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大于多少算高烧
Ⅰ 多少度才算发烧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每个人的体温都不同,发烧体温却是相同的,发烧体温是多少?
各人的基础体温不一样,还有就是体温的正常值不是一个具体的点,而是一个范围。那么,虽然每个人的基础体温不同,但发烧的标准是一样的。下面我们来具体的说一下。
总结
人发烧的时候要时时观察,首先先要物理降温,如果持续高烧应该立即予以退烧和就医。
Ⅱ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多少,超过多少算高烧
问题分析:
你好,人体正常的腋下温度在37度以内,超过37度1而低于38度属于低热,38度1到39度属于中度发热,39度以上就是高热了。
意见建议:
正常情况下口腔和肛门的温度最准确,但是测量比起腋窝测量要注意事项多,因此一般多采用腋窝温度,但是应该注意正确测量,否则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Ⅲ 体温多少度算发烧
体温一旦超过了摄氏37度就属于发烧。
医学研究证实,免疫细胞的作战能力会随体温的升高而增高,同时高体温也使血液中的铁离子浓度减少,造成病原体生长所需要微量铁离子供给不足,进而抑制病原体发育,这些才是抗病的主力,药物只是外援。
所以,如果在发烧一开始就服退烧药,反而可能加重病情。体温不超过摄氏38度,且精神、食欲没有受到影响时,可以将冰块置于额头缓解不适,同时多喝水,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吃一些富含营养且清淡的食物。
(3)温度大于多少算高烧扩展阅读:
发烧时,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身体中蛋白质分解加速,多喝水、多排尿、多排汗等帮助康复的措施,同时也使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排出量大大增加。
服用各种药品之后的药物代谢也需要消耗B族维生素。可见,发烧时补充鸡蛋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对病人是有帮助的。
发热减弱消化酶的活力,导致消化食物的功能下降,进而可能引起食欲不振,胃口不佳。此时的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适量且营养丰富,可进食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谷类食物,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维持或提高机体免疫力,恢复健康。
Ⅳ 身体温度到多少度才算发烧
小儿的体温一般比成人高,肛温超过37.8摄氏度,舌下温度(较肛温低0.3~0.5摄氏度)超过37.5摄氏度,腋下温度超过37.4摄氏度可认为发热。凡肛温在37.8~38.5摄氏度为低热,超过39摄氏度为高热,超过41.5摄氏度为超高热。
Ⅳ 体温多高算是发烧了
正常平均体温37度,来自1868年乌德利希对2500名成年人腋下温度平均值。美国马里兰州医学院麦克维克认为测148人的口腔温度平均值为36.8度,测定结果表明:个体之间正常体温变动范围可达2.7度,每个人一天内不同时间体温可相差0.6度,正常人早晨6时体温最低,下午4时最高。体温38度以下一般认为是低热,38度以上认为是高烧。
36度。正常。不发烧。如果低于36,在35多,就是低热了..只要低于38度就叫低热
Ⅵ 多少度发烧
体温≥37.3℃称为发热。
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在一天之内人的体温会有轻微的波动,一般早晨体温低一点,下午体温高一点,一天之内的波动幅度不会超过0.5度。
根据发作的具体程度将发烧分为四种类型:一是低烧,患者体温在37.3-38.1度;二是中等度发烧,患者体温在38.2-39.1度;三是高烧,患者体温在39.2-41度;四是超高烧,患者体温持续超过41度。
体温测量方法:
腋测法是最常用的,测量方法为将水银体温计的头端,放置在腋窝深处,然后用上臂把体温计夹紧,一般需要测量10分钟后可以读数。
口测法的测量步骤为,首先将体温计用酒精等消毒液进行消毒,然后将消毒过后的体温计的头端,放在患者的舌头的下面,然后将口唇紧闭,一般测量5分钟后即可读数。
肛测法的方法为,在测量前,需要先把体温计的头端涂上润滑剂如甘油等,然后让被测量者侧卧在床上,将体温计慢慢的放入肛门里,放入的深度为体温计的一半长度,同样也是5分钟后可以取出体温计进行读数。
Ⅶ 体温达到多少度算发烧
您好,正常的腋下体温是36.5度左右,不超过37度。37度到37.9度属于低烧,一般需要通过多喝水,多休息,减少活动,也可采取一些物理降温方法,用冷毛巾,医用酒精等擦拭身体的方法也可以。超过38度就算是高烧了,38.5度以上要用药物来降低体温,如加合百服宁之类的
Ⅷ 人的体温多少度以上算是发烧
体温是指机体内部的温度。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
0.5度。
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生理状态下,早晨体度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5~38度为低热,38~39度为中度发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人体温度相对恒定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
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如体温高于41度或低于25度时将严重影响各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甚至危害生命。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神经中枢调节的,很多疾病都可使体温正常调节机能发生障碍而使体温发生变化。临床上对病人检查体温,观罕其变化对诊断疾病或判断某些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Ⅸ 腋下温度多少算发烧
附体温参考值: 1、直肠测法:36.9~37.9; 2、口腔测法:36.6~37.6; 3、腋窝测法:36.0~37.4。 你的体温都在36度以上,属正常范围内。 生理情况下,体温在一昼夜间呈现一定的周期性波动:在凌晨2点至清晨6点时体温是最低的,下午1点至6点达最高,但体温在一天内波动幅度不应超过1度,否则被认为是不正常的。 女性基础体温比同龄男性略高,且随月经周期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月经前期较高,随着月经来潮下降约0.2~0.3度,月经后期处于较低的水平,排卵那天的体温降至最低,而后体温逐渐恢复到月经前期的水平,直至下次月经来潮。 这种周期性现象是由于女性体内孕激素水平周期变化而产生的,如妊娠早期,孕激素水平高,故体温亦处于较高的水平。 一般情况下人的正常体温在37.3度左右。 人的正常体温一般在36°~37°左右,不同的人基础体温也不一样,有人偏高有人偏低,女性普遍比男性低,一般如果没有其它不适症状都应属正常。普遍来说,37.4~38度是低烧,38~39度是中度发烧,39~41度是高烧,41度以上为超高烧。 体温的恒定取决于脑内下视丘的恒定机制,发烧则是因为恒定机制被病毒破坏,所以被设定在较高的数值;有些感染并发发烧则是因为身体为了对抗病毒自动调节到较高温度。 然而体温超过42度则有生命危险,体温低于34度则有失温的危险,轻则意识模糊,重则一样有生命危险。发冷、失血过多、即将死去的人都会体温降低。 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超出这个范围就是发热,38℃以下是低热,39℃以上是高热。 41℃以上就有危险了。 测体温时,应先将体温表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再用棉签蘸酒精擦拭消毒。现在多数是把体温表挟在腋下试温,年龄小或昏迷的小儿可采用肛门测温。 测腋下温度时,要先擦去腋窝的汗,再把体温表有水银柱的一头放在腋下夹紧,5分钟后取出。测肛温时,先在肛表圆头涂些油类物质以起润滑作用,再缓缓插入肛门2厘米左右深,3分钟后取出。肛门测温时,要用手扶着体温表,以免小儿弄碎体温表刺伤肛门。 看体温表时,应横持体温表缓缓转动,取水平线观察水银柱所示温度刻度。体温表用后,要用75%的酒精消毒。 正常人体温一般上午比下午高,刚出生1个月的小儿上午比下午高0.25℃,6个月的小儿上午比下午高0.5℃,1岁以后高1℃。 、神经方面: 女人皮肤里的“传感器”比男人身上的灵敏,女性有繁殖后代的使命。在怀孕期间,子宫内的胎儿需要恒温环境,而子宫在躯干内,所以,女人的躯干需要得到更加周密的保护。要实现这一目标,女人皮肤里的“传感器”必须更加敏感 2、激素方面: 女性卵巢形成黄体,黄体分泌孕酮会使体温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对孕酮(又称黄体激素)作用极为敏感,一定量的孕酮(12,8nmol/L)即可引起体温升高 3、女性的体内脂肪较男性为高这也应该是一个原因 婴儿出生后,正常的体温较成人稍高,且易波动。这是因为小儿新陈代谢旺盛,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 一般小儿的正常体温在37~37.2摄氏度左右,少数小儿一天中最高体温可达37.4摄氏度。除此之外,小儿体温在一日之间可有较大波动,年幼儿一日之间体温可相差0.5~1摄氏度,稍大点的则在1摄氏度以上。饭后、运动后、洗澡后、大哭后、大量出汗后及天热、午后体温较高。相反,上午和睡眠时体温较低。 由于个人的正常体温有差异,因此,并不是所有孩子的正常体温均能达到37.2摄氏度,或每日上下午体温均有0.5~1摄氏度的波动。在一些疾病早期,病情较轻时,孩子都有低烧现象,如果这些孩子平时的正常体温低于37摄氏度的话,在其患病的早期阶段,低烧温度则可能只在37.5摄氏度左右,对于这种情况则必须予以重视。 正常体温的测量方法是在早晨8点左右、午后3点左右、晚上8点左右各测一次体温,连续测量几天,取其最稳定的值即为正常体温。
Ⅹ 多少度以上算发烧
36.5摄氏度左右。
低于35为低热
高于37.3为发热
高于38.3为中度发热
高于39.3为高热。
以上说的是腋下测量温度。
在健康状态时,如饮食正常,衣着适宜,人体的体温一般是比较恒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于36.2000 ℃~37.3000℃),而不因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但人体正常体温并不是指某一具体温度,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如对大多数正常人来说,口腔体温范围在36.7℃~37.7℃之间 (而37.19℃仅是一个平均值),腋窝温度范围在36.0℃~37.4℃,直肠温度范围在36.9 ℃ ~37.9℃。人体的体温虽然比较恒定,但人类个体之间的体温有一定的差异,少数人的标准体温可低于36.2℃,也可高于37.3℃。即使同一人体温在一日内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昼夜间体温的波动可达1℃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