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的标准是多少度
❶ 什么是发烧的标准
超过人的正常体温了
若高烧38.5度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的,还是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细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头孢类),不要急于退烧,烧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来。
另外我想说的是不要迷信输液。医生说了,可以吃药的不要打针,可以打针的不要输液,关键是要用对药,而不是用重药。
注意是否有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情况存在。
主要的症状及原因有以下:
发烧的同时流鼻涕——感冒(感冒症候群)
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
持续发烧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热
在高温场所发高烧的同时,筋疲力尽——中暑症(日射病)
希望可以帮到你:
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
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幼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2、脱掉过多的衣物:
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温水拭浴:
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4、睡冰枕:
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5、多喝水:
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6、使用退烧药:
当婴幼儿中心温度(肛温或耳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烧药水或栓剂。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发烧,最好是找医生。但有时因不方便可先在家退烧。
一般体温在38以下,可不必退烧。
退烧的方法:
1、服用退烧药物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用臣功再欣就行,发烧较严重时可用福美松等药,但不能常用。小儿最好不要用阿斯匹林。
2、使用“解热栓”。
3、物理降温,一般仅用于紧急退烧。用湿毛巾(或酒精棉,慎用)擦孩子额、颈及胸部等处
❷ 感冒发烧的体温标准是多少
低热体温为37.3-38
中度发热体温为38.1-39
高热体温为39.1-41
超高体温为41摄氏度以上
❸ 发烧一般是多少度到多少度之间
发烧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体征,一般测量体温,采取腋下体温测量方法,正常体温在36度到37度,体温37.3~38度属于低烧,38度到39度属于中度发烧,39度到40度属于高烧,40度以上属于超高烧。
体温于神经、体液,精神各方面因素有一定的影响,轻微的波动属于正常现象,如运动后、情绪激动,喝热水后、体温可能超过37度,这种现象如果没有什么临床症状,也属于正常的体温。总之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低烧,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经过血常规的检查,综合分析。
❹ 多少度是发烧啊
1、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判定是否发热,最好是和自己平时同样条件下的体温相比较。如不知原来的体温,则腋窝体温检测10分钟超过37℃可定为发热。
2、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其次是结缔组织病(即胶原病)、恶性肿瘤等。发热对人体有利也有害。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的痊愈。
(4)发烧的标准是多少度扩展阅读:
1、发热也是疾病的一个标志,因此,体温不太高时,可通过多喝水来减少发热带来的不适感。非细菌感染引发的发烧不必使用抗生素。
2、温葡萄糖水能起到利尿降温的效果,在体温没有超过38.5°C时可尽量选择物理的方式控制体温。但如体温超过40℃则可能引起头晕、惊厥、休克,甚至严重后遗症,故应及时就医。
❺ 多少度以上算发烧
36.5摄氏度左右。
低于35为低热
高于37.3为发热
高于38.3为中度发热
高于39.3为高热。
以上说的是腋下测量温度。
在健康状态时,如饮食正常,衣着适宜,人体的体温一般是比较恒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于36.2000 ℃~37.3000℃),而不因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但人体正常体温并不是指某一具体温度,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如对大多数正常人来说,口腔体温范围在36.7℃~37.7℃之间 (而37.19℃仅是一个平均值),腋窝温度范围在36.0℃~37.4℃,直肠温度范围在36.9 ℃ ~37.9℃。人体的体温虽然比较恒定,但人类个体之间的体温有一定的差异,少数人的标准体温可低于36.2℃,也可高于37.3℃。即使同一人体温在一日内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昼夜间体温的波动可达1℃左右。
❻ 人体多少度以上算是发烧
1定义:体温是指机体内部的温度。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
0.5度
2具体介绍: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生理状态下,早晨体度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5~38度为低热,38~39度为中度发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人体温度相对恒定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
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如体温高于41度或低于25度时将严重影响各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甚至危害生命。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神经中枢调节的,很多疾病都可使体温正常调节机能发生障碍而使体温发生变化。临床上对病人检查体温,观罕其变化对诊断疾病或判断某些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正常平均体温37度,来自1868年乌德利希对2500名成年人腋下温度平均值。美国马里兰州医学院麦克维克认为测148人的口腔温度平均值为36.8度,测定结果表明:个体之间正常体温变动范围可达2.7度,每个人一天内不同时间体温可相差0.6度,正常人早晨6时体温最低,下午4时最高。体温38度以下一般认为是低热,38度以上认为是高烧
发热分度标准:
一般认为,正常的腋下温度为36度到37度。
(1)低热:体温为37.5到38度;若低热持续时间1个月以上,即为长期低热
(2)中度热:体温为38到39度;若发热持续2周或更长时间,即为长期中度热
(3)高热:体温在39度以上;若发热持续2周或更长时间,即为长期高热
(4)超高热:体温在41度以上
(说明:以上均为摄氏度)
❼ 多少度才算发烧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每个人的体温都不同,发烧体温却是相同的,发烧体温是多少?
各人的基础体温不一样,还有就是体温的正常值不是一个具体的点,而是一个范围。那么,虽然每个人的基础体温不同,但发烧的标准是一样的。下面我们来具体的说一下。
总结
人发烧的时候要时时观察,首先先要物理降温,如果持续高烧应该立即予以退烧和就医。
❽ 发烧是多少度到多少度之间
发烧是指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我国将体温升高超过正常体温 0.5℃(美国标准为体温达到华氏 100 度)定为发烧。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的影响。
因此判定是否发烧,最好是和自己平时同样条件下的体温相比较。如不知自己原来的体温,则腋窝体温超过 37.2℃ 可定为发烧。
❾ 发烧是多少度以上才算呀
发烧 发烧即体温不正常地上升了: 即肛探华氏一网络或摄氏三十八度以上,或口探华氏九十九度或摄氏三十七度半以上。一般以水银探热针作准。 腋探一般不能作准。 耳探亦未完全标准化。 什么是发高烧? 一般以肛探华氏一百零三度或摄氏三十九度半谓之高烧。危险与否是另一问题。 虽然小病可以高烧,反之大病可以无烧,但为安全计,一般都先假设高烧较严重直致以较找到肯定的原因。 为什么会发高烧? 发烧的原因极多。一般人最常见的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 婴儿发烧一般都不是出牙引起的。未看医生先假设是出牙发烧是很危险的想法! 婴儿发烧另一常见原因是防疫针后的反应。但同一时间亦可以是其他感染引起发烧,未看医生先假设一定是防疫针后的反应是危险的想法。 一般来说,观蔡小儿的行为及其他症状比单单注意温度高低更重要。 发烧有害吗? 发烧可以有害,亦可以有用。不能一概而论。 发烧的最大作用是警钟,它亦是身体免疫功能一部份。 而发烧的害处在于发烧的原因,而不在于温度高低。虽然小儿发烧通常是感染引起,发烧本身不造成伤害。但如果发烧引起发烧抽筋则另当别论。 发烧抽筋也是常见的。六个月至六岁的小孩中,大约有百份之三有发烧抽筋。发烧抽筋是有家族性和续发性的。全身性的发烧抽筋少于十五分钟一般不会伤害大脑的。抽筋通常发生于温度急速上升期间,而非在高烧期间。发烧加上抽筋也可能是脑膜炎或脑炎的早期唯一病征,也可以是肠胃炎或其他病的并发症,一定要立刻看医生了。 什么情况下发烧显示重病呢?一般来说,小儿如果有以下的症状便应快快看医生了:昏睡、太易发脾气、无精打彩、不停地哭、哭泣声弱、皮肤苍白、皮肤红疹、长流口水...等。一定要文刻看医生了。 小于六个月的婴儿发烧最好快快刻看儿科医生,凭自己观蔡太危险了。他们有时得重病会体温下降而非发烧呢。 应该如何处理发烧 最重要是观蔡有没有其他病征,这比温度高低更重要! 发烧时首要是饮大量的水。其次是帮助身体散热:减少衣物(不可太少)、开少少风扇(开冷气要很小心)。 可以服用正确份量的退烧药。千万不能过量。 高烧时用温水抹身或洗澡。但浸浴则要小心。 看过医生后,可以用退烧塞。千万不能过量。(在未看医生前便用退烧塞,便好像未知警钟响的原因便把警钟关掉-----愚不可及!) 不应该... 千万不要用过量的退烧药退烧。退烧药的作用只不过令病人舒缓痛楚,不能帮助病情。 小儿发烧切忌用亚士匹宁或含亚士匹宁的成药,尤其是水痘、感冒或病毒性的感染。可能引发的雷氏综合症足以致命,也可伤害肝和脑----非同小可! 不要以火酒沫身。这样会令表皮凉快,但同时表皮血管收缩,以致不能散热,内里烧更高更危险。 不要用棉被局出汗。成人都有一种经验----感冒之下醒来一身大汗,病便好了。这传统做法可能是由这误会引起的。其实是成人自己的免疫系统战胜了才出汗、降温、退烧 (因果癫倒了)。小儿发烧用“局身汗”的方法其实是错的----危险! 人是恒温动物,体温升高被称为发烧。人为什么会发烧呢? 我的解释是这样的: 关键词:化学反应平衡 催化剂 酶 酶的温度特性 酶的失效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具有催化剂属性,同是也具有一些无机催化剂所不具有的特性,比如在常温和常压下其催化效率比一般催化剂高10的7次方~10的13次方倍。最主要的特性还是酶的温度特性,即酶只能在一定的温度区间内起催化作用。正是因为酶的这些特性使得人体温度钳制在一个固定温度附近。我认为人的体温调解也是和酶有关的。 酶是怎样钳制人体体温的呢? 这就涉及到化学平衡的一些原理了。化学平衡的平衡关系取决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催化剂之所以催化就在于催化剂可以改变活化能从而调整化学平衡关系。人体体内并不是单一化学平衡而是有非常多的单一化学平衡组成的复杂平衡体系。在这里边一个平衡的反应物可能就是另外一个反应的生成物,各个化学平衡之间交错混杂,最终将人体温度钳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对正常人体温恒定的解释。 正常没有生病的人,身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平衡没有打破。因为酶活性不单受温度的影响,其他的比如PH值,压力等也有影响,当其他因素变化时酶的活性也会改变。其实病变时就是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发生了改变。酶的活性改变则化学平衡对人体温度的钳制作用就失效了,人体的多数主要化学平衡是放热的,所以发烧就产生了。 我认为发烧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体对疾病的反映,一种是人体对疾病的反应。怎么解释呢? 第一种是这样的:人体因为某种原因发生了病变,这种病变直接导致人体内的化学平衡紊乱,使得一些本来能够控制的化学平衡失控,进而人体温度发生变化。 第二种是这样的:病变并没有产生上边那种体温变化,但是人体的自我免疫系统却对这个病变有了应答,采取的手段就是用升高体温的来改变病变化学平衡相关酶的活性,达到自我免疫目的。 也可以说发烧这两种:一种是现象,一种是对策。有了这种认识之后对发烧的治疗方案自然就有了正治和反治之说了。 解答专家:彼得·纳林(Peter Nalin),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临床家庭医学医生、助理教授,该校家庭医疗住院项目主任 发烧即体温升高,通常与人体免疫系统受到刺激有关。正常体温大约在37摄氏度上下半度之间(98.6华氏度上下1度之间)变动。 发烧能支持免疫系统战胜感染剂,并使温度敏感型病毒和细菌不能在人体内顺利进行复制。 然而,感染并不是发烧的唯一原因。例如,滥用安非他命类药物和戒酒反应都可导致体温上升。环境压力也会引起中暑及相关疾病。 位于大脑底部的下丘脑相当于人体恒温器。它由称为热原的流动性生化物质激发,热原从免疫系统识别的潜在病灶开始,通过血液流动。人体组织会制造一些热原,许多病原体也会产生一些热原。下丘脑一旦发现热原,便会告诉身体加强代谢,产生更多的热量;并减少周围的血液流动,保持这个热度,从而导致发烧。通常情况下,儿童发烧更厉害,也更容易,这反映了病原体对没有经过考验的免疫系统的影响。 民间谚语说:“感冒时宜吃,发烧时宜饿。”发烧者真的应该像民间谚语所说的那样少吃或不吃吗?回答是肯定的。发烧的时候,人体所有功能在生理应激反应增强期间都被调动起来了。在交感神经系统已经被激活的时候,这种生理应激反应增强期间的消化刺激会过度刺激副交感神经系统;发烧期间,人体可能会错误地把从肠道中吸收的物质当成变态反应原;最终,过度发烧偶尔会引发痉挛、虚脱和神志失常,所有这一切都可能因为进食而进一步恶化。 有时候,发烧可能会严重到影响身体健康。例如,发烧超过105华氏度,就能威胁重要蛋白质的完整性和功能。细胞应激、梗塞(心脏病发作)、组织坏死、痉挛和神志失常等都是潜在的不良后果。如果发烧的程度超过了人体自身的降温能力,使用“凉毯”和其他方法都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