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耐力训练最大心率多少合适
㈠ 运动量和心率的问题,多少算合适而不过度
没事儿,我也是一名运动员,我们平时训练完测心跳都在250 左右,心率与运动量的大小,运动强度有关,只要在身体的承受范围内就没事。
练体育就是要吃苦,体育就是不服输!加油吧,兄弟……
㈡ 一位35岁的男士,安静心率为65次/分钟,若其从事心肺耐力训练,他的运动心率应在哪个区域范围内
可以用公式来算 如下:
1 预测最大心率=220-35(年龄)=185 bpm
2 心率储备=185 -65(安静心率)=120 bpm
3 120(心率储备)*70%= 84bpm
4 训练心率=65(安静心率)+84=146 bpm
也就是耐力训练大概维持在心率146次/分钟左右,仅供参考
㈢ 健身 心率保持在 多少/时 比较好
一般成年人是平均在75次/分左右,经常运动特别是长跑的人,心率会比较低,一般在60次每分左右。
㈣ 一般人要提高心肺功能,运动心率应控制在150-170次/分之间,运动时间为20-60分钟,这句话是正确还是错误
基本正确,具体说是做有氧运动,慢跑,游泳,登山等等。以慢跑为例,开始时间达到20分钟左右,经过一段时间适应曾加到30分钟以上,有效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5~85%之间(最大心率=220-年龄)。最重要的是有持续性,跑的过程中不能停!
㈤ 提高心肺功能,运动达到80%的心率。是一开始跑就得达到吗,还是只要跑着跑着达到就行
其实跑步也讲究“物极必反”,跑者应该注意跑量。如果超过这个量,效果不仅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可能还会导致运动损伤,影响运动兴趣。如果运动量太小,也不能对身体形成太多的刺激,导致达不到锻炼的目的。
跑步的最佳运动量是多少呢?
因此,美国有氧运动专家做了这样一项实验研究,随机选取了80位实验者,并安排在一个有着不同运动量的跑步时间表上,再进行很长时间内的跟踪研究。
实验结论如下:每周跑步2次,每次跑步时间为20分钟的实验跑者,身体素质与锻炼前相比,并没有什么差别。每周跑步3次的实验跑者、并持续运动30分钟或者每周跑步4次、每次持续运动20分钟的实验跑者,身体素质比锻炼前略有提高;而每周锻炼5次的实验跑者、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身体素质提高的效果最明显。
美国有氧运动专家,综合以上实验数据进行研究结论如下:在跑步运动中,跑者的心率达到有效范围内,才能有明显的运动效果,实验范围是60%~80%之间的最大心率。只要跑者的心率保持在有效心率范围内,并持续运动30~60分钟、锻炼3~5次,就能达到跑步的最佳效果。
有氧运动是中等强度的持续运动,使器官消耗体内能量,改善并增强器官和组织的功能,以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想要减肥或想通过跑步增强体质的跑者们,运动时间一定要长,且运动强度不能过大,坚持小强度、长时间的运动方式。
如果跑者的运动时间低于20分钟,或运动强度低于最大心率的60%时,则身体器官受到的刺激不足以促进自身功能的改善,也不达到燃烧脂肪的目的。
如果运动时间超过60分钟,或大于80%的最大心率,则脂肪的分解速度会大打折扣,身体容易进入疲劳状态,导致运动过度,体力在短时间内无法正常恢复,并影响运动效果。
跑步持续时间疑点
例如:同样的5公里、同样的运动时长,可以是运动过程中不停歇,也可以是每跑完1500米休息2~3分钟、分3~4次跑完,前者的运动效果却要比后者好得多。(变速跑除外)
建议:虽然跑步健身的最佳效果需要跑者保持在60%~80%的最大心率,并持续运动30分钟以上,但这仅仅是专家们给出的参考范围。在日常运动中,每个人的年龄、身体基础都不一样,所以运动量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安排,发现身体不适,一定不要勉强进行,立即停下休息,健康才是我们跑步的唯一目标。
㈥ 在进行心肺耐力锻炼的时候,如何使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
指的是进行运动负荷时,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耗氧量和心率也增加,在最大负荷强度时,耗氧量和心率不能继续增加时心率达到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