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样件比对探测度是多少
⑴ DFMEA的控制措施如何与具体的设计开发任务关联起来
DFMEA的控制措施如何与具体的设计开发任务关联起来?有人认为,产品开发的输出图纸、技术规范、测试大纲都有与DFMEA关联。是如何关联的,好像也说不清楚了。
先说我们的观点,我们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还是没有将DFMEA的预防措施与探测措施,和后续的开发活动的输出,如图纸、技术规范、测试大纲等关联起来。或者说,大家做DFMEA是为了应付审核,为了给项目经理必要的交付物,没有真正的将DFMEA的输出,与开发任务真正地关联起来。
DFMEA的现行控制措施分为预防措施和探测措施,预防措施应明确使用了何种设计计算,通过了哪些严谨的仿真、模拟分析,最终得出了设计决定。而探测措施是在设计决定后,为了验证你的设计是否正确,通过制作原型样件,经过什么样的试验,验证尺寸、功能、性能是否达成。
预防措施归纳一下,就是使用了什么方法,如仿真、模拟分析、设计计算等,确定设计为多少,比如:通过模拟分析确定孔的内径为10+-0.1mm。
预防措施的内容,由具体的预防措施和设计决定组成,具体的预防措施可以是对标分析报告、模拟仿真分析报告、参考内外部的标准、工程师的经验等。而设计决定就是材料的选择、技术参数的决定、尺寸公差、表面处理等,这些设计决定最终进入到图纸、BOM、技术规范中。
预防措施与设计决定是相辅相成的,在项目FMEA的逻辑中,先有预防措施,才能得出设计决定,而在基础FMEA或后续的FMEA活动前,设计决定又作为功能和要求输入到FMEA中。
探测措施归纳一下,就是使用原型样件、OTS样件做了哪些试验,包括明确试验的类型和标准。如手工样件进行抗拉强度测试(GBXX标准)。
探测措施的内容,设计开发的阶段或状态下制作的样件和测试方法组成,具体的样件可以是原型样件,也可以是正式工装的OTS样件,测试方法包括了通过/不通过的测试、试验到失效、老化测试等三种方法,从探测措施的有效性来讲,模拟产品的使用工况的老化测试,更容易发现设计失效。这些探测措施落实到DVP设计验证计划中去了。
探测措施与DVP也是相辅相成的,DFMEA团队针对失效原因和失效模式制定探测措施,具体就是做什么类型的测试,这些测试内容组成了DVP设计验证计划。
往往开发部门也会针对系统、组件制定测试大纲,而这些测试大纲又为DFMEA的探测措施提供了输入。
⑵ 福田康明斯样件阶段分为几种
福田康明斯样件阶段分为四种:设计阶段、制造阶段、调试阶段和维护阶段。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技术人员根据客户的要求,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出福田康明斯样件的图纸,并将其转换成机器可识别的指令代码。
制造阶段:在制造阶段,工人根据设计的图纸和指令代码,利用机器工具将福田康明斯样件制造出来。
调试阶段:在调试阶段,技术人员根据客户的要求,对福田康明斯样件进行细节调整,以确保福田康明斯样件的质量和性能。
维护阶段:在维护阶段,技术人员会定期对福田康明斯样件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福田康明斯样件的正常使用。
⑶ PCPA TS16949体系当中是什么意思啊!!!!
PCAP应该是GM(上海通用五菱)的控制计划评审,具体检查内容如下:
1.在生产工厂是否具有最新更改等级的图纸?
2.供应商图纸是否获得最终顾客批准?
3.图纸是否完整 (公差, GD&T, 正确基准, KPCs 等)?
4.是否具有全部的技术规范/产品和分总成技术规范?
5.如果供应商负责设计,是否使用DFMEA来制定PFMEA?
质量体系文件
6.是否具有PFD/PFMEA/PCP的制定流程及修改流程?
7.是否具有过程流程图PFD?
8.PFD是否包括材料接收、返工、报废、检测/检验和发运?
9.PFD是否包括在物料接收、生产过程、成品及发运区域的标识和零件识别?
10.是否具有PFMEA?
11.PFMEA是否可接受(RPNs, 编号与PFD一致并包括 KPCs/PQCs/KCCs)?
12.是否有记录表明PFMEA是经常并是最新更新的?
13.通过制定PFMEA供应商是否能够理解和记录那些需要进行缺陷预防的过程?
14.是否理解如何使用频度数和探测度数评价并通过审查过去的数据来验证RPN?
15.供应商是否理解使用何种质量工具以及如何制定分析数据来制定PFMEA?
16.是否具有跨部门小组来制定PFMEA/PCP?
17.是否对所有缺陷探测区域进行审查并具有计划成为预防?
18.是否具有持续改进流程来降低RPN?
19.是否具有过程控制计划 PCP?
20.PCP是否可接受 (编号与PFMEA和流程图一致, 包括KPCs/PQCs/ KCCs, GP-12 如适用和最新的EWO)?
21.PFMEA中列出的“现有控制方法”是否在PCP中详细列出?
22.对PFMEA中高RPN分值的项目是否在PCP中有过程控制方法?
23.PCP中是否列出KPC/PQC/KCC?
24.每个操作所进行的抽样大小和检查频次是否合理?
25.供应商是否能够保证所有图纸上的尺寸和要求在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和接收检验中都能够得到满足?
26.零件质量特性及影响的过程参数是否得到识别并控制?
27.是否有流程来识别和管理分供方的传递特性,包括从分供方获取数据来确认传递特性被监控并符合?
28.PCP中是否对失控状态规定了反应措施?
29.供应商是否为特定项目识别出操作者技能需求和培训需求?
30.供应商是否具有有效的流程来进行更改管理?
质量体系实施计划
31供应商是否能够证明零件需要的材料是经过批准的?
32是否有控制能够保证只有经过批准的入厂材料才能被用于生产?
33是否对分供方的管理有规定包括对关键分供方的识别?
34是否定期对采购零件和材料进行检测和验证?
35是否有负责供应商选择、质量管理的人员?
36负责入厂材料控制检查的人员是否清楚出现不符合时采取何种措施?
37对有可追溯性要求的零件是否具有控制将可追溯性从成品追溯到原材料?
38对返工/返修和报废是否具有控制和流程,包括记录、评审、隔离、封存和处置?
39工作场所是否合理布置并与PFD一致?
40是否所有工具和量检具都合理标识?
41所有量具是否均具有有效校准?
42是否所有的工具和量检具都得到验证?
43重复性和再现性是否小于 10%?
44是否所有量检具都具有操作指导?
45每个操作工位是否具有操作指导书?
46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否足够详细来指导操作,包括不合格零件的处理?
47是否具有标准化作业?
48标准化作业是否被遵照执行?
49操作者是否理解指导书的内容?
50操作者是否得到适当的培训?
51是否使用边界样件?
52是否使用标准样件来确认检验?
53是否使用标准样件来确认防错装置?
54是否有工装的预防性维修计划并得到实施?
55是否有设备的预防性维修计划并得到实施?
56按照控制计划要求的试验和检验是否得到实施?
57控制计划中有SPC要求时,数据是否合理的记录和收集?
58上、下控制限是否是最新的?
59数据和控制限是否合理?
60失控点是否具有整改措施?
61最终产品审核结果是否可以接受?
62制造过程是否表明所要求的能力和性能?
63包装和材料搬运是否可以使零件避免损坏?
64在制品和产成品搬运操作指导是否在整个过程包括发运区域和返修/返工区域得到实施?
65供应商是否使用适当的统计技术方法来控制过程?
66SPC数据是否得到维护和监控?
67是否具有流程来验证新机器/设备的能力?
68所有零件是否标识清楚?
69是否具有良好的零件和材料储存条件?
70是否具有料车和料厢的维护计划?
71是否具有机器/设备保养维护计划并得到实施?
72非计划性停线是否得到监控?
735S是否得到实施?
74如果生产在1班以上,则信息如何在班与班之间传递?
管理层的质量体系实施
75是否有流程和记录跟踪停线状态?
76是否有流程和记录跟踪报废状态?
77是否有流程和记录跟踪紧急发运状态?
78是否有流程和记录跟踪工厂问题报告?
79管理层是否能够保证失控状态得到控制?
80问题是否被及时沟通到能提供帮助和解决的人、支持系统是否能够支持操作者?
81是否具有定期的经常的管理层质量活动?
82是否对不同顾客的抱怨问题有记录并分析和跟踪解决?
⑷ 数控机床搬迂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关于数控机床搬迂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摘要:很多环节,必然会影响生产,而提高搬迁效率,尤其数控机床搬迁效率,减少搬迁对生产造成的影响,缩短搬迁周期、确保搬迁质量是企业搬迁的核心,也是必然要求。
1 概述
数控机床是现代制造业的基础装备,是机械加工设备的核心,其加工精度、生产效率及可靠I生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生产效率高(一般为普通机床的3~5倍)。随着城市发展、环境整治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等各种原因,目前被商住楼字包围的企业需要进行搬迁会逐渐增多。企业搬迁,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很多环节,必然会影响生产,而提高搬迁效率,尤其数控机床搬迁效率,减少搬迁对生产造成的影响,缩短搬迁周期、确保搬迁质量是企业搬迁的核心,也是必然要求。
数控机床大体分成几部分,如机床床身、刀库单元、电气柜、排屑器、油雾分离器、控制面板、立柱、工作台、外壳等部分。数控机床的搬迁,包含有精度检测、拆卸、运输、安装等几个步骤,在减少搬迁对精度影响的前提下,如能降低拆卸、安装的工作量,会有效的提高数控机床的搬迁速度。
2 数控机床常见的精度要求及搬迁精度检验项目的制定原则
2.1 数控机床常见精度要求及传统检测方法
2.1.1 几何精度:包括直线度、垂直度、平面度、俯仰与扭摆和平行度等。传统方法采用大理石或金属平尺、角规、百分表、水平仪、准直仪等工具,由于工操作,手工记录数据与计算。
2.1.2 位置精度:数控机床位置精度包括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和微量位移精度等。传统方法采用金属线纹尺或步距规、电子测微计、准直仪以及激光干涉仪等工具进行测量。因为受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数据的采集及处理都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
2.1.3 工作精度:工作精度是衡量机床 色的重要指标,是数控机床加工能力的直接反应。美国NAS979在20年前就制订了标准化的“圆形一菱形一方形”试验。实施时,要准备铸铁或铝合金试件、铣刀及编制数控切削程序。用高精度圆度仪及高精度三坐标测量机检验试件精度。该方法需要仔细定义试件的切削方法和测量切削结果,它可能要花几天时间,而且依赖于计量室的条件。
机床加工能力的高低,主要是重复定位精度,如果一台机床的'重复定位精度能达到0.005mm ISO标准),就是一台高精度机床;超过0.005mm(ISO标准),就是超高精度机床。高精度的机床,一定要有好的几何精度及好的轴承、丝杠等传动部件。要加工出高精度零件,不只要求机床精度高,还要有好的工艺方法、好的夹具、好的刀具等各种因素。
2.2数控机床的搬迁,不是对数控机床进行维修或大修,只是通过对机床的拆装将机床从一个地方搬迁至另一个地方,因而不可能获得机床的几何精度及位置精度的提高,更不可能使机床的加工精度得到提高。相反,由于对机床进行了拆解,可能会对机床的几何精度及位置精度造成一定的影响。除非机床是由于长时间未作水平及传动机构反向间隙的预紧消除,才会使机床这类精度获得提高。
2.3 搬迁前后对机床进行精度检验,是对搬迁工作及质量的最重要的验收标准,精度检验项目越多,越能反应搬迁对机床各种精度的影响。但是检验项目越多,所花费的时间就越多,就会使机床搬迁的时间加长,影响搬迁的进度。因而必须合理的选取检验项目。
几何精度是机床精度的基础,因而搬迁时需对几何精度进行检验。只要搬迁及员装运输时未发生碰撞及震动,不可能对平面度(如工作台平面度)产生影响,因而几何精度中平面度可以不进行检验。位置精度主要是传动部件(如丝杠)的自身精度及装配质量。在搬迁中,只要对各运动轴进行可靠的固定(如有专用工装,则需要使用专用工装),吊装运输过程注意慢起缓放、平稳运输,避免震动,是不会对传动部件造成伤害的,因而对位置精度,没有必要按国家标准进行,否则将有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位置精度的检测上。对位置精度的检测,可以使用变通的方法,即在各工作轴的全行程内,确定几个点(作好标记)使用百分表(或千分表),进行正反向间隙的检测,验收时在同样位置进行,以此检测搬迁过程有无对传动部件造成损伤。
工作精度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在搬迁时只需对搬迁前后的加工能力作一比较,以此测搬迁的影响。因而只需采用相同材质的样件,在相同的刀具、工装、位置及加工程序等条件,对样件进行加工并比对。
因而,搬迁检验项目只需设立几何精度项目、重复定位的检测及样件加工几项,这样既能反应搬迁前后对精度造成的影响,又能减少精度检测时间。
图1为Starragheckert LX-05 1型数控机床坐标轴专用工装固定示意
3 数控机床搬迁时的拆装原则
因为机械磨损及变形等原因,拆卸再行装配后,将精度恢复到拆卸前状态会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甚至难以恢复原有精度。因此,在对数控机床进行搬迁时,以尽量少拆、尽量整体搬迁、尽可能不拆坐标轴为原则。拆卸时需首先确定吊点,在不影响吊绳起吊的情况下尽可能不拆。表1中给出了不同特点的机床在拆装时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第一种情况由于进行整体搬运,搬迁对机床的影响最小,基本不会对机床造成损伤。随着拆解部位的增多,搬迁对机床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4 吊装运输规程
4.1 机床进行平面搬运、吊装、装车、运输及卸车时不得磕碰,要选择合适的吊点慢吊轻放,吊绳和机床接触处要采取保护措施。机床转运时需平稳,避免震动。图4为Turbomill 2000xl型数控机床主体的吊装状态。
4.2 根据机床位置及现场情况,选用合适的平面转运方法。可使用叉车或轮胎汽车起重机进行,用叉车时应有保护绳捆绑,用汽车吊使用机床吊点或吊索,吊索与机床接触处应有保护垫层,防止拉伤表面。选用合适的吊绳及吊装工具等。
⑸ 样品管理中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内容:对样品的运输、交接、处置、保护、存储、保留和清理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控制,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可识别性及其妥善处理。
要求:
1、 具有足够的均匀性。仅仅是为了保证技术标准应用效果在不同空间应用的一致性,即满足文字标准中的技术指标的要求即可以了。但是由于它需要在不同空间中进行量值传递,即不论是在上海还是在北京,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在测量一批材料中不同的标准样品时所提供的值就是一致的。
2、 很好确定了的。即要求这个标准值是可靠的。我们不要求其非常准确只要求应满足文字标准中的技术指标要求。这里要强调说明的一点是,所谓"很好确定了的"的含义之一就是标准样品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以保证在不同时间中进行量值传递。即保证其在有效期内是均匀的,可靠的。
(5)标准样件比对探测度是多少扩展阅读
样品作为商品的品质代表展示时,代表同类商品的普遍品质,包括商品的物理特性、化学组成、机械性能、外观造型、结构特征、色彩、大小、味觉等等。
1、当样品被作为产品推广展示时,可以使买方对商品的整体特征有个非常清晰的概念和了解。通常在使用样品表述时,都会辅助文字或图形说明。
同时,作为展示所用的样品与实际交易的商品的品质可以出现差异,买方不能根据样品品质要求生产商或销售商承担责任。
2、将样品品质作为交易中商品交付标准的,卖方要承担交货品质与货样必须一致的责任。如果交付商品的品质与样品不同的,买方可根据样品标准要求卖方承担责任。
凭样品交易在商品品质比较复杂、描述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简单约定:凭样品交易确实比较容易,所以这种模式在现实中经常用到。
但完全依据样品标准来交付商品的情况并不常见,约定商品各项标准都严格与样品一模一样,实践中非常难操作。
通常运用样品标准作为支付依据的,都只是将样品标准作为商品某方面的品质依据,比如:颜色、款式等。如果生产商制作的商品在货物品质上不能做到完全一样的话,不应为了简便而采用这种支付方式。
⑹ 防盗门最新的国家标准是什么
防盗门最新的国家标准如下:
1.范围
标准规定了防盗安全门的通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是设计、制造、验收防盗安全门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居民住宅及其他民用建筑使用的防盗安全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BG/T 5824-1986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
GB 10408.1-1989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
GA/T73-1994 机械防盗锁
3.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防盗安全门牌号burglary resistant safety door
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抵抗一定条件下非正常开启,带有专用锁和防盗装置的门。
3.2安全级别 safety class
在规定的破坏工具作用下,防盗安全门最薄弱环节能够抵抗非正常开启的净工作时间的长短。
3.3平开门flush door 门扇为整体结构,较链装于门侧,向内或向外开启的单扇门。
3.4折叠门folding door 门扇由多扇(根)组成的门。包括拉闸式和多扇较链折叠式门。
3.5栅栏门牌号fence door 门扇由多条(片)固定栅棍组成的门。
3.6定时锁 time door 锁的开启时间可以受到控制的一种自动锁。
3.7双向锁 double faced lock 带有内、外锁头的专用锁。
3.8专用锁 special lock 锁芯明显不同于单排弹子结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异物在1min内不能打开的锁具。
3.9防撬锁 burglary resistant lock 头门时主锁舌处于自锁状态的专用锁。
3.10普通机械手工工具有 common machine hand tools 普通机械手工工具包括各种式样的凿子、锉子、楔子、钳子、螺丝刀、扳手、钢锯、长度不大于600mm的大铁剪、1.2kg的手锤钻、长度不大于600mm、直径不大于50mm的各种形状撬棍和撬扒工具。
3.11便携式电动工具 portable elecric tools
便携式电动工具包括钻头直径不大于12.5mm的手电钻、冲头直径不大于25mm的便携式电锤或气动锤。
3.12 15375px2 opening 15375px2 opening
最小边长尺寸为152mm的矩形开口、直径为281mm的圆形开口或斜边为497mm长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3. 13门体试验设备 door testing equipment
可将防盗安全门安装并固定住的一种试验设备,该设备在刚度和强度上可以满足安全门破坏性试验和操作功能试验的要求。该设备应可安装多种尺寸规格的防盗安全门,悬摆横梁应可上下、左右移动。
4. 产品分类及标记
4.1防盗安全门产品根据其安全级别、结构型式、门扇关闭方向进行分类,并给出相应标记、代号。
4.2防盗安全门产品的标记为FAM。
4.3防盗安全六产品的安全级分别为A、B、C三级。
4.4防盗安全门产品按其结构型式(门型)分类如下:
a)全封闭平开门,用P表示;
b)栅栏式平开门,用S表示;
C)栅栏式折叠门,用Z表示;
4.5防盗安全门产吕按其门扇关闭的方向分别使用如下代号:
门扇关闭方向代号说明图例
5.0 门扇顺时针方向由内向外关
5.1 门扇顺时针方向 由外向内关
6.0 门扇逆时针方向由内向外关
6.1 门扇逆时针方向由外向内关
4.6 产品标记代号排列顺序
5技术要求
5.0门顺时针由内向外关
5.1一般要求
5.1.1所有金属和木质构件表面化均应进行防腐蚀处理,漆层应有防锈底漆,漆层表面应无气泡和漆渣,电镀层色泽均匀,镀层无脱落。
5.1.2栅栏式折叠门的铆接应采用高强度铆钉,铆接质量应保证铆钉中心线没有明显偏移现象。
5.1.4在锁具安装部位以锁孔为中心,在半径下不小于100mm的范围内应有加强防钻钢板,以阻止穿透门扇一个孔洞,从而拆卸锁具、打开门扇的破坏。
5.2安全级别
各种结构形式的防盗安全门在规定的破坏工具作用下,按其薄弱五一节能够抵抗非正常开启的净工作时间的长短分级如下:
平开全封闭式防盗安全门 平开栅栏式、折叠栅栏式防盗安全门
A级:15min A级:10min
B级:30min B级:20min
C级:45min C级:30min
5.3 门框、门扇尺寸
5.3.1钢门框的制作钢板,其厚度不应小于2mm.
5.3.2钢门框上有锁孔时,其与锁舌(栓)的最大配合间隙不应大于3mm
5.3.3门扇与门框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8mm,门扇与门框配合活动间隙不应大于4mm。
5.3.4门扇与门框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8mm,门扇与门框配合活动间隙不应大于4mm。
5.3.4门扇与门框铰链边贴合面间隙不应大于2mm,门的开启边在关门状态与门框贴合面间隙不应大于3mm.
5.3.5门扇与地平面铰链边贴合面间隙不应大于2mm,门的开启边在关门状态与门框贴合面间隙不应大于3mm。
5.3.6门框、门扇对角线尺寸、门扇外形尺寸公差符合表1规定。
5.3.7门框与门扇之间或其他部位可以安装防闯装置,装置本身及连接强度应可抵抗30kg沙袋的9次冲击而不产生断裂或脱落。
5.3.8门扇在30kg沙袋软冲击载荷作用9次后,不应产生大于5mm的凹变形。
5.3.9栅栏式防盗安全门水平或垂直方向的栅栏间隔不应大于60mm,u单个栅栏最大面积不应超过250mm X 60mm。
5.3.10栅栏式防盗安全门安装锁具的钢制面板厚度不应小于4mm,其沿门扇高度方向的最小尺寸不应小于300,沿门扇宽度方向的尺寸应可保证与门扇框架整体连接。
5.4门铰链
5.4.1门铰链应能支撑住门体重量,门在开启90º过程中,门体不应产生倾斜、门铰轴线不应产生大于2mm位移。
5.4.2门铰链应转达动灵活,在49N拉力作用下门体可灵活转动90º。折叠门扇(或根)的铰链在49N力作用下,应可收缩开启,其整体动作就应一致。门扇折叠后,其相临两扇面的高低差值不应大于2mm。
5.4.3门铰链在强度上应可承受使用普通机械手工工具对铰链实施冲击、錾切破坏时传给铰链的冲击力和撬扒力矩,在规定的时间内,门铰链应无断裂现象。采用焊接进,焊接不得高于铰链表面。
5.4.4门铰与门扇的连接处,在6000N压力作用下,力的作用方向为门的开启方向,门框与门扇之间不应产生大于8mm的位移,门扇面不应产生大于5mm的凹变形。
5.5门锁
5.5.1机械防盗锁
防盗安全门上安装的门锁最低应符全GA/T73中A级别机械防盗锁的技术要求。图纸上应标明选用的机械防盗锁的产品型号和制造厂名称。
5.5.2电子密码锁
5.5.2.1电子密码锁输入开启密码前,可以设有开启程序,该程序应简短、可靠、易记,并可定期或非定期更改。门被关闭后,电子密码锁即应进入锁闭状态。
5.5.2.2电子密码在感应不大于100N撞击力的激励时,不产生误动作和损坏现象。
5.5.2.3电子密码锁设有时间密码时,在24h的工作期间内,其开启时间的准确度不应超过±2min。
5.5.2.4如果是采用改变接线位置来更换电子密码锁的密码是,其接插件的插件耐久性应可达到6000次不出故障。焊接引出线或接插件引出线在49N拉力作用下持续1min,不能产生断线、脱焊和接触不良现象。如果用密码改变密码,其密码盘在6000次按键动作中不应出现故障。
5.5.2.5连续三次输入错误密码时,电子密码锁应能触发报警。在报警状态,电子密码锁处于不解码状态。电子密码锁失效、断电时,应有紧急开启手段。
5.6防破坏
防盗安全门在普通机械手工工具、便携式电动工具等相互配合作用下,在A级、B级、C级规定的净工作时间内,应该不能打开门或切割出一个穿透门体的15375px2的开口。
5.7报警装置
5.7.1防盗安全门可以安装报警装置,其安装位置应不易遭受外部破坏,且不影响门的开启。
5.7.2报盗信号显示可为两种形式,即本地声音报警或接入报警传输网络。
5.7.3门扇及门框遭受下列方式之一的入侵攻击时,报警装置应在30s内发出报警信号。每次报警时间不应少于1min。
a)门体遭受300N以上的冲击力;
b)金属敲击门扇、门框的声级大于100dB(A)。
5.7.4 C级防盗安全门的报警装置还应对下列方式之一的入侵攻击产生报警信号。
a)火焰切割门扇金属;
b)用钥匙连续开启锁具时间超过100s
5.8电源
5.8.1报警装置或电子密码锁用一次或二次电池供电,当工作电压下降到额定值的80%、或产品规定值时,应有欠压报警指示。
5.8.2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85%-110%范围内变化时,报警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5.9电气安全要求
5.9.1防盗安全门上使用交流电源时,其电源引入端子与外壳或金属门体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环境条件下不小于200MΩ,湿热条件下不小于5 MΩ。
5.9.2防盗安全门上使用交流电源时,其电源引入端与外壳或金属门体之间应能承受 5Hz、2KV交流电压的抗电试验,历时1min应无击空和飞弧现象。
6试验准备
6.1试验人员
6.1.1试验人员应有开启门锁、门体的专门技能。试验人员应研究防盗门的技术图纸、所用材料特性。针对其薄弱环节确定试验先后顺序及试验具体部位。
6.1.2由两名试验人员组成破坏性开启试验小组。试验小组根据产品具体情况确定试验样件制作与试验条件。进行防盗门破坏试验时,两名试验人员应轮流进行。
6.2试验样件
6.2.1试验样件应与整机产品某部位在结构、材料及尺寸上相一致,每一个试验部位的试验件数量为1-3件,由试验小组确定。
6.2.2试验样件在设计、制造时,应充分考虑试验设备对试验样件的装、卡要求,装、卡不应影响试验样件的等效性。
6.2.3试验样品安装
防盗安全门要按照实际要求安装在门体试验设备上或专用的试验固定支架上,然后进行功能检查和其他试验。
7.试验方法
7.1破坏试验
防盗安全门至少应进行以下破坏试验:
钻掉锁芯,用螺丝刀转达动锁体,打开门或推动折叠门;
A)钻掉锁芯,用螺丝刀转动锁体,打开门或推动推叠门;
B) 用钢锯锯割、錾切栅栏门的栅条、用长錾子錾切锁体,用撬棍子撬断锁体连接件;
C) 锉磨、冲錾折叠门铰链、铆钉,撬扒折叠门扇缝,试图拆除折叠门扇;
D) 钻、錾门框铰链处,用扁刃撬扒工具拆卸门铰链;
E) 用套筒或类似扳动工具对门把手施动扭矩,以图震开、冲断锁体内的锁定档块或铆钉;
F) 用钻切、锯、錾、撬、撕等方法,试图在门扇上打开一个15375px2的穿透门扇的开口;
G) 錾掉门框锁定点处的金属,在锁定点的上、下间隙伸进撬扒工具,试图松开锁舌。
试验结果应符合5.1.4、5.2、5.4.3、5.5和5.7的要求。
7.2外观及尺寸检查
对外观及尺寸进行检查进,应使用以下量具:
钢卷尺、钢板尺、厚薄规,刻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
深度尺,300mm以上直角尺,长度为1m钢制平尺。
7.2.1表面处理检查
在入库时间超过15d的产品中,用目视和刮掉局部表面处理层的方法检查处理质量,检查结果应符合5.1.1的要求。
7.2.2间隙检查
用厚薄规插进门扇与门框之间的间隙,插进门扇与门框在贴全面的间隙,以最大插进厚度作为间隙值,测量结果应符合5.3.2-5.3.5的要求。
7.2.3尺寸测量
使用适宜的量具测量门框、门扇两对角线尺寸、门框、门扇高度尺寸按图书馆1A-A和B-B位置测量,宽度尺寸按图1C-C和D-D位置测量,门扇厚度的测量位置按图示贺圆圈所标定的位置进行。以栅栏中心线为基准,测试栅栏门的栅栏间隔和单个栅栏面积,测量框、扇搭接宽度,框、扇间隙及栅栏门安装锁具的钢制面板,测试结果应符合5.3.1、5.3.3、5.3.5、5.3.6、5.3.9、5.3.10和产品图纸的精度要求。
测量结果应符合5.3.2-5.3.5的要求。
7.3门铰链试验
7.3.1门铰链受力稳定性
将门扇分别打开30°、60°、90°,门扇应能分别稳定停住。分别从30°、60°、90°角将门扇关闭检查铰链部分是否有窜动。检查结果应符合5.4.1的要求。
7.3.2门铰链转动试验
将弹簧拉力装置装卡在门把手上,通过弹簧拉力装置施加49N拉力,将门拉开;将弹簧拉力装置装卡在门的反方向,施加49N拉力,将门关闭。试验结果应符合5.4.2的要求。
7.3.3折叠门相邻扇(根)不平度
折叠式防盗安全门压缩折叠后,用深度尺测量相邻扇(根)的高度差值,测量结果应符合5.4.2的要求。
7.3.4门铰链破坏试验
按5.4.3规定的工具,由一名试验人员实施人工破坏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4.3的要求。
7.3.5门铰链与门扇连接强度试验
用20mm χ50mmχ 100mm的钢质压板,按图2位置放置,在压板上逐渐加静压力到6000N,并保持1min,检查框、扇之间的相对位移及门扇凹变形。试验结果应符合5.4.4的要求。
将防盗安全门安装在门体试验设备上,吊架横梁连接1500mm长的绳索,绳索端连结30kg重的球形沙袋作为悬摆,悬摆位置与落点的高度差值为800mm(如图3所示)。球形沙袋落点为门扇下一步1/3部位和所有的锁定点处,试验时每个落点冲击9次,每次冲击间隔时间为1min,一般应按落点位置决定试验样品数量。试验结果应符合5.3.7和5.3.8的要求(作5.3.7试验时,门锁应开启)。
7.5电子密码锁试验
7.5.1操作试验
按照电子密码锁的正常开启程序,进行5次开启试验,对专用程序应进行5次正确输入,5次错误输入试验;关闭门体,检查电子密码锁的状态;更换10次电子密码进行开启试验;修改专用程序5次,按试验选定的电子密码进行开启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5.2.1要求。
7.5.2抗撞击试验
将电子密码锁及键盘或其他密码操作装置固定在50mm厚木板上,让电子密码锁处于加电状态,在键盘防护外壳四周用板长45.mm的1.2kg锤头敲击5min,使用测量装置监测其撞击力不大于100N,进电子密码锁功能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5.2.2要求。
7.5.3定时试验
电子密码锁时间密码的测试应分别设定30.min、60min、240min、960min作为时间密码的周期,启用时间密码的同时启动电子计时秒表,在时间密码有效周期内,按照规定程序输入正确密码,重复5次;在时间密码的解除期内,按规定程序输入正确密码,重复5次,在时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应至少做一次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5.2.3的要求。
7.5.4引出线受力试验
将插接件引出线或焊接引出线固定在5kg重的验锤上,让引出线在试验锤的重力作用下保持1min,用目视和加电工作方式检查引出线的接触是否良好,试验结果应符合5.5.2.4要求。
7.5.5密码盘、接插件耐久性试验
在耐久性试验装置上,以不大于15次/min的速率按动密码盘6000次,将受试样品安装到电子密码锁上进行密码盘的电操作功能试验,从0-9的十个数字均应试验到;在插拔试验装置上,对接插件进行6000次插拔动作试验,测试插拔动作试验,测试接插件电性能。测量结果应符合5.5.2.4的要求。
7.5.6紧急开启接口试验
输入三次错误密码,检查是否产生报警状态;在报警期间输入专用程序及正确电子密码,检查电子密码锁的开启情况;人为制造电子密码锁出现电路故障而失效,检查电子密码锁紧急开启接口的功能。试验结果应符合5.5.2.5要求。
7.6门锁试验
7.6.1门锁试验
除互开率试验外,均按GA/T73-1994第7章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7.6.2互开率试验
随机抽取100把锁头,用其中一把的钥匙依次开启其余99把锁头,重复此试验。每开启一个锁头,在开启次数上加1,同号开启,在开启次数上加0.5并按下式计算互开率:
R
X%= --------- X 100%
T(T-1)
式中X%--------互开率;
T--------取样数量;
R--------开启次数。
当钥匙互相插不进的次数大于试验次数的0.1%时,则本批样品试验无效,需重新抽样。试验结果应符合5.5.1要求。
7.7报警系统试验
7.7.1报警触发试验
将报警装置按产品设计要求组成完整系统,用报警控制器报警信号情况。对防盗安全门5.7.3规定的入侵攻击,同时启动电子计时秒表,观察记录报警信号产生的时间及报警状态的变化情况,用人工消除报警信号。对这一过程连续重复5次。试验结果应符合5.7.1、5.7.2和5.7.3的要求。
7.7.2 C级防盗安全门报警试验
C级防盗安全门应按5.7.4规定的条件,按7.7.1的试验方法进行报警触发试验。试验结果应符5.7.4的要求。
7.7.3电源试验
7.7.3.1欠压报警试验
用数字显示的0-32V直流稳压电源代替一次或二次电池,调整到额定工作电压,测试产品的正常工作性能。将工作电压逐步下降,记录产生欠压报警时的电压值,用电子秒表记报警时间,观察报警显示状态。调整稳定电源电压到额定值的85%,检查产品功能。试验结果应符合5.8.2的要求。
7.8电气安全试验
将防盗安全门上安装的报警装置,电子密码锁从门上分离出来,组成单独完整的模拟试验样件,按GB10408.1-1989中的5.8.1和5.8.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9.1、5.9.2的要求。
8检验规则
8.1检验分类
检验分类为鉴定检验和质量一致性检验。
鉴定检验是用本型号的若干试验样品进行一系列完整的检验。当主要设计、工艺、材料及零部件更换或停产后恢复生产时均应进行。
质量一致性检验由四个检验组组成:
A组检验(逐批);交收产品时,全数检验。
B组检验(逐批);交收产品时,抽样检验。
C组检验(周期),半年进行一次。
D组检验(周期);每年进行一次。
8.2试验项目
8.3抽样规则
8.3.1防盗安全门只对B组试验进行组批,除破坏性试验外,产品在出厂前应逐台作A组检验,有不合格项时,产品不得出厂。
8.3.2进行C组检时,一般抽取批量产品的0.5%,批量小于1000台的产品均抽样5台。
8.3.3防盗安全门的B组试验抽样数量按表3.
8.4判定规则
8.4.1表2规定的试验项目如果有一项A类试验不符合要求,则判为不合格品。
8.4.2 发现A类不合格品时应立即停止检查,并在相应范围内采取措施;消除A类不合格品的因素后再提交检查。如涉及出厂产品,应进行事后技术处理。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1标志
防盗门均应有清晰牢固的标志。标志应有下列内容:
a) 按4.6条的规定标了有关代号及标记;
b)生产厂名或专用商标或符号。
9.2包装
9.2.1防盗安全门外包装应保证产品表面不受划伤,在运输贮放过程中不产生变形;门框与门扇之间应捆扎;报警装置与锁具等附件应单独包装。
9.3运输和贮存
9.3.1包装好的产品应能符合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的运输要求。
9.3.2存放产品的仓库必须有防雨水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