摩尔质量,=49 g/mol;
m——试样质量,g;
V——滴定时所取待试液的体积,mL;
500——待测试液的总体积,mL。
㈡ 正常人尿液中的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是什么
尿素
尿液中95%···97%是水,3%··5%是溶质。溶质中亦电解质和非蛋白含氮化合物为主。电解质中以CL-.Na+.K+三种离子较多。硫酸盐,磷酸盐次之。非蛋白含氮化合物中以尿素为最多,其他如肌酐,尿酸,氨等较少。
㈢ 尿素执行标准
法律分析:方法名称: 尿素—尿素的测定—中和滴定法
应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尿素中尿素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尿素。
方法原理: 供试品照氮测定法测定,用盐酸滴定液滴定,根据滴定液使用量,计算尿素的含量。
试剂: 1. 盐酸滴定液(0.2 mol/L)
试样制备: 1. 盐酸滴定液(0.2 mol/L)
配制:取盐酸18.0mL,加水适量使成1000mL,摇匀,得0.2 mol/L盐酸滴定液。
标定:取在270~300 ℃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约0.3g,精密称定,加水50mL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时,煮沸2分钟,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每1mL盐酸滴定液(0.2 mol/L)相当于10.60mg的无水碳酸钠。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
取甲基红0.1g,加0.05 mol/L氢氧化钠溶液7.4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
取0.1%甲基红的乙醇溶液20mL,加0.2%溴甲酚绿的乙醇溶液30mL,摇匀。
法律依据:《尿素标准(GB-国家标准:GB 2440-200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尿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制得的尿素,分为工业用和农业用二类。其主要用途为在农业上用作肥料,在工业上用作塑料、树脂、涂料、医药等工业的原料。
分子式:CO(NH2)2
相对分子质量:60 055(根据 199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2441.1—2001 尿素测定方法 总氮含量的测定
GB/T 2441.2—2001 尿素测定方法 缩二脲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neqISO 2574:1973)
GB/T 2441.3—2001 尿素测定方法 水分的测定 卡尔·费休法(eqvISO 2573:1973)
GB/T 2441 4—2001 尿素测定方法 铁含量的测定 邻菲口罗啉分光光度法(neq ISO 6685:1982)
GB/T 2441 5———2001 尿素测定方法 碱度的测定 容量法(neqISO1593:1977)
GB/T 2441 6—2001 尿素测定方法 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
GB/T 2441 7—2001 尿素测定方法 粒度的测定 筛分法
GB/T 2441 8—2001 尿素测定方法 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目视比浊法
GB/T 2441 9—2001 尿素测定方法 亚甲基二脲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GB/T 6679—1986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 8569—1997 固体化学肥料包装
GB18382—2001 肥料标识 内容和要求(neqISO7409:1984)
㈣ 尿素含量多少正常
尿素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
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属中性速效肥料,也可用于生产多种复合肥料。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畜牧业可用作反刍动物的饲料。 但在造粒中温度过高会产生少量缩二脲,对作物有抑制作用。我国规定肥料用尿素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其他施用期的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
尿素使用禁忌
忌与碳铵混用:尿素施入土壤后,要转化成氨才能被作物吸收,农田混施碳铵和尿素,会使尿素转化成氨的速度大大减慢,容易造成尿素的流失和挥发。因此,尿素与碳铵不宜混用或同时施用。
忌地表撒施:尿素撒施在地表、浅施,易被杂草消耗。作追肥应穴施于苗旁或沟施在苗侧,深度应在10-15cm左右。这样尿素集中在根系密集层,便于作物吸收利用。试验证明,深施比浅施能提高尿素的利用率10%-30%。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尿素
㈤ 水中的硝酸盐,硫酸盐标准含量是多少
硝酸盐(以N计)10mg/L(特殊情况≤20mg/L)。
硫酸盐250mg/L
《生活饮用水标准》(GB 5749-2006)中要求硫酸盐(mg/L)≤ 250,硫酸根约为160ppm,地表水硫酸根离子含量不好明确是多少,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能源结构,地表水的硫酸根含量是不同的。
化学性质
固体的硝酸盐加热时能分解放出氧,其中最活泼的金属的硝酸盐仅放出一部分氧而变成亚硝酸盐,其余大部分金属的硝酸盐,分解为金属的氧化物、氧和二氧化氮。
硝酸盐在高温或酸性水溶液中是强氧化剂,但在碱性或中性的水溶液几乎没有氧化作用。
硝酸根和金属离子可以按多种方式配位,包括单齿、双齿、叁齿或端梢、桥式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硝酸盐
㈥ 尿素在羊饲料中添加多少合适
在养羊生产中,若能将含氮量较高的尿素加以合理利用,使其被羊瘤胃中的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则1千克的尿素就相当于7千克豆饼中所含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合理利用蛋白质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
饲喂时的注意事项
1.选择适宜的饲喂对象
应将尿素饲喂给健康的成年羊或育成羊。因为羔羊胃肠道内的微生物区系尚未完全建立,不能利用尿素。如果给羔羊饲喂尿素,会使其发生胃肠不适甚至中毒。除羔羊外,种公羊、怀孕后期母羊和用氨化秸秆饲料强化育肥的羊,也不能饲喂尿素。另外,产奶量较高(日产奶4千克以上)的奶羊也不宜饲喂尿素。此外,羊在过度饥饿以及长途运输后也不能立即饲喂含有尿素的饲料。
2.掌握好饲喂量
尿素的饲喂量不可过多,最多只能代替日粮粗蛋白质的30%、精饲料的2%
-
3%,或者按体重的0.02%~
0.05%的比例添加。大致来说,成年羊的日饲喂量为8~12克,育成羊6~7克,分2~3次喂给。当日粮蛋白质水平高达18%时,喂尿素无效甚至有害;当日粮中蛋白质低至8%时,饲喂尿素会影响瘤胃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尿素的利用率也会随之下降;当日粮中尿素的含量超过0.3%时,则会使饲料的适口性下降,羊的采食量降低。
3.合理搭配饲喂
在给羊饲喂尿素的同时,应补充一定的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中必须要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饲喂时,按一定比例称取适量尿素后,再与玉米、高梁、大麦等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精料混匀饲喂。若只用尿素来饲喂羊,或直接在饮水中添加,就会导致尿素在瘤胃内水解速度过快(常在30分钟内完全分解)。尿素这种爆发式氨释放速度与粗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的降解速度不协调,会使粗饲料和尿素均不能被瘤胃内的微生物充分利用。这样,不仅会造成饲料和尿素的浪费,还会因短时间内氨的大量蓄积而引起中毒。
同时,尿素还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饲喂:用0.1%
-
0.2%的尿素与玉米:糖浆混合成液状饲料饲喂,或把混合有尿素的精饲料与粗饲料或与轻工业副产品果渣、甜菜渣、蔗渣等混合均匀饲喂;将浓度较高的尿素溶液于饲喂前1
-
1.5小时喷洒在青贮草上,其剂量以青贮饲草干物质量的0.5%为宜,最多不超过1%,不但可中和其酸性,提高饲料的适口性,而且还可提高瘤胃微生物对尿素的利用率。
如果尿素饲喂方法不当或饲喂过量致使瘤胃内氨释放量过多时,大量的氨被吸收而进入血液,使血氨浓度迅速升高而使羊中毒。所以,饲喂尿素时,一定要认真观察,注意最初1周内尤其是采食后l小时内的反应。如在饲喂一段时间后,增重较快,且各项生理指标也比较正常,则说明饲喂方法得当。但是,如果羊在采食尿素0.5~1小时后即表现为兴奋不安、运动失调、反刍减少或停止、心率加快、肌肉振颤、不断呻吟、痉挛反复、呼吸急促、瞳孔散大、口吐白沫、瘤胃臌气、呼吸困难、体温下降等症状,则说明已发生尿素中毒,应采取紧急治疗措施。可用食醋500毫升(或5%醋酸溶液500毫升)灌服,以中和瘤胃内的氨,间隔20~
30分钟再灌服1~2次,轻者很快即可康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㈦ 关于尿素标准:gb2440-2001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尿素标准(GB-国家标准:GB 2440-2001)
来源:中国化肥网 2005-9-26 中国化肥网 www.fert.cn
页面功能:【大 中 小字】【关闭】
标准类别: GB-国家标准
关键词: 尿素
标准号: GB 2440—2001
标准名称: 尿素*
标准分类: 农业土壤化肥标准
颁布部门:
颁布日期:
实施日期:
========================================================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尿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制得的尿素,分为工业用和农业用二类。其主要用途为在农业上用作肥料,在工业上用作塑料、树脂、涂料、医药等工业的原料。
分子式:CO(NH2)2
相对分子质量:60 055(根据 199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2441.1—2001 尿素测定方法 总氮含量的测定
GB/T 2441.2—2001 尿素测定方法 缩二脲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neqISO 2574:1973)
GB/T 2441.3—2001 尿素测定方法 水分的测定 卡尔·费休法(eqvISO 2573:1973)
GB/T 2441 4—2001 尿素测定方法 铁含量的测定 邻菲口罗啉分光光度法(neq ISO 6685:1982)
GB/T 2441 5———2001 尿素测定方法 碱度的测定 容量法(neqISO1593:1977)
GB/T 2441 6—2001 尿素测定方法 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
GB/T 2441 7—2001 尿素测定方法 粒度的测定 筛分法
GB/T 2441 8—2001 尿素测定方法 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目视比浊法
GB/T 2441 9—2001 尿素测定方法 亚甲基二脲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GB/T 6679—1986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 8569—1997 固体化学肥料包装
GB18382—2001 肥料标识 内容和要求(neqISO7409:1984)
3 要求
3 1 外观:白色或浅色颗粒状。
3 2 尿素的要求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表 1 尿素的要求
工 业 用 农 业 用
项 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总氮(N)(以干基计) # 46 5 46 3 46 3 46 4 46 2 46 0
缩二脲 $ 0 5 0 9 1 0 0 9 1 0 1 5
水(H2O)分 $ 0 3 0 5 0 7 0 4 0 5 1 0
铁(以 Fe计) $ 0 0005 0 0005 0 0010
碱度(以 NH3计) $ 0 01 0 02 0 03
硫酸盐(以 SO2-
4 计) $ 0 005 0 010 0 020
水不溶物 $ 0 005 0 010 0 040
亚甲基二脲(以 HCHO计) $ 0 6 0 6 0 6
d0 85mm! 2 80mm #
d1 18mm! 3 35mm
粒度 # 90 90 90 93 90 90
d2 00mm! 4 75mm #
d4 00mm! 8 00mm #
注:
1 若尿素生产工艺中不加甲醛,可不做亚甲基二脲含量的测定。
2 指标中粒度项只需符合四档中任一档即可,包装标识中应标明。
4 试验方法
4 1 总氮含量的测定
按照 GB/T2441 1的规定进行。
4 2 缩二脲含量的测定
按照 GB/T2441 2的规定进行。
4 3 水分的测定
按照 GB/T2441 3的规定进行。
4 4 铁含量的测定
按照 GB/T2441 4的规定进行。
4 5 碱度的测定
按照 GB/T2441 5的规定进行。
4 6 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按照 GB/T2441 6的规定进行。
4 7 粒度的测定
按照 GB/T2441 7的规定进行。
4 8 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按照 GB/T2441 8的规定进行。
4 9 亚甲基二脲含量的测定
按照 GB/T2441 9的规定进行。
5 检验规则
5 1 本标准中指标合格判定采用 GB/T1250—1989中“修约值比较法”。
5 2
产品应由生产企业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生产企业应保证每批出厂的产品都符合本标准要求,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一定格式的质量证明书。证明书包括下列内容:生产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产品名称、商标、产品类别、等级、粒度、批号或生产日期、产品净含量和本标准编号。
5 3 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规定对所收到的尿素进行质量检验,核验其指标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5 4 产品按批检验,以一班或一天的产量为一批,最大批量不超过 1500t。用户把附有质量证明书或收到的产品作为一批。
5 5 袋装产品,总的包装袋数小于 512时,按表 2确定采样袋数;大于
512时,按式(1)计算结果确定采样袋数,如遇小数,则进为整数。
采样袋数 =3 3(N ……………………(1)
式中:N———每批产品的总袋数。
表 2 采样袋数的确定
总袋数 最少采样袋数 总袋数 最少采样袋数
1! 10 全部 182! 216 18
11! 49 11 217! 254 19
50! 64 12 255! 296 20
65! 81 13 297! 343 21
82! 101 14 344! 394 22
102! 125 15 395! 450 23
126! 151 16 451! 512 24
152! 181 17
按表 2或式(1)计算结果,随机抽取采样袋数,用采样器从每袋最长对角线插入取样器至袋四分之三处采取不少于
100g样品,每批采取样品量不得少于 2kg。
散装产品,按 GB/T6679规定进行采样。
5 6 将采取的样品迅速用缩分器或四分法并根据工、农业品不同 要求,缩分为600g!
1200g的试样,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带磨口塞的广口瓶或聚乙烯瓶中密封,贴上标签,注明生产企业名称、产品名称、类别、批号、粒径范围、取样日期和采样人姓名。一瓶作产品质量分析,一瓶保存二个月,以备查用。
5 7
如果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两倍数量的采取袋中采取样品进行检验。重新检验结果,只要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整批产品不能验收。
5 8 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应按《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管理方法》有关规定进行。
6 标识
包装袋应标明粒径范围,可以不标类别,其余按 GB18382规定进行标识。
7 包装、运输和贮存
7 1 尿素用外袋为塑料编织袋内袋为聚乙烯薄膜袋组成的双层袋或复合塑料编织袋包装。每袋净含量为(25 0 25)kg,(40
0 4)kg或(50 0 5)kg。每批产品袋平均净含量不得小于 25 0kg、40 0kg、50.0kg。
尿素包装件的质量应符合 GB8569的有关规定。
7 2 尿素可用汽车、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运输。运输工具和装卸工具应干净、平整、无突出的尖锐物,以免刺穿、刮破包装件。
7 3 尿素应贮存于场地平整、阴凉、通风干燥的仓库内,包装件应堆放整齐,堆置高度应小于 7m。
7 4 尿素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注意防雨、防晒。
附 录 A
(提示的附录)
工业用尿素灰分的测定 重量法
A1 范围
本方法规定重量法测定尿素的灰分。
本方法适用于由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制得的工业用尿素中灰分的测定。
A2 方法提要
试料于(800 25) 灼烧,残渣表示为灰分。
A3 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和
A3 1 铂皿或石英皿,平底,直径 50mm、高 25mm;
A3 2箱式高温炉,能控制(800 25) 。
A4 分析步骤
称量约 100g试样,精确到 0 1g,置于清洁、干净的容器中。
称量已于(800 25) 灼烧恒重并在干燥器中冷却的铂皿或石英皿(精确到 0
001g),将它置于通风橱内的小火上,加入少量已精确称量的试料,当熔融后,再加入少量剩余试料至所有的试料加完并熔融和部分分解为止。
转移含熔融物的铂皿或石英皿于约 300 的高温炉中,为避免在升温过程中的飞溅损失需缓慢升高温度至(800 25) (约
1h),继续加热至残余物被灼烧完全(约30min),取出铂皿或石英皿,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到 0
001g,重复灼烧、冷却、称量操作,直至两次连续称量之差不超过 0 0005g。
注:如果灰分$0 001%或用其测定铁含量,应使用铂皿。
A5 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料中灰分( X),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A1)计算:
m
X= 2-m1
m 100 ……………………( A1)
式中:m1———空铂皿或石英皿的质量,g;
m2———含灰分的铂皿或石英皿的质量,g;
m———试料的质量,g。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五位小数。
㈧ 尿素的质量指标
尿素的质量指标:
GB 2440-2001 尿素 2002-01-01实施,代替GB 2440-1991,GB/T 13257-1991;
GB/T 2602-2002 酚类产品中间位甲酚含量的尿素测定方法 2003-04-01实施,代替GB/T 2602-1981;
GB/T 2947-2002 尿素、硝酸铵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 2003-04-01实施,代替GB/T 2947-1982;
GB/T 18204.29-2000 游泳水中尿素测定方法 2001-01-01实施;
GB 18560-2001 车间空气中尿素职业接触限值 2002-05-01实施;
GB/T 10476-2004 尿素高压冷凝器技术条件 2004-12-01实施,代替GB 10476-1989;
GB/T 9843-2004 尿素高压洗涤器技术条件 2004-12-01实施,代替GB 9843-1988;
GB/T 9842-2004 尿素合成塔技术条件 2004-12-01实施,代替GB 9842-1988;
GB/T 8622-2006 饲料用大豆制品中尿素酶活性的测定 2006-09-01实施,代替GB/T 8622-1988;
GB/T 696-2008 化学试剂脲(尿素) 2008-11-01实施,代替GB/T 696-1994;
GB/T 2441.1-2008 尿素的测定方法第1部分:总氮含量 2008-09-01实施,代替GB/T 2441.1-2001;
GB/T 2441.2-2010 尿素的测定方法第2部分:缩二脲含量分光光度法 2011-01-01实施,代替GB/T 2441.2-2001;
GB/T 2441.3-2010 尿素的测定方法第3部分:水分卡尔·费休法 2011-01-01实施,代替GB/T 2441.3-2001;
GB/T 2441.4-2010 尿素的测定方法第4部分:铁含量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2011-01-01实施,代替GB/T 2441.4-2001;
GB/T 2441.5-2010 尿素的测定方法第5部分:碱度容量法 2011-01-01实施,代替GB/T 2441.5-2001;
GB/T 2441.6-2010 尿素的测定方法第6部分:水不溶物含量重量法 2011-01-01实施,代替GB/T 2441.6-2001;
GB/T 2441.7-2010 尿素的测定方法第7部分:粒度筛分法 2011-01-01实施,代替GB/T 2441.7-2001;
GB/T 2441.8-2010 尿素的测定方法第8部分:硫酸盐含量目视比浊法 2011-01-01实施,代替GB/T 2441.8-2001;
GB/T 2441.9-2010 尿素的测定方法第9部分:亚甲基二脲含量分光光度法 2011-01-01实施,代替GB/T 2441.9-2001;
GB/T 25151.3-2010 尿素高压设备制造检验方法第3部分:尿素级超低碳铬镍钼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倾向试验 2011-03-01实施;
GB/T 25151.4-2010 尿素高压设备制造检验方法第4部分:尿素级超低碳铬镍钼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倾向试验的试样制取 2011-03-01实施;
GB/T 25151.1-2010 尿素高压设备制造检验方法第1部分:不锈钢带极自动堆焊层超声波检测 2011-03-01实施;
GB/T 25151.5-2010 尿素高压设备制造检验方法第5部分:尿素高压设备氨渗漏试验方法 2011-03-01实施;
GB/T 25151.2-2010 尿素高压设备制造检验方法第2部分:尿素级超低碳铬镍钼奥氏体不锈钢选择性腐蚀检查和金相检查 2011-03-01实施。
(8)尿素中硫酸盐含量多少合适扩展阅读:
尿素的应用领域:
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属中性速效肥料,也可用于生产多种复合肥料。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畜牧业可用作反刍动物的饲料。
但在造粒中温度过高会产生少量缩二脲,又称双缩脲,对作物有抑制作用。我国规定肥料用尿素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其他施用期的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尿素
㈨ 尿液里有硫酸盐吗
正常尿液中含有硫酸盐。
尿液的成分主要是水和人体排泄的各种水溶性废物,包括:尿素、无机盐(包括磷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等)、尿酸等。
㈩ 尿中含有什么元素
成分很难复杂,不是固定不变的,与饮食有关,因人而异。一般常有如下成分:水(H、O),无机盐(钠、钾、氯、硫酸盐、磷酸盐、铵盐、钙)等;有机物(尿素、尿激酶等,有碳、氮元素),等等。
尿液中含多种无机盐其中:
钙2.5~7.5毫摩/24小时,
磷12.8~22.4毫摩/24小时,
尿酸2.4~4.1毫摩/24小时,
草酸盐91~456微摩/24小时,
镁2.1~8.2毫摩/24小时,
钾51~102毫摩/24小时,
钠130~261毫摩/24小时,
锌2.3~18.4微摩/24小时,
氯170~255毫摩/24小时,
硫酸盐77.5毫摩/24小时。
尿液中还含有多机成分,其中:
胱氯酸83~830微摩/24小时,
氨20~70毫摩/24小时,
环磷酸腺苷(camp)1.0~11.5微摩/24小时,
肌酐男为7~18毫摩/24小时,女为5.3~16.0毫摩/24小时,
可滴定酸20~40毫摩/24小时,
尿糖0.56~5.0毫摩/24小时,
羟脯氨酸114~330微摩/24小时,
蛋白20~80毫克/24小时,
枸橼酸0.36~2.39毫摩/24小时,
尿酸性黏多糖24~40毫克/24小时。
另外尿液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及尿酶。
(10)尿素中硫酸盐含量多少合适扩展阅读:
正常的尿一般呈现淡黄色或无色,但当人体泌尿器官或其他系统出现问题时,人的尿可以出现不同颜色。
对于病理尿来说,红色尿很常见,引起的原因也很多。血尿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泌尿道任何部位有损伤出血均可引起血尿,如急性肾炎、泌尿道结石、结核、肿瘤、泌尿系统的先天畸形或运动性血尿等。
此外,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某些传染病也常可出现血尿。当肌肉受到严重的挤压伤时,肌红蛋白进入血液,通过肾脏排出,尿液也可呈暗红色。
黄褐色像浓茶样的尿多数见于黄疸患者,例如急性黄疸型肝炎或胆道梗阻。
棕褐色似酱油样的尿常是血管内溶血引起的血红蛋白尿,例如蚕豆病、血型不合的溶血性输血反应等。
白色尿的常见原因是丝虫病时引起的乳糜尿、严重泌尿道化脓感染引起的脓性尿。
一般情况下,尿颜色改变的同时,还会有相关的症状。虽然尿的颜色可以告诉我们一些疾病,但是也不能看到颜色改变就惊惶失措,因为尿液颜色与饮食、服药也有关系。最常见的是大量进食胡萝卜时尿呈黄亮色;服中药大黄,可使尿色深黄如浓茶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