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是怎样组织的
❶ 操作系统对文件管理中文件在磁盘上是如何组织的
文件的逻辑组织 文件的逻辑组织通常分为两种形式,即有结构文件(记录文件)和无结构文件(字符流文件)。1)有结构文件又称作记录式文件,它在逻辑上可被看成一组连续记录的集合,即文件是由若干个相关的记录组成。每个记录是一组相关的数据集合,用于描述一个对象某个方面的属性。记录式文件按其记录的长度是否相同又可分为:定长记录文件和变长记录文件两种。(1)定长记录文件:指文件中所有记录的长度都相同。文件的长度可用记录的数目来表示。定长记录处理方便,开销小,被广泛用于数据处理中。(2)变长记录文件:指文件中各记录的长度不相同。在处理之前每个记录的长度是已知的。2)无结构文件无结构文件是指文件内部不再划分记录,它是由一组相关信息组成的有序字符流,即流式文件,其长度直接按字节计算。如大量的源程序、可执行程序、库函数等采用的文件形式是无结构文件形式。在UNIX系统中,所有的普通文件都被看做是流式文件,系统不对文件进行格式处理。 ●常用的记录式结构有:连续结构、多重结构、转置结构和顺序结构。 ●常用的存取方法有顺序存取法、随机存取法(直接存取法)和按键存取法。 文件的物理组织 ●常用的文件物理结构有连续文件、串联文件和索引文件。 1)连续文件连续文件(又称做顺序文件)是基于磁带设备的最简单的物理文件结构,它是把一个逻辑上连续的文件信息存放在连续编号的物理块(或物理记录)中。连续文件的优点是在顺序存取时速度较快,常用于存放系统文件,如操作系统文件、编译程序文件和其它由系统提供的实用程序文件,因为这类文件往往被从头至尾依次存取。但连续文件也存在如下缺点:
(1)要求建立文件时就确定它的长度,依此来分配相应的存储空间,这往往很难实现。
(2)不便于文件的动态扩充。
(3)可能出现外部碎片,就是在存储介质上存在很多空闲块,但它们都不连续,无法被连续的文件使用,从而造成浪费。 2)串联文件为克服连续文件的缺点,可把一个逻辑上连续的文件分散存放在不同的物理块中,这些物理块不要求连续,也不必规则排列。为了使系统能找到下一个逻辑块所在的物理块,可在各物理块中设立一个指针(称为连接字),它指示该文件的下一个物理块。串连文件克服了连续文件的缺点,但它又带来新的问题:
(1)一般仅适于对信息的顺序访问,而不利于对文件的随机存取。
(2)每个物理块上增加一个连接字,为信息管理添加了一些麻烦。 FAT格式通过把文件分配表(FAT,File Allocation Table )放在一个内存表格中的方式加以克服串联文件的缺点。 3)索引文件 索引文件是实现非连续分配的另一种方案:系统为每个文件建立一个索引表。其中的表项指出存放该文件的各个物理块号,而整个索引表由文件说明项指出。这种结构除了具备串连文件的优点之外,还克服了它的缺点。它可以方便地进行随机存取。但是这种组织形式需要增加索引表带来的空间开销。如果这些表格仅放在盘上,那么在存取文件时首先得取出索引表,然后才能查表、得到物理块号。这样就至少增加了一次访盘操作,从而降低了存取文件的速度,加重了 I/O负担。一种改进办法是同时把索引表部分或全部地放人内存。这是以内存空间为代价来换取存取速度的改善。 树型目录结构树型目录结构可能是目录结构中,考的比较多的,考的也简单。
❷ 如何实现物理文件的组织
文件组织方式是网上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一种主要存储形式。文件组织方式采用主题组织法的思想,以文件名标识信息内容,用文件夹组织信息资源,并通过网络共享实现信息传播。文件服务器(FTP)即以此方式组织网络信息资源(多为非结构化信息),用户界面就是人们熟悉的文件夹窗口,浏览和下载信息操作简便。还有索引链接文件、倒排文件等。索引链接文件是将索引方法和链接方法结合起来的一种组织方式,可用多码检索。倒排文件是一种处理多码检索的组织方式,它利用次键建立次索引表,便于文件记录按各种属性查找,但这种文件占用较大的存储空间。
❸ 计算机文件的组织方式有哪些
基本的组织方式有:顺序组织、
索引组织
、
散列组织和链组织。顺序文件,是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进行存取操作的,索引文件
是指在主文件之外再建立一个表示关键字与其物理记录之间对应关系的表,称为索引表。索引表与主文件共同构成索引文件。直接存取文件又称为哈希(Hash)文件或散列文件,即利用哈希函数及其处理冲突的方法,把文件散列到外存上,通常是磁盘上。对直接存取文件进行查找时,首先根据哈希函数先求出哈希地址,再将数据读入内存,然后在内存中进行顺序查找。直接存取文件不能进行顺序查找,但插入数据方便,存取速度快。如果逻辑文件中的各个逻辑记录任意存放到一些磁盘块中,再用指针把各个块按逻辑记录的顺序链接起来,在文件目录中只记录第一块的地址和最后一块的地址,那么这种文件组织方式就是链接结构。
❹ 文件组织的介绍
文件组织是指文件的构造方式。文件用户按照自己的使用要求,把构成文件的元素组织起来,文件的这种结构叫文件逻辑结构。文件系统一方面要使文件满足用户对逻辑文件的使用要求,更重要的要关注如何按照存贮设备特征、文件的存取方式来组织文件,保证文件有效地存贮、检索,也就是说,文件系统主要关注的是文件的物理结构。
❺ 306.【操作系统】文件的结构和组织
文件的结构是指文件的组织形式。 从用户角度看到的文件组织形式成为文件的逻辑结构,文件系统的用户只要知道所需文件的文件名就可以存取文件中的信息,而无须知道这些文件究竟存放在什么地方 。从实现的角度看,文件在文件存储器上的存取方式称为文件的物理结构。
文件体为字节流,不划分记录。无结构的流式文件通常采用顺序访问方式,并且每次读写访问可以指定任意数据长度,其长度以字节为单位。对于流式文件访问,是利用读/写指针指出下一个要访问的字符。可以把流式文件看作是流式文件,即使是有结构的文件,也被视为流式文件,系统不对文件进行格式处理。
文件的物理结构是指文件的内部组织形式,即**文件在物理存储设备上的存放方法。由于文件的物理结构决定了文件在存储设备上的存放位置,所以文件的逻辑块号到物理块号的转换也是由文件的物理结构决定的。
在 UNIX 文件系统中采用的是三级索引结构,在文件系统中 inode 是基本的构件,它表示文件系统树型结构的结点。UNIX 文件索引表项分 4 种寻址方式:直接寻址、一级间接寻址、二级间接寻址和三级间接寻址。
❻ 文件组织的文件组织-物理组织
一个文件的物理组织就是根据记录的排列和存储介质的特性来组织文件。
在一个磁介质的磁盘上,文件组织可以是下面3种方法中的一种:顺序存储,直接存储,和顺序索引。为了选择最好的方法,程序员或者分析员必须要考虑下面特性的实际:
数据的挥发性——添加和删除的频率
文件的行为——在一个运行中,被处理的记录的百分比
❼ 各种文件组织方式的特征是什么
各种文件组织方式的特征
1)顺序文件:存储在顺序存储器上时,只能按顺序扫描法存取;存储在随机存取存储器上时,还可以按分块查找法或折半查找法进行存取。
2)索引文件:分为索引区和数据区,索引表的索引项按顺序排列,数据文件本身可以按顺序或不按顺序排列。
3)直接存取文件:①直接地址法:存取机构动作简单,使用方便,不会产生重号;不易记忆。
②相对键法:搜索时间短,处理速度快;若有空号,造成空间浪费;需要占用一个连续的地址块,空间利用率低。
公式:(100为假设的记录长度,400为假设的文件存储起点地址)
③杂凑法公式:存取速度快,节约存储空间;不易找到一个良好的算法,有时碰撞现象发生过多时,会加长存取时间。
存储单元数:(N记录总数,n单位存储记录数)
质数除法公式:(K需要转变的键号,P接近存储单元的质数,INT表示取整)
❽ 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中,文件的组织方式可以分为哪三种
1.人工管理阶段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数值计算,只能使用卡片、纸带、磁带等存储数据。数据的输入、输出和使用应随程序一起调入内存,用完撤出。造成数据冗余度大!而且,数据的存储格式、存取方式、输入输出方式都要由程序员自行设计!2、文件系统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大量大容量的存储设备出现,使数据不再是程序的组成部分,它可以直接存储在外存储器上,通过文件名来调入使用。但是除了对数据的存取由文件系统来完成以外,数据的内部结构、数据的维护却仍由程序来定义和完成!因而,数据文件与使用数据的程序之间仍存在很强的依赖关系。3、数据库系统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期,大容量磁盘的使用和数据处理的急剧增长,使联机存储大量数据成为可能,为了解决数据的独立性问题,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数据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进入数据库系统阶段
❾ 常见的文件组织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1.顺序文件:文件中数据记录的物理顺序和逻辑数据一致。它的优点是连续存取、速度快,主要用于顺序存取、批量修改。
2.索引文件:由主文件和索引两部分组成。主文件由文件的各记录组成,索引表由记录的关键字值及物理地址构成。
3.链表文件:在链表中,用指针建立记录之间的逻辑联系,以适应多变情况下文件记录的检索。记录的指针在文件组织中用一个数据项表示,数据项的内容指向下一个相关记录的地址。
4.倒排文件:对每一个辅关键字都设立一个索引,每种关键字值对应一个索引项,将具有相同关键字值记录地址都保存在相应的索引项中。