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资水平 » 上坟一年多少次

上坟一年多少次

发布时间: 2022-05-12 19:06:42

A. 长辈去逝后,按传统观念和习俗,多少年进行一次大的祭奠

1:一般祭奠过世老人有以下几个日子:春节前、清明节、七月十五鬼节、十月初一烧寒衣、祭日;

2:补充介绍:
据我的了解,基本形式,老人以土葬为主,但火葬的比例近年来上升了不少,如果是土葬,家属是需要自己想办法找车找人找关系,在凌晨悄悄送出城区到乡下安葬的,因为路上有检查,毕竟都是省道国道的。但无论土葬火葬,绝大部分都会操办一个风光的葬礼,停灵3、5、7天不等,以5天为多。第一天打灵堂,第二三天接受生前亲友拜祭,第四天晚上开始闹夜,一般是流行音乐演唱会,有职业的乐团主持人和歌手,大约三五人吧。第五天晚上继续闹夜,这是传统的花鼓戏,中间孝子贤孙们要数次跟着腔调大哭,哭声越响越好。然后凌晨出殡。禁忌很多,但都是常规的禁忌,不能穿红,不能同时办红喜事,灵堂不能正对着院子大门,后人不能拒绝其他人的拜祭等等。夭折的小孩不能搭灵堂,是因为没有成年,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未成年而夭折者,不入祖坟,不上族谱,不进灵堂,这样做是为了让小孩子平安的走,早早托生,不会因为风光大葬而折了他的福。说白了,就是小孩子受不起。

补充:
出殡次日清早,晋南闻喜等地讲究家人送饭至墓前浇奠,表示清死者同家人再次共进便饭。翼城一带,家人次日赴坟地致祭时,要用锹往坟上添新土,使坟丘前后周正,不偏不斜,俗称“扶山”。而太原一带自安葬后,一直要等到三年之后清明祭扫时,才允许往坟丘上添土。两地习俗,相异如此。
到新坟添土、奠纸 ,山西大部分地方是在死者安葬后第三天 ,称为“复三”,又叫“圆坟”、“暖墓”。一般是死者的长子带领全家去,有的地方是凡有“服”之亲都去,如忻州河曲,亲友带上火锅、柏柴去坟地汇聚,祭奠后食毕而归。
从人死后算起,每七天必祭奠一次,称为“做七”或“过七”。其中一七‘称“头七”、三七又称“散七”、五七、七七又称“满七”、“断七”或“尽七”,较为重要。
“一七”,丧家设灵座,供牌位,举行隆重仪式,受唁开吊。
“三七”,死者的子女要拿着香火,到三叉路口呼唤死者,或上坟焚香接引亡灵回家。
“五七”,民间认为这一天死者亡灵回家“ 省亲” ,丧家除举行祭奠,还要延请僧道诵经,亲友均来吊唁。晋中祁县一带,面蒸供品中,男亡多蒸一份“莲花”,女亡多蒸一份“如意”,并按亡者岁数扎制纸花、剪纸旗,另外再糊一口“升”,纸旗以谷草杆穿扎,沿路一直从家门口插到坟地。
“七七”,丧家举行隆重祭奠,亲友都来烧纸,或到坟前祭拜。
人死后或安葬 100天后,即“百日”,也是一个隆重的祭供日,又称“百日祭”。到这天,容重孝服的要改穿常孝服,一般人多除去孝服。祁县等地,纸扎要糊“斗”,俗话称为“五七升,百日斗……”
一个人死后 ,其子女要服孝三年,俗称“ 服三”,满一周年烧纸祭奠,叫“周年”或“ 烧周年”,古代称为“ 小祥”。第二个周年叫“大祥”,也要去坟地致祭 。满三周年烧纸祭奠 ,死者的亲友毕至,各带供品、纸扎。三周年过后,死者的子女即可脱去孝服,改换平常衣着。所以三周年又叫“脱服”或“除孝”,古代称为“衤覃”(tan 坦)服。按照传统的说法,丧葬礼仪至此才算正式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死者亡故次年的“清明”节当日或前一日,晋中一带还有一种“烧心”的习俗。这一天,家人、亲友,特别是出嫁的女儿须亲至坟地供奠 。祭品除衣帽鞋袜各式纸扎外 ,还要蒸空心的面供和( huo活)“面心”。供毕埋于墓前。“烧心”又称“安心”,其意在于告慰亡灵,从今以后勿须惦念阳世亲人,尽可以安心阴间了。
“服三”之后,对死者的祭奠转入普通的上坟,不再有特殊的忌日。上坟一年大致三次:即清明,举新火;七月十五,尝新谷;十月初一,送寒衣。也有一年五祭的,即除了以上三个节令外,再加上元旦和冬至。借此,家人在悠长的岁月中继续保持着同死者的“联系”,并寄托自己绵长无尽的哀思。
由以上对山西各地丧葬礼仪的简略缕析,可以看出,尽管每一地区都有许多独特的习俗,但在种种迥异的形式外壳下,却蕴含着共同的内涵,即通过丧葬礼仪的举行,寄托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表达希望死者的灵魂得以安息和超度的虔诚心意。同时,丧葬礼仪反映人们对死亡的理解和态度,既不可避免地具有迷信的一面,又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正如论者所说:“丧葬礼仪是人生礼仪中一种独特的方式。”尽管生者对死者的去世深感悲痛 ,但在民间观念中 ,死与生一样,是一种应时必至的现象,它对于死者来说,未必不是一种颇为有益的解脱。所以民间一贯把婚事和丧礼并称为“红白喜事”,在举办丧事的指导思想上,越热闹越好。这种看法对于红红火火办丧事的民俗事象,可以说是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山西的丧葬礼仪,近几十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倡导下,出现了一些新的风尚 ,不仅涤除了丧礼中迷信荒诞的成份 ,而且程式上有了很大的简化,内容上也出现了很多的变化 :吊丧改为追悼会 ,披麻戴孝改为戴黑纱,各种纸扎改为花圈……火葬也得到了大力的推广。这无疑是一种进步的表现。
江西一带的葬礼仪式,一般要子女孙子孙女辈准备一双鞋子子女辈秀白布孙子孙女辈秀白布+红布。然后死者来年烧了去,来纪念死者~到了家乡下葬的时候儿子和孙子是下葬的时候去祭拜。如果有桥的地方要下跪然后让棺材从头上过,女儿和孙女是第二天才能去山上祭拜.

B. 都说清明节、中元节、十月初一是上坟祭祖的日子,这是迷信吗

迷信的人就是太年轻!等几十年后失去亲人、爱人、朋友就知道了个中复杂的滋味!

应该还加上个冬至节(有些地方冬至节也祭祖)。这几个节日,表达出了中国人崇拜祖先的信仰!人们通过生产生活,往往意识到对失去亲人,爱人,朋友后的无助状态,有的是对失去的人表示敬意,失去人的一些见解现在才理解。有的表示忏悔,对逝去人在生之时未足够尊重或孝敬!……等等。

百事孝为先 ,要知道没有父母的生养,就没有我们的现代,要懂得感恩,这几个节日就很好的体现了我们对先辈的感恩。所以说他不是迷信,虽然有些人为了改变自己的一些生活困境和更好的愿望给披上了一些迷信色彩,但改变不了祖先设立这些节日的初衷。

C. 每年都什么时候上坟

1、中国有许多地方上坟都有讲究,通常是在忌日、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农历十月一日以及大年三十或者正月初三。

2、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3、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4、晚辈们需要准备祭祀的用品(包括烟酒、馍、香、纸钱、鞭炮、花圈等)在上坟的时候烧给死去的亲人进行祭祀,以表晚辈们对上辈人的思念之情。

(3)上坟一年多少次扩展阅读

(一)简介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扫墓祭祖的日子。

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经历史的发展演变,清明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各地都发展出了不同习俗,而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气象物侯的特点有关,据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2)。

D. 每年祭祀的时间有哪些

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

2、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3、清明节:公历4月4到6日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4、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4)上坟一年多少次扩展阅读

上古干支历法的制订为节日产生提供了前决条件,原始信仰与祭祀文化是岁节形成的重要因素。春节是由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于一岁(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岁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

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如岭南部分地区沿承有在新年初一拜岁的习俗,新年期间隆重盛大的拜神祭祖节仪活动,由此可见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的蛛丝马迹。

E. 上坟的规矩有些啥,一年上坟可以上几次

次数只能多不能少,春节、清明节、中元节、十月初一是必须要去的。上坟的规矩如下:

1、在上坟的时候,需要准备一些贡品的,这是从古代就延续下来的风俗,准备一些鸡、鸭、苹果等东西,这个一般都是需要提前准备好的。

2、在上坟的时候,还需要准备好一些酒、筷子等东西,还需要准备一些纸钱、鞭炮,一般在烧完纸钱之后就需要进行放鞭炮的,这是一种风俗。

3、在上坟的时候,需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上坟,上坟其实是对逝去的人一种纪念,有些人会找一些和尚去进行超度,这个其实是可以的,然后在烧完纸钱后去拜祭叩头。



(5)上坟一年多少次扩展阅读:

上坟的注意事项:

1、在上午9点至下午15点之间进行。

去坟地的时间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十月初一的时候,天亮的比较晚,太阳落山却比较早,上午9点到下午15点这段时间内,是一天中阳气比较旺盛的时段,会加强自身阳气。

2、身上带—些红色。

去墓地之前,在衣着方面有所准备,身上穿—件红内衣、红袜子,或者是红帽子等。坟地的阴气重,遵照红色辟邪的讲究,身上带红有助于自身平安。

3、身弱者佩戴护身符.

命理比较弱的人,不要单独—人去坟地,请身旺的人士陪同。特别是需要合葬、迁坟的话,预先有一些防护措施。

有条件的,可以请其他人代为在墓穴中捡拾先人骨殖等,减少自己在墓穴中的时间。而佩戴清专业人士画就的护身符,可以增强自身阳气,保护自己不受坟地阴气所侵。

F. 一年之内可以二次去扫墓吗

一年之内可以多次去扫墓,只要你有心并且有时间。一般清明和农历七月中都可以扫墓。

什么是扫墓

扫墓,是指到墓地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按照习俗,一般在上午出发扫墓,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修整坟墓、培添新土、清除杂草,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中国人受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有着强烈的家庭观念,尤其重视家族、祖先,对祖先的崇拜、返本归宗的意识特别浓厚,在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特殊缅怀方式。

网络扫墓的简介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环保观念的深入人心,网络扫墓开始兴起,但较多用于较大型的纪念活动,如纪念烈士等等。

网友可在专门的网络纪念馆发表留言寄托哀思和祝福。一些华人表示,不太能接受时髦的"网上祭拜"方式,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要亲自到先人墓前磕头。

即使是接受西方教育的新加坡年轻华人对清明节也不敢怠慢,因为崇祖、祭祖是流传数千年的华人传统。

二维码扫墓

用智能手机扫描一下可以看到逝者照片或视频,了解他的生平事迹。逝者家人还可以对网页内容更新维护。

家属可为隐私设密码

二维码墓碑起源于英国,外地墓葬园在推广二维码时,还会在未售出的墓地上镶嵌二维码,内容包括墓碑的价格、方位、面积、绿化、设计理念等。

对于扫描之后能看到哪些内容,亲属可根据自己的要求,在祭祀主页设置相应的选项,即哪些信息是完全公开的,哪些部分是隐私要通过密码查看。保护逝者的个人隐私。

一般来说,普通吊唁者都可通过二维码访问逝者纪念馆,可献花、留言,与更多在纪念馆祭祀的亲朋互动,也可将网址分享给亲人、朋友用于祭祀和留言。

网络扫墓的意义

1、促进和谐

网络纪念馆是一个超时空的网络祭奠和沟通平台。

用户不仅可以向先人表达敬意和孝思,而且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加强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沟通,增进了解、强化亲情、维护团结,增强凝聚力,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2、激励后代

在这个虚拟的纪念空间里永久记载着祖祖辈辈的光荣历史,让散居在全球的后人都可在这个平台上了解祖辈光辉业绩及其未竟之业,以此激励后代不断追求和努力奋进。

G. 一年能多次祭祖吗只能在清明期间拜祭吗

四次:春节、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
扫墓,即为“墓祭”,也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北方叫上坟,有的地方将扫墓称之为“扫山”或“拜山”等,南方部分地区称之为“挂山或“挂纸”。
拜的“山”分两种:一种是自父母上溯至祖宗三代之内的祖辈,称“家山”,拜祭家山称“家祭”;另一种是对宗族祖先的拜祭,称 “祖山”、“大众山”,拜祭祖山称“扫大众山”。

H. 2020年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扫墓

最佳时间是4月5号清明节前的一周。

中国有许多地方上坟都有讲究,通常是在忌日、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农历十月一日以及大年三十或者正月初三。

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与此观念相适应的有关祭祀活动曾多得不胜枚举。随着历史的推移,这类活动现已大多式微,唯有清明时节的扫墓,传承至今依旧不衰,因而被专家视为生命力量最为悠久的民俗事象之一。

(8)上坟一年多少次扩展阅读:

扫墓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按照习俗,一般在上午出发扫墓,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修整坟墓、培添新土、清除杂草,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中国人受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有着强烈的家庭观念,尤其重视家族、祖先,对祖先的崇拜、返本归宗的意识特别浓厚,在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特殊缅怀方式。

I. 每年过年都要上坟(祭祖),这个时间有没有具体的

具体时间要看各地的情况来定。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时前后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开家门前祭拜;而台湾地区是在除夕午后,进行一年中最后一次祭拜祖先。还有的地方初一在家里祭拜之后,还要去祠堂祭祖。也有上坟祭祖的,俗称墓祭,主要是在坟地烧香、上供、叩拜。近代一般是到亲人的墓地祭拜。

过年上坟 俗称‘墓祭’,是祭奠先祖的形式之一。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死去的先人,春节更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中国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家庭祭祀活动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春节时必须祭祖,缅怀自己的祖先,激励后人。

祭祖扫墓禁忌:

一,不可在墓地拍照。

祭祀先人,贵在一个诚字。祖宗先人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心中无限悲伤思念,此时应该心怀敬意,追忆先人之德,保持严肃恭敬。如果在墓地拍照,拍合影,抱着玩世不恭,娱乐的心情,这就不合时宜了,是对祖宗先人的大不敬,还不如不去。

二,孕妇尽量避免扫墓。

孕妇最好避免清明节的扫墓活动,一来古人讲坟场的阴气比较重,而胎儿又是纯阳之体,不适合去这种场合;二来清明节人多拥挤,道路难行,孕妇身体多有不便,为了不影响胎儿以及孕妇的健康安全,还是不要参加的为好。

三,不要穿大红大紫的衣服。

清明节祭祖是忆念祖宗先人的时候,是让人伤心难过的时候,不是办喜事,这时候穿大红大紫的衣服,就会显得格格不入,对祖宗先人不尊,外人看到,也会说是不懂事,这点一定要注意。

四,外人不要参与。

清明节是祭祀自家祖宗先人的时候,外人最好不要参与。《论语.为政》上说:“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不是你的祖宗,你连认识都不认识,就跟着人家一块去祭奠,这就有谄媚讨好的嫌疑了。当然,如果是历史上的伟人名士,后人因为敬仰而去祭拜,这是正常的。

J. 俗语“一月不上两次坟,一人不上两年坟”,什么意思

农村流传至今的规矩讲究在现在有很多看起来都是有着一定的迷信的色彩的, 但是却一直被农村的人们牢牢遵守着!

“一月不上两次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月之内,不能去上两次坟。正如有些人说的“一月不送两门亲”这种风俗一样,农村的确有些地区有这样的风俗习惯,但是这种风习却不是普遍性的,只有少数的一些人才会遵守。

丧事到:而死亡对于一个人来说代表一生已经结束,所以农村和逝去之人之间无论生前有着什么样的矛盾,在这种时候都会选择忘记。邻里之间不用邀请也都会自发的前来烧纸吊唁,也会搭把手看看能不能帮到一些忙,让逝者的葬礼举办的非常顺利,不出现任何的麻烦。其实这时候往往也能让之前的矛盾释怀,增加邻里之间的感情。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865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336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621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702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465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787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1923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568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546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